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在我国悄然兴起,这种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逐渐的占据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大众媒介诞生的大众文化的生产也呈现出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的特点。现今,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改变着人们的穿着、谈吐、身份、语言,甚至于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结构和生活习惯。然而,对媒体的依赖,泛滥的大众文化也催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这些繁杂的社会现象、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以及消费方式等的变化也吸引着学者、研究者的关注。在西方对文化政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对文化政策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研究,更是与国家、城市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生产和输出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如何使文化发展参与到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来,如何使文化政策调动、催发健康的文化和文学生产,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现今的中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精英文化、草根文化、通俗文化等在新传媒语境中激烈博弈。在新传媒时代我国的社会文化显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而就关于我国在新传媒时代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值矛盾,并不能简单地将这些问题统统归结是文化产业之弊端,传统的文化工业理论还能否适用当下中国的文化生产环境中,是大众文化研究者面临的课题。当下的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复杂的体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汇合,使得原本属于历时性发展的文化阶段,却表现出了共时性的文化存在状态。因此,中国文化与工业的相互结合,有其生成的必然性及合法性。在新媒体这个平台上,流行文化、草根文化的泛滥,大众文化的生产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着不同的面貌。
1.2 选题意义(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大众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与大众传媒携手并进,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不论是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还是研究领域都越来越多面化,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研究的方向。关于媒介和大众文化一直都是大众文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媒介权力"的关注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伯明翰学派都将其视为关注的焦点。而就文化研究不论是斯图亚特·霍尔还是约翰·费斯克等学者都细致的分析了媒介和大众文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石。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对社会的全面进步、更新人们的思想意识、加快民主化进程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众文化在实践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社会的负面效应,传统的大众文化理论的忧虑和担心,并没有在新媒体这一新环境下得到改善。如何规范引导大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将大众文化生产理论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文化建设,为我国的文化市场创造精神食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我国大众文化的走向和发展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大众文化的理论也必须放置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大众文化结合起来,根据其产生的新的问题和特点结合大众文化丰富的理论基石对大众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性思考,才能清晰的把握当下的大众文化,促进我过文化的健康发展。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对传统的大众文化生产理论进行思考和考察,才更显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有利于深化和理解当下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自大众文化理论被引进中国,过去的 20 多年里,我国的大众文化学者始终都不曾间断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探讨和研究。而随着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我国的学者也由最初的敌对、批判到当下用更冷静、更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审视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从这一点上来讲,本文选取视频网站这一新媒体个案,分析其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从小处着手来探讨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工业理论的适用价值,既是现实问题也是理论问题。
其次,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有助于对当前大众文化理论的解读。大众文化理论兴起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其理论适用度和指导方向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之下。而在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背景之下,大众文化也呈现出一些我国特有的问题和现象,那么大众文化理论还能不能适应于当下的中国特色,是否能够知道我国的文化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探讨文化工业理论在我国新媒体环境下的理论视角是具有理论实践意义的。
第三,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网络对中国社会和人民大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网民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互联网的使用早已经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视频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视频网站的突起不仅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深入,更是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致命的冲击。将视频网站作为个案,探讨其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能使我们清晰的把握在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生产的新的特点和大众文化的优缺点,使我们注意不同媒介之间不同文化形态的矛盾和冲突,以便更好的协调不同的文化形态,注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现象,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1.3 研究现状(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大众文化理论诞生于西方学术界,之后不断发展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的流派和主要观点:
①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性人物包括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瓦尔特·本雅明、赫伯特·马尔库塞和尤尔根·哈贝马斯等。"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总称。不同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个体劳动者创造的精神产品,它是以建立在科学技术上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前提,以文化工业生产为标志、以市民大众为消费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的。法兰克福学派较早旗帜先明地提出"批判理论",而且把批判的目标与内容由传统的"政治、经济",转向"社会"和"文化".这种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的转型,直接影响到该学派的批判视角以及其后的后现代主义等。法兰克福学派是以一种批判的视角,以一种超越的维度,来审视社会问题,以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这与传统的阐释学派不同。
