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发展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15 共4864字
摘要

  湖南土家族的“地花鼓”是在“喜三”、“祝寿”等喜庆节日表达欢乐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舞蹈艺术特色,全面展示了当地百姓的民俗审美、生产生活的理念,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1]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作为几百年文化积淀,属于土家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实现土家族“地花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地花鼓”文化,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因此,研究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 湖南土家族“ 地花鼓” 的文化内核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最初是当地群众在农闲时节的娱乐形式,经过历史的积淀、民间“地花鼓”艺人的持续发力,发展成底蕴深厚、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对湖南土家族群众的思想理念、生活习惯等产生了直1.例如在湖南土家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土家族群众便打“地花鼓”,展现浓郁的节日氛围。

  长阳县独有的区位优势,再加上长期受巴楚文化的影响,每年的元宵节“地花鼓”表演成为重头戏,家家户户都表演“地花鼓”.此外,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发展深受 《楚辞》 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与 《九歌》 为代表的巫文化的影响。从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舞蹈构图、运动形态来看,则明显受 《周易》 文化的影响,展示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精髓,比如在地花鼓的运动路线上将“圆”作为基础,其轨迹类似道家“太极图”外圈圆,并据此派生出“滚筒窝子”、“S型走向”等,再如“内外荷花”、“荷花出水窝子”、“秤钩窝子”等图画的对称与稳定,展示了儒家倡导的中庸美学,由此可知,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展示了“以儒补道”的文化内核。[2]

  二、 湖南土家族“ 地花鼓” 文化传承的现实价值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传承“地花鼓”可以将其文化价值、历史底蕴与精神内涵转变成文化生产力,以此来激发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利用区位等资源优势,打造“地花鼓”文化品牌,[3]可以充分利用湖南土家族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地花鼓”传承与旅游业全面结合起来,以旅游市场为依托,依托湖南省举办的各类艺术节,着力打造土家族“地花鼓”文化品牌,展示“地花鼓”舞蹈艺术在土家族地区,甚至是在湖南经济建设中的效能,围绕“地花鼓”而形成的经济文化产业链,组建文化产业集群。因此,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有助于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 湖南土家族“ 地花鼓” 文化传承的危机

  (一) 被边缘化的民间歌舞艺术

  在“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强势夹击下,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被贴上 “土”、“俗”的标签,认为这一艺术根本不可能划归到“雅”的范畴,被边缘化后的“地花鼓”民间歌舞艺术,渐渐失去了文化传承土壤的滋润。比如,现代娱乐业逐渐被年轻的土家族群众认可,土家族聚居地“地花鼓”除非在重大喜庆节日出现,其他时间已经看不到其舞动的现象。同时,再加上现代传媒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审美理念的变化,流行的、西方的受到了热捧,而土家族“地花鼓”中的“蚌壳地花鼓”已经失传,成为被人遗忘的表演艺术,长期的边缘化导致“地花鼓”的文化传承不仅会“停滞”,甚至会“开倒车”,未来发展令人堪忧。[4]

  (二) 传承群体的断层现象日益严峻

  在现代文明的长时间洗礼下,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生存的社会基础出现新变化,例如,在湖南土家族的传统节日里,“地花鼓”中的“围龙花鼓”、“竹马地花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子地花鼓”更是无人问津。[5]从这里看出,虽然湖南土家族 “地花鼓”的影响力与生命力还在涌动,“地花鼓”的传承队伍发生了变化,翻阅“地花鼓”传承人资料发现,从原来改革开放之初的400余人发展到现在不过几十人,在这几十人的传承队伍中,老艺人占多数,表演“地花鼓”感觉力不从心,亟需补充新的传承群体。由此可见,传承群体的断层现象非常严重。

  (三) 经典曲目亟待挖掘整理

  随着传媒科技的快速兴起与大众审美理念的变化,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年轻艺人瞄准城市,探索新的生存之路,长此以往,导致土家族“地花鼓”的精彩表演曲目、演出技艺都留在文字叙述上;有些精彩曲目比如 “子地花鼓”的精彩段子已经处在濒临失传的境地,因此,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经典曲目亟待挖掘、整理。

  四、 湖南土家族“ 地花鼓” 文化传承的思路

  (一) 政府发挥支持与引导作用,激发民间“地花鼓”发展土壤

  首先,政府发挥支持与引导作用。一是以财政预算方式划拨“地花鼓”保护资金,提供经济支持。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出现变异,“地花鼓”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要摆脱当前的生存窘境,应该适当减少的行政指导,全面整合“地花鼓”文化,实现土家族“地花鼓”艺术集成,建立文化集聚区,让土家族的“地花鼓”艺术能在文化集聚区内得到很好呈现。同时,还要做好打通“最后一公里”信息通道,实现供求信息的有效衔接,让信息在“地花鼓”的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效能,根据土家族“地花鼓”表演特色,走市场化之路,让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在市场经济指引下,去自觉寻求生存和发展。政府还可以邀请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方面的研究专家、资深表演艺人到现场进行指导,按照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分类,邀请土家族“地花鼓”表演与研究专家,指出优势与存在的短板。政府根据短板,从“地花鼓”文化发展的长远出发,吸纳“地花鼓”方面的专业艺人加入到“地花鼓”艺术传承队伍中,让其发挥好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对那些热衷于“地花鼓”学习的人们能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很好地继承传统技艺,政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其全面展现“地花鼓”艺术潜能。因此,政府在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传承中应该肩负起支持与引导的作用。

