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社会舞蹈及其编创发生的嬗变研究
【绪论】社会舞蹈演变过程与困境分析绪论
【1.1】社会舞蹈概念的解读
【1.2 1.3】社会舞蹈渗透出的文化特征
【2.1 2.2】社会舞蹈素材与动作语言的变革
【2.3 2.4】社会舞蹈形象与审美特征的嬗变
【第三章】当代社会舞蹈创作的特征及面临的问题
【结语/参考文献】社会舞蹈发展历程与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社会舞蹈渗透出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舞蹈活动中得到彰显。
我国是一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舞蹈艺术无限的创作空间,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知识资源,给社会舞蹈带来无限生机。相辅相成的是,社会舞蹈将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间活动、民俗活动作为内容,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延续与传承。舞蹈从诞生之初就是人类自发的、本能的,为了抒情表意的肢体行为,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它不需要"言行身教",只需"耳濡目染",各民族传统生活的文化特征,在各地民间舞蹈中通过形、神、心理、生理等方面保存下来。因此,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民族传统文化即是群众创造的,也是他们所享有的。当世世代代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舞蹈的活动内容时,在不经意间,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就以一种动态的、特殊的方式延续下去,这就是社会舞蹈活动的价值之一。社会舞蹈相比于专业舞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更大的价值在于,社会舞蹈的参与者是广大百姓,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着各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百姓拥有着独特的生活气息,各地区的舞蹈展现出本民族最质朴的自然风貌、生活情趣、人文情怀,使得最纯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在民间薪火相传。尽管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已经涉及了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上,在民间的社会舞蹈活动的参与者才是真正的"活化石",他们才是"学院派"民间舞得以加工的"素材".
上文中所提及的能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舞蹈主要发生在边远地区,发生再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中,群众在自娱自乐中以舞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民族学者说:"只有通过把人们放回到自己的本土文化里,当今的城市阶级才可能"认识"到他们自己是淳朴真实的存在。"以六朝古都南京为例,日常劳作、生活经验的积淀,婚丧嫁娶习俗活动的丰富,构成了南京地区的传统文化瑰宝,成为民间舞蹈创作的源泉,南京地区的许多传统民间舞蹈进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东坝大马灯、长乐龙吟车、长芦杨家抬龙、高淳跳五猖、砖墙叠罗汉、阳江打水浒成为了南京高淳当地的经典传统舞蹈。时至今日,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之时,人民群众跳起各种民俗民间舞蹈,这些舞蹈来源于他们的生活,涵盖了日常劳作、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岁时节令等各方面,通过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反映他们最朴实的情感。在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的观念中,南京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各种活动使南京地区的传统舞蹈文化瑰宝从民间走向舞台,例如南京市广场民间舞蹈比赛--《金陵舞韵》、南京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乡韵金陵》、南京市"非遗"民间表演艺术展演--留住我们的根、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景演示大会--《金陵时节》以及南京市民间民俗文艺专场演出--《鼓乐龙腾迎新春》等等。社会舞蹈使得群众陶醉在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中,接受着特有的民族审美取向和审美方式,在社会舞蹈实践中对传统民间舞蹈文化或继承或改造,使当今的社会舞蹈以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既保留民族文化的韵味,又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共融性。
二、都市流行文化在社会舞蹈活动中获得释放。
所谓流行文化,是指新近的某种事物、行为、观念,并且这些事物、行为、观念得到大众的广泛接受,人们突然倾向于某种品味或活动,进而迅速推广。流行文化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音乐、美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发生在城市中的社会舞蹈也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笔者之所以将所处提为都市流行文化,是因为流行文化与大众娱乐休闲活动分不开,并且任何一种能广泛被大众接受的新鲜的事物、观念、行为,在拥有先进生产力的城市文化背景下才更有可能发生,在都市范围中流行文化才能更快速蔓延直至消失,所以流行文化往往是昙花一现。随着时代变迁,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舞蹈流行样式,加之全球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融,越来越多的外国流行舞蹈进入中国,我国城市以开放的态度迎接着不同的流行风潮,样式、风格迥异的异国文化影响了我国社会舞蹈的流行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全国的歌舞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迪斯科、华尔兹、探戈、牛仔舞取代了刻意、规范的"忠字舞",人们耳边不再响起情绪激昂的革命性音乐,取而代之的是富有节奏感、在过去称为"靡靡之乐"的流行音乐,外国流行文化的倾入给城市百姓带来了新鲜与刺激,但是好景不长,这些流行一时的舞蹈样式在到达巅峰状态后,随着时代的浪潮逐渐消失。"