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是一种艺术,现在,人们渐渐在淡忘民族音乐与舞蹈.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广场舞以其特有的健身特点而深受群众喜爱,迅速成为大众健身活动之一,然而,广场舞并不能完全展现出所有的民族特色,仅能汲取一部分民族民间舞元素。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关于广场舞的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广场舞的论文第一篇:广场舞群体氛围、家庭功能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广场舞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验证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幸福感指数、情感平衡、生活满意度)、自尊量表、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广场舞群体氛围量表(团队开放性、团队信任、团队认同)对112名跳广场舞的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场舞群体氛围、幸福感、家庭功能和自尊各维度之间两两显着相关。广场舞的群体认同、自尊、总体家庭功能能预测幸福感指数;广场舞的群体信任、总体家庭功能、自尊能预测生活满意度。自尊能够部分中介广场舞群体氛围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但自尊不能中介总体家庭功能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论 广场舞群体氛围能够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应该提倡广场舞锻炼。
关键词:广场舞群体氛围;自尊;总体家庭功能,主观幸福感,
广场舞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在广场上以歌舞形式呈现,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它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娱乐身心,有益健康的锻炼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有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而言,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1]。另有证据显示身体锻炼能改善中老年人的情绪状态,能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2]。广场舞属于集体性的运动项目,有较多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研究广场舞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关系之时,广场舞的群体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群体氛围是指群体或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其中包括人们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人们彼此间的关系、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等。研究发现,体验到积极的学校氛围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更高[3]。也有研究显示人际氛围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显着正向预测变量[4]。除了群体氛围,家庭功能也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家庭功能是对家庭系统运行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一项对于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总体家庭功能可以显着预测主观幸福感[5]。而进一步证据则显示,家庭健康交流和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生活幸福的影响更为重要,家庭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老年人获得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依托[6]。此外,自尊也是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的变量。Yarcheski等[7]在研究中发现,自尊可以解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且主观幸福感是自尊的一个结果。Baumeister等[8]认为,高自尊个体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己,相信自己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人,在面临失败时更为自信,同时高自尊个体倾向于改变情境,能较好地应付各类问题,导致较高的主观幸福感。Diener[9]研究则表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即自尊高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另有研究者提出,一些远端的影响因素并不与结果变量直接相连,而是通过更为近端的其他因素间接联系[10]。而与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相比,自尊是个体主观幸福感更为近端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拟探讨广场舞锻炼人群的自尊、群体氛围和总体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四川某县参加广场舞锻炼的城镇居民,地点选在广场舞人群聚集的公园、广场,主试培训志愿者协助调查,当场填写、回收问卷。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74.7%)。其中男25人,女76人,缺失11人;≤39岁38人,40~49岁32人,≥50岁38人,缺失4人;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31人,(1~3)万元32人,>3万元49人。
1.2 研究工具
(1)广场舞群体氛围量表采用谢凤涛[11]编制的团队氛围量表,将团队替换为广场舞群体。量表包括3个维度:团队开放性、团队信任、团队认同。问卷修订后项目数为18个,问卷采用5点评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5分表示完全符合。在本研究中,团队开放性、团队信任和团队认同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3、0.84和0.82。(2)主观幸福感量表:由幸福感指数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量表三部分组成。通过前一个量表可以得到总体幸福感,后两者分别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①幸福感指数量表[12]。用于测量总体幸福感,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得分2.1(最不幸福)~14.7分(最幸福)。该量表的情感指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9,与生活满意度单一测题的效标相关系数为0.55。②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13]由5个条目组成,用于评价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要求被试评定对这5个条目的赞同程度,分7级计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α系数为0.78,分半系数为0.7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效度良好,χ2/df=6.71,拟合优度指数(GFI)= 0.97,比较拟合指数(CFI)= 0.96,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71;所有项目载荷在0.59~0.80 之间。