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刘慈欣科幻小说风格形成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2 共855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刘慈欣科幻小说艺术特征探究
【绪论】刘慈欣科幻文学创作价值研究绪论
【第一章】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二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风格形成原因
【第三章】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的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刘慈欣科幻小说写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特点成因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特点的形成,与他的现代科学精神以及对中西文学的借鉴与吸收有着很大的关系。他还在创作中不断摸索尝试和修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宏大空灵而又不失深沉的科幻创作风格。
  
  一、秉持现代科学精神
  
  “科幻真正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与科学的联系,否则就属于传统幻想文学,并没有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和意义了。”
  
  在重视这种联系的刘慈欣看来,科学也许不是人类最好的认知自然的方式,但在目前没有其他更好方式的情况下绝对是最为客观可信的一种,比起对科学持怀疑态度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对科学的态度是非常肯定和乐观的,他具有现代的科学精神也影响着他的科幻小说创作。
  
  (一)科学思维
  
  如果说科学产生于西方,大部分人是没有异议的,但总会有人会指出中国古代也是有科学精神的,比如道家的一些思想、中国古代的各种发明等等。但是这不能解释火药虽然在一千五百年之前就中国出现了,宋朝却没有全力发明出用于战争的大炮。原因其实在于中国古人们不知道科技能够解决问题,也不知道武器的进步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他们只认为所有的答案都在过去,从意识上就切断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自给自足农耕文明因为庞大和稳定,很快能够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便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而西方文明扩张的原因正在于他们不知道,科学也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所以中西方的文化思维还是存在很多对立的部分。科学的进步也正是科幻小说得以发展的一个前提。
  
  刘慈欣的作品总以宏大壮美的幻想和惊奇绝妙的创意带给读者非凡的阅读体验,这想象力丰富的最主要来源正是科学。“很多人以为科幻作家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如果他了解科学的话,就会知道科学家的想象才疯狂,不管是量子力学还是弦理论,都是科学家最疯狂的想象,只不过它们被禁锢在那些公式中。科幻作家的任务就是把科学家疯狂的想象从公式中释放出来。”
  
  只有认识到宇宙的广阔、科学的瑰丽,才有宏大想象的基础。刘慈欣与其他科幻作家的不同之处也在于他的科学思维与对科学的态度。出于对尖端科学的关注和故事真实性的注重,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题材宏大、笔锋冷静,总让人觉得很有现实感。新生代科幻作家,比如王晋康对科技的态度是担忧更多一些,韩松则是将侧重点放在对社会的批判上。其他的科幻作家也少有像刘慈欣这样对科学有着信仰一样的热情和乐观的态度,这种的科学精神正是硬核科幻小说需要的。
  
  (二)宇宙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宇宙没有敬畏之心,他没有灵魂。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他们的宇宙观有所相似,又各有特色。英语中的“宇宙”(cosmos)一词源于希腊语中的“kosmos”,意为“天地万物,井然有序”,与混沌相对,从无形混乱的混沌,到渐渐出现秩序,宇宙才随之出现,这其中包含着万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中国,《庄子》中最早出现了“宇宙”这个词,《尸子》则提出了“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的观点,这和现今“宇宙”的定义是非常贴近的,即宇宙表示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万物的综合。中西文明很早便开始关注着宇宙,科幻文学更是关注着人与宇宙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思考历久弥新。
  
  缘起于欧洲的西方各国皆属于海洋文明,在向外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凭借着技术和科学的力量征服和改造自然,敬畏渐失。直到造成了一系列灾难之后才开始反思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并以科学思维探寻宇宙规律。而中国属于农耕文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认为,人与宇宙的万事万物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其中的规律,也就是“天道”,人要同万物一样顺应天道才能拥有宇宙的和谐,也就是“自然”.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要求人们要有一个整体的意识,人们应该了解和顺应宇宙的规律,处理人和万物的关系时更要注意这一点。中西方的宇宙观对于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有很多小说描绘人类与宇宙的密切关系,比如《坍缩》、《微观尽头》、《乡村教师》、《朝闻道》等作品中,人类的行为影响了地球甚至宇宙的命运。在《地球往事》三部曲中,更是注重描写了人与宇宙的关系,无论是对将宇宙文明和道德的关系的自以为、对黑暗森林法则的领悟还是对其的侥幸心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都基于人类对于宇宙规则的理解和自身与宇宙关系的理解。
  