霹雳舞"在 80 年代末曾经红极一时,校园、企业等社会舞蹈活动场所都纷纷学习美国的"霹雳舞",但其流行时间却比美国短了许多。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街舞、拉丁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追逐流行的时尚青年穿起宽大的 T 恤、肥大的裤子跳起了 Hip Hop,年轻人以此作为时尚风向标。现如今,随着印度电影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学起了肚皮舞,以一种健康的观念看待女性身体,彰显女性的性感魅力。近一年来,从美国兴起的"快闪舞蹈"风潮席卷中国,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占领了城市的商业街、广场、甚至是机场,他们在人们的不经意间突然有组织的起舞,音乐结束后又瞬间散开于人群里,他们中有老人、有孩子,有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快闪舞蹈"以奇特、有趣的舞蹈形式让处于压力中的城市人群得到暂时的放松,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获得片刻的欢愉,为城市增添活力。无论是充满动感活力的街舞,还是富有异域风情的肚皮舞,又或是热情洋溢的拉丁舞、牛仔舞,侵入城市的流行舞蹈都带着本土的文化内涵与特色,与我国城市文化相融合,都市流行文化的审美特性、表现形态所带来的新鲜感,让人们自然而然接受它、参与它,这使我国社会舞蹈不断获得新鲜血液,掀起流行浪潮。
三、公共规范文化在社会舞蹈活动中博得宣扬。
首先,公共文化是一个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所谓"公共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方面是出现在公开场合的事物,每一个人都有权摸、看、听、闻;另一方面,对于世界这个共同的大系统,我们的私人空间是相对存在的。公共文化和民族文化一样,都是社会群众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文化,是社会群众共同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意义对社会成员都有普遍的平等性和公共性,赋予了公众统一的价值认识体系和观念,同时公共文化是社会每一个成员个人文化的凝聚,拥有个人的身份和观念,且社会个人的独立观念对公共文化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社会舞蹈一方面可以影响、国家政治、文化,对国家的文化形态产生影响,对现代社会的协调和稳定产生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拥有宣扬国家和政府主流思想与意识的话语权,通过群众性的主题活动,传达国家文化意识;另一方面,社会舞蹈也是民众在公共领域表达个人想法与意志的渠道,公共文化是公民拥有文化权利的表现之一。
其次,规范文化是人们行事、做人的准则,在正确的规范下形成现实生活中的规范观念,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道德、法律等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脱离了规范,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自然人通过学习社会规范成长为社会人,在人与社会的交往中用切身体验将规范观念付诸于实践,使社会在道德、习俗、法律等约束中有序发展。诚然,在规范文化的制约里,人们仍然可以选择自由表达愿望与要求,社会舞蹈以人为表现工具,既可以以社会规范中的习俗、道德观念为舞蹈内容,对舞蹈活动进行合理调控,反过来又可以体现道德理想、宣扬规范文化,使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思想和观念,以社会"规矩"成社会之"方圆",让社会舞蹈发挥社会德育作用,获得国家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道德与社会舞蹈相辅相成,却又不完全依靠,舞蹈作品不能一味地追求宣传道德、体现规范,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舞蹈却不能偏离求"善"的道德要求。编导在编创时,无论作品的题材、样式如何,都会在创作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自己的道德观念与道德情感,使舞蹈作品达到善与美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道德教化作用,从而提升社会舞蹈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社会舞蹈勃兴的原因
社会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欧洲著名文化社会学家、艺术史家阿诺德·豪泽尔所说:"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过程,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许多不同因素:自然和文化、地理和人种、时间和地点、生物学和心理学、经济和社会阶层。没有哪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每种因素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获得特别的意义。"一、时代造就社会舞蹈。
所谓时代,它属于历史范畴,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舞蹈的出现是广大处于农耕社会、生活于乡间的农民作为直接参与者的民间舞蹈的发展与演变,所以最早群众舞蹈多指广大农民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生活场景、民风民俗的民间舞蹈,或称为"土风舞".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农耕文化的影响下,群众舞蹈在广袤的农村田间开展活动,打腰鼓,扭秧歌成了最普遍、最流行的舞蹈形式。马克思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相对封闭、滞后的文化环境,使传统民间舞蹈以其淳朴、原始的方式自我生长并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舞蹈活动范围从农村扩大到了城镇,参与者从以农民为主丰富为工、农、兵、学、商共同参与。无论是舞蹈表现的内容与形式,还是舞蹈的类型与种类,"民间舞蹈"或"群众舞蹈"已经不能准确定义此类舞蹈现象,两者都显得较为狭隘,于是 1979 年"社会舞蹈"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诞生。