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思想探究
【绪论】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观的特点研究绪论
【第一章】黄药眠的生平与学术创作
【第二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的实践维度
【第四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色
【余论/参考文献】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的内涵与价值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实践维度
黄药眠先生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理论家,也是一位着名的作家。据童庆炳先生回忆,黄药眠先生要求自己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学创作,以期在实践中更深刻领略文学批评技巧、内涵等。黄药眠先生自己在这方面也确实是亲身力行的,进行了许多文学创作,在文学实践中着有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并广有影响。据扬州职业大学的蔡文锦教授统计,“黄先生早在 20 年代即发表诗歌散文,着作宏富,有诗集 5 部、文艺论文集 9 部、散文集 5 部、小说集 4 部、译着 8 部、纪实文学1 部,计 32 部。”34本章主要分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实践维度,从黄药眠先生大量的创作实践作品和批评实践作品中寻找典型的,更深入、更具体地分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并通过实践维度的把握,来探究其内涵。
第一节 诗歌实践:祖国颂
一、黄药眠诗歌创作及艺术风格
在许多关于黄药眠先生简介的文章和着作中,他都被赋予着名的社会活动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等称誉,但经常有意无意忽略他“现代诗人”的身份。
据黄药眠先生的夫人蔡沏介绍,面对众多称谓,先生对“诗人黄药眠”最感欣慰。
首先,黄药眠先生对诗歌多有评论和分析,曾撰写大量诗论,如《论诗的创作》《论诗的美,诗的形象化》《诗歌创作的方向》《诗歌的民族形式问题之我见》《目前中国的诗歌运动》《诗歌的手法及其他》等,讨论了诗歌创作的形式、路径、方法、技巧等,并留有许多富有影响的诗歌。但在当代文坛,人们更关注的是黄药眠先生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方面的杰出成就,更多地是将其视为当代着名的文学理论家,而对于其诗人的身份并未给予更多关注。可以说,黄药眠先生的文艺理论家的名气大大地遮蔽了其诗名。大部分关于黄药眠先生的简介或者研究文章都形成一种共识,黄药眠先生在创造社时期以及新诗历史上的影响并不很大,刘福春的《中国现代经典诗库》(1996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印)也只是将黄药眠先生的《黄花岗的秋风暮雨》《囚徒之春》《诗人之梦》《重来》《五月歌》和《我梦》等五首诗作收录其中。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黄药眠先生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如龙泉明在《中国新诗流变论》(1999年)中就把黄药眠归为与蒋光慈、殷夫、冯乃超一样重要的“普罗诗人”,并对其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量诗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之后仅有夏之放、黄大地、王珂、代绪宇等人对其诗作给予了分析和研究,包括黎风、董馨、毛宣国等则对其单一的具体诗作进行了简单分析。
其次,黄药眠先生是以诗歌进入文坛的,再从诗歌创作走向美学研究。不管是创造社时期,还是在他文学创作的其他时期,都留有大量优秀的诗歌。他的诗歌作品主要集中在三本诗集上,第一本是 1928 年就出版了的《黄花岗上》(上海创造社出版部),第二本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在 1952 年出版的《英雄颂》以及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 1990 年出版的《黄药眠抒情诗集》,还单独出过几篇长诗,包括由香港群力书店在 1947 年出版的《桂林底撤退》、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在 1980年出版的《悼念--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而作》,还出版过好几本译诗集,包括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在 1927 年出版的《春》、由峨嵋出版社在 1944 年出版的《海多霞》、由北京中外出版社在 1950 年出版的《西班牙革命诗歌选》、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 1952 年出版的《伊萨可夫斯基诗选》。他还在《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影响较大的有《晚风》《五月歌》等。“他的新诗创作活动的时间跨度也很大,创作的高峰期是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但准确地说他一生都在写诗和诗论。他的诗论也在中国新诗理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很多佳作,如 1927 年的《梦的创造》和 1982 年的《论朦胧诗及其它》。”