  其次,培植民间“地花鼓”发展土壤。在当前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多重视角下,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发展,仍旧需要民间土壤的培植,这是“地花鼓”艺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作为几百年的文化积淀,已经渗入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风俗理念中,具有深厚、古老的潜在生命力,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艺术同生活精神间的彼此互补,逐渐形成活态文化传统,完全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的艺术创造。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广大土家族群众的血脉之中,是地域精神的体现。面对现代传媒的渗透与外部文化的长期洗礼,当地群众又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双重考验,而构筑“地花鼓”发展的民间土壤,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之策。谈到民间文化,实际上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发展“地花鼓”文化的基础。因此,需要依托湖南土家族地区“地花鼓”的地域特色,进行审美与精神上的创造,让“地花鼓”成为维系当地土家族群众的乡土情、增添自豪感的依托,成为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地花鼓”民间文化资源,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提升生活品质。当湖南土家族广大群众对文化基因认识到位,就能找到属于自身的文化坐标。因此,很有必要培植民间“地花鼓”发展土壤。

  (二) 传承群体路径培养多元化,以文化创新的姿态注入时代精神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的传承人一直是左右“地花鼓”传承的“短板”,开辟多元化的传承路径,对壮大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传承队伍,起到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继续壮大湖南土家族农村聚居区的群众基础。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传承队伍关键还是要依托农村,依靠土家族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农闲时节,组织土家族“地花鼓”民间艺人进行表演,切磋技艺,尤其是鼓励村里的年轻人去观赏,从小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渐渐喜欢上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为实现“地花鼓”传帮带打下基础。二是开展系统化的理论研究,积极培育专门的从业人员。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传承陷入窘境,与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的理论体系建设有密切的关系,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传承体系。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人士,尝试建立完善的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理论传承体系,响应繁荣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号召,将“地花鼓”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地花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

  根据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发展实际,组建专业性的土家族演出队伍,打造专业、表演类别等不同的传承队伍,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激发现代活力。三是做好对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艺人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根据“地花鼓”艺术的不同表演形式,分门别类建立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艺人。

  其次,以文化创新的姿态注入时代精神。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受历史、地域等的局限,不管是舞蹈动作还是基本内容,势必夹杂一些糟粕,需要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民间艺术的发展与延续,在创新过程中才能实现现代转型。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内容上注入时代气息。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属于典型的传统舞蹈,有些曲词比如“织布”、“望郎”等,展示的是古代特定条件下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虽然积淀厚重的“地花鼓”所展示的情感依旧,但是与时代生活相比产生距离感,当代生活与以前相比日益丰富,为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注入新的气息,让“地花鼓”在舞蹈内容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二是探索与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相互结合的新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创新需要借鉴湖南地区的民族曲艺、民间舞蹈形式,实现“地花鼓”之间的有机互补,特别是可以借鉴湖南传统民间舞蹈“采莲船”的艺术形式,探索与“地花鼓”实现密切衔接,诞生新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可考虑在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表演中融入表现土家族现代生活的内容,对民间舞蹈艺术进行深层次的装饰与加工,成为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三是探索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综合表演技艺。除了要加强“傍地梭”等技艺外,还需要全面利用好现有的多种表演道具,比如草帽、酒杯、阳伞、筷子等简单道具,实现不同道具的有机结合,逐渐完善新的表演技艺,实现表演技艺创新。

  (三) 全面发掘经典“地花鼓”曲目,加快“地花鼓”文化产业化进程

  挖掘整理经典“地花鼓”曲目,弘扬“地花鼓”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根据湖南“地花鼓”文化传承的需要,成立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遗产保护小组,负责对“地花鼓”文化展开全面的保护与挖掘,搜集并整理一批诸如《插画调》、 《送财》、 《拖板凳》 等经典曲目,将这些经典曲目装订成书,为研究与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还要积极加快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产业化进程。文化产业化是有效提升湖南土家族“地花鼓”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湖南土家族“地花鼓”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只是简单依靠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自发性演出是显然不够的,也不容易打开受众市场。可以这样认为,在着力推进湖南土家族“地花鼓”文化产业化进程中,需要积极开拓商业市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进一步打开受众市场,提升机体“造血”功能,更富有顽强的生命力。

  (四) 营造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宣传效能

  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传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传承“地花鼓”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举办“地花鼓”艺术比赛等形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土家族“地花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提升“地花鼓”传承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做好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推介工作,充分利用好湖南开展的各类文化艺术节,广邀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企业来洽谈文化合作项目,在向合作方展示湖南土家族“地花鼓”的艺术成果时,把握好合作的时机;还要积极“走出去”,参加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将湖南土家族“地花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及时向外推广,占领文化产业的高地,打造湖南“地花鼓”这一靓丽的名片,提升湖南“地花鼓”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合作方彼此间的互利共赢,开创“地花鼓”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韩永红,秦纪强。 安徽民俗体育项目“凤阳花鼓”的特征与文化价值[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4)。

  [2] 薛业浩,周 静。 安徽区域文化品牌价值及发展研究---以滁州凤阳花鼓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 马永森。 关于南县地花鼓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 艺海,2013,(9)。

  [4] 谭立琴。 湖南地花鼓的文化价值分析[J]. 娄底师专学报, 2003,(4)。

  [5] 朱 芳。 湖南花鼓的特征与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

  [6] 罗 昕。 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舞蹈艺术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7] 傅海棠。 携泥带土田园来---荆州花鼓戏源流浅说[C]. 2011-2013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

  [8] 刘 佳。 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