③情感平衡量表[12]由正性情感项目和负性情感项目共10个条目构成,用于测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要求被试回答在近1 w, 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选“是”计1分,“否”计0分。积极情感得分高,说明其体验到积极情感多;消极情感得分高,则说明其经常体验到消极情感。积极情感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19~0.75,消极情感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0.72,积极情感项目和消极情感项目之间的总相关系数小于0.10。间隔3 d的重测信度为0.76,其中积极情感项目重测信度为0.83,消极情感项目重测信度为0.81。(3)自尊量表[12]16个条目构成,包括自尊、信心、支配性、社交技能、社会退缩或与权威人士的关系等5个维度。被试者以5级评分回答这些陈述句,总分0~64分,高分表示高自尊。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4。(4)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14]的总的功能维度为基础编制的家庭功能总体评定量表,考察家庭成员对家庭总体的满意、亲密、承诺、开放表达、问题解决等总体评价。量表为单一维度,共 6 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家庭整体氛围越好。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广场舞人群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志愿者负性情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见表1。
2.2 广场舞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除正性情感与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负性情感相关不显着,且负性情感与群体开放性、群体认同不显着,群体信任与总体家庭功能不显着外,其余维度均两两显着相关(P<0.05,P<0.01)。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方差分析(x??±s)
1)数据缺失
表2 广场舞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r值)
2.3 自尊在广场舞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的中介作用
由相关分析可知,除少数维度外,基本上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呈显着相关,可建立几者的预测模型。因此,以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作为自变量,自尊为中介变量,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见图1)。结果发现,自尊能够部分中介群体氛围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17,占中介总效应值的21.39%;但自尊不能中介总体家庭功能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整体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445,GFI=0.94,CFI=0.96,相对拟合指数(NFI)=0.89,塔克-刘易斯指数(TLI)=0.94,RMSEA=0.063,模型拟合情况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
图1 自尊在广场舞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的中介作用
3 讨 论
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6,15]。但是本研究发现,广场舞人群的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39岁的广场舞人群体验到的负性情感显着高于其他年龄。这可能是因为个人收入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15]。≤39岁的人群仍处在事业上升期,仍需为生活、家庭而奋斗,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大,因而幸福感较低。当人们逐渐步入老年阶段,个人财富积累越来越多,经济压力减少,体验到的幸福感更多。另一方面,女性体验到的负性情感显着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因为人类情绪强度的易感性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感知到轻度负性情感[16]。
本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群体氛围与总体家庭功能可以使广场舞人群获得更高的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更少的负性情感。这与Sortheix等[18]研究结果一致,即与群体所持的价值观越一致,个体感受到的生活满意度越高,负性情感越少。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会使群体内成员拥有更积极地参与意愿和更愉悦的体验,因此跳广场舞居民会更加积极地对待广场舞,对待生活,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而总体家庭功能与跳广场舞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显着,表明功能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已有研究表明,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好,主观幸福感也就越强[19]。家庭系统的功能发挥的越好,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就越高,身心更健康。
广场舞群体氛围各个维度与自尊相关显着。当广场舞群体成员对自己的评价较高时,会更愿意参与广场舞锻炼,从而促使其自尊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良好的广场舞群体氛围。同时,若成员在参与广场舞锻炼时体验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则会增强其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自尊就会增强。良好的群体氛围,能使得个体不断从外界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从而影响到其自尊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显着相关,支持了Furnham等[20]的研究结果。自尊恐惧管理理论(TMT)认为自尊具有焦虑缓冲功能,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是减少和缓解焦虑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21]。该理论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自尊越高,广场舞群体成员体验到的负性情感越少。因此,高自尊不仅是高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高主观幸福感的标志。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群体氛围对跳广场舞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既有直接的作用,也有通过自尊产生的间接作用。广场舞群体氛围通过对群体成员自尊的作用进一步影响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首先,群体氛围可以通过自尊间接作用于跳广场舞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这揭示了自尊在群体氛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传递作用。根据个体与环境交互理论,个体的发展是由环境变量与个体变量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环境变量最终要通过个体变量来发挥其作用[22]。