二、黄药眠诗歌艺术风格
20 世纪 20 年代,是黄药眠先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黄药眠先生诗歌创作是非常丰富的,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晚风》《黄浦滩上的中秋》等的爱情诗,这一类诗歌呈现出真情动人、柔美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这类诗歌的创作风格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因为黄药眠先生自幼受中国古典诗歌熏陶,青年时接触了大量西方诗人和诗作,其中最欣赏的是尼采和泰戈尔,并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们的影响,二是后来在创造社期间,受到身边许多“浪漫”成员的影响。第二类是《五月歌》《黄花岗的秋风暮雨》《桂林底撤退》等政治抒情诗,这类诗歌充满救民济世的使命感,充满着革命者的斗志与激情。这是黄药眠先生诗歌风格的一次大的转变,也即从对自我情感的宣泄转为对大众情怀的关注,由原来追求诗歌技巧的唯美精致转为表达政治倾向的朴素写实,诗歌风格发生这样的转变也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本质上对劳苦大众的关注、对革命的向往,二是后来创造社“左转”的影响。第三类是《囚徒之春》《重来》等生活抒情诗,《囚徒之春》是在国民党的牢笼中创作的,《重来》是缅怀战友,《悼念--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而作》这类诗歌是黄药眠先生在人生经历发生重大波折时的有感而作,语言简练、朴素自然、感情真挚。
福建师大王珂教授曾专门撰文《黄药眠是被遮蔽的优秀诗人》,对黄药眠先生在诗歌上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评价:“他早年的诗歌创作活动对他以后的文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他在重思想轻艺术、重视大我情感轻视小我情感的极左时代,能够维护艺术的纯洁性,重视人和人性。”
三、《祖国颂》评析
黄药眠先生的诗歌创作坚持面对生活和现实,许多都以时代和国家为主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祖国颂》等。他在《战斗者的诗人》曾对诗人的追求和意义做出阐述,认为诗人不能仅仅关注自己,也不能做超人和先知,他只是一个战斗者,并表示:“我愿意自己/变成一个巨大的竖琴/为千万人的悲苦/而抒情。”37也就是说,黄药眠先生愿意做劳苦大众的代言人,为他们发出声音。
1949 年 5 月,黄药眠先生从香港返回北京,4 个多月后,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在经历了近百年的磨难后,终于迎来了新的世界。当时举国欢腾,许多文人撰写大量的文学作品欢呼建国的喜悦。其中经过大半辈子颠沛流离生活的黄药眠先生心潮澎湃,难掩激动之情。1950 年春,他创作了长诗《祖国颂》。
全诗分八个部分,字数高达 5660 个,是名副其实的长诗。第一部分,说明自己生于这个国家,所有的生活和记忆都来自于这个国家。第二部分,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颂扬了智慧、勇敢、坚韧的中国人。第三部分,回顾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摧残中国的百年血泪史。第四部分,阐述自己面对国家伤痛时的悲愤和努力。第五部分,描述了中国人在共产主义的带领下进行坚强抗争的画面。第六部分,表达了自己在苏联学习和工作时对祖国的牵挂。第七部分,讲述了自己为了祖国四处奔波,即使身陷牢狱依然坚持信念。第八部分,描绘了全国人民喜迎建国的画面。
八个部分,既有对祖国山河在空间上的横向描绘,也有对几千年历史长河在时间上的纵向叙事;既有对民众苦难和抗争的宏观展现,也有对个人悲痛和努力的微观表达;既有宏大而真实的历史叙述,也有激昂而细腻的感情宣泄。以诗歌对抗日战争场面描写为例,诗歌中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残酷、悲惨画面刻画细致,并展现了许多中国人民抗战的壮烈、反抗场景,将中国人民的痛苦与抗争、死亡与希望等历史现实进行了非常广阔又非常细致的描绘。还有,开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时,先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国家的历史文化、雄伟壮丽充分展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感情不仅来自于美好的回忆,更来自对她的崇拜和敬畏。诗歌将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国家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将人民和国家作为主体的叙述对象,时空转接自然,感情脉络清晰,联系巧妙、过渡顺畅,充满强烈的画面感、真实感。
