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史论文

“精神助产术”和魏晋时期的“言不尽意”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7-31 共2145字

  《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在这里,孔子也明确提出了“言不尽意”的观点,“意”者需以“象”来辅助表达,即卦象;庄子也很明确地阐述了“言不尽意”的观点,《庄子·天道》云:“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所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书”以“语”传“意”,但“意”所表达出来的深层东西“言”却不能表达出来。

  苏格拉底在同别人谈话、辩论、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采取一种特殊的形式。苏格拉底谈话主要为三个步骤,首先,他不像别的智者那样,称自己知识丰富,而是说自己一无所知,对任何问题都不懂,只好把问题提出来向别人请教。其次,但当别人回答他的问题时,苏格拉底却对别人的答案产生怀疑,通过事例等方式推究别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不断的上溯性反驳,弄得对方矛盾百出,使对方也开始怀疑自己概念的正确性,推翻之前的直观性判断,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苏格拉底和对方一起再次探讨这个问题,从自己能很确定的方面出发,看看自己能不能得出确定答案,主要是通过启发,诱导别人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告诉对方这是他心灵中本来就有的,只是由于肉体的阻碍,才未能明确显现出来,这就被形象地称之为“精神助产术”.他的作用,不过是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而已。当然,并不是每次都能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甚至很多时候都得不出一个满意的结论。苏格拉底最着名的哲学论点就是“自知自己无知”,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得不出来一个确定的结论,众人失望而归,但“自知自己无知”却也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之所以被称之为希腊城邦最聪明的人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说,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也是一种“言不尽意”的理论,知道自己不知道,首先就是知道,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一个判断;然后在考察其他事情的过程中,他认识问题,首先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怀疑性评判,自己是否知道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即对意的理解。例如“正义”,苏格拉底在讨论“正义”的时候,首先就是拿一个公认的关于“正义”的概念来提出自己的怀疑,对关于“正义”的概念和判断给予不同方面的否定,从而推翻原有的定义。
  
  他在讨论中运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否定,否定是“言不尽意”情况下一个最好的表达方式。苏格拉底在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知道什么不是“正义”,而不知道什么是“正义”.其实,在知道什么不是“正义”的时候,“正义”的“意”就已经存在心中了,只有在心中有了关于“正义”的一个理解性判断,才能有效判断什么不是“正义”,苏格拉底在最后得不出来“正义”的明确的概念,就是一种“言不尽意”.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和魏晋时期的“言不尽意”论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魏晋时期的“言不尽意”论在强调的是“得意忘言”,语言只是一个工具性的东西,其目的在于表达思想,语言虽不能尽意,但“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圣人可以通过语言和象来完善表达思想,语言的工具性作用到此即止。《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言和象皆是明“意”之用,意明白了就可以把言和象抛弃了。庄学学者追求的就是一个忘言的境界,彼此聚集在一起却只是相视一笑而一言不发,彼此领会对方的意思,事实上可能只是领会了自己心中的意义,把自己做为自己的中心,溟和于道而任物自然,追求自己精神的逍遥,魏晋时期名士追求的也是越名教而任自然。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强调的是“言”对“意”的表达问题,他的自知自己无知就是在“言不尽意”的情况下才提出来的,苏格拉底的风格主要就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在否定的同时就有一个肯定的东西存在,通过排除自己知道的“什么不是”而得出“什么是”,但是经常得不出结论就是由于语言在表达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己无法有效地完善地表达出来,在以语言能完善表达出思想或概念为知道标准的情况下,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无知,在自己看来也可以说是一种无知。苏格拉底想要得到的是“意”,是不同于中国古代哲学式的心领神会,在领会“意”的同时还要用“言”来表述,更重视“言”的表达,这也是西方哲学区别于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把哲学思想以阐述清楚为目标,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尊敬的陪审员们,我无非是由于具有某种智慧而获得了智者的名声。我所指的是什么样的智慧呢?我想是人类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我的确可以算做有智之人。或许我刚才提到的那些天才们有超人的智慧,但我实在无法说明。我对这种超人的智慧自然是一无所知,谁说我有这种智慧就是说谎,就是有意中伤。”(《申辩篇》)这番论述其实也是一种关于概念的区分问题。“我确实比这个人聪明,很可能我们谁都没有任何值得自夸的知识,但他对不知之物自认为有知,而我则非常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无知。无论如何,在这点上我比他聪明,起码我不以我所不知为知。”(《申辩篇》)苏格拉底之所以说别人无知就是因为他认为别人不能清楚完善明确地阐述出他们所认为他们知道的东西,苏格拉底自己也不能,所以他自认无知。相对于中国哲学,这就是对“言”的一种过度的重视,以“明言”为“达意”的标准,这与中国的“言不尽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参考文献:

  [1]王弼。《周易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们出版社。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