自尊在群体氛围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则验证了上述理论。自尊的群体关联性假说认为,个体是以其所属群体中所发生的成败事件来判断其整体自尊的[23]。那么对于跳广场舞居民而言,如何提升广场群体氛围,促进他们对群体的认同与评价,对于提升自尊乃至进一步提升主观幸福感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从自尊对群体氛围与主观幸福感情感成分的中介作用来看,自尊的提升在增加正性情感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负性情感。而负性情感与群体氛围的大部分维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这说明群体氛围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可以通过自尊水平的调节来缓冲负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这一说法也符合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24]。本研究认为,在氛围良好且稳定的群体中,高自尊的个体,一方面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其自信水平也会较高,自信的表现也会更加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可,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自身较高的自尊水平,个体可能会尽量维护已形成的良好群体氛围来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而其他成员的认同、支持等反馈会削弱个体已感知到的负性情绪体验对自身的影响,进而提高了主观幸福感。
综上,本研究验证的中介效应揭示了群体氛围、总体家庭功能、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互作用机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对于广场舞爱好者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探讨的不足,对于提升广场舞甚至更多的群体形式锻炼的爱好者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实践意义。但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是横断研究,用横断数据得到的是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的确认还需用纵向设计加以弥补。另外,研究中所使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仅测查了跳广场舞居民较偏向于社交方面的整体自尊,缺乏对自尊中的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两方面更深入的讨论,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中可以更为全面的考察自尊。
参考文献
[1] Peterson TL,Chatters LM,Taylor RJ,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african Americans with DSM IV psychiatric disorders[J].J Happiness Stud,2014;1
5(5):1179-96.
[2]王琼,宋湘勤,张志如广场舞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影响的实验研究[C].南京: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3:1889-90.
[3] Pilkauskaite-Valickiene R, Gabrialaviciute 1.The role of school contex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Proc Soc Behav S
ci,2015;191:2588-92.
[4] Pan X,Wu Z. Effects of administrative climate and interpersonal climate in university on teachers' mental health[J]. Psychology,2015;6(8):1029-39.
[5]王娟,邹泓,侯珂,等.青少年家庭功能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序列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 2016;39(6);:1406-12.
[6]李峰,唐颖,严丽萍,等家庭因素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 2017;33(10):867-70.
[7] Yarcheski A,Mahon NE,Yarcheski TJ. 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early adolescents:the role of mediating variables[J] Clin Nurs Res ,2001;10(2):163-81.
[8] Baumeister RF,Campbell JD,Krueger JI,et al.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s[J]?Psychol Sci Public Interest,2003;4(1):1-44.
[9]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 Bull,1984;95(3)-:542-75.
[10]金灿灿,邹泓,李晓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20.
[11]谢凤涛团队氛围与团队效能关系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79-80,82-83,324-5.
[13]能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7(8):948-9.
[14]董奇,林崇德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标准化测验简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136.
[15]于晓琳,陈有国,曲孝原,等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30(6):427-34.
[16]邢占军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1;(1):196-219.
[17]袁加锦,李红人类对情绪事件效价强度的易感性及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0-9.
[18] Sortheix FM,Lonnqvist JE Person-group value congru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tudents from argentina ,bulgaria and finland:the role of interperonal relationships[J]J Community Appl Soc Psychol,2015;25(1):34-48.
[19]张舒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对养老机构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20] Furnham A.Cheng H.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ur,elf-esteem and happiness[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0;35(10):463-70.
[21]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2]刘杨,李泽,林丹华歧视与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21(6)-:1013-6.
[23]王磊自尊的群体关联性及其期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4-9.
[24]李志勇,吴明证.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18(3):346-8.