对于歌颂祖国这样大题材的尝试,如果没有厚实的创作经验、激昂的情感、坚定的胆魄是很难驾驭的。诗歌中叙述、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接连呈现,历史画面描写时而宏伟时而细致,收放自如;感情表达时而悲愤时而喜悦,起伏有致;语言口语化而有韵律,结构自由而前后呼应,既有诗歌的细腻,也有史诗的宏大。
这首诗歌总体自然质朴,感情浓烈真挚,特点突出,是黄药眠先生诗歌创作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诗歌对历史写实的强调,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史”之作。
对于黄药眠先生诗歌的艺术成就,其子黄大地曾评价:“黄药眠是创造社后期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黄的早期诗作,既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又体现了创造社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因而在创造社文学倾向发展历程上有重要意义。在艺术特征上,黄诗突出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生命创造、理想追求和个性表现等特征,但黄诗的浪漫主义既不像郭沫若那样雄强自信,也不像郁达夫那样一味的悲观感伤,而是一种在理想与个性带动下的既有飞扬的遐想,又常在现实生活的挤压下迸发出铿锵强音的兼具感伤与感奋之意的浪漫主义。因而黄药眠先生的早期诗作在我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中独具特色和价值。”38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客观的、到位的。
总体来说,黄药眠先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评价始终面对生活和现实,关注社会和民众,所有的题材既有个人感情的表达,更多的是来自于历史和时代,因为他所有的感情都来自人生的经历、生活的体验、自我的思考,所以他的感情热烈而真诚,保持着对革命和国家的热情,取得的成果也是显着而丰硕的,当代文坛应该对其诗歌有更深入和客观的评价。
第二节 散文实践:沉思
一、黄药眠散文创作及艺术风格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作品数量较多,主要有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在 1943 年出版的《美丽的黑海》、香港文艺出版社在 1948 年出版的《抒情小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在 1951 年出版的《朝鲜--英雄底国度》、花城出版社在 1981 年出版的《面向生活底海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 1987 年出版的《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药眠先生被打成“右派”后,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磨难,但就是在那种极其恶劣环境下,他依然坚持写作,留下了一千八百多句极有哲理的“短句”,平反后经过整理以《面向着生活的海洋》为名出版,可谓寒冬腊梅,尤显珍贵。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艺术主要有三个特色,一是思想丰富,题材宏阔。起伏波折的大时代背景,丰富独特的人生阅历,坚定不移的人生信仰为黄药眠先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黄药眠先生惯于在社会实践中寻找内容、描写生活,通过文学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撰写了许多纪实性散文,如在苏联工作期间,创作了《春天,克里姆林宫墙的内外》《黑海,美丽的黑海》《工人斯美诺夫和他的家庭》等;根据抗日战争创作了《桂林底撤退》等,并结集出版《抒情小品》;在朝鲜期间创作了《为了祖国》《朝鲜行》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作了《五年计划颂》《黄河,我们要你唱出一首英雄的新时代的史诗》等。二是想象丰富,技法巧妙。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创作十分自由、不拘形式,呈现出卓越的想象力。他还善长融情于理,巧妙运用排比、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生动地表现事物特点,展示出娴熟的写作技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如在创作《五年计划颂》《我爱祖国的山川》《黄河,我们要你唱出一首英雄的新时代的史诗》《朝鲜--英雄底国度》等作品时,因为题目很大,容易写虚写抽象。他就从细节处着手,通过许多比喻和想象,将叙述和描写变得生动和具体,文章显得有血有肉。三是语言丰富,结构合理。黄药眠先生创作散文时对语言美是十分重视的,他在《论风格的诸因素》中曾说:“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为媒介的。也就是说不管作家有何种思路有何种作品的内容,他都必须通过语言来具现。……文学的美感,包涵有语言的音调。”
