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9-27 共6965字
论文摘要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溯源于道家的养生功,距今已有 2500年的历史,是在道教导引、行气和佛家禅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其以广纳众长,博大精深,讲究阴阳调节、内外兼修等特点,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蕴含着强烈的儒、释、道文化色彩,更是凸显出其的与众不同。但由于巴蜀地区特殊的地域位置、峨眉武术“传内不传外”以及相关史料记载的缺乏等特点,致使具有浓郁养生特色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长期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鉴于此,本文对峨眉武术养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

  1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源起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向往和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类行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其中,运动养生一直以一株奇葩的方式绽放其中。对运动养生作用机制,虽古今看法不一,但也有其共同之处:凡锻炼者,必内养神外养形,使神形相济,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就是在这一“内养神外养形”思想体系下,逐步成熟完善。据资料记载,峨眉武术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武术类型,其武术养生文化历史可追溯到大禹和三苗战争其间所表演的“干戚舞”,“干戚舞”语出《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干戚”的原始解释为“干,盾;戚,斧也”。执干戚舞,即是士兵手持弓、戈、矢、矛、盾牌等兵器所做的各种击刺和防守动作而编串起来并使之程式化的舞蹈。另外,《尚书·牧誓》中记载巴蜀武士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军事活动也印证了这一点,《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书》:巴师勇锐,歌舞以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尽管最早史料记载的峨眉武术起源多是以歌舞的形式存在,且多与战争有关,但是由于其编排与舞蹈韵律结合,致使士兵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之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舞蹈韵律的同时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这些记载表明初具雏形的峨眉武术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为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峨眉武术正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峨眉山志》、《乐山市志》、《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等官方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据说被尊称为“白猿祖师”的武士司徒玄空,耕食于山中,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因其模仿猿猴,攻防灵活,按照现代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来分析,练习这套“峨眉通臂拳”时,能够增强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性,按摩心脏,利于颈部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可增强腿部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理论上分析,还可以防治神经反应迟钝及四肢动作的过早衰老,对神经紧张、精神忧郁等症有防治作用,长期练习可以达到养生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现如今,这套拳术主要流传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地,可以称之为峨眉派武术养生的鼻祖,也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重要起源。

  2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

  2.1 “皇家养生秘方”与“神仙到访”使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历史缘起具有神秘色彩

  中国古代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是最注重养生、追求长寿的群体。现阶段,不少所谓的“皇家“”神仙”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凡涉及“皇家”“神仙”两字的养生文化,一直被寻常百姓津津乐道,以致趋之若鹜。就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而言,“皇室贵族”的介入和“神仙到访”传说更是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据相关记载:在我国历史上,历代帝王中,万历皇帝对峨山特别厚爱,尤其是峨眉山佛教;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宁太后也到访过峨眉山拜佛;另外,据传清康熙皇帝也亲临过峨眉山等等的记录也佐证了峨眉山被称为“仙山”、“洞天福地”的美誉。

  同时,峨眉山上变幻莫测的云海、宝光、暮霞、山虹以及散陈于山峦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等,自然也成为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骚人修持取静和追踪访胜的最理想境地,为峨眉养生文化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另外,据相传,早在道教传入之初便有方士登临,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如《魏书·释老志》中所载:“道家之原,出于老子。……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牧德。”意思是 1000 多年以前就有关于轩辕黄帝到峨眉山授道的传说,并且后来被纳入正史记载,峨眉山也因此有了诸多轩辕问道的仙迹;据《峨眉县志》载称:唐代道士曾在山上建有玉皇观、雷神祠等道教活动场所,唐末还有道士在传说中的天真皇人向黄帝授道地方的所谓授道台,修筑了静室 305 间,招徕了上百名道童,同时也有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著名道士来峨眉的记载,并在峨眉留有一些遗迹。