关于广场舞的论文第二篇:广场舞艺术形式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一以吉安市为例
摘要:近几年,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场舞成为一种广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广场舞艺术不仅能够满足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强身健体、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更能够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完善。但是,在广场舞艺术“火爆”的背后,城市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广场舞艺术形式的基本内容出发,结合吉安市实际分析广场舞艺术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针对问题对城市广场舞发展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广场舞艺术;城市文化建设;作用;路径;
一、广场舞艺术形式概述
广场舞是群众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居民自发地以健身为目的在广场、院落等开敞空间上进行的富有韵律的舞蹈。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广场舞也逐渐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更丰富了自身的精神生活,推动了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较于其他的舞蹈艺术形式,广场舞呈现出以下特点:(1)集体性。广场舞的表演方式都以集体舞出现,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场面喧嚣热闹,整体的舞姿也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2)多样性。即广场舞没有固定的形式,它根据参与者生活地区、所属民族、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广场体操、广场健身舞蹈、广场交谊舞蹈、广场民间舞蹈等,群众在参与中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这不仅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更丰富了广场舞的艺术内涵,提升了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3)广泛性。广场舞主要是民众自发组织参与的,因此其在参与者的选择上体现出了“有教无类”的特点,即不论性别、年龄、身高,无论是否有舞蹈基础,都能够自由参与舞蹈活动,从而拓宽了广场舞的覆盖面。(4)灵活性。广场舞对于时间、场地、服饰等要求较低,如参与者可以根据生活节奏自主选择参与时间;社区公园、广场等开阔地均可以成为广场舞的活动场所;日常服饰就可以满足广场舞的活动需要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才使得广场舞成为群众广为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对城市文化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
二、广场舞艺术形式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一,由于广场舞艺术形式的特殊性,降低了群众文化发展对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缓解了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文化建设中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体育基础设施的规模与类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城市在规划中存在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但是广场舞艺术形式对于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并不高,一块场地,一个音响,就能够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同时群众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舞蹈形式,在没有任何专业健身器材的辅助下依然能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由此可见,广场舞艺术的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空间,缓和了群众需求与城市文化硬件建设的矛盾。
第二,广场舞能够有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改善群众的身体素质。全面健身是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增强身体锻炼、改善身体机能成为城市人的基本诉求。而广场舞作为一项广受群众欢迎的休闲娱乐运动,能够让群众在最小的成本支出下实现最佳的运动效果。例如经常排练广场舞能够有效改善参与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在高分贝、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参与者的大脑神经能够不断获得外界刺激,从而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控制记忆力衰退的速度,这对于老年人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广场舞中有专门的瘦身操,参与者通过针对性的身体训练,能控制体脂率,降低脂肪重量,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从改善身体情况的角度来讲,广场舞益处多多,同时集体参与的特点,也能够营造全面健身的氛围,带动那些不断拖延健身计划的人参与其中,进而推动全面健身计划的有效落实,促使群众积极推动体育文化发展。
第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城市文化健康发展。广场舞丰富的艺术形式,为群众提供了文化交流的途径,例如秧歌、现代舞、民族舞、拉丁舞、交谊舞等不同的舞蹈形式,在同一空间内相互沟通交融,拓宽了群众文化的范围,深化了群众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并推动了新的舞蹈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广场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具备鲜明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来源于群众,并深受群众环境影响的下里巴人,充满节奏的音乐、整齐一致的动作,形成极具艺术美感的艺术形式,让群众在欣赏和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素养。广场舞灵活多变,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运动需要、文化背景、民族元素等进行创新探索,编创出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从而创新城市文化的表达形式,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场舞活动占据了群众的业余时间,并让参与者在舞蹈、音乐中接受良好的教育与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麻将、纸牌、赌博等不良娱乐形式的泛滥,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拓宽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弥补老年人的心灵空缺,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目前我国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发展态势,养老问题成为家庭乃至社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老年群体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普遍现象,尤其是退休后,闲暇时间过多导致一些老年人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迷茫与焦虑之中;同时,年轻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导致目前城市中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多,而“空巢”带来的心灵空缺是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矛盾不断激化的关键。