39因此,黄药眠先生创作的散文语言丰富,批评议论时,辛辣犀利、富有哲理、给人启迪;抒发感情时,细腻真挚、蓬勃有力;描写生活时,幽默有趣、朴实无华。
他的《面向着生活的海洋》出版后,深受社会欢迎,曾一版再版。关于文章结构,黄药眠先生非常善于布局谋篇,如《沉思》《海的怀念》《山城》《野店》《乱离》等,虽然没有完整的叙事,但他用一个中心,将生活中的各种片段进行了巧妙的剪裁,提升了感情抒发的效果。
黄药眠先生的散文,远承魏晋散文、六朝抒情小品的风范,借鉴了国外随笔小品的风格,并受鲁迅杂文影响,基于生活、描写现实、抒发情感,既有批评、也有趣味、更富哲理,融合现实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体,思想深刻、旋律突出、布局科学,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二、《沉思》评析
《沉思》是黄药眠先生在 1946 年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写的都是黄药眠先生生活经历的事情。当时李公朴先生和闻一多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残害了,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黄药眠先生也被监视,并被同乡告知自己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的第二名。面对死亡的威胁,黄药眠先生思绪纷飞,往事一件件跳出脑海,在身边朋友纷纷牺牲后,他心中已经不再畏惧,对革命的热情丝毫未减,整篇文章在其淡然回忆中充满鼓动力,不由让人联想起高尔基那篇着名的散文力作《海燕》。
在语言上,《沉思》呈现出一种犀利、细腻、朴素的风格,并在多处运用了想象。“前几天夜里那布满在天上亮得发蓝的玲珑的一粒粒小星,都被黑暗吞没了,我眺望了一下,回到房子里还是对着那盏惨白的电灯枯坐着。”“夜还是那么沉静,电灯一闪闪的,好象病人的心在怔仲地跳着,真是‘长夜漫漫’啊!”通过对黑夜的描写,作者将当时的白色恐怖氛围营造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结构上,《沉思》表面上是杂乱的,由许多回忆的碎片组成,包括革命据点被摧毁或撤离、李公朴、闻一多两人的死亡,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门口特务的监视,桂林“国新社”的解散,一个初中小孩的自杀等,面对如此破碎的画面,文章最后说:“死的朋友,真是太多了,而我又还活着。… …既然朋友仍都可以死,难道我就不可以死吗?多活十年八年还不是一样死吗?只要觉得死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什么恐怖的事情也就变成不恐怖了。”作者将如此多的往事现状巧妙布局,用这根主线串了起来,中心反而更加突出,显示出作者对布局的高超把握。
在思想上,《沉思》无疑是明确的、统一的,就在最后一段“现在算是吃了一次小败仗,但是我们还是要起来的。”因为作者身边朋友为革命牺牲得太多了,他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不再恐惧了。作者心中面对死亡开始变得淡定,面对牺牲愈加慷慨,对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
第三节 小说实践:李宝三
一、黄药眠论小说及其小说创作
黄药眠先生很早就对小说的叙事方式、人物描写问题给予了关注,他在 1954年写的《论人物描写》一文中对文学作品的平铺直叙进行了批评,认为小说创作必须详略得当,一方面要大胆省略无关紧要的或与主题没什么联系的东西,一方面要抓住事件的中心环节,着力对人物进行各种细节描写。
1950 年他发表了《论小说人物底登场》一文,以《水浒传》《红楼梦》《欧也尼·葛郎台》《战争与和平》等小说为例,对故事中不同人物登场的叙述手法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国传统叙事学理论中借用了“实写”、“虚写”、“正叙”、“侧叙”、“补叙”、“角度”、“连环”、“接触”、“引子”、“正式绪论”、“静态”、“动态”、“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等术语,展开他对叙事学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他还敏锐地关注到了小说的时间性问题,他指出文学与绘画是不同的,绘画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呈现不同空间的事物,但小说必须通过时间的排列才能展现不同空间带来的变化,他由此提出小说有两个时间,一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二是作家叙述故事、开始小说创作的时间,并提出“横断面”、“纵剖面”、“倒叙”、“直叙”等概念。回顾当时的历史环境,西方的结构主义叙事学还未传入中国,黄药眠先生就已经对小说叙事的时间性问题有了先行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此外,他还结合《水浒传》的实例,对小说的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连环状态”的概念,被誉为“中国现代叙事学的开篇之作”.
