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先秦文学教育的萌芽、发展及融合阶段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作者:王荔
发布于:2020-10-12 共3971字

  摘    要: 我国的文学教育由来已久,文学教育理念自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先秦时期各国没有统一,思想层面的禁锢较少,因此,在这一时期文学教育的发展极为快速,不仅出现了诸多文学教育上的瑰宝,很多在文学教育领域成绩卓着的教育家也在这一时期诞生。文学与教育并不是完全独立自行发展,而是相互依靠,因为文学的发展,所以文学教育才得以发展,而通过教育使更多人接触文学,文学也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学教育对文学教育的现代发展也会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文学教育; 文化探源;

  先秦时期的文学教育固然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但是其发展历程也遵循着萌芽、发展、融合的自然规律,而且这一过程用了很久的时间,衍生出了无数的文学教育流派,诸如儒家的孔、孟、荀三人、道家的老庄等,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发展都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放到如今来看或许会不合时宜,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先进的思想,即便是放到现在的文学教育体系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一、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萌芽阶段

  (一)脱离蛮荒,文化初现

  从现有资料来看,自人类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到第一个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经过了二百到三百万年的蛮荒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并未开化,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只是人类会使用工具,远古时期的人类会对石头、树木等进行简单加工,满足生存的需要。其具体的生活状况已无从考究,现有的文字记载也是在夏商之后的后人进行的记录,就像《周易》中说道“上古穴居而野处”,《庄子》中记载“同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后人的记载难免存在不全面或者失真的状况,但仅凭猜测也能知道远古时期的人类几乎没有与自然对抗的能力,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被自然所支配。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心极强,对所有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都会以神学进行解释,远古的神话传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人类社会从青铜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也就是中国历史朝代中的夏朝,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来看,夏朝对青铜器的使用量非常多,青铜器的提炼和锻造水平也很高,这就意味着人类对工具的使用能力不局限于简单加工,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开始摆脱蛮荒,出现精神文明。

  夏代已有学校,《礼记》《孟子》等书中都记载了夏代的学校,叫法或许不同,但却可以肯定其在发挥教育的职能,有学者认为“夏以射造士”,可见夏朝已经是有目的地对人才进行培养,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正好也符合夏代崇尚武力的思想,对此在《礼记》中也有“劝事乐功”的说法。

  夏代很有可能已有文字出现,首先,按照史书记载,仓颉被称为中国文字之祖,而仓颉是为黄帝史臣,这就说明文字的出现远在夏代以前;其次,现代挖掘出的“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就存在图形符号,被称为“陶文”;最后,《国语》《左传》等都引用过《夏书》,他们虽然不是夏代的产物,但后人记载时必然是有相应的史料作为依据,由此可推测夏代可能已经存在文字。
 

先秦文学教育的萌芽、发展及融合阶段
 

  (二)甲骨文现、西周礼乐

  商代所使用的甲骨文对史学家来说是很大的幸事,这说明商代确实已经有了文字体系,而且使用甲骨进行记载也使得商代文字保留的更多一些,弥补了一些中国古代历史的空白。商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之夏代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对青铜器的使用也更加频繁,除了龟甲,青铜器是另一个商代人记载文字的工具,记载于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钟鼎文”或“金文”。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证明商代已经不处于低级文明阶段,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西周时期,人类已经有了可以和自然对抗的能力,对自然界的恐惧和困惑都大幅减少,因此西周社会并不是神权至上,更加注重人力、重视民心,其维护统治的方法也是依靠宗法礼教,“周礼”得到蓬勃发展,周礼所维护的是西周的等级制度,是周天子的政治需要。周礼的实行使社会稳定,生产力大幅提高,满足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社会条件,与此同时,西周在天文、历法、数学、气象、物候、水文、地学、机械、物理、化学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和经验。

  西周政策对周礼的支持催使西周的文学教育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确定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教师也成为正式职业。

  至此,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萌芽阶段结束了,从夏、商、到西周三个朝代的文学教育经历了从野到文、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这是文学教育极大的一个跨步。

  二、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百家争鸣、思想盛宴

  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开始被人类使用,种植方面也开始大范围使用铁犁农耕器具,农业的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极高的。但是产生思想繁荣的重要原因却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发,正处于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周天子无法用礼制继续维持自己的大一统地位,各诸侯崛起,纷纷自立为王,曾经在周王朝担任宗教礼制职位的文官皆各自携带典籍文物、礼器乐器等投奔各诸侯王,同时也担任起了传教的责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前上层社会垄断知识礼教的局面被打破,文化和教育开始下移,这就使得曾经为贵族服务的士人阶层和由于文化下移而产生的新兴士人阶层形成一股非常庞大的社会势力,正是由于这一士人阶层的产生,才使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思想蓬勃发展。

