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保定民间舞蹈的特征、形成及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6 共316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保定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探究
  【1.1  1.2】保定民间舞蹈概述
  【1.3  1.4】保定民间舞蹈的特征、形成及发展
  【1.5  1.6】保定民间舞蹈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保定民间舞蹈的自然生态
  【第三章】保定市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生态
  【第四章】保定民间舞蹈的现实关照
  【结语/参考文献】民间舞蹈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3 保定民间舞蹈的特征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民间舞蹈是保定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精神结晶,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模仿和虚拟想象。虽然保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定民间舞蹈受不同民俗文化和自然地理的影响,其表现形式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但其“群体性”和“民俗性”却构成了保定民间舞蹈的最基本的、共同的特性。具体表述为:

  第一,歌舞相溶,表演生动。由于保定民间舞蹈属于秧歌舞蹈文化区的范围,大多数舞蹈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使得保定民间舞蹈艺术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十分贴近,表演通俗而具体,表现的内容和舞蹈演员的情感真实可信,观众容易了解和接受,喜闻乐见。

  第二,运用道具,展示技艺。为了增强舞蹈丰富的表现力,也为了使舞蹈更具有艺术魅力,表演中道具的使用是舞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道具的运用上,虽然保定民间舞蹈的表演者对传统舞蹈做了很多技艺动作上的移植与改动,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和造型感,但由于保定民间舞蹈更多的是来源于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由保定广大民众直接创造而形成的,所以,保定民间舞蹈的表演道具几乎都是本地百姓所特有的,是的舞蹈鲜明的保定民间特色几乎没有改变,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

  第三,人物形象开始摆脱类型化的特点,像个性化方向发展,表现力强。保定民间舞蹈的内容多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为依据,依托生动的故事刻画人物形象,由于这些人物形象多来自地方戏曲,人物类型化特点明显,缺乏个性。但是,近年来随着舞蹈交流的广发展开,保定民间舞蹈正逐步向个性化方向迈进。例如,“旱船舞”表演中的故事就是以渔家的艰苦生活为蓝本展开的,戏曲《打渔杀家》中萧恩父女的民间故事传说深入人心,观众们熟悉,容易理解,台上台下容易形成共鸣,增加了艺术表演的感染力。但由于戏曲的影响,保定民间舞蹈对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还略显单薄,还缺乏个性化的处理。
  
  第四,以娱乐为基础,用舞蹈来表现。保定民间舞蹈有很强的自娱自乐性质,舞蹈的表演者常常同时是观众,同时也是演员,不用化妆,无需准备,直接登台,农闲时是演员登台表演,或宣泄情感,或赚些家用,农忙时使农民,下田耕地秋收。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抒发情感,同时激发着观众的热情,调节着人们的生活。自娱性和表演性形成了完美的协调和统一。例如狮舞、易县摆字龙灯舞以及大量的秧歌舞都是人们在一人呼万人应,自娱自乐的情境中群体完成的。

  总之,保定民间舞蹈是保定广大人民群众以保定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依托,以保定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作为素材,以人类肢体语言作为感情宣泄的托付,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不断被发掘和积累的情况下,由保定民间百姓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的,它经历了多年的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保定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保定民间舞蹈的表演大多在全区性的大型节日的时候,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以及一些娱乐性的节日等,营造出特定的祥和的环境和热闹的气氛,这是保定民间舞蹈的最好的演出、宣传和传承的契机。庆丰收、祈丰年、敬神祗少不得以歌舞作为仪式。祝福寿、求子嗣以及婚丧嫁娶也必须有歌舞相佐。比如正月十五,是保定也是全国的传统灯节:“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没有了歌舞的喧闹,灯光焰火的必要性似乎也有了意义。所以,保定传统意义上的元宵节都要在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挂起各式各样的灯笼,还要有舞龙斗狮、踩跷踏歌、吹歌奏乐等等,锣鼓喧闹声中,处处有人团簇着歌之舞之、观之看之①现在的龙灯舞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有所变化,但其民俗意义和歌舞性质似乎没有大的改变。保定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些舞蹈在保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表演都是在热闹的锣鼓声下,参加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用秧歌、龙舞、肘阁、高跷舞等艺术形式进行的,舞蹈表演者操的是保定当地的方言,歌唱也是使用当地的民歌小调。这使得保定民间舞蹈具有了强烈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保定民间舞蹈与保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民俗文化、各类艺术事项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在保定人们的不断传承和创新中共同发展和壮大。
  