黄药眠先生最早开始小说创作是 1928 年,创作了《痛心》(上海乐群书店),之后陆续创作了大量小说作品,1929 年创作了《一个妇人的日记》(世界文艺社)1946 年创作了《暗影》(香港中国出版社),1949 年创作了《再见》(香港群力书店),1986 年创作了《淡紫色之夜》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出版的《黄药眠自选集》(花城出版社)收入了《暗影》《重逢》《陈国瑞先生的一群》三篇小说。
通过对许多中国文学现代史着作的观察,可以发现,当代小说研究者对黄药眠先生的小说关注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其短篇小说《陈国瑞先生的一群》(发表于 1939年 12 月 8 日重庆出版的《抗战文艺》)。该作品主要抨击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部分官员虚假抗战、贪生怕死、腐朽堕落的生活形态。该文着眼现实生活,思想立意深刻,人物刻画生动,揭发道德虚伪,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几点也是中国文坛对于黄药眠先生小说的艺术成就的主要评价。王瑶、唐弢、严家炎、钱理群、朱栋霖等文学史家曾将其《陈国瑞先生的一群》列入抗战时期以张天翼“速写三篇”为代表的讽刺小说之列,体现了文坛对黄药眠先生小说艺术的肯定。
总体上说,黄药眠先生在小说创作风格上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内容上强调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充满批判性,很多都是抗争题材,描写的都是生活现实,揭露的也是社会中各种真实、丑陋的一面。二是在结构设置上呈现出一定的波澜,起伏较多、情节曲折,但曲折背后又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性。三是在人物刻画上强调来源生活、个性鲜明,其小说中的人物都是从社会各色人物中挖掘出的典型,个性鲜明、生动。
在黄药眠先生所创作的小说中,《暗影》是以国统区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另一部《再见》创作时间更晚,其思想主题更丰富、创作视野更开阔、小说技巧更娴熟。在抗战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李宝三》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显示出更高的艺术价值。
二、《李宝三》评析
抗战后期,黄药眠先生创作了短篇小说《李宝三》。小说《李宝三》约二万二千字,原文共 7 节,创作于 1943 年 10 月左右,于 1944 年发表在重庆出版的《文艺杂志》上。故事讲述了当时许多穷苦人不远万里,到南洋谋生,其中“番客”(广东韩江一带的俗话说往南洋是说“过番”,南洋回来的华侨俗话叫做“番客”)李宝三风光回乡,但因种种原因,迅速走向穷困潦倒的境地,后来老婆病死、自己嗜赌成性,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也曾努力挣扎但最终凄惨死亡。这篇小说是黄药眠先生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文学价值很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拓展了黄药眠先生的创作视野和表现空间。鲁迅在 1935 年曾对“乡土文学”进行过评价,对当时许多乡土作家小说中缺乏异域情调表现出一种遗憾。
黄药眠先生创作《李宝三》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小说描绘的是小人物的世界,刻画的是小人物的形象,题材上与黄药眠先生最广泛的抗战、抨击国民党的腐朽等不同,选取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普通事件,虽然描写的是一个人,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粤东地区许多番客的现实遭遇。
二是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体现了较高的文学史价值。通过对李宝三的人生经历的洞察,可以发现其人物形象与鲁迅先生创作的阿 Q 有许多共同点。首先两人出身相似,主人公原本都身份低微且潦倒不堪穷困不堪;两人命运相仿,在经过不光彩的“努力”后都曾有过一阵风光的日子;两人结果相差无几,一个被抓后枪毙而亡,一个坐牢后潦倒至死。黄药眠先生曾表示,《李宝三》和《小城夜话》主要是展现其家乡的所见所闻,立意之初是想写出一些氛围和情调,并没有想要铸造深刻的人物性格,但就《李宝三》这篇小说来说,其文学价值中很重要的一点无疑是主人公李宝三在命运浮沉中展现出来的复杂性格。主人公李宝三个性复杂,他亦正亦邪、知善恶却嗜赌,敢追求又颓废,喜好赌博却又乐善好施,屈服命运却又追求自由,个性特征如此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三是丰富并推广了客家文化。黄药眠先生曾自称该篇小说是写自己家乡的所听所闻,也就是对客家文化和生活的记录。小说中浓郁的地方文化是其特色之一,黄药眠先生也曾指出,文学创作要深入生活实践,用土生的中国语气讲述中国故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就刻意使用了许多地方土话,特别是在人物对话描写上,采用了许多方言。黄药眠、郭沫若与李金发三位先生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着名的客家诗人,其小说创作中丰富的客家元素和地方色彩对于客家文化的继承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应该在客家文学中留下一席之地。
第四节 批评实践:论屈原作品之思想性和艺术性
黄药眠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创造者,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其文学批评实践的特性也反映出其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品格。比如,他强调作家的个人经历对其文学观点和风格的影响,也即作家因为生活实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评价,他在文学批评实践上有很多建树,也有自身的标准,“应先把作品的整体加以体会,而不应一开始就去寻找它的主题思想,丢开作品中人物的细节去标明人物的阶级属性;不应该把批评者头脑里既存的东西,加在作品身上去颂扬;也不应该因为作品中找不到自己所喜爱或需要的东西而发怒,从而投给它以讥评之箭。”40黄药眠先生这段话强调了在文学批评时应当充分把握人物细节,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章的总体思想进行把握,而且不应该带有个人的价值观念,把个人的喜恶强加给批评对象,也就是说批评家要充分尊重作品的客观性,不能从主观上对作品进行随意的批评。