广场舞这一大众化、团体化的舞蹈形式能够吸引老年人走到室外,与同龄人聚在一起,共同参加活动,在健身的过程中增进交流,找到情感归属与寄托,弥补心灵上的空缺,进而缓和家庭矛盾,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这对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广场舞艺术形式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毋庸置疑,广场舞艺术形式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城市广场舞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来看:(1)人们对于广场舞艺术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广场舞是专属于中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尤其是一些中老年女性的专属业余活动。而这种认知偏差会限制人们的参与热情,甚至一些年轻人将广场舞与“低俗”画上等号,这种偏见必然会影响其对广场舞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影响群体文化生活质量。(2)广场舞的运动场地不足,近几年,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总是能听到广场舞大爷大妈与其他群体争夺公共空间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看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难以满足广场舞对场地的需求了,并在抢占、争夺中增加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和谐文化的构建。(3)广场舞缺乏系统的管理规范,例如高分贝音乐增加了城市的噪音污染,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对公共场地的肆意占用,扰乱了公共空间的使用秩序,甚至出现了占用车道等现象;时间安排过于随意,影响了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等等,由此可见,这种城市广场舞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无序的状态,这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广场舞艺术的评价,更扰乱了城市公共生活。(4)广场舞团队缺乏专业指导,一些广场舞团队虽然在人数上不断增加,但是领头人更多的是业余舞蹈者,在编排、教授的过程中缺乏专业能力,同时在盲目照搬中出现简单化、千篇一律的现象,影响了广场舞艺术的创新,降低了广场舞的整体质量。
四、吉安市城市广场舞艺术健康发展的相关路径
从上述问题来看,在吉安市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场舞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加了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针对此,相关部门应做出努力,探索广场舞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路径,为广场舞艺术以及城市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为广场舞的教学、训练、展示提供充足的空间。
合理使用城市公共空间,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平衡城市公共空间分布的重要举措,也是缓和广场舞艺术与其他群众文化艺术之间的矛盾的根本性措施。在城市规划中,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前广场舞蓬勃发展的态势,规划出专门区域,让广场舞的训练不再“打游击战”,而是在稳定的城市空间内实现长期发展;同时加强城市现有场馆的开发与利用,如高校的体育馆、操场等,拓宽公共空间,提高场馆的利用效率。
第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广场舞的规范管理与健康发展。
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严格规范广场舞行为”、“化解广场舞中的矛盾冲突”等要求,这为城市加强广场舞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例如对广场舞的发展提出“四不”,即不能在烈士陵园等庄严场所开展广场舞健身活动;不得通过广场舞健身活动非法敛财、传播封建迷信思想;不得因广场舞健身活动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学生上课和居民正常生活;不得因参加广场舞健身活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卫生和公共场地设施,以及扰乱社会治安、公共交通等公共秩序。而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规范意识,并促进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加强艺术研究,引入专业指导,建设优质的广场舞团队。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场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要想保持“风景线”的吸引力,相关部门必须要推动广场舞专业团队的建设,并发挥专业团队的带头作用,促进广场舞文化的推广与普及。例如文化部门应加强对广场舞艺术的调查研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形成系统的广场舞艺术体系;筛选民间舞蹈团队,对素质较高的舞蹈团队进行专业培养,提高队员的基础水平;社区和居委会应发挥管理职能,对广场舞团队进行严格管理,推动教学、培养、宣传等工作逐步落实,从而在专业化的管理运行中,促进广场舞团队的长远发展。
第四,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广场舞的宣传与推广。
针对群众当前对广场舞艺术的认识误区,相关部门应利用多种宣传渠道,推动广场舞文化的渗透,提高群众对广场舞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进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实现广场舞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健康发展。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实现文化宣传,并组织专业竞赛,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广场舞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力。
第五,打造广场舞文化品牌,铸就城市文化名片。
当下广场舞团队数不胜数,但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并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品牌的团队却寥寥无几。针对此,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提高对广场舞的认识,增加对优秀广场舞团队的专业投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利用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广场舞创新发展,进而打造别具特色的城市发展名片,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第六,组织广场舞比赛。
在竞赛机制下,广大群众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认真排练学习,做好每一个动作,从而有利于提高广场舞团队的实际水平,扩大广场舞的影响力。社区、街道可以自发组织广场舞大赛,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例如九江市五里街道2019年3月举办了以“东方花韵 年代潮秀”为主题的广场舞大赛,比赛共有26支代表队,46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参加,在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声中,穿着各具特色的服装的参赛者们各展所长,充分展示了城市发展风貌。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新闻报道来看,城市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激发了广场舞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效果。针对此,相关部门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应充分认识到广场舞艺术形式的重要价值,并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广场舞艺术的规范发展,以缓和各方矛盾,体现广场舞艺术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乙雨蓉.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汉字文化,2018,(21):145-147.
[2]方玲.试析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才智2018,(09):245.
[3]宋璐.论广场舞在推动城市文化建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6):19.
[4]仇乃民城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我国城市广场舞运动发展问题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10):8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