在时代的浪潮中,社会舞蹈比群众舞蹈的进步性在于它打开了舞蹈活动参与者在某行业或某系统内的限制性,它是一种开放的社会活动,而非仅仅是处于某封闭团体内的被动的舞蹈行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足使人们开始重视精神追求,各种形式、各种类别、各种环境下的社会舞蹈活动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舞蹈爱好者,人们主动选择、参与不同的舞蹈实践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建国以来,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事业反作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以后,党和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群众文艺工作,并对群众文艺工作给予有力的重视与引导,社会舞蹈在全国各地呈现出蓬勃生机。一方面,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社会舞蹈视为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大力普及群众性的舞蹈活动,积极开展符合群众审美需要的舞蹈活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突出社会舞蹈本质;另一方面,国家成立各级机构,辅导、筹划社会舞蹈事业。1955 年,国家文化部为了扶持与指导群众业余艺术活动,成立"群众艺术馆",随后的 1956 年由国家、省、市三级分别设立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等事业机构用于专门研究、辅导、管理群众艺术活动。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舞蹈家协会的职能逐渐转变,各民营舞蹈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社会舞蹈以各种新颖的形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群众性的舞蹈活动遭受到严重打击,舞蹈工作者受到迫害,群艺馆、文化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活动场馆不得不关闭,多种舞蹈活动被迫受到中断,唯有"忠字舞"、"革命造反舞"是可被允许的,并且人人须跳、人人会跳。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下,舞蹈创作不再是客观呈现丰富充实的社会生活,而是刻板、枯燥的模板,以主观、经验的意识为创作观念,以扭曲生活为创作模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不再以社会各阶层人民为原型,而是塑造千篇一律的"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形象。"八亿人民八个戏",多彩的生活变成了死板的公式,真实的人物变成了空虚的躯壳,文革时期舞蹈沉迷于各种人物之间谁突出谁、谁陪衬谁,带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烙印,影响了这一时期的舞蹈创作。四人帮倒台之后,"忠字舞"也随着历史的车轮成为了过眼云烟。
且不谈文革时期的"忠字舞"是否合理,有无艺术价值,不可否认的是从题材到表现形式的选择上刻板的"忠字舞"显示出特定时代的特点与风格。在那个个人英雄主义达到巅峰的狂热年代,人们在口号之余用肢体的舞动宣泄激昂的情感,"忠字舞"内容简单、动作生动,正好满足了时代的要求。无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百兽率舞"还是五四运动后的《分田歌》、《工人舞》再到当今流行的城市广场舞,每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主导精神,使社会舞蹈作品在选材、表现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以时代为风尚标指引舞蹈创作。在社会舞蹈的发展史中,我们需要以时代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它,既不能一味否定某一特定历史时期舞蹈样式的文化价值,也要以思辨的方式看待社会舞蹈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借鉴问题,既要保留本土的传统文化意识,又要让作品打上时代的烙印。随着人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社会舞蹈越来越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的理想与追求,而群众生活本身就是时代里的生活。因此,以时代为纽带,社会舞蹈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社会舞蹈在时代中发展,同时又展现时代精神,体现社会舞蹈的文化力量。
二、社会环境影响社会舞蹈。
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与社会舞蹈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等因素对社会舞蹈样式、种类、审美特征的影响。社会的实质是人类与其所生活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互关系形成的空间体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天生的职业艺术家,艺术来源于我们社会生活实践,贯穿社会生活,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社会舞蹈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实践,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它的社会文化属性必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活动的方式决定了社会舞蹈的性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生产、生活资料是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没有所谓的经济生活,他们生活的核心是维持生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博弈,因此舞蹈的初始形态反映为最单纯的反映劳动、求雨、祭祀、生殖崇拜等等,这是原始人类求生存的手段之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学会创造财富,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在不需要为生活温饱为难之后,人们才会在劳动之余,追求文化生活,放松精神,享受人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的性质决定了社会舞蹈的性质,它可以是发生在原始人类生活之中,作为物质生活必需的一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娱乐;也可以是丰饶的物质生活之后、满足人们享受需要的精神文化,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艺术创作。