  再者,关于古人隐居峨眉山的历史,也多有记载。汉代刘向《列仙传》:“楚狂陆通,食索卢木实及芜菁子,隐峨眉山。”皇甫谧撰《高士传》载:“接舆避楚王聘,夫妻入蜀,隐于峨眉,不知所终。”《青神志》说:“汉武之世(25-55)有史通平者,自会稽来蜀,至峨眉山,谒天皇真人,得三一之法。”《峨眉山志》记载:“翟君字鹊子,后汉犍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龙还家……”。

  《禅真逸史》:淡然大师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 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世寿 127 岁。汉代文士刘向、晋代养生家葛洪,亦著文称峨眉山为仙山,有仙人修行。峨眉武术名家吴信良认为,峨眉山历来被视为仙道之地,山上有伏羲、女娲、鬼谷诸洞;隋唐孙思邈来峨眉山采药、炼丹……因而,峨眉山被称为“天皇人论道之地,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尽管有些传说并不一定真实,但是,正是由于有“仙”,有“黄帝”、有隐逸的“世外高人”,使之伴随峨嵋文化而成长的峨嵋武术养生文化更为丰富多彩、高深莫测。

  2.2 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文化丰富了峨眉武术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道家养生源远流长,源于古代的巫术、先秦神仙家等,同时广泛吸收了儒、墨、阴阳及后来的佛教有关理论,博采医家、民间养生的原论,经过 2000 余年的发展形成系统,荟萃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主体。

  峨眉山传统武术养生文化发展的底蕴依赖于道教“贵柔主静、重视养生和道德修养”的传统,借助峨眉武术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攻防技术,形成了具有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的武术养生文化。

  有资料记载:道教在汉魏时期已经传入峨眉山,众道士居于洞穴修炼道术,把养生术作为一种长生不老的手段,因其终极目标是追求今生今世得道成仙,因此,在道士们练习养生术的过程中加入“吐纳、导引、坐忘、心斋、守一”等内炼法门,使自己心灵与气息达到高度统一,最终达到“意与气合、气与神合”的境界。

  这种练习方法是一种以天、地、人三者合一为目的的心身锻炼方法,练习时,不仅仅可以达到强健身体,而且可以祛病延年,达到“长生”的效果,这种练习的手段其实就是现代的“气功手段”。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气功与武术融合,成为峨眉武术的一部分,即所谓的“峨眉武术养生功”。

  同时,峨眉武术与“气功”融合发展过程中,将“致虚积、守静笃”、“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曲则全枉则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是至坚”等道家思想与主体养生进行结合,丰富峨眉武术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峨眉武术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峨眉武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特点,如:峨眉盘破门武术讲究“北斗七星摆战场,三星独脚关门上”、“齐步云脚快如电,浮沉吞吐阴阳变”、“虚则平川好走马,实则引敌来进桩,吞吐浮沉宜仔细,阴阳虚实动中藏”、“阴镖阳铲,阳破阴箭,阴引阳打,阳引阴打”、“引手一出问路向,探敌三星变阴阳”,在峨眉盘破门武术中,套路、桩法、打法、练功等都贯穿了天道自然观,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峨眉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养生太极哲理。

  峨眉武术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汲取了道教思想的精华,又兼道教养生和灵动的功夫,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的风格和动静相融的练功法,这种练功法与各种拳术、气功、器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特色。

  2.3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得益于佛教养生思想滋养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独具风格的巴蜀佛教文化的润泽、峨眉山佛门僧徒苦心磨砺、不断创新的结果。尽管佛教传入峨眉山的时间迟于道教,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道教对其养生文化发展的影响逐渐让位于后来传入峨眉山的佛教。据史料记载,自唐宋以来,峨眉山以其独特的巴蜀地域性佛教文化而享誉世界,峨眉养生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得益于巴蜀地域性佛教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修心养性和静定内功基础,使峨眉武术佛教养生色彩更加浓郁。