黄药眠先生的批评实践是非常丰富的,下文从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角度,对其批评作品《论屈原作品之思想性和艺术性》展开论述。43屈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大诗人之一,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之路。
黄药眠先生在 1953 年专门撰文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现实主义、人民性、爱国主义精神、作品形象和结构等方面入手,对其个人成就、思想背景、思想特性、文学品格、作品风格等进行了综合的评述。
他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出发,对屈原思想中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在文章最后,黄药眠先生还从文化积累的角度,号召要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思想。
第一,从生活实践论角度评价屈原的成就和创作背景。黄药眠先生在文章开头部分就对屈原的重要性和伟大成就进行了肯定,认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结束了《诗经》的时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丰富的个体性格融进诗歌的第-个人,同时也对当时中国南方的民间文学中的历史传说、民间语言进行了吸收、美化和总结。黄药眠先生从《诗经》入手,指出《诗经》虽然有很多歌功颂德的作品,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间艺人和不满阶级统治的知识分子所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希望和要求,因此他充分肯定了《诗经》中的民主和社会主义成分(哪怕是不发展)的。黄药眠先生认为屈原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而且更进步。他从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政治状态、民众的认识水平着手,分析了屈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指出屈原的文学品格的形成是在社会、经济、政治、个人经历、政治追求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是时代造就了屈原那样进步的贵族诗人。
第二,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屈原作品中人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屈原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批评。黄药眠先生首先对屈原作品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他对屈原政治主张的正义性进行了强调,指出屈原主张的“连齐抗秦”是有其一定进步意义的,因为“暴秦”具有极大的侵略性,对人民会产生巨大伤害,所以屈原的政治主张不仅代表了楚国贵族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楚国人民的利益。此外,屈原在政治上始终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立法度、施仁政,惦记民间疾苦,正因为屈原思想的人民性,所以在他悲愤地以死明志之后,才会受到人民的追念。黄药眠先生指出,屈原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其对人民的关心,对祖国的不舍和留恋,因此,其作品充满着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其次,黄药眠先生对屈原作品的艺术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屈原的作品不仅拥有浓郁的感情、宏伟的想象、瑰丽的文辞等特质,而且对其思想根源中的人民性、爱国精神、宁死不屈的个人理想进行了追溯,并对诗歌呈现的美丽形象、对古代诗歌的运用和美化、严整的结构、对民歌的吸收等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总结和评述。
黄药眠先生认为,屈原思想虽然大部分是进步的、优秀的,但也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上,从两分的观点看待其思想中的局限性。他指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进步的思想是建立在足够强大的社会力量之上的,而当时楚国的统治阶级已经腐朽、堕落了,所以屈原的主张必然不被认可,其失败的命运也是早已注定的。黄药眠先生还指出,屈原本身的贵族身份使他的思想产生了矛盾,他在对国家极度失望的同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昏庸的君主身上。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屈原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制约,或多或少地夹带了历史所赋予的缺点,比如孤傲、苦闷、悲愤的情绪,比如其诗歌形象基本都是古代传说和历史中的贤君明主,缺乏人民形象。
第三,从文化传承和积累的角度号召继承屈原的优秀思想。黄药眠先生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建立新的人民的文学,中国人民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和发扬本国古典文学的文化和传统。屈原诗歌是属于中国的骄傲遗产。因此,他提出,要对屈原作品的优秀成分充分吸收和继承,包括关心人民、反对邪恶的精神,至死不忘祖国的爱国精神,宁死不屈的坚强品质,汲取民间文化的文学思想,不辞疲倦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等。他还提出,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用发展的眼光,对屈原作品的时代性进行正确欣赏和吸收,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审美能力,才能在历史发展中酝酿和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他借用马克思对希腊文化和史诗等古代艺术的态度,号召要发扬屈原诗歌中的基本精神和艺术魅力,并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再造自己的真实的本质”,也就是要将屈原优秀的文学品格和个人品质创新地吸收、消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光彩,形成新的民族风格。
