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城镇化进程中“智慧物流”的建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8 共6207字
论文摘要

  一、城镇化必须重视物流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城镇化做为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提出来,这是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思路。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要适应这个趋势,多方面调整和发展社会经济与相关产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物流业。为此,这个问题成为了现代物流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

  物流领域是一个比较粗放的领域,广而博,多而细,杂而乱,物流水平参差不齐和粗放的状态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物流的粗放性,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长期以来,物流领域有两个方面受到了比较多的重视,并在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它们分别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生产产业的物流领域和快速远程的社会物流领域,城镇范畴的物流不在其中。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范畴的物流将被提上议事日程“,智慧物流”便是其重要的选项。

  对于城镇化问题,笔者搜寻了各方面的看法,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反映和集中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并必然会涉及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这个战略安排的内涵极其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其中当然也包括商贸流通和物流。然而,城镇化与物流相关方面的问题却很少被提及,在探讨城镇化问题时,城镇化与城镇社会物流业关系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实际上,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城镇化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现尚处在探索过程中,出于职业习惯,笔者自然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城镇社会物流业特别看重。物流领域应该怎么做呢?城镇化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笔者的看法是,城镇化需要依赖物流的基础性支持,这也是城镇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城镇化对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当然也是多方面的,笔者特别提出“智慧物流”的问题,认为城镇化需要“智慧物流”,另外城镇化也是“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契机。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人讲,物流业对城镇化具有很大的贡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业能够吸引和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这主要基于我国现阶段物流业进入门槛比较低的重要特点,因而有可能容纳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成在城市工作的居民,但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现在城市和城郊到处跑的机动货运、快递、载人车辆,已经成为拉近和消除城乡距离、实现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情况确实如此。

  我们要特别认识到,在城镇化进程中,物流方面发展所选择的模式不应当完全着眼于数量和规模方面,特别是不应该选择粗放、落后的“大”物流来支持城镇化,而是应当借此契机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水平的“智慧物流”,以此来支持和促进城镇化。为此,需要对城镇化的物流进行一个全盘的思考和规划。

  国家关于城镇化的政策特别强调完善基础设施的问题,物流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件中提到的:“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际上就是对物流提出的要求。

  为实现以上要求,除了要优化传统的物流发展模式以外,也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当下物流界热议的“智慧物流”便是其中之一。

  物流需要智慧。长期以来,物流的发展不被看重,因而是城市中相对比较落后的领域,除了总体水平方面的落后之外,还需要特别提出的就是文化、科技的落后,即缺乏智慧。改变物流业落后状态,“智慧物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选项。

  二、智慧物流———一个新的概念

  前几年,我国物流界提出了“智慧物流”这个新的概念,由于这个概念“新”,所以还没有完全取得共识。目前实际上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观点把“智慧物流”看成是一个名词,认为它是一种确定的、高水平的物流形态;另一种观点把“智慧物流”看成“有智慧的物流”,其中的“智慧”作为形容词,仅仅是对某一项具体物流的形容或判断。笔者认为,前一种理解更符合概念提出者的原意,笔者本人也倾向于这种理解,当然,“智慧”的内涵和取得,它的作用与影响现在并没有形成共识。

  如果溯源的话,“智慧物流”的概念应该来源于“智慧地球”。电子信息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某著名企业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便接受了这个概念并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

  此后,“智慧”两个字被冠到了很多事物的前面,比如“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企业”、“智慧矿山”以及本文的“智慧物流”,等等。

  而且,“智慧”本身的含义也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扩展之中,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乃至于直到今天也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定义性的说法。最初的看法是,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某些群体中,进一步互相连接,成为“物联网”,再进一步连接与整合“物联网”和互联网,从而实现“智慧”。现在已经发展为用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方式武装整个系统,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人的智慧那样的有“智慧”的全新系统。当然,也有不少前面冠有“智慧”字样的事物,并不具备上述内涵,而仅仅是一种褒扬、形容甚至炒作。

