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高中化学也在不断改革中,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验操作部分. 化学实验操作能将教材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老师应该重视实验操作,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获得化学知识,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下面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分析.
2.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1增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的化学理论知识是化学实验的基础, 没有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就很难进行实验操作. 高中的化学实验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出来, 还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了培养,另外学生还能在实验中学到严谨的实验精神. 而且,化学老师的化学知识相对较丰富,因为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在教材实验完成之后,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实验. 例如,在学习了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后,老师可以设计出"滴水生火"的实验,学生在惊叹实验的神奇魅力的同时,老师可以作出引导,问学生:"这个实验有什么元素发生了变化? "并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些实验,学生在亲自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 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不要急于解答,应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到学生想不出来,老师再给予提示,这样就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很快就能提高了[2].
2.2运用典型例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技能过程中, 要注重运用典型的例子[3]. 例 如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可以归纳总结为:首先要安装摆放好实验装置,并严格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在试管底部放高锰酸钾,放一小团棉花到管口,这是为了不让高锰酸钾粉末被吹到导管, 再使用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将试管口塞紧. 接着在铁架台上固定好试管, 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接下来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否则就会收集到不纯的氧气. 氧气收集完毕之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最后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老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依据,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在上述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如果老师不认真解释为什么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学生不重视这个细节,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就不会高. 只有老师详细介绍了,学生才会记忆深刻,就会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3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老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同时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观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4]. 老师在演示实验时首先要确定实验目的,在演示实验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不断思考. 例如在学习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时,老师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有什么?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过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在观察到耀眼的强光和白色物质的形成,并且能感受到燃烧释放的热,在这些现象中学生纷纷思考,这样就达到了演示实验的目的. 演示的时候要注意介绍操作的步骤,还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很多化学实验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注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实验产生的各种现象,如颜色的改变,热、光等现象都能给学生带来新奇. 学生面对这些现象,会产生很强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会自然而言地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的示范实验一定要规范,如果老师的示范有错误或者偏差,学生跟着模仿,效果就会大大削弱.
3.结语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老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实验教学和教材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包括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勇军.浅析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J].教师,2012,5(04):546-547.
[2]张友平.动手做实验便会有收获---提高学生分组实验实效性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04):582-583.
[3]翟晓萍.浅谈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5(05):582-583.
[4]冯娟.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与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01):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