可以说,黄药眠先生对屈原的分析和评价,深刻地反映了其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一方面承认生活实践的客观性,一方面强调审美主体的主观性,即美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但个人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等因素影响着主体的审美评价。再以《论鲁迅文艺思想的发展》为例,对黄药眠先生的批评实践作品再做一具体分析。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他以针砭时弊的笔锋、善恶分明的情怀倾诉出中国变革时代的民族先声。鲁迅先生身上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炽热的民族情感以及丰富的知识浸润中国的新青年,始终鼓舞着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奋斗不屈。鲁迅先生鲜明的精神气质表现出独有崇高的文艺理想,黄药眠先生将鲁迅先生思想分为三段时期展开了批评,即为少年期和青年期的初期文学活动、“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后期的杂文创作。
首先,关于鲁迅先生初期的文学活动。黄药眠先生从鲁迅的少年与青年生活背景进行分析,他认为家道中落的士大夫家庭和长期的日本留学的经历,为鲁迅的人生志趣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些苦难曲折的生活场景主要提升了鲁迅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修养;接触到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十九世纪进化论以及十九世纪后期的个人主义思想;反对留日学生当中盛行的浮夸习气,从哲学的根本层次反思民族的劣根性以求彻底改革;积极钻研和介绍国外文学,为新文学与新文化运动提供纲领指导等。鲁迅初期的文学创作展现出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民族忧虑,他和友人许寿裳经常探讨“这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与爱”等问题。黄药眠先生认为鲁迅先生的《斯巴达之魂》力图唤醒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之历史》希望介绍西方生物进化学说的历史,《科学史教篇》倡导科学精神和宣扬救国需要科学的结合,《文化偏至论》阐释出政治制度的改革无法根本解救中国,《摩罗诗力说》鼓励发挥人的个性,反对随声附和的庸俗主义、调和主义等以摧毁旧社会的柱石。这些初期文学创作奠定了鲁迅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展现出鲁迅文艺活动的美学价值。
其次,关于鲁迅“五四”运动时期文艺创作。黄药眠先生强调鲁迅先生在文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在于其坚持了现实主义美学观及创作实践,认为鲁迅先生是在生活实践中陶冶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与对邪恶势力的痛恨的艺术追求。黄药眠先生承认鲁迅先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社会政治观上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是他以强烈的民族情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为作品的艺术审美创造出巨大的价值。黄药眠先生评价鲁迅先生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将思想和情感深入到人民的底层,例如单四嫂子、祥林嫂、阿 Q、王九妈等众多底层小人物各具典型特点;第二是贯穿彻底的反封建主义思想在作品里,通过《狂人日记》《孤独者》等作品表达出封建势力的强大与凶残,惟有不断挣脱才可以找到出路;第三是尖锐地提出对辛亥革命的批判,通过描写《阿 Q 正传》中的阿 Q 做了辛亥政权最初的牺牲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从改革的志士沦落为颓唐的清客,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的孤独与悲愤。黄药眠先生充分挖掘出鲁迅先生“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生活实践基础,从客观与主管层面揭示了鲁迅先生在文艺活动的生活实践理论性,同时也阐明了鲁迅文学的现实主义美学价值。
再次,黄药眠先生阐释鲁迅小说在后期发生重大的文艺思想和美学观念的转变,这就直接影响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1927 年 4 月 12 日和 7 月 15 日国民党进行大规模残酷的“清党”行动,这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动,对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产生动摇。黄药眠先生从辩证的角度,认为鲁迅先生的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立场值得团结又要坚持斗争,强调鲁迅先生的伟大不在于其是否过错而在于他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显而易见,鲁迅先生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了他在杂文上的创作。黄药眠先生认为鲁迅先生后期的杂文相比前期的杂文有许多不同的方面。第一,在杂文里始终贯穿党性原则,鲁迅先生在后期接受了列宁在文学的党性原则,把左翼文学当成是解放本阶级和一切被压迫阶级而斗争的工具,他积极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以解决自身的问题。第二,在杂文创作中积极追求实事求是精神,鲁迅先生根据参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强调应该经常研究敌人,要提防旧势力的反扑,他从现实主义出发批判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第三,在杂文中展现出强烈的战斗性,鲁迅先生擅长用简短有力的文字揭露阶级本质,并给予辛辣的讽刺,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文学批判性。第四,在杂文中常用特有的形象表现,无论在实事批评、理论阐释,还是抨击敌人,他常常运用丰富有趣的典型、警句给人深刻的印象。黄药眠先生以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鲁迅先生后期杂文的创作实践,深度解释了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理想。
黄药眠先生在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也体现了其鲜明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其许多批评作品也都明显地呈现出这种倾向,包括《读闻一多的诗》《读<夜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