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对多民族文学史观在西部地区的建构问题的问卷调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03 共6054字
论文摘要

  形成“多民族文学史观”是当代文学研究者们的理论共识,自2004年召开第一届“多民族文学论坛”开始至今,这一共识已经流传了近十年。《民族文学研究》杂志自2007年第2期起,专门就“构建多民族文学史观”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讨论。此外,《文艺报》组织专家访谈,不少民族院校学报亦开辟专栏予以讨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等均设置专栏进行研讨。不仅民族文学研究者们纷纷就此话题发表论见,而且还吸引了众多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杨义《多民族文学的碰撞融合及其文化哲学》(《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李怡《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李继凯《民族文学入史与“新国学”建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等论文,均是涉及这一话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何颠覆传统汉文学史观的模式,针对不同地域与民族心理的差异,创建并确立合理的、具有普适性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这场讨论的中心问题。

  遗憾的是,一些讨论仅仅限于纸面文章。除少数民族文学专业外,目前尚未见到一所高校能够在文学史教学中将多民族文学史观付诸于实践,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尽管该文学观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与接受,但其是否在操作层面上具备可行性?还有,倘使具备可行性的话,可行程度如何?大家似乎对此都欠缺必要的考察与审视。甚至有学者认为:“撰写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包含各族群文学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史,是不可能的。”姑且不论这一结论是否武断或仓促,至少能够说明在践行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实际层面上面临重重困难,面临诸多来自于观念或现实的障碍与压力。在我们看来,要想将多民族文学史观有效贯注于民众心理,建构并最终确立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多民族文学史观,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即如何编撰出一部能够适合绝大多数高校教学实践的多民族文学史教材;如何在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合理贯彻与实践“多民族文学史观”。前者是后者实施的基础,后者是完善修订前者的保障。笔者在2010年至2013年的文学史教学中,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2011级三个年级的299名全日制本科生,就多民族文学史观在西部地区的建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其中既有对这一文学史观付诸实践的信心,也暴露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本次实践性研究中,笔者共设置了8个问题,向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2011三个年级的全日制本科大二学生发出问卷307份,收回有效问卷299份。299人中,汉族学生234人,少数民族学生55人。

  问题一,是否赞成在文学史教学中贯彻多民族文学史观?该题同意者203人(少数民族学生53人),反对者40人,其他立场56人(少数民族学生2人)。

  问题二,是否同意在文学史教学中增大少数民族文学的讲授比重?该题同意者128人(少数民族学生40人),反对者75人,其他立场61人(少数民族学生15人)。

  问题三,是否认为高校文学史教材应该统一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该问题同意者157人(少数民族学生30人),反对者99人(少数民族学生17人),其他立场者43人(少数民族学生8人)。

  问题四,是否认为多民族文学史的建立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族群关系,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该问题同意者267人(少数民族学生53人),反对者0人,其他立场33人(少数民族学生2人)。

  问题五,是否认为多民族文学史观在目前高校文学教育中有必要实施?该问题同意者210人(少数民族学生50人),反对者45人,其他立场44人(少数民族学生5人)。

  问题六,目前构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主要难点在于以下四方面:(1)少数民族的文献保存有限;(2)少数民族作品民族性特征的丧失;(3)对民族文化性质认识上的偏差;(4)正确界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难度较大。该题共178人选择(1),70人选择(2),32人选择(3),19人选择(4)。

  问题七,在高校文学教育中实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关键在于编撰一部合理的文学史教材;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教师本人的态度立场;其他。该题203人选择第2项,96人选择其他,第2项、第3项无人选择。

  问题八,目前最迫切开展多民族文学史观教育理念的地区是: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该题243人选择第3项,56人选择第2项,第1项和第4项无人选择。

  西华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一所面向基础教育,以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为重心的综合性大学。少数民族学生以彝族、藏族、回族、羌族为主,其他还有苗族、布依族、苗族、蒙古族、黎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的学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由伍非百于1943年创设的“西山书院”发展而来,是学校人数最多的院系,历史积淀厚重,社会声誉度高。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生所隶属民族也大致涵盖以上范围。因此,本次调查基本能够代表西部高校中文专业的实际状况,一定程度上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

