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女权批判”的修正与困境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07 共369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肖瓦尔特“女性批评”的建构与践行
  【第一章】女性主义批评的“荒原”与“浮出”
  【第二章】双重标准的拒斥与重构
  【第三章】 “女权批判”的修正与困境
  【4.1  4.2】 “女性批评”的提出及其经受的双重攻击
  【4.3】 “女性批评”的践行
  【第五章】肖瓦尔特批评理论的思考
  【结论/参考文献】肖瓦尔特“女性批评”理论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女权批判”的修正与困境

  传统批评的双重标准使肖瓦尔特意识到即使在场的女性也是处在边缘位置,于是她在着力构建自己的批评理论--“女性批评”--同时也指出多数批评家并未能将她的“女性批评”理论与“女权批判”区分开,并且她认为“混淆则意味着永远搞不清它们的理论潜势”①.为此,肖瓦尔特对“女权批判”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一方面使“女权批判”理论更为清晰,另一方面也为其提出“女性批评”理论做好了铺垫。

  3.1 “女权批判”的界定

  肖瓦尔特在《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一文中指出,女权批判“重视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它是关于女权论者作为读者的批评,提供了女权主义对许多文本的阅读见解,研究文学中的女子形象和类型,批评中对女性的疏漏和谬论,以及在符号系统中作为符号的女子”②.对于“女权批判”,肖瓦尔特认为其实质是一种阐释模式。并且,“女权批判”作为众多阐释模式的一种,本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桎梏。因为任何复杂的文本都可以容纳多种阐释模式的存在,换句话说就是文本的多义性大大拓展了阐释的空间,允许多种角度、多种话语的切入,而女权批判在其理论的一致性及连贯性上并未如其他理论般完善。所以在肖瓦尔特看来,即使女权批判能够同别的阐释决一雌雄,也会被更新的读解所取代。这里她扩大了对象的范围,并未局限于女性批评,而是认为,所有的批评读解注定都会成为明日黄花,都会被不断延伸的阐释空间以及不断发展的批评理论所替换。

  详细来看,肖瓦尔特在论述“女权批判”时提到了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女权批判”缺少理论上的一致性及连贯性,因而她在后来构建自己“女性批评”理论时尤为重视这个方面。她提倡要建立“真正以妇女为中心,独立的,思想上一致连贯的女权主义批评”③,鉴于当前的女性主义批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批评传统中长期失声的状况,她提出要从妇女研究和国际女权理论中吸取养分。显然,肖瓦尔特对女权批判理论进行了修正并开始转向,将关注的视角由作为读者的批评发展为作为作家的批评,这不仅仅是批评对象的变化,而是整个批评思路都完成了一个跨越。

  “女权批判”将目光聚焦在作为“读者的妇女,即作为男人创造文学作品的消费者……它注重的是对作品进行社会历史分析,意在传达女权主义对许多文本的阅读见解,研究文学中的女子形象和类型,文学批评中对妇女的忽视和歪曲,以及男性建构的文学史的种种疏漏,对妇女读者的利用和控制,特别是在公共文化活动和电影中,以及在符号学系统中把妇女作为一种符号的分析。”①显然,“女权批判”的站位是考察以女性观点为中心的阅读方式,分析男性作品中对妇女形象的歪曲、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读者的操控以及性别符码化、僵化的过程。

  单纯作为一种批评话语,“女权批评”是无可厚非的。但与肖瓦尔特后来所提出的“女性批评”理论相比较,它存在一个理论盲点,就是依托男性文本所构筑的女性批评是否可靠,抵制、反抗、控诉是有意义的但并未达到女性主义批评的应有的力度。这也是在我看来肖瓦尔特理论更为丰满一点,即她的理论着点是发掘女性自身的着作,从女性作品中寻找“自己的题目、自己的体系、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声音”②,即“我们必须选择最终在自己的前提下立论”③.事实上,肖瓦尔特是在构建与男性话语平行的女性言语空间,它并未寄生在男性作品上,在这里我的一则追问是,若肖瓦尔特所试图构建的女性言语空间是并行于男性话语的,她确实是在追求独立性上更近了一步,但是这种尝试本身是否也意味着女性主义终其所有也不过是追求男性已有的性别权力,但总归聊胜于无。

  虽然,“女权批判”与“女性批评”相比较而言,肖瓦尔特更推崇后者,但并不意味着要抹煞“女权批判”的理论价值。应当看到,“女权批判”本身也是一种修正,它对公认的概念框架提出了质疑。肖瓦尔特认为,最全面有力地表述这个“修正命令”的是桑德拉·吉尔伯特,她断言说,“女权主义最大的欲望就是对所有那些一直掩盖了成文性与性、文类与性别、心理和性的个体与文化权威之间的联系的伪装的问题和回答进行破译,使之非神秘化”①.女权批评将矛头指向了男性的批评理论,试图进行纠错、修改、补充、匡正,肖瓦尔特对所谓的“男性批评理论”下的定义是:“纯然基于男子经验而又作为普遍规律推出的关于创造力,文学史,或文学阐释的概念。”

