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存在主义形成及“完整的人”的存在意义(2)

时间:2015-08-21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本文字数:5956字

  存在主义作为相当广泛的哲学学派,它存在的哲学历史也非常悠久,从而流派众多。它包含了有神论存在主义、无神论存在主义以及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类。存在主义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人本主义,但是这种人本主义又以个体人的非理性因素活动作为最基本的实在。它以人为中心,认可人的价值与自由,把人看作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不具任何意义,但人类能够获得精彩或者进行自我造就,这就必须在人存在的基础之上进行。存在主义最着名和最实用的提议是让·保罗·萨特的一句话: 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 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宗教的信仰与道德的准则不可以强加到人类身上,人们有权力进行选择; 如若要看一个独立的人,那么必须对他所做的行为进行评估,并非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里就可以看出存在主义并不承认神以及其他所有预先制定的准则存在。让·保罗·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是由于它使人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变小了。如若阻碍的因素并不存在,那么人要选择哪条路走,会是他要面临的仅有的问题。但是人天生自由,即便是自我的欺骗,还是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让·保罗·萨特也提出:

  “他人是地狱。”而“人有选择的自由”看似与其理论有冲突的地方,虽然人们进行的是纯自由的选择,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人们是无法回避的。由于人们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人们在面临现实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会是别人的选择,人们的自由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的自由选择,这就是“他人是地狱”.

  在明白哲学之中非常宽泛的存在主义倾向后,就会发现,在英美哲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一种迥然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若干不同的叫法,或称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或者有时就叫作科学哲学。毫无疑问的是实证主义也有适当的理由成为这个时代的哲学。它把科学作为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依据,又继而把它看作是人类生活至高无上的支配者,在整体上能够接受现代人支离破碎的存在,并且构建出了一种哲学来反向的强化它。但是存在主义,却总是力图收集人类实在的所有要素以勾画出人的总体画面。两者都是时代的产儿,而实证主义作为 19 世纪启蒙运动的遗迹,对于人的画面还是过于单薄过于简单化,没有承认过人个体性中的阴暗面。存在主义的价值,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所以,它就必须去揭露一切人个体性中一切黑暗可以的存在,正是由于这些,它才能让我们从自己的时代经验中,等到更加本真的表达。

  三、存在主义中“完整的人”的存在意义

  可以看出的是,存在主义在哲学中的轨迹是沿着人类存在的事实一点点蔓延的,所以这就使得人类无论是在历史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改造的时间活动中,都必须以存在的事实来对待。在我们本真的存在中,人们的思维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是存在着的存在的人,而是人以为自己是被一种最高的存在或者是一种最高的理性本源所决定,要么就是坚定理性,坚定科技的至高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与理性的双双衰落,科学有限的现实状况又被人们一步步地发掘,人类慢慢地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思考,去探寻自己存在的原因与意义以及生存的状态,结果会使得存在主义的哲学导向和价值观世界观自发地建立一种区别于理性社会的存在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本身。”[4]

  那么,人存在的价值也就是寻找自身“全面的人”或“完整的人”,从而来完善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概念中的“完整的人”有着非常广泛、非常深刻的多层面。因为从马克思的研究思想来看,里面讲到的“全面的人”与“完整的人”,并非单单让人的自然能力完全运用,还包括了人对象性关系的完整产生和个体社会关系里面的多样性。具有如此性质的个体,就不会是“孤立的人”,他会和这个社会有了多种关系,活跃于各个关系之间、各层次交往活动的活生生有生命的人。它同时十分强调“集体”的功能,重视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以及客观世界的外在必然性。而在存在主义观念中的“完整的人”应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严格划清界限。存在主义中的概念相对狭隘的多,它只是用这个概念将“理性的人”融入“非理性的人”之中。而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相对“理性的人”的一种完整的人。

  人类存在的事实产生了人类文明中的存在主义,因而在历史的生活里存在事实就必须被更加明确的正视。在我们本真的存在里,当今的思维还无法清楚地看到人作为一个存在着的存在者,仅仅是觉得上帝决定抑或是合理性决定了人,或者如科学般精确和永恒。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理性的吊诡,宗教地位的下降,科学的有限性使我们慢慢地发现了人存在的真相,认出了人的存在实质及其表现形态,而发生了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世界观的自觉,去构建一种完全区别于理性主义社会的存在原则社会。这种变化指向主体内在的非理性,“于内心世界事实---即在我们命运的力量最初显示其自身的那个中心发生着什么---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而当今世界的大多数人则陷入了一场想要逃避这些事实的无意识而巨大的阴谋之中。”外部世界的非理性被存在主义总结为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用本质主义阐明客观世界的逻辑模式。但是,主体的内在世界并非是先于主体而存在,而决定着主体身体行为的本质性存在,内在非理性一方面无法不能成为存在者,另一方面也无法被证实,相反,内心大体上是反映自身和客观世界。即使非理性特征在人的心里全面地表达出来,这也必定会在身体层面形成自身的界限。换言之,非理性无法在身体行为以外的世界表达出来。所以,真正的存在主义是从有思想有意识的非理性肉体的存在主义者开始,去向外构建存在者的世界,而向内建造存在者的感性有情感的心灵世界,这个原则是存在主义所独有的,在科学和理性中无法体现。当用现实中存在者去替代内在非理性去对待存在主义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存在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的出现了,人类自己必须直面存在。

  存在主义完全阐述了存在的特征,鼓舞人类去正视自身的偶然性、局限性、个体性和自由性存在。这就是个全信的、没有掩饰的、完整的存在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让人从凝视天空变为反思自己,正视自己。“人的视界的缩小,等于是对他的一种褫夺,剥得他赤裸裸,不得不在自己的视界中心面对自己。”

  如果这个世界用合理化来异化,疏离我们的脆弱性、有限性,以进步性约束存在的自由性和独立性,以外在性取代自主性给存在招致伤害之时,我们从哲学史有力的证据中发现了新的原则、新的希望,找到了不伤害存在自身的准则---人作为存在的本质,人类仅可以通过自身而存在。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M]. 段德志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C].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3]( 德)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 石冲白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5]( 美) 威廉·巴雷特。 非理性的人[M]. 杨照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