  本次研究实践的设计问题不够详细深入,调查对象也可能存在片面性。但我们认为,本次实践基本上能够反映当前在高校文学教育中实施与建构“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心理环境,其间也折射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想强调的是,问题一与问题二并不重复,这体现在学生的回答上也是如此。203人赞成在文学史教学中贯彻“多民族文学史观”,但只有128人同意在文学史教学中加大少数民族文学的讲授比重,其他75人认为“多民族文学史观”理念的贯彻可以通过别的课程,如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化来弥补。此外,157人同意高校文学史教材应该统一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有99人认为无此必要。这说明,的确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汉文学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同时,也提醒我们,多民族文学史的建构不能单一依靠某一门课程或某一门学科来实现,一个成熟的、完整的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体系,应该是涵盖诸多学科与课程的立体的、交叉的网状结构。学生的认识最趋近于统一的是问题四,即多民族文学史的建立有利于发展和谐的族群关系,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这说明,由于近几年新疆暴力恐怖事件频发,学生对政局的稳定与民族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较强烈的愿望与诉求,渴望能够以文学干预社会的功能来解决政治问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210人)都认为多民族文学史观在高校文学教育中有必要实施。问题六是针对构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主要难点而设计的,该问题的设置主要是受到一些启发。“‘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创建并确立是现实的,并且有着雄厚的文化、文学基础,然而也存在若干需要澄清的问题。”60%的学生认为,难点在于少数民族的文献保存有限。这提示我们,多民族的“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必须要在其他各少数民族文学专史撰写工作大致完成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应尽可能全面、完善地搜罗齐备各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包括口头传唱与固态载体,在此基础上编撰各少数民族文学史,并结合民族文化与传播影响程度等因素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编撰作铺垫与准备。

  至于人口较多、文化发达的民族,如壮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等,有撰写专史的条件。另外一些人数极少的民族,如独龙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由于文献资料的琐碎与分散,很难对本民族文学进行完整系统的叙述。因此,要想在一部文学史中将所有民族的代表性著作加以罗列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一部合理的多民族文学史,其编撰环节必然面临诸多纷繁复杂的操作问题,比如就叙述作品而言,选什么不选什么,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一旦处理失当,不仅是文学史研究的遗憾,还很有可能恶化民族情绪或导致民族纷争。再如,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分期千差万别,多民族文学史既然要注重入选作品的多元化,二者的矛盾显而易见。那么,在叙述体例与章节安排上又该如何处理?我们认为,与其将各族文学依汉民族王朝为断,不如将各族文学按照地域差异分别叙述。文学史的叙述包括两种类型,即事实文学史与理论文学史,如何让后者尽可能贴近前者的原始风貌,是每一位文学史编撰者展开叙述时所依据的要义与根本。如前所言,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分期有较大差异,但在同一地域环境下,其发展与风貌趋近于同一。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金元时期的女真族文学与契丹族文学就具有明显相通之处。

  因此,以地域导致的族群差异作为叙述各民族文学的区别标准,应该较之于笼统纳入汉民族王朝的历史分期更为合理,在操作层面上也更为简捷可行。如梁庭望在《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观》(《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一文中,就曾经将中华文化分为四大板块: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问题七中2/3的学生选择教材的编撰是关键问题,按照我们的理解,教材作为纸质的实物资料,在学生心目中自然具有权威性与认同性。

  学生在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观念上的养成作用最为明显。教师的立场与讲授手段,前者属于个人主观意愿范畴,后者则属于方法技巧范畴,较之于教材的权威性与无可辩驳性自是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尽管编写一部高质量的、成熟的、具有普适性的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条件尚未成熟,但我们可以以折衷主义的理念对此进行尝试。即不以单一民族话语为原则,也不能不顾历史的本来面目改写文学史。

  要想编撰出一本较高质量的多民族文学史,注定了这必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订的过程。我们建议可以在高校中文专业增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课程,通过该课程逐步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深化与细化学生的少数民族文学知识结构,并为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最终确立作好铺垫。

