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是一种不曾预约而突然降临的文学写作。
当网络技术提供文学书写存在的可能性,一些文学积极分子便制作了最初的网络文学。就这样,网络文学突兀而另类地崛起于少为人知的技术空间,成为一个被迫命名并等待研究历史化的写作类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不同一直以来是文艺学、美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问题。网络文学语言是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从语言的创新使用看,网络文学的语言出现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异化。因此,就语言学的范畴来说,它是传统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扩张。本文着重就网络文学语言的特征进行探讨。
一、网络文学的特征
( 一) 模糊昏暗的文学边界
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的相互交融和渗透。它们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只有一条宽窄不等、昏暗模糊的地带。传统文学一旦上网,就具有了网络文学的色彩;网络文学下载到传统的刊物上,就变成传统文学形态,两者可相互转化; 网络文学同其他艺术形式、电脑技术可以渗透和结合。网络文学以语言媒介为主体,或配上背景音乐,或配上照片和图画,加上美观的字体、符号,艺术的排版和构图,大大增强了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
( 二) 结构模式的全息开放
传统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封闭的,它们彼此无关。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时无法调用另一部作品的信息,更不能将后者的信息纳入到当下阅读的作品结构中来。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超文本却超越了个别作品的局限,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结构系统。信息空间完全不受传统书籍物理三维空间的限制,要表达一个构想或一连串的想法,可以通过一组多维指针来进一步引申或辨明。
( 三) 美学欣赏的读写互动
传统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常常是单向度的。读者虽然具有充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但对作者和作品无法进行沟通和施加影响。而网络文学的欣赏却是双向度的,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美学欣赏的交互性。
尤其是网络文学的超文本,使作品的作者和读者相互沟通。作者可以在网络上解说自己的作品,回答读者的提问,并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读者可以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网络真正的力量在于互动性,它让人们对作品的相关因素产生兴趣,同时让作品具有生命。
二、网络文学语言的显性特征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感染力,读者在欣赏时能获得一种审美的精神愉悦,产生审美效果。所以,无论是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看,还是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上看,文学都具有审美性。
网络文学语言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学语言 ,它有着跟传统文学语言共同的审美特征,但也会因为它的个性而显露出个性化的审美特性。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考察,我们把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分为两大类。
( 一) 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有两种表现: 把现实生活中有形有像的事物再现出来; 把现实生活中无形无象的思想情感形象化。传统文学语言和网络文学语言都是如此。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形容女人肥胖的身材,网络写手黑可可的 《凯瑟琳杜大小姐》中这样形容: “杜小姐一米六的个子,颇丰满。宛若酵母放得正好的热气蒸腾刚出锅的白胖富强粉馒头。”作者性感的猪蹄在《棋痞》中也形容道: “菜包一米六几,细皮嫩肉,白白胖胖。说句不好听的,那真是一麻袋高一麻袋宽。”
这些对现实人物的描写都非常形象,突出了最主要的特征,能让读者脑海里顿时闪现出人物的模样,而且人物的容貌特征也会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里。文学语言的形象主要是通过高超的语言技巧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语言和传统文学语言一致。网络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的另一种表现途径是传统文学语言所不具有的,那就是多媒体的电子技术。在电子媒体的视觉传播时代,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数字化符号成为主流,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文字文本让位于电子化文本,网页代替了书页,传统文学语言变成了图文声兼容、艺术和技术统一的网络文学语言 ,传统文学语言塑造的 “语像”变成了更加直截了当的“图像”。