法兰克福学派注重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进行宏大批判,重宏观审视,并无个体概念。他们从媒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入手,揭示出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工具性,并指出媒介意识形态具有操纵、欺骗和辩护的功能。法兰克福学派对媒介文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和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立场是一致的。
②英国伯明翰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霍加特、雷蒙德·威廉姆斯、E·P·汤普森、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等。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评的对象涉及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畅销书、儿童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在这些众多而分散的研究内容中,大众媒介始终是其研究焦点,尤其是对电视的研究极为关注。霍加特、威廉姆斯、汤普森等主张文化唯物主义,成为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他们对贬损、混淆大众文化的精英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毫不妥协的批判,并将大众传媒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伯明翰学派关注的则是媒介文本意义产生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对受众的微观实践进行考察,重个体体验,侧重微观文本分析。
伯明翰学派借用了社会学、人类学和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媒介文化现象。
③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及其观点: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应用理论来源于文化产业的具体实践,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营销的过程进行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交叉。以美国文化产业理论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十分注重对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方面的理论研究,代表着当今世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新方向。美国文化产业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实现了对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发展和创新。
(二)关于大众文化生产的研究:
①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的生产代替了文化的创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创造出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文化",其已丧失了文化本身的特点。文化工业通过所生产的大众文化向人们提供标准的和毫无思想深度的文化产品,以此控制和操纵了人们的意识。在文化工业下,人们不仅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文化消费的权利,大量的类型、风格和内容日趋雷同的文化产品,使人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减退,文化和艺术失去了原本的超越精神。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反对文化与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工业化等生产形式。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对大众文化批判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广的是阿多诺,"文化工业"是阿多诺使用最多的术语。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是携手并进的,大众对标准化的产品的消费,是源自于他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标准化、机械化和重复化的枯燥性质。
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否定与批判不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本雅明对文化产业并没有完全否定,而是持一种乐观态度。本雅明通过对电影艺术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机械复制的艺术理论,肯定了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机械复制对人类文化特别是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当时社会中的机械复制手段具有革命性意义,满足了大众强烈希望事物在空间和人性上更为贴近的意识,实现了对机械世界和自身机械性的超越。
②伯明翰学派:生产和消费是伯明翰学派理解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将文化生产看作是生产方式之一,将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基础中来,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相联系。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有关,因此也跟权力、表征和身份认同有关。伯明翰学派奠基人之一的雷蒙·威廉斯将文化理解为整个生活方式,将文化的概念和"艺术"分离开来,开创了"文化唯物主义".威廉斯坚持对文化的理解,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中,通过日常生活的表征和实践来进行,在生产条件的语境中来探析文化的意义。
威廉斯在《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中提出了"流程"概念,论争了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文本,将是一切人等的生活实践和意义。文化实践无论是什么样的服务目的,其生产意义将无可争辩是物质性。
伯明翰学派的另一个奠基人斯图亚特·霍尔则更是反对法兰克福学派单纯把文化工业看作精神鸦片的观点,其代表作《电视话语的制码和解码》中论证了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为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提供了一套新理论和新的分析话语。而另一位文化研究的着名人物约翰·费斯克也指出了电视制作的生产和流通的两个阶段。
大众文化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石,这些学术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当今研究大众文化必不可缺的理论坐标和学术风向标。
就新媒体的研究而言,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壮大,不仅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更带来了新的文化繁荣。
(一)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和规范:在西方学者看来,相对于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及印刷媒体),新媒体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宽广,它既没有像传统媒体那样明确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建立起如传统媒体那样完整的产业结构。因为新媒体本身处于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任何对于新媒体作出的定义和规范,都可能在一夜之间过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界定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1]
(二)"新媒体"的特征:一、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二、强调互动,信息接受者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三、信息获取与发布途径高度集成化与私人化;四、传播手段多样化,跨媒介传播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五、信息传播、接收工具与互联网高度结合。