  探索宇宙奥秘让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和自己。不少人认为遥远的星空与生活没什么关系,将大量金钱花在航天业上只是一种浪费。实则不然,航天科技的研发促进了很多新技术的发展,并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而我们只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的更远,视野更加宽广,对宇宙了解更多,也就越发知道人类的渺小与不易。不过虽然宇宙飞船可以将我们带离地球,甚至来到百万光年之外,但人类的精神之根仍在母星地球上。
  
  刘慈欣的小说中有很多描绘探索宇宙奥秘的作品,并且表现出一种寻乡的精神困惑,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己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三)科技哲学
  
  康德曾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话其实很合适为刘慈欣的《地球往事》做注释。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没有抬头仰望过星空一次,更不要提去思考宇宙了。但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很需要这样的思考,更需要一些哲学。“哲学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于宇宙的总的看法。哲学所勾勒的关于宇亩的结构图式,囊括了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得到的一切知识,因而是人反映客观世界最高的,也是最基本的模式。”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只是展示波澜壮阔的宇宙奇观,在这其中其实包含着他对人类和宇宙的哲学思考。刘慈欣的小说中多次展现了生死哲学与宇宙哲学,这在其他类型的小说中很少见。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思维方式或情结,如对宇宙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人类终极目的的追问,对基于理性的自然之美的追求,都是其他类型幻想文学所不具备的,这也是科幻的灵魂之所在。”
  
  (四)生存观念
  
  生存重要还是伦理道德重要,这是刘慈欣很多小说都在探讨的核心问题。科幻小说中,这种通过假设未来可能出现特殊情况来重新审视极端情境下人类的伦理选择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道德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文明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尤其是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可能会超出人们的常识,而科幻小说正是能提供这种可能设想的主要文学类别。刘慈欣小说中经常表现出一种文明生存至上的态度,当然这里的主体是指人类文明的延续,而不是单个人类的存亡。面对生死难题的时候,小部分人总是让出生存权力给大部分人。这种态度与中西方文化中对人和道德的态度都有所不同,可以说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作家对极端情境下人类生存的一种思考。
  
  不过在其他学者看来,生存至上的观念也许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人,因为人类可以为了人性、道义、原则等等放弃生存。其实刘慈欣生存至上的观念也许来源于遗传生物学对人的研究结果,比如人的进化只是自然选择与基因突变的结果,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主要构成物质都是一样的,而基因的唯一目的就在于繁衍,这是有机生命最为原始和本质的目的,而诸如人演化出的意识、文化等只不过是为了自身更好生存的附加。人类从有机分子进化到现在的状态花了三十亿年,而文明之出现在最后的几百万年里,所以在刘慈欣看来,生存是最重要的,他的作品也会反映出这种观念。
  
  二、对中西文学的吸收与借鉴
  
  刘慈欣的作品出现一种明显的中西融合的情况,源于他对中西文学的借鉴与吸收。刘慈欣创作科幻的启蒙老师大多来自西方,法国的凡尔纳、美国的克拉克、俄国的托尔斯泰等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影响了刘慈欣创作的题材与写法。不过作为一个中国的作家,刘慈欣多少也会受到中国文学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只是一种渗透而不是作为最主要的元素,这就使得他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
  
  (一)继承中国文学传统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总能体现出作家的历史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刘慈欣也不例外,虽然他总强调自己只是一个科幻迷,但他的小说还是继承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中国在古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在近代之前一直以世界大国自居,直到被西方的坚船利炮碾碎了大门,看到了超乎想象的西方世界,近代的屈辱史也就此开始。一直到上世纪末援助周边国家,中国已经遭受了无数场侵略战争,但是顽强的中国人一直反对强权,抗争到底。这也反映在刘慈欣战争主题的创作,中国的历史经历和现今在国际中的地位都影响着小说主人公的设定。比如,三体文明的设定就与日本很像,三体人派出的监视地球的智子以日本和服女子的形象出现,也可算是一种暗示。吞食帝国的吞食观念与西方殖民侵略的观念也十分相似。刘慈欣不对等战争题材小说中的主人公,很多都是处于弱势方,无论最后是否想出办法逆转战局,但是他们所在的军队都抵抗到了最后一刻,他们这种不屈服的精神和中华民族面对侵略和不平等战的精神是一样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弱势一方赢得战争多采用威慑的方式,而最终依靠的手段都是科技。
  