从古至今,经济活动影响着社会舞蹈的性质、产生与发展,同时,社会舞蹈的创作随着社会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呈现不同态势,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和氛围中变迁与发展。回顾社会舞蹈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政治长期稳定的环境中,舞蹈活动较为丰富,舞蹈艺术发展的较为繁荣,这归因于国家对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视以及开放、自由、民主的文化政策,为社会舞蹈活动带来动力。这里的政治指的是人与社会公共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宏观上来看,当国家政治稳定时,社会中参与舞蹈事业的人力、物力就会较为充沛,舞蹈事业便会繁盛。相反,在当国家动乱、政治混乱的时期,社会舞蹈活动不能正常展开,甚至会将舞蹈完全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给舞蹈活动套上了枷锁。例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红色娘子军》变成了样板戏,使其作为一种行政工具来宣传革命,"四人帮"为了政治需要,将各民族的特色舞蹈被批为"旧"文艺,"忠字舞"、"造反舞"成了最流行的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以及群众生活中的舞蹈都被诬陷为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毒草,舞蹈艺术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规律,中国的舞蹈事业受到阻碍。文革时期,为政治服务的舞蹈已彻底丧失了自由,戴上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枷锁,它所体现出的"文以载道"载的是无产阶级的英雄主义,抑制个人的自主性。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国家开始重视社会舞蹈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舞蹈"文以载道"载的是自由的政治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和谐之道。自此以后,社会各阶层纷纷开展社会舞蹈活动,校园舞蹈、农村舞蹈、广场舞蹈、部队舞蹈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社会舞蹈参与者促成了中国社会舞蹈事业发展的大潮。
一个国家的政治反应出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反应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社会政治决定了个体对于社会、国家事务的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随着社会变革的进程,各种政治制度日益完善,人们参政、议政权利更加健全,参加各项社会事务和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个体的社会存在价值逐渐得到体现,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就显现到社会舞蹈活动中来。因此,"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便出现在生活中,借舞抒情、以舞为乐,社会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兴盛开来。另外,在社会舞蹈受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反作用。就社会政治而言,社会舞蹈或多或少都反映出当代政治倾向,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在社会舞蹈中会对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带来潜意识的影响,传授给其他受众;就社会经济而言,社会舞蹈是在物质生活得到实现后产生的,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了国家政治体系的稳定,从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动力;就社会文化而言,社会舞蹈活动的兴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传衍起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
三、新兴传播媒介对社会舞蹈兴盛的助推作用。
当今的社会舞蹈以一种大众流行文化的形态在社会中发展与传播,这主要得益于电视、电影、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助力。21 世纪以来,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使得舞蹈拥有更宽阔的展现、传播空间,这其中之一就是传统剧场式的舞蹈艺术与电视、网络的联姻,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传播方式。在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还没普及之前,社会舞蹈在街头巷尾、广场里、田埂间或特定的舞台上通过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与观众产生联系。尽管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中,人们对社会舞蹈的参与和感知都很直观,但多少会受到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舞蹈艺术的传播而言,电视媒介都无可厚非的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起初,常在电视、电影里出现的舞蹈表演多为专业舞蹈,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却仍让观众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随着媒体的普及以及文化部门的重视,草根舞者逐渐登上舞台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新兴传播媒介的快速普及使属于群众的社会舞蹈真正实现了社会性、大众性、亲民性,它不再是属于小部分人的小众艺术。同时,大众只有在电视、电脑等传播媒介中接触到与舞蹈有关的创作量和播出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发生质变,形成对舞蹈艺术的了解与兴趣。社会舞蹈在电视的传播下深入大众,电视也在舞蹈艺术的创作与播出中获得收视率,获得双赢的局面。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记载再到如今媒体的普及,传播媒介的步步更新,让社会舞蹈的繁荣与发展有了更宽阔的平台。
