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文艺“三俗”的泛滥及救赎之途(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18 共6290字

  其次,欲望主义的甚嚣尘上。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巨变;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也随着西方“反理性”思潮、解构主义思想、“身体”哲学、女权主义等理论的传入与影响,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乃至xuwuzhuyi对人类的统治也逐渐从物质领域扩展到了精神领域。“身体写作、美女写作、隐私写作、下半身写作、人体摄影、人体绘画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新术语、新词汇尽管各有侧重及其所指,但它们却不约而同地涉入一个共同的领域和话题,即欲望的书写、叙事、表现。”②文学作品不描写“性”似乎都不会写作了;电影艺术没有情色镜头就没有票房;连传统的民间艺术也要加入荤段子似乎才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我们不反对在文化产品中描写欲望,但我们反对为欲望而欲望的文化。诚然,对“身体”的发现、对潜意识欲望的挖掘可以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出更为整全的人性,使艺术形象更为丰富和立体,使艺术空间更加丰满和充盈。然而,当欲望成为了文化的主题,欲望化、感官化与商品化互相勾结之时,文化精神则沦陷为了娱乐精神;文化理想则变成了欲望之身;文化叙事则变成了欲望叙事,低俗、庸俗则不足为怪了。

  再次,消费主义的高调统治。法国着名文化批评家鲍德里亚曾用“白色社会”来形容世界范围内消费逻辑的高调统治。所谓“白色”社会便是没有情感、没用温度、没有理想的社会。当商品成为了人们新的宠儿、消费成为了人们新的信仰,金钱自然就变成了人们生存的终极目的。

  在众声喧哗、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文化“商品化”、“利益化”,文化变成无节制被消费的对象也注定要发生。消费逻辑统治的必然逻辑结果便是,我们时代的文学艺术产品越来越多的在产生之初便为着利益而来、为着金钱而来。如此,当今的文艺、文化生产考虑最多的事情似乎便是如何让大众消费,这样的思考怎能不带来彻头彻尾的“媚俗”?又怎会有情感、怎会有温度、怎会有理想呢?

  最后,无痛伦理的大行其道。时至今日,人们的伦理在经历了德性伦理、宗法伦理(西方叫宗教伦理)、责任伦理之后,进入了个人无痛伦理时代。所谓个人无痛伦理,是指个体化的、多元化的、相对化的、包容化的、自由化的伦理。现如今,人们丧失掉了德性伦理、宗法伦理时代的道德休戚与共感,同时也抛弃了责任伦理时代的集体荣誉感,而进入了一种“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个体伦理无痛感。人们不需要向上帝负责、更不需要向集体负责,只需要对自己个体的“幸福”负责,完善自我幸福就是最大的“善”.

  在这种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文化艺术中开始出现了极端的自我倾向,“自恋式”的写作、“无节制”叙事、“虚假性”纯粹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文化艺术作品开始没有了崇高、没有了远大抱负、没有了休戚与共、没有了人文关怀,因为每一个个体只对自己负责。况且,很多人对自己都不负责。如此一来,文学艺术如何能够不庸俗?

  实际上,文化领域所出现的危机深层次里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紧密相关。相较于过去的所有时代,现代人创造了最为丰富的物质,生产出了最为高端的商品,生活因为这些东西似乎愈发的安逸与快乐了。但快乐并不等同于幸福,现代人似乎并未因为上述成果的取得而看起来多么的幸福。实际的情况却是,人们因为欲望的张狂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伟大的抱负;因为物质的享乐而越来越没有英雄气概;因为价值上的虚无与真空而越来越没有道德上的休戚与共感;因为自私自利而变得越来越没有担当感和责任心---“有人把这表述为生命的英雄维度的失落。人们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③施特劳斯说:“根据经验或常识,每个社会都因其崇尚某种东西而获得各自的特征……每个人也因其崇尚某种东西而成为他自身。”④我们时代崇尚的是上述东西,所以我们注定要平庸与萎顿。如此,可以看出,现代文化的危机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同形同构---都是因为缺乏伟大、崇高、勇气、担当---而这些正是古希腊哲学概念“血气”(thymos)一词的原初之义。换言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文化是看轻或根本遗忘了“血气”,才导致了现在的庸俗不堪。

  三、 抵抗文艺“三俗”的救赎之途

  正如前文所论,人类血气的消弭殆尽、“三俗”的泛滥成灾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故而,抵抗文艺“三俗”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作者、媒体、国家、读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就文艺家自身而言,文学艺术是由文艺家所创作,文艺家的人文素养、道德涵养、哲学修养对文学艺术水平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故而,若要抵制文艺的“三俗”,先要抵制文艺家的“三俗”.文艺家要完成抵制文艺“三俗”自我救赎之途,需长期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不断完善其知识分子之独立精神。独立精神,并不是要求文艺家“躲进小楼成一统”,也并不是鼓励文艺家进行自恋式的叙事,而是要磨练一种敢于向威权说不、向世俗说不,敢于说真话、实话的勇气与坚持。文艺家惟有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才能不用在其文艺作品取悦谁、讨好谁,才能使其作品有深刻的批判性而免于媚俗。(2)不断加深其人文关怀的深度。文学艺术是属“人”的,是对人的关心与关切。文艺家关切与关怀“人”的层面不同,直接决定了其文艺作品的水平高低。

  有的“文艺家”关心的是人的低级需求,如感官、安全等,而好的文艺家始终关心人的自由、价值、尊严、幸福等高级需求,这样使其作品有自觉的担当性而免于低俗。(3)不断提升其哲学思想的高度。好的文艺家应当有站在全人类哲学高度上思考问题、进行创作的自觉意识。正如莫言所说:“一个有良心有抱负的作家,他应该站得更高一些。他应该站在人类的立场上进行他的写作,他应该为人类的前途焦虑或是担忧,他苦苦思索的应该是人类的命运,他应该把自己的创作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只有这样的写作才是有价值的。”⑤就国家层面而言,抵制文艺“三俗”的道路上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规范出版市场、建立完善的版权制度。规范出版市场,使出版人必须在出版书籍、推广书籍的环节就高标准、严要求,杜绝三俗文艺作品的面世。同时,国家还必须努力建立完善的版权制度,保护文艺家的版权,使文艺家真正能够从自己公开发表的作品中受益,而不再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亵渎创作的神圣殿堂。(2)加强对文学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监管。国家层面还必须对文学传播媒介进行严格监管。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媒介对于文学艺术的传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的包装宣传、作品的推介普及、读者的阅读选择,都端赖于媒介。尤其是读者在选择阅读何种作品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介宣传的影响,故而,媒体人要建立自觉抵制文艺“三俗”的良心。

  (3)大力宣传与推广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独立精神的文艺作品。国家还需以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宣传具有人文关怀、哲学高度的好作品,使其他文艺创作者有资借鉴,也使文学艺术接受者的阅读和欣赏有所依凭。

  就广大读者群体而言,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有意识地去接受具有高雅趣味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文化参与者、文艺接受者的我们,不能自私的爱自己胜过爱文化,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性幻想、窥视欲、追富梦等感官需求,主动的去阅读和消费低级文艺,而为“三俗”文艺提供滋长的土壤与市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