  从刘慈欣的《中国 2185》《乡村教师》《地火》《中国太阳》等饱含深情的小说中能看到他对祖国的深深担忧与期待,但他的其他小说中的所表现出来的跟是一种整个宇宙图景的忧患,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也上升到了整个人类文明层面。
  
  借助科学想象到了各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是基于作者作为知识阶层潜在的责任意识。比如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外星人入侵地球似乎只是科幻电影中才会发生的事情,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电影中人类最终不都战胜了外星人吗?但是刘慈欣通过小说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的。作家对于这个问题思考的足够遥远,是人类目之所及的却又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远。在七十年代,美国和宇航局发射的 4 颗深空探测器上都带有人类的信息和地球的位置,很多科学家的态度是对外星人的接触表示担忧,刘慈欣的态度亦然,因此创作了三体。他在《黑暗森林》中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没有遇到外星人。2010 年,着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的宇宙纪录片中说,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人类不应该主动寻找他们,应该努力避免与他们接触,因为外星人可能将地球资源洗劫一空然后扬长而去,就像当年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一样。这虽然不是新观点了,但是霍金近些年来一直在强调外星人的问题。一些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认为来到地球的外星人文明程度远超我们,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越低,外星人能与地球人和平友好地相处。
  
  《黑暗森林》表达的观点与霍金等科学家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小说中得知地球村在的三体人用技术压制地球物理学,并将在四百年后占领地球,灭减人类。而与三体进行联络的第一人,天体物理学家叶文洁也同反对霍金的科学家有着一样的观点,认为文明程度更高的三体人会有着比人类更高的道德水平,然而却并非如此,人类的道德标准并不适用于三体人。
  
  这虽然不是经过验证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但也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一旦真的发生将对人类文明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所以刘慈欣才会在一位科幻迷官员问他有什么有价值的提案时,提出要预防外星人入侵。可以说刘慈欣十分在乎地球应对外星文明的防御机制,只有深刻思考过的的人才会担心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其他人看来这可能很可笑,中国至今对不明飞行物之类的奇异现象并没有太多官方的认定,很多人对于外星文明是不知道和不相信的。一个人的思考必定有限,所以他才会把这种担忧写成一本精彩的小说,把观点传播给大家,让从来不知道和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去认真地思考。
  
  (二)借鉴中西文学艺术手法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幻想小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从早期的神话、志怪、传奇到后来的短篇和长篇幻想小说,形成了富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幻想文学传统。不过不只限于小说,中国式的幻想经常是零散地出现在各种文体中的,所以虽不乏《西游记》、《聊斋志异》、《镜花缘》等优秀的小说,但是这种幻想比较集中的作品数量很少,没有像其他类型小说那样形成一个完善且丰富的幻想文学系统。而且中国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幻想虽然作为一种文学元素而一直存在着,但真正具有自觉文体意识的幻想小说创作还是在清末。毕竟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未来几百年与当下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有国门被打开之后见识到了科技带来的巨大改变,才能去幻想未来的生活,才能去幻想不同的政治,才能去幻想更外广阔时空之外的宇宙。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虽然吸收了一些传统文学的叙事手法,但更多还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幻文学以及一些苏联文学。
  
  1.密集叙事
  
  科幻文学通常被作为一种通俗文学而被归类到类型文学中,可能由于早期科幻文学常常出现通俗文学常有的惊险和悬疑的情节,毕竟一个未知的或者未来的技术很容易产生惊险和悬疑的效果,这也推动科幻小说发展的重要元素。到了后期,科幻分化出各种类型,并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元素,有一些比较,硬的小说更加注重科学元素的运用,以科幻设想来吸引人,所以也有的科幻小说被称为“点子文学”.刘慈欣的小说也有这样的特点,不断展现出来的科技畅想让人不停地读下去,吴岩将其称为“密集叙事”.
  
