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光潜在1931年出版《文艺心理学》以来,文艺心理研究已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收获颇丰,硕果累累,而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形态和研究途径迄今颇有争议。
刘峰杰提出了“从文艺学、心理学的双重视野出发,研究文艺活动状态中的心理问题,但将文艺心理视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加以研究,这项工作主要由文艺学家来承担,但心理学家也可介入此类研究,要求是必须实现视界融合”〔1〕。总览近年来文艺心理学的学术成果与突破,不同心理流派的涌入让人深感绚丽多彩,无论是古典精神分析批评的延续,还是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流派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国内精神分析批评的现状
精神分析作为影响深远的心理流派,特别是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系列理论一经提出,无论是对于心理学、人类学、文学、美学、社会学还是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近似于在精神领域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般让人震惊和兴奋,时隔百年仍余音袅绕。回顾国内近百年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较于心理学其他流派而言,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文艺心理研究着作和学术探讨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首先,当我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熟练应用于文艺心理研究中,弗式精神分析批评的局限与不足也日益明显,其主要批判点与心理学后继者们所长期诟病的主要论点极其相似。一是“潜意识”理论缺陷。鲁枢元就生动形象的评介到:“弗洛伊德只承认潜意识存在的绝对意义,而否定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行为的主导作用。二是针对其”泛性论“的猛烈抨击。当弗洛伊德把心理活动的潜在动机都归因于”性驱力“,无论是狭义的性欲性需求,还是广义的”人类一切跟亲密的、友好的、欢愉的、美妙的体验都和性有关“〔2〕论点,都是把人类活动、文艺创作进行的简单机械而极端化的解释。
其次,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客体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分别对应着古典精神分析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等。
〔3〕而国内文艺心理学的学者们在此理论视角却相当欠缺,让精神分析批评仍然较多围绕弗洛伊德的老三样——“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心理发展理论”,而从现代精神分析如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等视角下进行文艺评论的学术论着屈指可数。
究其缘由,一是曾经冲击我们视野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存在其自身的局限和缺陷,以致于出现觉察反思后的消退与沉寂;二是精神分析后继者的理论发展经历了由分裂到整合的过程,期间众说纷纭的论调,让学者们在认识和理解其不断演变的理论中深感茫然混乱,难以梳理,无法深入;三是国内心理学界曾经忽视了对国外精神分析分支学派的理论构建进行较系统的介绍和最新发展动态的引入,致使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根基出现断层(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是基于其对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涉猎而较早由其他学科引入国内视野)。
近十年来,以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为首的心理学者们不断通过学术论着、专着译着、教材编写等方式系统评介了精神分析分支学派的理论构建、代表人物的思想及其作品研究,如在《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和《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系列》等着作中都较系统的梳理了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等诸多理论观点和研究进展。
二、现代精神分析与文艺心理学的链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源自于对病患的治疗体验与梳理总结,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视角必然更偏向于病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忽视了正常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现实,因此,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们更多的着眼于对正常个体的观察来拓展精神分析理论。
(一)自我心理学学派
自我心理学是以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和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学派,他们在保留许多弗洛伊德基本概念的同时,反对弗洛伊德对本我的过分重视,努力让自我离开本我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实体得以研究,并重点强调自我的作用以及客观环境如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是儿童精神分析的两大创始人之一,她发展出具有独立性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并应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是儿童精神分析学的源头。安娜对父亲所提出的防御机制进行了归纳与扩充,特别是提出了儿童常用的五种防御机制,即对攻击者的认同、否认、禁欲主义、利他主义和自我约束,并于1936年出版《自我与防御机制》明确了自我作为精神分析的重点研究对象。我们若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多加思考和探索,会发现这个理论不仅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分析来访者各种阻抗的重要切入点,同时,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合理化、反向形成、情感隔离、退化、固着等专业术语均可应用于对文学作品文本细节的分析与解读,挖掘更丰富的作品内涵。
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则是在承认本能冲突的同时,强调自我的作用,尤其是”自我同一性“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正是强调社会环境对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弗洛伊德对本我以及性驱力的过分强调。若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运用于对文艺创作者的人生体验和文艺作品中人物成长的分析中,势必可以解析出更多耐人寻味的心理内涵。