( 二) 情感性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指创作主体在反映社会生活、塑造文学形象时通过语言符号体现出来的能影响和感染读者的情感、理趣。网络文学语言和传统文学语言一样具有情感性,一样以语言和形象为情感的表现途径。网络写手们在键盘上敲出一个个字符时,心中的情感便在心中、指尖和荧屏间流动,哪怕是再平常、普通的词语组合,也会蕴藏着情意。网络文学语言的情感性也有不同于传统文学语言的地方,网络文学语言在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时出现了两个明显极端的趋势,一个是强烈地宣泄情感,一个是轻松地虚化情感。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完全不用考虑到个人的名誉,社会规范的影响,大部分的网络写手都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全部经历、情感吐露出来。因此,网络散文的语言更多的是真实地表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知觉和个人情绪的痛快释放。
( 三) 多样性
文学是人类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的产品,那么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具语言也必须是形态各异的。网络文学语言的多样性是指网络文学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意识、塑造文学形象时利用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手段的多种多样的特征。网络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形态系统,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它是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三、网络文学语言风格的类型
( 一) 繁丰和简洁
繁丰和简洁是一组对立的表现风格,二者各有长处,繁丰追求的是丰腴的美,简洁讲究的是精练的美。
繁丰就像是工笔细描,通常是不惜笔墨,文字细密,详细周到,尽情发挥,不节约词句而任意推衍、铺陈或修饰,有话通通说出来,甚至反反复复地说,并且尽量往细处说,纵横铺叙,泼墨如水,洋洋洒洒,语言丰腴而内容充实。多用长句,多用反复排比,多用细节描写。繁丰的语言能突出强调文中要义,或者全面、周密地论述问题,或者细腻地描绘事物,从而深化读者的印象。
( 二) 典雅和通俗
典雅就是典范而高雅的风格。有些描写玄幻和武侠题材,包括一些戏拟类的网络文学作品爱用这样风格的语言。追求书面语言的传统,努力回避现代口语,排斥方言土语和口语词语,尽量拉大与日常生活语言之间的距离,多用古语词,表意完整,句式往往整句多,长句多。与典雅对立的风格就是通俗,通俗风格是尽量地接近生活用语,不避俚俗粗俗,甚至追求粗俗。这种通俗的风格在网络文学作品中非常普遍,通俗的风格称得上是网络文学语言的特色。来看宁财神的 《假装纯情》,和他大部分的作品一样,在进入正题之前总会有一大段看似无关的叙述,这样的叙述就代表了他的语言风格。
( 三) 庄重和戏谑
庄重是一种庄严稳重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一般用来叙述庄重的事件,阐释严肃的道理,论证科学的知识,颂扬伟大的人物,讴歌辉煌的时代。庄重的突出特点是概念准确,推理严密,逻辑清楚,内容充实。语言节奏适中,韵律和谐,语调平稳,结构严谨,词语朴素,书面色彩浓厚,少用俚词俗语,适当使用一些古语词和成语,表意完整,避免歧义。句式严整,中规中矩,变化较少,例外的特殊句式很少出现,整句多,长句多。不太使用夸张、委婉之类的修辞方法。网络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游记、纪实散文、传记或回忆录等文学语体中会有庄重的语言风格。戏谑则与庄重刚好相反,是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
用轻松有趣的语言来叙事或说理,引人发笑,也发人深省。在语义上利用词语的多义,或者不用常用的义项,而临时赋予词语新义,或者故意改换词语的感情色彩或语体色彩,或者是词类的活用,或者是词语超常的搭配,具有这样的语言风格的作品在网络文学中很常见,也很受网民欢迎。
四、结 语
毫无疑问,网络文学是技术文化进步的产物。网络文学依靠网络技术 ( 互联网) 颠覆了文学写作与发表的旧有秩序和规范,实现了平民书写的平等性与自由性。
由之蔚然而成的网络文学大潮再一次提醒我们对人类文明史、文化史、文学史和人性本身的基础认知,那就是技术同样是上述意识形态的建构者,网络技术的生成不但造就了书写载体的位移,最终也在通过这种位移改变至少是修订了旧有的语言艺术和审美规范,因此,它的作用恰如过去的竹木简、丝帛、纸张和印刷术等的技术延递,使文学书写的内在有所变异,并逐渐从成本较高的限制叙事阶段,一步步进入今天成本较低廉的庞大叙事、芜杂叙事阶段。今天的网络文学写作、阅读、出版和消费的热潮首先是技术文化和平民文化两大意义上的胜利。网络文学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向度,它在今天的发生是复杂多元的力量和文化潮流的杂交。对它的认识,其实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及其文化实质的逼近,换言之,它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待创造和引领,它的未来预示着我们理解时代、反思与沟通、介入和改造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 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综述[J]. 当代文坛,2007( 01) .
[2]孙敏. 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之一瞥[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05) .
[3]张俊卿. 试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J]. 新学术,2008(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