  当然,在如此多的“智慧”之中,笔者最关心的还是“智慧物流”。多年来,很多人都在探讨物流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智慧物流”便是人们对物流发展抱有的期望。现在“,智慧物流”已经成为经济和物流领域全新的、超前的物流理念,是创新的产业形态与运作形态。那么,什么是“智慧物流”,应该如何理解和定义呢? 本人基本同意前不久在福州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其组织者李芏巍教授的表述,并作了一定的修正。李教授的表述是:“将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业中,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服务模式和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创新形态”。笔者对此的修正在于,增加了管理的内涵,减少了对结果的论述。具体表述为:“将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为什么要增加管理的内涵呢?这是因为,“智慧”的获得并不完全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要防止把技术问题绝对化,当然管理中也含有技术,但体制的作用和人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在现代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实际应用方面较早运用“智慧”武装并取得显著发展的一个产业,制造业中的物流业也是如此,全自动化的物流系统最早就是出现在制造业之中,一百年前的“福特制”是物流界人士很早就熟悉的一件事。

  当然,今日的“智慧”和当初的“智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比较而言,今天需要解决的“智慧”难题更大。

  社会物流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像处于产业相对集中状态的制造业以及其他生产性行业那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处理和解决物流的“智慧”难题。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寻求对这种状态的改变,给物流赋予“智慧”应当说是人们长期的梦想,今天在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支持下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期望。

  “智慧物流”是关系物流领域战略发展的大事,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可以依托城镇物流系统率先实现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笔者对“智慧物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这个题目很大,还很难提出系统、完整的论证,只是形成了以下一些原则性的看法。

  三、智慧物流:改变物流产业落后状况,促进物流产业升级

  物流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打造核心产业、改变管理体制以及大量投入建设新的系统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但笔者认为,还有两件大事需要认真去做,那就是改变物流产业落后状态和打造“智慧物流”。

  对于物流产业落后问题,社会各界在看法上存在分歧,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物流的主体产业领域———交通运输业一直都是重点发展的领域,我们已经具备了令全世界羡慕的铁路里程、公路里程、水运里程和航空里程,同时在物流速度和能够承担的物流数量方面,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表明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在干线物流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先进程度,不少人认为这是物流产业结构的主体方面;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长期的现代化进程中,物流领域实际上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不仅对于一般的物流是如此,即便在干线物流方面主要的交通运输领域也是如此。为什么第二种观点会这样看问题呢?

  其原因在于,国家长期倡导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尽管早在 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就被提了出来,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提法发生了改变,“四个现代化”之中再也没有了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在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认为,作为物流产业核心的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不能与工业、农业的现代化相提并论,不能与它们处在同样的高度。干线物流领域的主体方面尚且如此,本来就没有被纳入经济发展主要视野的首端末端运输(集货和配送)、装卸搬运、仓储以及流通加工等领域更是如此,于是表现出了物流总体水平的落后,这是目前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物流产业的落后不仅表现在物流平台与物流基础运作方面交通运输的落后;也表现在物流产业结构方面:“最后一公里”和物流运行的全程与系统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还表现在信息化水平和物流服务方面。物流产业的落后是系统性的,或者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表述:物流和物流产业不但缺乏靠硬件支持的“能力”,也缺乏靠软件支持的“智慧”。对于物流产业落后问题,可以举出多方面的例证,但笔者认为,不需要全面论述,只需要一个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 的 18%,而美国只占 8.6%。如果再加上另外两个方面的差距,这个数据就更能说明问题了:一个方面是服务水平的差距,另外一个方面是中国物流领域劳动力成本低而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按照常理,高服务水平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从而会提升物流成本在GDP 中的比重,但实际上,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物流方面的高服务水平,并不是依靠较高物流成本的支持而获得的,其总体物流成本在 GDP 中如此之低的比重,恰恰说明了两个国家物流业总体水平的差距,也表明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落后状态,还存在相当大的升级空间。所以,当下必须把物流产业升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消除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管理等方面的落后状态,抓住信息化的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大力气打造“智慧物流”,可以说是推动物流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物流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智慧物流”的抓手与切入点

  物流活动遍及全国城乡地区,选择搞“智慧物流”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对此笔者目前还很难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看法,而仅仅是形成了抓手和切入点的认识:“智慧物流”需要有一个始终都要抓住的关键性领域,物流界习惯上称之为抓手;而切入点则是在“智慧物流”工作中需要率先进入的领域。

  实践“智慧物流”的抓手何在呢?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智慧物流”由理论落到实地最佳的着手点,有条件成为未来“智慧物流”的大脑与心脏所在地,是“智慧物流”运行的中枢,“智慧物流”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未来“智慧物流”系统的运行,都必须依赖这个园区,当然是应当始终抓住的“抓手”。