(二)客体关系学派
客体关系学派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最大,代表人物主要有克莱因、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克恩伯格等人,他们都侧重于关注早期亲子关系对塑造儿童内心世界和日后成人关系的影响。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创建了系统的儿童分析技术”游戏治疗“,提出了许多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及其结构和动力特征的重要理论。克莱因继承并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本能观,强调驱力的指向性和对象性,把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提前到前俄狄浦斯时期,从而非常重视母婴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早期客体的内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文学与文化批评领域,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因为重视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把与客体的关系置于人类动机的核心,使人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始终处于关系之中,她的这一思想直接影响到精神分析的文学批评,即不再专注于”文本“作者的心态,而是对”读者的反应“更感兴趣,即关心作者与其创作之间的关系和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4〕这样的理论基调正好给我们研究文艺接受心理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关注早期有利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他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彻底完成了精神分析由驱力模式到关系模式的彻底转变。温尼科特更关注在真实环境中母亲这个客体对婴儿的影响。而他所提出的”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这对概念也特别耐人寻味:”当母亲适应婴儿的需要,婴儿就发展出自发性的真实自体;当母亲需要婴儿顺从自己,婴儿就发展出顺从性的虚假自体“。
〔5〕如果把这对概念放到文艺批评的视角中来审视文艺作品内涵以及文艺接受心理,也别具一番风味。此外,温尼科特所提出的”过渡客体“和”过渡体验“,这个概念也早已被早期教育学者和研究创造力、文化及审美体验的学者所吸收。
〔6〕因为”过渡客体“正是介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中介性质,预示着艺术工作它同时共享着现实与幻想;而艺术源自游戏,即艺术就像游戏一样,必须同时处于世俗与空间的维度,正像”过渡客体“与”潜在空间“的概念所揭示的那样。所以说,”艺术是想象,是象征,也是真实“,正是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缩影。〔7〕
(三)自体心理学学派。。
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1913-1981)是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他在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用自体模式取代了驱力模式,并通过客体关系建构自体,形成了精神分析内部发展中又一新的理论模式。
〔8〕弗洛伊德把自恋看作是病理性的,而科胡特强调自恋的健康功能,认为自恋的性质取决于自恋在心理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自恋的发展是通过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夸大自身两条途径来延续原始自恋的”全能感“,而父母的溺爱或缺爱都是一种”创伤性挫折“,妨碍了个体内化自身对象功能,导致心理结构残缺不全、软弱无力。因此,科胡特认为,只有”适度挫折“才能促使个体内化原先由自身客体替他行使的心理功能,现实的看待自己,形成现实的自恋,转而通过实际活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尊。
从文艺心理学来看,自体心理学对”自恋“一词的深入研究,对于分析文艺创作者的人生经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以及创作者与其文艺作品的链接,都是一种有待深入的研究切入点。比如,自体心理学认为,成瘾是自体障碍的表现,自体结构存在缺陷是成瘾的根本原因:由于自体存在缺陷,成瘾者缺乏调节紧张、维持自尊和自我安慰能力,因此,成瘾者把所嗜之物(如酒精、毒品等)当作替代性原始自身客体,以此满足原始的自恋需要。
〔9〕那么,原始自恋的缺失与补偿,似乎也是解析古龙对美酒和女人如此痴迷的又一全新角度。
如今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建构已逐渐成为文艺研究者们的基本常识和涉猎视角,而弗式精神分析理论的不足早已受到多个领域的诟病与指正。因此,反思精神分析文艺批评的研究方向可有三个视角:其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无论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分析还是荣格的原型意象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拓展古典精神分析文艺批评在其擅长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其二,熟悉精神分析分支学派,关注国外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发展动态,接纳吸收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寻找现代精神分析批评的独特视角来观察、探讨和挖掘文艺现象背后的艺术家心理、作品心理、接受心理等等;其三,基于精神分析后继者们如安娜弗洛伊德、克莱因、温尼科特、克恩伯格等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国内文艺研究学者们可尝试更多的关注和拓展在儿童文艺心理方向的现代精神分析批评也不失为可行之举。
【参考文献】
〔1〕 刘锋杰.”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2012,(5).
〔2〕 鲁枢元.文学与心理学[M].学林出版社,2011.64,53.
〔3〕 郭本禹.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逻辑[J].南京师大学报,2006,(9).
〔4〕 王国芳.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克莱因和拜昂研究[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229.
〔5〕 王国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进展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2012,(1).
〔6〕 斯蒂芬·A·米切尔.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M].商务印书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