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传统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借鉴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国家战略。***总书记对生态文明的状况也很关注,多次从不同角度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与世界不同国家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
生态的发展与文明的发展有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传说中玛雅文明就是因为生态的恶化而导致文明的断层。人类自从踏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为了扩大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无视生态的保护,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巨大的破坏,英国和美国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同时这两国也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教训也知道生态是破坏容易而恢复太难。因此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将较少污染的高新产业留在自己国内,将较多污染的低端产业转向欠发达的国家,从而使本国享受利益的最大化。
***站在全人类利益角度上看待生态文明的问题,面对现在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如果不对其加以保护,生态的恶化最终是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也社会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界,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战略发展。***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重树立生态观念、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活方式”①。***考虑生态文明保护与中国社会共同发展的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上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命运的共同体看待,指明人类的发展首先要考虑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才发挥人的主动性去改造自然,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开展人类活动,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并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社会文明的发展要与健康生态环境有良性互动的思想,可以在中国古代的生态文明观找到出处。我国古代生态文明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第二类则是要维护生态平衡,使得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发展,为人类所用,比如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娄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意思就是客观的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会给人类自己本身带来丰富的报酬。而《吕氏春秋》则从相反的方面表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思就是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久利益,无限制的过度向自然索取,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对生态文明的看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内统一。恩格斯曾说过: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虽然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使人类更加的有信心去面对自然,但如果人类不懂得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这一思想,既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相对应。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让中华儿女可以永享生态文明带来的益处。
4.2 注重主流文化思想建设,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兼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社会。中国要鼓励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的,这样才能使文化的进步符合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的建设要作为开展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关乎着人民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支持。***用前苏联的例子说明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前苏联在所谓”公开性“、”民主化“的口号下陷入思想混乱与文化危机,并最终导致苏共倒塌和国家解体”②。
4.2.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文化作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之力,都要有属于符合自身特性的价值观。***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应该有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核心价值观,他领导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鼓励中国人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覆盖了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国家层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要具有的本质,第二个是社会层面,体现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个层面是个人层面,体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公民自身要含有的素质。“三个倡导”既包含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又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方向,对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具有领导作用。“富强”代表国富民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富强”应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富民强。“民主”指的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模式体现。“文明”主要是衡量一个社会中精神层面的标准,与人类社会的高级形态相对应,社会主义文明也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发达的文明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指的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整个社会都能协调的稳定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人与自然和睦共处,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发展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基本凝练,是社会能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自由”指个人有存在和全面而发展的自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高度重视,马克思认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平等”
指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前提之一。“公正”指的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社会公平与正义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人都享有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都能使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法治”指的是依法治国,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用来治国理政的基本条件,任何人不能超越和凌驾于法律,这是维持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稳定基本手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上的基本素养,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覆盖与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也是评价公民是否具有基本道德的标准。“爱国”指的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全民意志的共同体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
能把各民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敬业”指人的基本职业操守,人民要尊敬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上尽职本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自己的基本力量。“诚信”
指的诚实守信,这是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就被视为为人处世基本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部分。“友善”指的公民之间团结友爱,这可以使社会发展上呈现出一片和睦的气象,并且有良好的传播性,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内部更加稳固。
***也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①。这就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共同协调作为其支撑的,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建立一定奖罚机制针对生活中发扬和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4.2.2 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安全建设
意识形态最初形成是基于一定文化之上的,形成之后又可影响文化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化建设也面临许多挑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把不同国家的文化大范围的联系在一起,其中不同文化之间有对立也有融合,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日趋加深,如何能保证本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成为不容小觑的问题。
因此,***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②。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建设思想上的指导者,要始终都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是团结中国人民的关键,几十年前我们党靠它完成了新中国的建立,现在也要靠它指引中国的建设,所以,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能动摇。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转型期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影响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他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③。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在面对国内外意识多元性的情况下,牢牢把握住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将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意识形态工作的的首要位置。
对于怎样在中国这个社会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指出:“文化建设部门和工作者”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文化建设部门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文化建设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④。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只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广大的从事文化事业的工作者团结在一起,守护好中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共同的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而对于文化建设工作者,***强调:”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借鉴历史经验和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①。这样才能使人民的意识形态领域永远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意识形态的阵地也会不断扩大,国家的发展也会更好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