  ②虽然肖瓦尔特本身也并不认同这种男性批评理论,但是她清醒地看到,一味针对男性批评理论发动进攻,反而“使我们依赖之,妨碍我们解决自己的理论问题……只要我们仍仰仗男性中心的范式来规定自己最基本的准则,即便是加上一个女权的参照系作为修正,我们也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③.尽管肖瓦尔特这里是在评述“女权批判”,但是在我看来,这里面存在着这样一个预设,即肖瓦尔特在构建自己的“女性批评”时是否脱离她所批判的“男性批评理论”,我认为肖瓦尔特的意思是强调女性研究要脱离以男性经验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拒斥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这也是与她后来构建的“女性批评”理论观点所一致的。

  总之,每一种批评都有其发展的过程,对于“女权批评”我们只是从两者对比的角度去看,可以看到一些不足与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女权批评”本身一无是处,它对于读解女性主义及其体系、破译女性这个符号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对于后来认识女作家的特殊方面也十分有用。何况,“女权批判”从未断言自己的不同读解下了最后定论,或声称自己的体系从结构上已臻至完美。

  3.2 “女权批判”的困境

  肖瓦尔特对“女权批判”有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她说“女权主义批评始终没有理论根基,在理论的风雨中它一向是个经验主义的孤儿。”④尽管肖瓦尔特也用“多元性”来委婉的进行表述,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1975 年时,我已相信没有一种理论宣言能够充分有理由地说明自称为女权主义读解或着述的形形色色的方法和思想意识。”

  ⑤女权批判并没有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理论有着统一的目标或者统一的方法,而更像是附着在其他理论上的可供随意使用的“性别策略”.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认为应当重视阶级划分在女性创作中的作用,而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女权批评家则要从女性与语言和意义的形成关系上作出理论探讨。女权批判似乎只提供了这样一种视角,在具体运用中还要依托其他理论来“冠名”,要说清女权批判是什么,有什么理论好像并不容易。

  肖瓦尔特将女权批判未能搭建起理论框架的原因按照女权批判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加以分析。她认为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主观上并不愿意对女性批评加以规定和限制,女权主义颇有些激进地抵制男权社会的话语包括诸多理论,她们将其看作是有害的。事实上是处于一种被隔绝和主动隔绝的状态,部分女权主义者已经感到自己被挡在了男权学术之外。另一部分持反理论者则讽刺男性的学问不会有大的造诣,女性被排斥在男性对方法论的迷信崇拜之外应当是件幸事。肖瓦尔特对此的态度是“相当的同情”,不得不说女权主义多少有些“矫枉过正”,在 70 年代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各种科学的文学批评正在努力的清楚主管因素之时,女权批判却再次断言经验至高无上,但是文学理论也有它存在的时代语境,不能说女权批判的这种主张是错误,只能说在当时潮流中不那么合时宜,也许是长久的压抑、屈从让这次爆发格外的有力量。

  肖瓦尔特认为第二个阶段的女权批评家感受到了游离在主流话语之外的孤独感,越来越将视角转向了理论界,但是如何界定自身成为女权批判面临的第二个困境。肖瓦尔特引用了尼娜·奥尔巴赫的话来说明女权批评者意识到了与理论界缺乏对话的问题,“女权批评家似乎特别不情愿向不了解女权批判的人说明自己的情况。我们的姐妹联盟已牢不可破;作为一家一派,我们对自己又寄托着如此强烈的信念,以至于拒不同我们宣称要改造之权势网络系统沟通交流。”

  ①其实,肖瓦尔特指出,女权批评并非拒绝沟通,但是“对于寻求明确达意的女权批评家来说,各种宣言之激增本身就造成了混乱。”②肖瓦尔特将克里劳尼称为“女权主义阐释中最成熟的理论家”③,她在援引克里劳尼的观点时认为,克里劳尼关于放弃“建立基本的概念模型”的希望因为这其中必然牵涉政治问题是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如果女权批判只是停留在阐释和再阐释的阶段,那么也就只能呈现出多元批评的状态。尽管克里劳尼本身承认女权批判的目标是有限的,但是她乐观的认为正因为目标的有限才产生多元化的批评现状,并且相信这是与妇女运动相一致的唯一的批评姿态。而肖瓦尔特强调,假如“我们想就写作过程和与写作有关联的种种情况提出问题,假如我们真诚地希望对不了解女权批评的人说明自己的情况,便不能现在就过早地排除了理论见解取得一致的前景”①.也就是说,肖瓦尔特从长远上看,还是坚持女权批评应该形成一个一致的理论或者方法论。肖瓦尔特的女性批评理论虽然也是以女性为中心,但是她并不认同激进的“女权幻想家的分裂主义狂想”,她虽然提出要构建一个独立的、思想上一致连贯的女权主义批评,但是她并不排斥批评实践中的各种思想工具。她提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即“从妇女研究和国际女权理论中吸取养分,而不是企图从英文研究或又一个大师的讨论班学到些什么”.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