舞蹈艺术在电视中的最初形式多以大型晚会中的歌伴舞为主,是烘托舞台气氛的主要手段,直到 1999 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舞蹈世界》栏目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这是第一次以舞蹈作为主要内容用舞蹈专栏的形式呈现在荧屏前。在《舞蹈世界》栏目中,编导以经典的舞蹈作品以及综合的舞蹈知识普及为重点,搭建起大众与舞蹈之间的桥梁。在这样一个最为直接的舞蹈传播平台中,人们既可以欣赏到专业舞者的高水平作品,又为普通舞蹈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舞蹈才华的空间。然而,真正对社会舞蹈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可谓是 2012 年《舞蹈世界》创办的子栏目"舞蹈全民星",这是专门为全国各地的舞蹈爱好者搭建的舞台。由于参加节目的门槛较低,各地的舞蹈爱好者踊跃参与,在群众中获得很好的口碑。在电视收视率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舞蹈全民星"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选秀性质的、以专业舞者为对象的《中国好舞蹈》,这与编导对节目的包装有很大的关系。"舞蹈全民星"栏目以社会舞蹈作为对象,融合了群众性、审美性和娱乐性,以评委打分的模式让观众处于略带刺激的悬念之中,巧妙吸引观众注意力。由于参与者是非专业的舞蹈爱好者,他们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拥有精彩的习舞、练舞经历和故事,再根据主持人的起承转合中抖出不少"包袱",使得这档栏目在普及舞蹈的同时更具可看性。社会舞蹈与专业舞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性和群众性,全国观众通过电视荧幕欣赏着"民星"们的舞蹈作品,听着他们不同寻常的习舞经历与感受,在这样的交流中观众对表演者及其舞蹈作品产生认同感,对舞蹈的参与感大大增强,产生了与社会舞蹈的互动效应,因此"舞蹈全民星"的高收视率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方面,"舞蹈全民星"的平民路线增加了普通观众对舞蹈的兴趣与接受度,亲民的模式让观众感受到了淳朴、踏实的亲切感,提高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存在感,使社会舞蹈受众更广;另一方面,"舞蹈全民星"依靠中央三套的光环,让经过选拔最终登上此栏目的参与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获得创作、表演的积极性,带来社会舞蹈发展的良性循环,激励天南海北、各阶层的舞蹈爱好者参与其中,甚至有像来自美国洛杉矶陈进舞蹈学校这样的海外华人舞蹈爱好者通过这个"全民星"的舞台展示对中国舞蹈的热爱。"舞蹈全民星"这样一个以群众性的舞蹈展演为主要内容的栏目,大大提高了社会舞蹈的存在感,以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姿态向社会成员散播着舞蹈资讯,其服务对象的普遍性和群众性使舞蹈迅速聚集人气,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舞蹈全民星"栏目既让群众有了接触舞蹈的途径,打破了剧场艺术的局限,使人们对真正的舞台舞蹈产生兴趣,扩大社会舞蹈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同时电视台也从中获得了满意的收视率,舞蹈与电视的完美结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双赢局面。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如果多媒体复制品使得人们更容易与艺术品接近,有了复制品的人就会想看原著。复制品的展示有可能提高而不是削减人们对真正艺术品的崇敬,并鼓励人们走出家门,到博物馆和画廊去。"除了《舞蹈世界》这样的电视节目,各类舞蹈比赛也通过电视媒体展现在群众面前,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莲花奖"社会舞蹈大赛、华东地区社会舞蹈创作节目调演暨研讨会、全国企业舞蹈比赛等等,这些比赛让群众广泛参与、接触舞蹈活动,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社会舞蹈的积极性。
在第四届 CCTV 电视舞蹈大赛中,开创性的增添群众普及舞蹈专场,群众舞蹈以秧歌、街舞、国标舞等各种舞蹈形式展现出舞蹈"草根"们的鲜活生命力。大众对社会舞蹈的参与度有了革命性突破,舞蹈不再背负"高雅"的头衔,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公平的对抗中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了更多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展现出社会舞蹈的不凡实力,甚至比专业级别的比赛更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社会舞蹈依靠电视媒介的传播,广泛传递舞蹈知识,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激发社会成员参与舞蹈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有适合的舞台发挥舞蹈才能。
如今,各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相继出现,社会舞蹈与大众传媒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通过传播平台,舞蹈艺术呈现出雅俗共赏的多方位发展态势,被公认为是高雅艺术的舞蹈逐渐走向大众、走向草根,大众传媒为社会成员认识舞蹈、欣赏舞蹈、参与舞蹈、评论舞蹈提供了平台,社会舞蹈依靠现代传媒拥有更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让社会舞蹈真正实现社会性,发挥它的社会价值与功能。
笔者在下一章中,就以"舞蹈全民星"栏目以及各类社会舞蹈电视舞蹈比赛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表演舞蹈作品为对象,探寻社会舞蹈编创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