  因史料奇缺,佛教传入峨眉山的时间众说纷纭。记述最早见于明末胡世安所著《译峨籁》,说佛教于汉代传入峨眉山,并结合当时峨眉山道教一起发展,只是当时的道教在峨眉山占主导位置。到了晋代,佛教在峨眉山大量修建寺庙,弘扬佛法,较长时间处于佛道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梵刹宫观交错其间,僧人、道士竞相发展。唐宋时期,峨眉山佛教逐渐兴盛,道教逐渐衰退。资料记载:公元 980 年,宋太宗赵光义遣使铸造了重 62 吨、高 7.5 米的巨型普贤骑象铜像供奉在白水普贤寺(今万年寺),峨眉山也因此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同时,僧人大增,武僧也为数不少,他们在静心修炼佛教的同时,也将“清净自在”的佛教思想逐步引入到峨眉武术的创编过程中,致使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具备了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

  从资料记载的“峨眉十二桩功”源起,也可以反映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佛教养生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考证:“峨眉十二桩功”是南宋建炎年间,原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临济宗白云禅师,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理与武术中的动静功法相融汇,同时,寓内功导引按摩术、点穴、布气、针灸于功法中,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气功术,称为“峨眉临济气功”,因其类共有十二节,后人称之为“峨眉十二桩功”。该术充分将医、道、佛、武术精华结合于一身,在充分体现其攻防技能、健身价值的同时,也很好的反映出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佛教密切结合、协调发展。但是“,峨眉十二桩功”属于宗内秘笈,只能在宗内秘授,不得外传,故民间知之甚少。直至康熙元年(1662 年)湖北麻城孝感武举姜一怀,来峨眉山拜金顶朝天和尚为师,得“峨眉十二桩功”真传,后落户于四川南充,嫡传此功于后代。现阶段,周潜川著有的《峨眉十二桩释密》、傅伟中出版的《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十二桩述真》和《峨眉临济气功———峨眉天罡指穴法》等凸显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佛家理念,同时,对峨眉临济气功走出佛门、泽惠民众也做出了贡献。

  2.4 与气功的绵密关联是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

  “气功”一词,出自道教,源于先秦的行气法,以调和呼吸为门径,内炼精气为目的,包括行气、胎息、闭气等多种方法。如果再加上与气法关系颇深的静功法、炼神法、守窍法、存思法、导引法、内丹法等,则总数多达数千种以上。通过这些功夫的锻炼,不仅能够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同时可以启发智慧,涵养道德。从古到今,峨眉武术极其讲究与气功的配合,拳谚讲:外药炼“砣子”,内药炼“桶子”,“桶子”即指内功修养。只有内功和外功结合练习,才能达到峨眉“神功”。峨眉武术与气功结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历代蜀人在练习峨眉武术的同时还兼行医。蜀中拳谚云“学武不学医,终是傻东西”。

  将医道作为峨眉武术内容之一,这样就讲中医理论(包括中医气功理论和养生法)融汇进峨眉武术,进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峨眉武术气功,因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峨眉气功修炼方法。

  据资料记载:南宋建炎元年(公元 1127 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创编《峨眉气桩功》(《峨眉十二桩功》)就是典型例子;再有德源长老集僧道武术之精华,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编撰成《峨眉拳》一书。同一时期,德源长老模仿猿猴腾跃动作,编出一套猿拳,由于德源和尚眉毛纯白,人称白眉道人,所以武术界又将“猿拳”称作“白眉拳”,白眉道人为此专著《峨眉拳术》一书等等……都将峨眉武术和气功进行完美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峨眉武术练功的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涵。

  时至明代,峨眉武术更加强调气功与武术的结合,练功者逐渐将经络穴位及生理解剖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武术特有的伤科保健理论和技术,具有了明显的保健养生作用。此外,还秉承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念,注重终身锻炼。根据人体发育、成长、衰老规律的阶段性特点,传统武术习练经历了一个从青壮年的“三分养七分练”到中老年的“七分养三分练”并逐渐转向“练为养之全养”的过程,练武虽为防身,但实际上是练多用少,平时练功就是健体强身、益寿延年。

  2.5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与武当、少林武术养生思想横向交融
  
  在我国武术界,峨眉派、武当派和少林派鼎立而三始于明代,可是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能够找到三者之间联系的资料寥若晨星。