  物流园“智慧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与“智慧物流”并行的发展趋势。我国 2013 年 10月颁布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特别提出的“推动物流园区资源整合”、“加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等主要内容以及其他条目中的相关内容,实际上都是在进行物流园区“智慧化”的部署。

  现在,我国的物流园区已经具备了这个基本条件。据官方统计,我国建成和在建的物流园区超过了 700 家,实现了对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全方位覆盖和对全国的基本覆盖,已经构筑成了比较完整的基础资源。同时,国家赋予物流园区的责任与功能,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它可以成为“智慧物流”的抓手。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 年)》反复强调了作为“智慧物流”要素的物流资源的整合,强调了“智慧物流”设施与技术、物流信息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等相关“智慧物流”要素的构建、推广与应用,物流园区将成为物品、信息、物质、资金交流的“大舞台”,完全可以承担“抓手”的重任。

  实践“智慧物流”的切入点何在呢?这是目前物流领域正在广泛探索的一个问题,但尚难看到能够被普遍接受的答案。笔者认为,这里并不存在确定的标准答案,这是一个需要进行探索和竞争的领域,切入点一旦确定下来便很难轻易改变。中央的城镇化任务提出之后,解决城镇物流系统的“智慧物流”,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领域。目前来看,可以选择的具体切入点有:城镇之间的物流系统、城镇中的快递服务与运行系统、城镇中集中的仓库群、城镇中的车站等物流节点以及城镇范畴内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等。

  五、把握好打造“智慧物流”的几个辩证关系

  为更好地把握对“智慧物流”的打造问题,笔者形成了几点初步的辩证性看法:

  第一“,智慧物流”是一个动态概念与确定模式的辩证。打造智慧物流系统,当然要提出若干确定的模式。相信不久就会看到这样的成果,但需要特别强调它的动态性。“智慧物流”不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动态性很强的概念。一方面,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非常快的技术领域,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性和动态性,由这种技术所带来的“智慧”也处在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物流本身就是动态的,物流的“智慧”必须适应它动态性的要求。两者合一,应该说动态性是“智慧物流”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智慧物流”与其他各种形式的物流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没有不变的模式。

  第二,“智慧物流”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智慧地球”概念的最初形成是依赖于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某些群体中,进一步互相连接成为“物联网”,再进一步连接和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从而实现“智慧”,这当然是技术层面的。但是,对于非常现实的物流系统而言,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现在很多人对“智慧物流”的认识还主要局限于技术层面,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作用方面,“智慧物流”确实需要依靠技术以及技术进步来获取并获得“智慧”,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物流是跨度很大的系统,技术在其中当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离不开系统的整合、组织、管理与运作。这里涉及到体制问题、组织问题、管理问题、系统运行等多个方面,当然这些问题中也包含技术问题,但技术仅仅是“智慧物流”的一种手段,“智慧物流”的获得是以上各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第三,“智慧物流”需要选择具有带头、带动作用的物流行业,但更为重要的是普世的“智慧物流”。物流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但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也反映为物流产业本身就包括众多的行业,其发展是参差不齐的。在我们认识到“智慧物流”的初期,就企图使整个物流领域轻而易举地变成“智慧物流”,但这应该说是不现实的。

  在发展的初期,按照我们多年积累的发展智慧,需要选择那些具有实现“智慧物流”的条件,并且能够起带头、带动作用的物流行业来率先进行探索性发展,积累经验。

  但是,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战略思考:“智慧物流”更应当是物流产业全方位的事情,普及并惠及到经济和民生,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物流”才应当是我们长远、不变的战略选择。

  第四,“智慧物流”既是一项发展战略,又是现实的操作。将我国物流升级为“智慧物流”,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战略前景。“智慧物流”需要长期的建设,物流运行的每一项现实操作都可以实现“智慧”,但不能寄希望于“一步到位”,不要奢望通过搞一项大的工程来实现一劳永逸,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去积累,去构筑。例如,“智慧物流”需要技术和装备,而这又不完全是物流领域本身的事情,有赖于其他领域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例如,IT 技术现在已经能够模仿人的智能,超越人的智能,将新一代IT 技术充分运用到物流技术装备中,从而打造“智慧物流”,是现在就可以操作的事情;又如,物联网是“智慧物流”所需要的系统技术,“智慧物流”的打造当然也有赖于此,现在就可以操作;再如,“智慧物流”需要管理,精细管理是“智慧物流”的管理核心,为实现这种管理,需要用“智慧”来武装物流管理,这些操作现在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性。如此等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