(三)关于新媒体的类型划分:纽约福德姆大学的教授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里,从媒介演化的视角,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旧媒介(old media)是指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都是旧媒介,它们是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的媒介,比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旧媒介的突出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新媒介(new media)指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滥觞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其界定性特征是:一旦上传到互联网上,人们就可以使用、欣赏,并从中获益,而且是按照使用者方便的时间去使用,而不是按照媒介确定的时间表去使用。新媒介的例子有电子邮件、网上书店、播放器、报刊的网络版、留言板、聊天室等。新新媒介指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起于 20 世纪末,兴盛于 21 世纪,例如博客网、维基网、"第二人生"、聚友网、脸谱网、博客网、推特网等。
(四)对于新传媒语境的研究,西方学者的学术视角和研究领域非常的开阔,几乎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产生了崭新的传媒语境。就国外学者对新传媒语境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相关研究可以发现,①探讨由新媒体催生的新语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前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赛迪·普莱恩在《论手机》中预言,移动通讯将会深刻影响社会组织模式与私人生活,同时也会创造一个崭新的文化领域。托马斯·费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中以专门章节描述了网络社会各地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他认为,"在新传媒环境下,全球化不再等于美国化,中文、印度语、阿拉伯语都可以发展出全球性的报纸、广播、电视频道,各地的本土文化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来进行传播".[2]②新传媒语境对社会文化、商业经济、国家制度方面的影响:杰夫瑞·纳伯格的《书籍的未来》、特里·弗卢的《新媒体导论》、罗杰·菲德勒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帕夫立克的《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的前景》及大卫·柯塞尔的《赛博空间本体论》等着作都从现实层面诊释了新传媒语境对社会文化、商业经济、国家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大众文化的研究方法:①比较研究:是以乐黛云、谢冕、李陀[3]
等为代表集中在文学评论领域,对大众化的文学、影视作品进行文化分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本上是分门别类的研究,缺乏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构建。
②媒介文化研究:中国的媒介文化研究思潮在 21 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很多学者积极引进西方的文化理论,译介文章,编辑杂志如《文化研究》、《视界》等,一时间文化研究成为 21 世纪中国文艺评论界、文化学界、社会学界和传播学界的一大景观。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翻译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的丛书主要有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当代学术棱镜丛书-媒介文化系列"(如《文化理论和通俗文化导论》、《第二媒介时代》、《文化民粹主义》、《解读大众文化》等);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和传播译丛"(如《通俗文化理论》、《认识媒介文化》、《表征》、《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媒体文化》等);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大众文化研究译丛"(如《理解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电视的真相》、《午后的爱情和意识形态》等);中国学者梳理媒介文化理论的着作主要有张锦华的《传播批判理论》、肖小穗的《传媒批评》、陆扬、王毅的《大众文化与传媒》等。
对中国本土的媒介文化现象进行个案研究的着作主要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如包亚明的《上海酒吧》、戴锦华的《隐性书写》、胡大平的《崇高的暧昧》、王晓明编着的《在新意 识形态的笼罩下》等,蒋原伦的《媒体文化和消费时代》等。纵观中国当代的媒介文化研究,研究者基本上是吸取了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资源,整合了两个学派的观点。
③文化研究:是以孙占国、邹广文教授等为代表从更宽的领域对大众文化做分析,孙占国发表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书,邹广文发表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一书。
④理论批判研究:是许文郁、朱元忠等发表了《大众文化批评》一书,系统地建构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批评理论。
⑤跨语境研究:是金民卿写作了《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一书,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大众文化的现实境遇和未来走向等问题。
(二)关于大众文化生产的研究:金民卿的《大众文化: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孟繁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生产》等,都讨论在市场经济下,文化的三种格局:主流文化、走向边缘的知识分子和以中性面目出现的市场文化。分析了大众文化生产的问题和规律,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当下的大众文化生产首先,要符合当前的文化政策"弘扬主旋律,发展多样化".其次,既要多样化发展又要规范文化生产。第三,要支持高雅文化的生产和传播。
随着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时间的不断加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空间等也随着新媒体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究视角也逐渐的扩大,并在研究中不断的发掘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
(一)李光斗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李春生的《从航美传媒美国上市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等文章,都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新传媒时代己经来临。
石惠敏《新旧媒体互补走向双赢之路》、汪谷震《融合创新:实现传统媒体的新跨越》、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等提出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融合、共赢的理念和思路。
①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曹春丽《论新媒体》[4]、辛摘《新媒体的定义》[5]、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6]等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将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界定大致归纳为三种倾向:一是从时间纬度理解新媒体,二是从传播技术的角度界定新媒体,三是以具体特征来描述新媒体。虽然界定的角度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也就是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7].就新媒体研究的特征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相同。
②在新传媒语境的研究领域,中国学术界也对在新传媒语境下的各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可以大致概括为:第一,关于新传媒语境生成的研究。
如何辉、刘朋等学者在《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一书中指出,随着媒介系统的发展,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媒介环境的外延扩大,媒介系统外的传媒语境发生了深刻变迁[8].