  1.4 保定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保定一带是早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保定民间舞蹈就是在这块丰饶的土地上孕育和生长起来的。

  2004 年,保定易县北福地发掘出土了距今 7000-8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傩舞面具,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远古傩舞面具。傩舞面具上蕴含着保定民间舞蹈深远的文化印记。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以中原为腹地。在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燕赵大地上,歌舞艺术极为繁盛,《史记》中曾对此加以记述。一曲“易水寒”奠定了燕赵歌舞“慷慨悲歌”的风骨,也为后世的保定民间舞蹈艺术定下了基调。

  到了汉代,保定民间舞蹈艺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宫廷和民间都出现过一些着名的舞蹈和舞人。杰出的乐舞艺术家李延年兄妹就是中山(今保定定州市)人;出身贫寒的“歌舞者”汉宣帝的生母王翁须是涿郡广望县(今保定高阳县)人。可见,无论是汉代雅乐还是俗乐,其歌舞中都含有保定民间舞蹈的因子,都预示着保定民间舞蹈的萌芽。

  到了唐代,保定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更为迅速,舞蹈已经成为当时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和保定籍舞人。博陵(今保定定州)人崔令钦着《教坊记》对唐代教坊乐舞做了实录。

  经历了唐代乐舞艺术的空前繁荣之后,宋辽金元时期的保定舞蹈,再次为中国舞蹈做出了贡献。相传着名词人苏轼由于创作定州秧歌而被当地群众成为“苏秧歌”.到了明、清、民国时期,保定民间舞蹈对于中国舞蹈审美规范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着名戏曲作家、理论家齐如山,他的大量戏曲理论成为现代民间舞蹈发展的借鉴。

  民国时期,保定作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革命文艺获得了很大发展。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舞蹈服务于革命斗争的需要,服务于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服务于人民大众。同时民间花会等民间艺术活动中的舞蹈继续在保定民间繁衍,出现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舞蹈的代表性艺人。据不完全统计,在晋察冀边区经常演出并能够叫得上名字的歌舞节目有近百个,秧歌剧 80 余个,舞剧、歌舞剧近 20 个。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舞蹈家吴晓邦、电影演员田华等人,都曾与晋察冀边区保定一带的舞蹈活动有关。

  建国后的保定民间舞蹈,经历了一个进步发展---相对沉寂---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过程。建国之初,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的文艺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53年,河北省首届民间文艺汇演在保定举行,诞生了一大批民间舞蹈作品和许多优秀的舞蹈演员,这些舞蹈作品和舞蹈演员又被选拨去参加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这一行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舞蹈创作热情,群众性舞蹈活动迅速活跃起来。

  保定民间舞蹈从过去的主要以民俗的形式发展繁衍,从宗教的世俗层面--民众的祈福禳灾心理特别是从年俗节庆为依托的生存方式,进入到专业化的舞蹈教育的课堂,保定民间舞蹈作品也越来越多地登上了艺术舞台。

  “文革”时期,保定民间舞蹈经历了一次大的劫难。民间舞蹈因其世俗性统统被打入冷宫,持续沉寂近十年。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文革”结束,由政府牵头组织的各级文艺汇演开始恢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保定民间舞蹈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教育、研究出现了全面的进步和繁荣。许多保定民间舞蹈作品在全国赛事中获得了奖项,一批年轻的民间舞蹈演员脱颖而出。

相关标签:民间艺术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