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的尚武精神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在武术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阳刚的精神面貌和强健的体魄,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国家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归宿心理。在传统文化中,武术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又具有文化性和乐趣性在其中,能寓教于乐,同时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传统道德,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政治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基础工作就是能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生活,劳动和交流中形成的思想、价值、性格、心理、信仰的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稳定性和历史性,对这个民族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发展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民族的沿革无论是成员的思维、行动,还是整个民族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约束和引导。可以说,如果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文明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身体,那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就是我们这个源远流长的民族的灵魂。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武术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中国武术的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和文化基础,以武修德,以武修身,武术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又是具有武术独特文化内涵的运动文化之一,具有含蓄和张扬矛盾结合的独特魅力。其中武术的传统文化体现在于:武德文化、团体(门派)文化和竞争文化。
首先武德文化是所有运动文化中比较独特的文化,其不以争强斗狠为前提,而是在切磋技艺中相互学习,增进交流,以武会友,修身养性。其他运动的首要目的一般是强身健体,然而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却把身体,学习和生活都看作是培养和坚固自身道德的手段之一,所有武术讲究:“德在艺先”,“习武先习德”,最后以期望能做到“德艺双馨”的境地。
其次是门派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求压抑自身个性,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之中去,这种文化甚至超过了个人和集体(团体)的本事。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视死如归”在武术文化中表现的很明显。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崇拜的是义薄云天,如视个人利益如草芥的关云长,以及慷慨仆死、反抗暴政的荆轲。而在中国武术传统历史中,往往却只看到门派和集体,而看不到个人和个性,这也是中国小团体,小门派文化在传统武术中表现严重的原因之一。
最后是竞争文化。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武术从出现开始就避免不了文化上的一较高低。中华传统文化一向以谦让、克己为特色,然而中国文化讲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传统武术文化中,既不把技艺的娴熟和高强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又不摈弃武术技艺的高下之分。
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现代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和软实力的竞争,而软实力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人才的竞争。一个缺乏传统文化和国家软实力的竞争者,往往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培养的人才一旦流失就会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实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中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未来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我国未来强盛和崛起的重任。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也就是培养他们的对于国家的热爱,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敢于担负责任,敢于勇敢的竞争的精神。通过传统武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敢于献身的精神。中华武术来源于军事,也发展于中国5,000年历史中的动荡与战争。所以习武之人,首先要把培养的信念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在国家的责任中要勇于担当。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是抗金英雄岳飞还是抗倭英雄戚继光,都把自己一身的武艺献给了民族和国家。所以在学生中学习武术,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武术英雄的宣传,既有助于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又能培养学生不畏强暴,秉承大义的品质。
武术文化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武术文化一直秉承着中国传统的健身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教育,而在现代社会学生重文轻武,重视成绩和分数,忽视身体健康的今天,学生的体质因为缺乏锻炼而一直下滑,精神面貌也渐渐出现了萎靡不振的状态。因而对学生进行武术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能增强学生体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阳刚阳光的精神面貌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集[C].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180-184.
[2]王军平.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尚武崇德的内涵[J].武术科学,2005,(2):14-16.
[3]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武术科学,2004,1(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