  不过,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峨眉武术以及其养生文化、养生理念、养生内容和养生方法的发展,与武当派和少林派武术的发展不无关系。据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河南嵩山少林高僧云昙云游至峨眉山,并将少林拳法及功法传入峨眉山。峨眉山僧人以此少林拳法为基础,结合佛教修习禅观之法,吸收了道家的养生功和民间狩猎攻防技艺并使之融合一体,形成了并少林派与峨眉武术为一体的独特拳术风格,在丰富了峨眉武术内容的同时,也丰富了峨眉养生文化的内涵。

  另外,武当拳的祖师张三丰,创编的内家拳技与峨眉武术也是分不开的。据《明史》有有关史料记载:“张三丰……初寓宝鸡金台观修炼,后入蜀到峨眉山转楚,明初入武当”。这段文献记载说明张三丰曾到峨眉山修道,即“后入蜀转楚”。据《峨眉县志》载:明朝洪武年间著名道士张三丰来到峨眉山,到各观修道、题诗、留笔,与道士们一起习武练功、交流技艺数十年,至今峨眉山都有他的字迹。张三丰创内家拳,一方面吸取峨眉山天地之灵气修炼内气,另一方面又学习峨眉武术之精华,即“意”和“气”融合的境界。创编的内家拳吻合“无为而无不为”,“刚刚折,柔恒存”,“柔弱胜刚强”,“长生久视”之理,长期练习,确可收到“防身保健”、“延年益寿”、“祛病御疾”之功效。

  尽管内家拳尚且不属于峨眉武术的内容,但是从这份资料可以看出,张三丰内家拳的创编,得益于峨眉山天地之灵气和峨眉武术文化之精华,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的内容。

  3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发展的思考

  峨眉养生功法是在道教的导引、行气和佛家的禅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生保健功法,其养生文化中的生命观和长寿养生思想,具有极为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强大的融摄力量。然而在我国改革开发和全民健身的大潮中,峨眉武术养生文化错过了多次发展机会。峨眉养生文化应立足于自身特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从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借鉴中医养生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科学性与严谨性特点,建立新时代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峨眉武术养生文化。

  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精神文化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式存在的文化。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是道家、佛家哲学天人观的延伸,天人、形神、身心、动静、文武等一直是其养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论题。我们在坚持自身精神文化的同时,准确识别自身缺陷,可以将西方体育中科学、求是、超越的精神纳为峨眉武术养生体育文化的新元素。同时,要坚决抵制峨眉武术文化中消极的方面,如:道教老庄的“清静无为”以及“出世”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坚决认清“传统养生”与“非法邪教”,以防传统文化误入歧途。

  从物质文化方面看:物质文化是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

  对此,我们要发扬传统文化中兼容并包的特点,将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结合现代养生理论、中医养生理论进行挖掘整理,在揭示峨眉武术养功法的养生原理与健身价值的同时,能够创编一些适合现代人养生观念的峨眉武术养生内容,让健康、科学的峨眉武术健身、养生文化占领全民健身的阵地,并成为我国养生文化发展的承载体之一。

  从制度文化方面看: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尽管峨眉武术素来与少林、武当齐名,然而近年来其发展却落后于少林、武当发展,造成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不外乎峨眉武术挖掘整理制度存在问题,因而造成峨眉武术养生文化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致使其挖掘整理工作滞后、社会影响度不高,因此加强对峨眉武术养生文化研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制度,吸纳少林、武当尤其是西方文化制度中健全的特点,促进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健康、科学、现代化的发展。

  峨眉武术养生文化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借助于峨眉武术各类拳种和门派,融会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渗透了佛、道、儒诸家学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保护和传承峨眉厚重的地域武术文化和武术养生文化,就该立足传统,大胆创新和借鉴,有所变有所不变,如此方能走出适合峨眉武术养生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孝宽.运动与养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3] 张银行等.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1):103-105.
  [4] 王亚慧.浅析峨眉派武术的历史及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5):127-129.
  [5] 峨眉山志编纂委员会.峨眉山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技术出版社,1997:317,8-38.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