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子媒介下审美新范式对文学的影响与对策(4)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胡友峰
发布于:2017-06-15 共16548字
文学趣味的世俗性导致了文学情感表现性的衰落。 当今的文学已经很少能够给我们带来真实的情感体验, 因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所体现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虚假的、 为了利益而捏造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没有现实根基的,是凭空捏造的一种虚假情感。 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也不能与之达成共鸣,看过一遍后,也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网络文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无论是网络言情、穿越、玄幻还是架空小说,当我们在阅读时都会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继而往下阅读, 但是当读完整部小说时,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一个故事结束了, 没有更深层次的情感方面的回味和共鸣。 似乎我们只是被那些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所吸引, 只是为了得知故事的结局而去读完整部小说。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同属一类的网络小说在故事安排或结构上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从而导致文学想象力的下降。
4. 文学理想:从审美救世到娱乐消费。
审美理想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样态。何为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文化中形成的, 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而审美理想具有历史阶段性, 不同的社会阶段会有不同的审美理想, 而审美理想的转变与媒介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往往有着“审美救世”的崇高审美理想,表现出和谐的外在形式。 而在我国早期的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过类似的表述。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充实而又光辉的“大”其实就是道德品质的一种崇高, 人的道德品质在文学理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统治了读书人的大脑,而儒家所倡导“以天下为己任”成为文人读书的最高目标,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的理想亦必然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学是“经国之大业”,文学的审美救世功能得以彰显。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的传统一直都延续下来。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主张文章应当表现当时时代的情况和状况。 其实这在古时看来是文章的功能之所在。 文学应该是一种表达思想、着书立说的工具。 “文学表现的内容是用文字建造自己理想中的思想秩序、精神秩序、思维秩序、情感秩序、符号秩序的建筑精神的大厦,这也是一个安生立命之处。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想是非常崇高和严肃的。
而在当今时代,文学不再仅仅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更多的是作为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特别是网络文学的兴起,文学表现的内容不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成为个体性私人化的密语。 无论是都市言情类、 武侠玄幻类, 还是盗墓穿越类的网络文学, 其本质都在于“娱乐”二字,文学逐渐沦为肉身体验的工具。 文学表现的内容变得低俗不堪, 满足的是人们低俗的审美趣味而已, 不再是表现国家命运和时代步伐的文学。 文学表现内容的转变,不能不说是文学审美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今时代,审美理想早已没有如此崇高,更多的是走向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得娱乐化,以消费为主。 在这个娱乐性无孔不入的电子媒介时代,审美理想亦必然是娱乐型和消费型的。 艺术走向生活,变得不再崇高而又易于进行审美, 即审美向生活靠拢。 例如现在热播的一些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等,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审美的娱乐化倾向。 据悉,《非诚勿扰》的节目收视率高达 2%-3%,而且单期最高的收视率达到了 4%,这个数字是很难想象的,背后的观众是何其庞大,人数何其之众多。 而它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其迎合观众的口味: 将婚恋的内容进行娱乐化处理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
此外,审美也更加倾向于生活和消费,审美走向日常生活,与经济结合在一起,审美也是一种消费。 当审美与消费合一、与生活合一的时候,审美理想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崇高理念, 审美理想演变为一种消费理念,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审美与生活的融合、 审美经济的出现也是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变异的表现形态。
三、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与文学突破之径。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的转型导致了文学的异变,解决文学审美变异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学界有诸多的提法,有学者曾提议:杜绝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体等文化的介入,这种行为过于极端,科技并不是禁锢我们思想的利器, 因而抹杀科技的作用亦是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科技对文学的影响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既要看到科技对文学发展的弊端,也要看到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未来文学的发展中, 典雅崇高的传统文学就要让位给商业化、日常化的文学吗? 文学的真正审美内涵就要埋没在众多拟像中吗? 我们的审美范式就要固定在“拟像”审美上吗? 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涉及到了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生存问题,要解决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生存处境问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摆脱媒介的形式偏好, 面向文学的实践召唤。