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在《长调歌王--哈扎布》中的应用价值(3)
来源:内蒙古艺术 作者:白雪燕
发布于:2017-06-27 共6688字
舞蹈将象征性与意境美融于一体,在渲染肃穆氛围、营造敬拜场景、抒发女儿思念慈父的无尽情感的同时,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自然而然地将观众引入剧情之中。此时,在舞台上再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意境。
在第二幕中,哈扎布唱过三遍蒙古族长调《摔跤手之歌》后,18名舞者如雄鹰俯冲般晃肩绕膀,跳着鹰式舞步进场。舞者身穿皮制坎肩,下身穿着用白绸缝制而成的套裤,既宽大又多褶,便于蹲跑、跳跃、翻摔等动作,套裤双膝部位绣有羽形、火形吉祥图案,鲜艳夺目。高大魁梧的“摔跤手”横三排、竖六队队形,上身前倾横向晃肩,脖子上的“章嘎”随之荡动,马步式蹲位跺踏双脚、双臂二位甩开至七位;脚部动作不变,双手七位抡至三位扣拳,再跺踏、再甩开、再跺踏、再扣拳,随着音乐浑厚有力的节拍,跺踏震荡、张扣有力,舞者形神合一投入舞蹈并发出“嘿、哈”的助吼声。18名舞者腾踏于舞台之上,似乎震起齐膝的沙尘,肩部左右晃动似乎荡出七色彩虹。这组动作场面浩大、气势撼人、恢宏有力,充分表现了蒙古族摔跤健儿朴实粗犷、彪悍英武、热情豪迈的性格特征。接着“摔跤手”两人一组开始了力量与智慧的较量,相互对峙、搂肩、抱腰、腋下进攻、摔绊、托举一组强劲的角力动作,尽显“摔跤健儿”的力量智慧和灵活敏捷。
舞蹈中另一个令观众难忘的画面是,当一曲悠扬的长调音乐进入时,摔跤手随着节拍漫步,列人字队形,极慢地晃肩绕膀,极慢地走着鹰步,18名舞者头、身体、手、腿的动作一致如出一人,整齐得令人窒息,宛若一群从远方飞来的雄鹰,深邃而神秘,优美而壮观。这段舞蹈从动作、服装到音乐都极具蒙古族特色,展现出蒙古族男儿豪放中蕴含着细腻、热情中蕴含着文明的性格特征。
舞蹈既是力量和智慧的表现,又是蒙古民族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演员近乎忘我的精彩表演,使观众真切地领略到“摔跤舞”所承载的蒙古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成功地营造出“那达慕”有序而热闹的逼真场景。此时舞蹈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将草原上“那达慕”的画面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接下来姑娘们拎壶起身绕圆场,可谓整幕舞蹈的“点睛之笔”.此时“摔跤手”们手拿奶茶碗再次上场与姑娘们互动,背对背耸肩、碎抖肩、面对面硬肩、绕腕绕手等顽皮淘气地讨茶、要茶。姑娘们从虚情躲闪到真意倒茶,将蒙古族姑娘和小伙们对胜利的欢庆,对丰收的喜悦,对现实生活的满足等乐观向上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摔跤舞》《奶茶舞》这两段舞蹈编排的干练而细致,突出了“那达慕”的竞技场面和欢庆场面,将大会敬天地、重自然、人爱人、人护畜的文化内涵以及蒙古民族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完整地呈现给了观众。摔跤手体现着蒙古民族在赛场和生活中的强大,送茶姑娘体现着蒙古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乐观向上和勤劳质朴。两段舞蹈汇聚阳刚之美、力量之美、智慧之美、阴柔之美、乐观之美、勤劳之美于其中,烘托了剧情,深化了主题。
第五幕中的《珠岚舞》可以说将全剧的舞蹈推向了高峰。主创团队将民间流传的《珠岚舞》从意义和形式上都做了更加民间化和艺术化的尝试,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演变。哈扎布妻子伊德欣病故一场戏中跳《珠岚舞》,一是请神灵护佑伊德新一路走好;二是表达对她默默奉献一生的敬意;三是对后人的抚慰和祝愿。为了增加稍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将头顶圣灯改为双手托灯,来增强舞台上灯火摇曳之美和舞蹈的流动之美。
在表现伊德欣去世,女儿悲痛欲绝的舞段中,编导设计了女儿手捧妈妈生前穿过的蒙古袍,跪在台前仰天呼喊“额吉”(蒙语“妈妈”之意)的场景,随后16名白袍、白帽双手托灯的舞者像一群从天而降的美丽仙子碎步飘到女儿周围,跪地附身关切地凝视她。这时幕后布景上渐渐闪出一条由灯光构成的通往天国的道路,预示着妈妈的灵魂回归到圣洁理想的地方。女儿起身披袍跑向舞台后方,似乎要去追赶妈妈的灵魂。仙子们双手托灯并举过头顶起身碎步飘随其后,女儿被闪烁的灯光萦绕着,灵动温暖的灯光象征着人们对女儿的抚慰和关怀。
女儿转身一步步向前走,仙子们一竖排紧跟其后,双手从胸前举过头顶到三位再到七位,一个一个依次缓缓重复合开的动作,在女儿的身后形成一圈圈此起彼伏闪亮的光环,象征着人们对妈妈和女儿的祝愿连绵不断。女儿走到台前,挥袍至头顶旋转,仙子们飘至舞台后方,形成似火焰的倒三角队形,双手缓慢地上下、左右摆动,灯火灵动闪亮。前面女儿在旋转,身后一盏明亮而巨大的“圣灯”紧紧连接住幕后布景上灯火通明的天路,形成了一条完整统一的圣洁之路。
仙子们行云流水般的碎步飘移,体现出舞蹈的流畅美和灵动美,舞者双手托灯收放自如的转身绕臂绕腕,突显出灯火的摇曳多姿。此时,观众被这空灵而壮观的场面深深吸引,共同沉浸在祈福祝愿的情绪当中。
不难看出,舞蹈不仅营造出神圣的氛围和场景,还是女儿思母之情的外化表现。这段舞蹈与开场的《劲松长青舞蹈》首尾呼应,开场是女儿对父亲思念之情的外化表现,《珠岚舞》是女儿对母亲思念之情的外化表现。两段舞蹈同样营造的是神圣、庄严、肃穆的场景;同样强化的是怀念、纪念、敬仰、祝福的剧情;在服装设计上两段舞蹈都选用了象征圣洁的白袍和白帽;在审美意境上同是强调了舞蹈的流动之美与空灵之美。一首一尾紧扣剧情,起到超出想象的作用。
结语。
原文出处:白雪燕. 试论舞蹈在蒙古剧中的作用——以蒙古剧《长调歌王——哈扎布》为例[J]. 内蒙古艺术,2017,(01):25-29.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