  刘慈欣早期的小说比较重“密集”,叙事相对较弱,后来才慢慢有所改善,增加了“叙事”的成分。比如早期的只有几千字的《2018》和《时间移民》中出现了三四个核心科学设定,也就是所谓的点子,而且故事情节较弱甚至没有。《中国 2185》只有 8 万字,却描绘了五个具有场面感的大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半个月内,节奏非常快。这种叙事方式在《地球往事》中也被用到,有读者感叹《死神永生》里面随便一个点子拿出来都能写一篇小说,刘慈欣却将他们丢到一部小说中。但《死神永生》被诟病结构混乱,故事不完整相比之下,而科学点子较少、结构简单的《球状闪电》和稍微复杂一点的《黑暗森林》显然比较完满。密集叙事模式与刘慈欣的硬科幻式的创作观念有关,但是过多的点子也容易造成叙事不够圆满和连贯的问题。
  
  2.科幻背景营造
  
  在燃起对科幻文学的兴趣之后,刘慈欣阅读了大量的外国科幻作家的作品,对他影响最大的科幻作家当属阿瑟·克拉克,其《2001:太空漫游》让刘慈欣感受到来自星空的震撼并开始科幻小说创作。当时国内的科幻小说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小,很少有涉及广阔宇宙的题材,而国外对于外星文明的描述也多遵循着地球的生物规则。而克拉克的作品打破了这个固定的模式,展示了一种近乎于神的外星文明,它们呈现一种非生物的形态,带领人类穿过生死重新审视地球文明。从刘慈欣的小说中也能看出他深受克拉克的影响,尤其在科幻背景的营造,比如《地球往事》中永远都没有出现的外星人、神迹一样的外星文明、中和外星文明超乎想象的接触的设定和将人类作为整体、宇宙背景下个人模糊化的写法等等,都有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经典小说的影子,这种宏大浪漫的宇宙观也凸显了刘慈欣的作品的与其他新生代作家的不同。
  
  3.历史化叙事
  
  刘慈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点除了源于他对中国历史现实的体会与思考,也有很多来自于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俄罗斯版的开头,刘慈欣写道:“以深深的敬意献给俄罗斯人民,他们的文学影响了我的一生。”的确,他的小说中有很多广阔的战争场面以及历史式的叙述,其来源皆是学习和借鉴了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战争与和平》,还有沃克的《战争风云》等注重历史性的小说。在严肃文学或者纯文学领域,历史和小说是分开的,比如《战争与和平》也是将小说中涉及历史的部分分离出来,不算做小说的正文。但是科幻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创造一个文明的发展史,可以描绘另一种可能的“历史”.除了个别几篇如《地火》、《乡村教师》这种带着深情的作品外,刘慈欣明显表露或设计个人情感的小说很少,他的描绘也总是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尽可能地站在客观的上帝视角,因为他想要作品达到一种仿佛是真实历史一样的效果,这种叙事让明明是幻想出来的小说更有真实感。刘慈欣的小说中喜欢用“时代”来命名小说或各部分并划分结构,比如《超新星纪元》、《微纪元》,以及《时间移民》、《流浪地球》、《黑暗森林》等中的时代纪年,这些都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和真实性。
  
  三、创作观念的探索与形成
  
  刘慈欣七十年代末开始创作,1999 年才正式发表作品,随后便佳作不断,一举成为新生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观是在不断变化的,从早期单纯的展现宇宙震撼与宏大之美,到进行各方面尝试、探讨人与宇宙的关系与介入社会现实,后来又试图回归早期的创作观念。
  
  (一)起步与尝试
  
  刘慈欣最初接触的科幻文学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作品,其中关于科学想象的新奇内容让他惊叹不已,这些作品点燃了他对科幻这种文学类型的兴趣。七十年代末外国科幻作品引进增多,刘慈欣又陆续接触了威尔斯、克拉克、阿西莫夫等科幻作家的作品,而真正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克拉克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小说中所展示了一个奇丽的幻想世界,刘慈欣也因此开始进行科幻创作。
  
  在创作的初期,刘慈欣的小说多为描绘一个科幻设想,展现不为人知的科学之美。比如八十年代的两个短篇《坍缩》和《微观》尽头,都是写科学家知晓了宇宙的秘密,众人不知而惊恐于宇宙奇观。两篇作品没有太多的故事性,描写也比较简单,但是动辄涉及或影响全宇宙的科学发现和实验还是体现了刘慈欣作品想象宏伟大气的特点。
  