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处于一种“媒介生态”的语境之中,在这一特定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渗透在文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媒介规则入侵了文学生产的知识场域, 由此导致了文学活动发生新变。 根据欧阳有权“网络文学研究团队”的调查,“截止到 2013 年底,我国文学网站总数已经达到 1.4 万,其中综合性网站数 7150 个”,“目前我国有规模文学原创网站超过 100 家,写手总数超过 200 万人”而网络文学的数量更是无法统计,仅仅在起点中文网上,其原创小说库中共计有 111.91 万部。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文学生产,是受到高度数字媒介化文化生态影响的, 媒介形式本身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新的数字媒介形式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媒介本身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逻辑,阿尔都塞认为,媒介本身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媒介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布迪厄更是认为媒介因为拥有工具性资本而拥有权力, 媒介权力对公众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又隐身不出。 媒介权力话语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容易形成一种消费主义的形式偏好, 文学写作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呈现出迎合的姿态。 比如在网络文学的生产中,网络写手首先考虑到的是其写作的文本是否具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只有吸引了读者,其作品才具有“吸金”的目的,这是一种迎合消费社会大众心理的写作方式,是消费主义价值观与媒介生态的合谋, 这种写作方式应和了读者的“感性”功能,却稀释了文学的形而上学性, 在网络文学写作面前, 文学成为了“消费”的对象。 作为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文学被当做单纯的一般商品进行消费时, 实际上也就取消了文学的存在的价值。
因而,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发展必须摆脱媒介的这种形式偏好, 摆脱媒介生态与消费主义的形式合谋,而要面向文学实践的召唤。 对于网络文学来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虽然具有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但是在文学实践上,它还是我们文学具体的研究对象。 面向文学实践的主战场,对网络文学的学理结构和存在形态还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它的独特性的文学观念究竟是什么?它有没有文学性?文学性与媒介性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 网络文学的审美追求是什么? 网络文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博弈,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文学实践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我们的任务,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一方面要摆脱网络文学的形式偏好和消费主义的文学价值观, 另一方面则需要对网络文学本身的学理形态加以研究,这才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学研究态度。比如, 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与传统文学相比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生产方式上,网络文学生产成为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产的典型方式,网络文学生产具有典型的媒介性。 一方面网络文学依靠数字媒介才能存在,具有媒介性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又寄生在网络技术之中, 因而具有技术性的特征。 技术性和媒介性是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产的基本特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网络文学生产的数量堪称海量,网络文学的类型众多,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距离分割开来。 如果说传统文学的生产方式以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为主,文学经典的甄别方式以“专家遴选”为主,那么,网络文学的遴选方式则表现为“大众决定”. 在消费方式上,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将网络文学从线上推向线下, 网络文学通过影视改编走向了千家万户,网络写手和文学网站从“网络 IP”看到了商机,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成为网络文学迅速走向大众的“捷径”,网络文学的青春化、趣味性和故事性使得其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文本形态,消费也是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基本目的。
2. 恢复文学的想象功能与形而上学特质。 电子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类文化的精神结构, 传统的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学生产方式逐渐让位给以“图像”生产为主导的文化工业生产。 “文字”在“图像”面前节节败退。 正如海德格尔所预言的那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 由于“图像”对“文字”的优势,文学在艺术家族中的地位逐渐从“中心”走向“边缘”,文学的基本特征,诸如想象、情感、形象性等因素在图像的包围中逐渐没落。 网络文学的同质化以及类型化的趋向导致了文学想象功能的丧失以及对文学形而上学的遗忘。 “网络时代文学有可能给文学带来新的有着革命性意义的变化,比如打破作者霸权、寻求读者自由、从精神性到日常性,文本资源丰富性和阅读开放性”但是“网络空间的自由书写成为即时性消费,没有多少人像推敲经典那样精益求精。 他们的作品如同杂草一样自由蔓延, 也如同杂草一样被人遗忘。”网络文学作品“海量”,但质量“低质”问题不容忽视。 在网络时代,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家, 文学编辑作为文学作品质量把关人的角色已经淡化,网络写手不再被称之为作家,而是“写手”,但毫无疑问“作家身份的消失与文学永恒性的消失是二位一体的”. 因而在电子媒介时代,必须要恢复文学的想象功能和文学之为文学的本性,文学的本性就在于文学自身具有形而上学的特质。
原文出处:胡友峰.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与文学镜像[J]. 浙江社会科学,2017,(01):103-113+158-159.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