  (二)儒家文学、孔孟之道

  在诸侯争霸、士人崛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很多位对当时的精神思想乃至对后世都有极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是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思考人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除此之外,儒家还有一位代表性的人物———荀子,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不论这三位所持的观点有何不同,他们都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保留人性中的善。

  孔子一生都在钻研如何教育人,其一生所收弟子有三千余人,在孔子看来,文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如同以往为周王室服务时那样,仅仅用来传递礼乐文化,而是要通过对人进行教化,使人成长,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孔子一直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弟子时要清楚其喜好、善恶,才能针对性将其教化。孔子认为人的内在品格和潜能才是立身之本,所以对弟子的培养目标就是“温柔敦厚”的君子和仁人,在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视对道德和品格的培养,从孔子一生的成就来看,文学教育确实可以改变人的涵养和性情,也有助于个人意志和心性的提高。

  孔子一生秉持的教育理念有很大一部分是沿袭于周王室,在摒弃了一些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的思想后,也有很多孔子本人对文学教育的想法,将这些融会贯通,系统化、体系化地保留下来。在孔子之后又一个大力发扬儒家文化的是孟子,与孔子有所不同的是,孟子首先就主张人性本善,人性中所有恶的品格都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沾染上的或者说是丧失了某些善性,而孟子的教学目的就是赋予人自我教育的能力,依靠人的自觉引导其向善,洗涤心灵上的污染。

  荀子所持的人性论与孔孟二人完全不同,他的文学教育思想以“化性起伪”为基础,意思就是人性本恶,所有美好的品德都是后天教化改造得来的。但其所持的人性论观点并不影响其文学教育的发展,目的都是将人培养成儒家所期望的仁人,也同样是重视对内在和思想品德的教化。

  三、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融合阶段

  在先秦时期除了积极对人进行教化的儒家思想,还有一种主张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儒家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实践,主张从实践中获得进步,而道家的文学教育则是主张去探究思想深处的矛盾。有很多人认为道家不能列入先秦时期文学教育的范畴,毕竟纵观中国文学教育的发展历史,似乎其中只能看见儒家的身影,提到正统的思想教育,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儒家文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也并没有如同孔子一般广收门徒,其实不然,道家的整体思想主张就是宁静而沉稳,不会像儒家一般积极主动收徒教化,但道家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等学派都盛行的情况下仍以“无为”占据一席之地,就可见其追随者之多。

  道家思想自古以来也有无数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重读,仅从文学教育层面分析,道家思想的涉及领域十分宽泛,思考的深度也十分具有先进性,而且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会有人执拗地坚持道家的行为准则去生活和实践。道家对所有的思想流派都秉持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这也就使得道家不论在何种斗争激烈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都能生存下来,即便是放到现今社会而言,道家自然而又开放的思想方式对我们解决现代文学教育的问题依然有着指导意义,在面对现代文学的生态价值时要注重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要保持感性;在明确生命本身的价值结构时要重建与调整好情感和意志,也包括诗性和审美要素。

  中国文学教育历史悠久,虽自秦朝之后大多皆以儒家为尊,但文学教育的起源却确实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后世所遵循的儒家理念基本在先秦时就已经成形,之后不论如何改变儒家文化的具体内容,其基本思想原则和核心价值理念是保持不变的。这一原则放到其他的文学教育思想流派中依然成立,后世包括现在进行的文学教育架构,基本都或多或少地参照先秦时期的文学教育理念,从中挑选出符合现今社会的文学教育思想,与新时代的文学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施用,尽可能高效地将古今文学教育理念完美对接。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教育的对象始终都是人本身,现今社会教育也逐渐趋向于科技化和数字化,这虽然提高了教育的速度,但却使文学教育的过程缺少了诗性、审美、自由、个性等,所以现代文学教育要尽可能远离科技化,要清楚文学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个性的选择,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人的身影,那也就无法称之为文学教育了。

  参考文献

  [1]吕洋.先秦时期文学教育探源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 陈学询.中国教育史研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朱永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化,2011.
  [4]任民.先秦教育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王荔. 先秦时期文学教育探源性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10-1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