  随后刘慈欣在八十年代末创作了两部长篇,《超新星纪元》和《中国 2185》。这两篇小说都涉及了很多社会实验的内容,借作品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讽喻,带着明显感情倾向的描绘比较多,与刘慈欣之前的创作风格不太一样。可以说这两篇小说的出现跟当时的政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超新星纪元》中 13 岁以上的人类受到超新星辐射而死,13岁以下的孩子承担起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有着太多不一样。而在《中国 2185》中,看不惯年轻人作风的老年人在网络世界中复活,试图改变年轻人却引起争端和战争,最终被断电消灭。可见,年轻的作者作为一个怀有爱国之心的知识分子,借小说表达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年轻人去进行改变的希望。另外小说中还出现了对社会制度的反思,这同对现实的关照一起,成为刘慈欣创作的一条隐线,在后来的很多小说中都有出现,尤其是《地球往事》三部曲。
  
  九十年代初的几年,刘慈欣忙于生活,创作暂时停顿了,但关于科幻小说的思考与冥想却一直没有中断,直到九十年代末,创作频率提高,并开始发表作品。“大艺术”系列(《欢乐颂》《梦之海》《诗云》)是比较符合刘慈欣进行科幻写作的初衷的,展现一种超级技术令人惊叹的宏大之美。也有一些完全背离初衷而迎合大众的尝试,比如第一篇发表作品《鲸歌》和获得了当年银河奖特别奖的《带上她的眼睛》,他并不喜欢这两篇呼声很高的作品,认为这种只有故事而忽视科技的小说不符合他的创作观念,只是对市场的一种妥协,以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种小说。
  
  (二)成熟与多样化
  
  虽然刘慈欣的创作初衷只是展现科学震撼之美,但时间久了人和社会难免要进入到他的创作中去,并从一种被迫的关系变为自觉的状态。这一时期刘慈欣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写出了很多不同类型和主题的作品,比如跨越尺度的描绘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微纪元》和《思想者》,描绘人类文明发展的带有史诗性的《时间移民》、《流浪地球》,描绘改变落后故乡的艰难努力的《地火》和《乡村教师》,描写不对等战争的《混沌蝴蝶》、《全频带阻塞干扰》、《吞食者》,以及描写与外星文明相遇带来启示的《朝闻道》《山》等等。刘慈欣的描写功力也渐长,关于科学的细节描写增多,加重了小说的真实感和科学感。
  
  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作品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随后的作品则更倾向于社会实验。刘慈欣在阅读反乌托邦三部曲(《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时“从中看到了科幻文学的另一种能力,就是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所不可能具备的角度反映和干预现实的能力。”
  
  这也多少影响了他的科幻创作,尤其是社会实践类的小说,除了早年的两篇长篇外,还有《镜子》、《赡养上帝》、《赡养人类》以及《黑暗森林》第三部分和《死神永生》中间部分等,这些作品都带着深度的思考,只不过因为刘慈欣对技术的乐观态度,他的社会实践还是显得比较温和的。
  
  (三)反思与回归
  
  通过这几年的创作,刘慈欣对主流文学将人作为描绘的中心这种观念产生了质疑,比起动辄跨越时间和距离的科幻文学来说,人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科幻应该重视被主流文学忽视的自然。在写完《黑暗森林》之后,刘慈欣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回顾,觉得自己更多在描绘科幻背景下人与人的关系的小说,而不是展现科学与宇宙的震撼了,这背离了他开始进行科幻创作时的初衷。于是他在写作《死神永生》的时候不再那么顾及读者和市场,而是从自己的科幻创作观念出发,将小说的重点重新移回到人与宇宙的关系上,“重新找回大自然的形象,试图使其中的人类重新面对大自然而不是人本身。”
  
  读者对《死神永生》的评价稍微低于《黑暗森林》,主要是从故事性和文学性角度认为前者比后者有所缺失,但《黑暗森林》的黑暗故事只是发生在两个文明之间,而《死神永生》则描绘了人类文明的微不足道,展现了一种浸透宇宙的黑暗以及宇宙现状真相的残酷。正如刘慈欣所愿,《死神永生》回归了他最初的创作观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宇宙的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正如他多年前刚刚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个夜晚一样,抬头仰望,眼前的星空再不是以往的星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