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学教育目标对探究的看法之一是“以研究、探究”为本的学习, 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 而不是他们去做好的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基础课题。探究性学习在与传统式教学模式整合、过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 从这两个方面对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能力;
教学改革是一种常态,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更不能靠某种运动达到既定的目标。放眼世界, 国外早就对探究性学习非常重视, 美国在课程改革中, 科学教育目标对探究的看法之一是“以研究、探究”为本的学习, 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 而不是他们去做好的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基础课题。对于身处偏远的县城, 乡镇而言已并不陌生, 现就“探究性学习”在目前县、乡教学环境中的利弊进行研讨。
一、探究性学习在与传统式教学模式整合、过渡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的化学课程改革中, 新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 注重科学探究,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知识, 建构了桥梁, 在具体实验设计, 独立执行中学会合作。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实践与理论更好的融合, 相得益彰, 最终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老教材单纯的传授知识, 被动的接受, 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是质的飞跃。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长期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步伐, 使得部分教师止步不前, 躺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温床上梦想蓝图。使得现行教学和新课程的蓝图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老师的固步自封, 现行的应试思想, 教育的迷茫, 暂且养一些“懒”于思考的学生, 甚至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畏首畏尾, 探究欲望不强, 积极性不高。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流于形式, 草率的得出结论, 没有达到真正教育效果。其次, 长期应试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 为了学生的成绩, 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教师挤时间, 形成传统的“先生侵略学生”高压习惯, 势必会成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阻力, 而这种阻力至今仍然存在。我们要摆脱这种教学现状, 就要学会适应, 以选择“化学探究性学习”为研究方向, 改变自己, 改变学生, 改变教学, 从教学实际出发, 立足于课堂做真正的勇者。
二、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善歌者, 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 使人继其志”。
首先, 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 而是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重视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交流,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尤其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的组织权和仪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主动获取各种能力的机会, 在设定实验目标的情况下, 学生设计实验装置, 选用仪器, 安全操作。得出结论, 进行研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疏导, 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主动获得各种能力, 同时在自主性实验探究的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其次, 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要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我们自身就得有专业化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本领硬, 你要求学生怎样, 你就得有过硬的能力, 所以多学习, 多思考, 取别人所长补己之短, 逐步有意识在课堂上尝试探究性教学, 开展探究性学习,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课程标准提供情景素材, 深挖教材, 为平时教学寻找信息源, 做到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例如, 在学习铁的性质时, 通过下列问题设置,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收集事实和资料, 制定探究实验方案。以此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提出:家庭厨房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最易生锈?提出假设: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验证假设:让学生根据p122进行实验。设计铁制品锈蚀和防锈的实验探究方案。并通过一周的准备, 让学生在化学课 (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53页) 上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及交流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分析结论:铁制品在有水或空气干燥的条件下不会生锈, 只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学习,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体现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激励、体验和感召。
再次, 积极调查实践, 培养探究能力。化学与生活使紧密联系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只是形态的知识变成生活的知识, 生活化的知识, 让学生真正的体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以致用。尤其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例如, 学完“空气”这节课后利用国庆长假去人口密集、有工厂的地方及车辆密集区去感受空气状况写一份关于空气污染及有效治理调查报告;学习爱护水资源这节课后, 调查我们日常饮用水、工厂污水、湖泊的水进行对比、实验调查, 探访相关的专业人员, 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写一份关于如何治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社会调查报告。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际与表达能力, 还让学生感受的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形成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面向自然, 面向社会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但是教师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 在学生的调查实践中“导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切实可行的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工作作风。
总之,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双向交流的活动,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 “探究性学习”只不过是浪花里的一滴水, 但它是我们教学道路上一块不朽的丰碑, 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 不断地创新, 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因人而宜。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他们锐意进取的精神。当然, 探究性学习也不能孤立于其他教学方式, 应与其它的精髓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课程目标,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