  其次,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学生对多民族文学观的建构并不关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则渴望本民族文学能够纳入《中国文学史》的叙述范畴。笔者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所蕴含与折射的正是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也是2005年12月在南宁举行的第二届“多民族文学论坛”上的热点话题,杨霞、余达忠、潘年英、王尔勃、姚新勇、苗军、马卫华、郑威等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此做了热烈探讨。该问题同时也是建构多民族文学史观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为了促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用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自由等。然而,就目前而言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在少数民族群体中依然存在。在不少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语言受重视的程度超过汉语(如西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让各少数民族能够切实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培养与强化主人翁意识,汉语的普及与推广必不可少。倘使单一在民族地区推广民族语言,其结果恐怕只会助长民族独立意识,强化民族独立情绪。因此,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要尽量推行双语教学,让少数民族多了解、接触汉文化,摆脱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对在汉族聚居地生活的少数民族而言,大部分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基本被汉族同化,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推广无从谈起,由于完全生活在以汉字为媒介的信息世界中,其身份认同感的缺失问题尤显突出。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渴望本民族文学能够进入多民族文学史的书写,一方面是渴望能够得到身份认同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民族自尊意识的凸显。此外,相当数量的汉族学生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问题缺乏关注,这并非是其自身的原因,而是说明了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设任务还任重道远(至少在观念上)。所以,我们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汉族与少数民族密不可分的观念,强化多民族的交融与整合,在高校文学教育中普及多民族文化观已经迫在眉睫。

  再次,从问题八的回答看,4/5的学生认为最迫切开展多民族文学史观教育理念的地区是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西部地区既有实践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必要性,也具有一些实践层面的先天优势。针对笔者所在的西部高校而言,文学史教学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要遵循高等院校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认真面对与分析其特殊性,以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一)一般而言,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大,接受教育程度也有一定差异。同时,他们也是民族地区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历史与多元性,正确认识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互动共生的联系,正确认识与评价文学史上所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文化现象的评价问题,进而正确认识与评价当代民族问题。

  (二)西部地区高校在文学教育中实施多民族文学史观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即田野调查与实践学习。

  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也能够以鲜活的文学事实寓教于乐。以川北地区的阆中市回民文化为例,回民在阆中定居已有数百年历史,该地保存了许多伊斯兰宗教建筑,如巴巴寺、圣地清真寺等,均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还有回民一条街,回族的生活习俗在整个城市处处可见。这些都是存在于我们身边信手拈来的生动的教学资料,通过对阆中回族文化的考察与介绍,对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激发爱国热情、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不无裨益。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开展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体活动,如民族歌舞比赛、民族服饰展示会、民族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

  从研究对象的广度与问题设置来看,本次实践性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笔者所在高校并非民族院校,而是传统师范院校,授课对象的民族成分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重不大。反映在调查结果上,相当多学生对该话题因欠缺了解而显得较为淡漠,也没有强烈的愿望诉求。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系本次调查受环境条件因素制约所致,但其典型性也正在于此。在为数不多的民族院校中,通过对少数民族各体文学全面而系统的学习,多民族文学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充分而有效地贯彻。此时,再对他们强调多民族的文学教育理念,实际意义与价值均不是很明显。相反,对于西部绝大部分非民族院校而言,倡导多民族文学观并努力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无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尽管建构一个成熟的、完整的多民族文学观仍然困难重重,充满各种未知的因素与阻力,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整理各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力度,不断丰富各民族文学的创作实践与批评话语,不断从文学史实践的层面强化多民族的平等与民主意识,既不固步自封,亦不妄自菲薄,而是敢于尝试,大胆求索,既有来自于国家行政部门的政策保障,又有众多知识分子在教育实践中的点滴积累,那么多民族文学观就一定会最终确立与实现。

  参考文献:
  1.姚新勇:《关于“多民族文学史”研究的断想》,《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周建江:《“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创建并确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若干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3.蔡尚思:《中国文明源头新探序》,见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4.刘达科:《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编撰侧议》,《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