第二,关于新传媒环境新特点的阐述。研究主要指出的新传播语境的特点主要有:传播过程双向性增强、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体改变旧媒体等。
第三,关于新传媒语境对社会影响的分析研究。新传媒时代对社会生活和大众的生活模式都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就相关研究综合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新传媒语境改变了媒体的话语格局与传播和接受形态;新传媒语境产生了民主的社会政治环境;新传媒语境诞生了全新的新媒体经济时代;新传媒语境扩展了新的文化语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类的思维方式。
第四,关于新传媒语境下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这类研究可以说是当下的主流,研究数量也非常庞大。主要是根据新传媒环境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相关对策研究。如吴信训《新媒体与传媒经济》在新传媒环境中为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寻路觅踪[9].尤琪《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法则》、胡泳《新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郑羌《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版权保护》等都属该类研究。
(二)对于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文化的研究:新媒体所带来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1.刘蓓蓓认为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本以其持久、绝对于声音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手机短信也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联络与交际的工具,它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平台,是一种自由空间的延伸,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2.周志强在《在媒介裂缝中走失》[10]中认为今天的传媒已经分裂成两种基本形式:与国家叙事紧密关联的传统传媒(主流传媒),与私人叙事紧密关联的新传媒。前者立足于消费意识形态,后者则逐渐形成一种娱乐意识形态。3.任晓敏则在《媒介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介的"聚合力"和"扩张性"分析》[11]认为网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文化传播媒介,网络文化范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兼容。4.许正林在《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12]中就新媒体环境下大众文化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进行了分析。5.对个案的研究,例如何璟莉在《从"百家讲坛"热看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13]里认为,《百家讲坛》的文化传播通俗易懂,生动而不浅薄。"百家讲坛"热反映出整个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她认为,大众传媒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之成为提高国民素质、沟通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6.孔繁俊在《新媒介与大众文化-以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之视角》中探讨了在新媒介时代下的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的文化回归文化特质后的新生,还是一种比传统大众媒介时代下的大众文化更为愈演愈烈的非文化。[14]
7.郑安钢在《试论新媒体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建设》中主要探讨的内容为互联网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媒体等"新媒体"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建设。[15]
8.谢圣华则是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游戏化审美倾向》中讨论了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游戏化审美倾向,以及对美的"感性与直觉"的体验方式。[16]
综合我国大众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以及关于新媒体和大众文化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当下我国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多视角、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而关于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介的发展和融合对我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及大众文化出现的新的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并不多,这也为我们以后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文本。可以说,电子传播媒介的兴起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带来了一种控制;既预示着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这些对大众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语境中的研究必定会让我国的大众文化研究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1.4 研究难点(Research Difficulties)。
大众传媒的变化日新月异,大众文化的发展也是必然的,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的转变是一种扬弃的过程,然而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是隽永的,它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在新的语境中对其进行新的理论建构。本论文写作的难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在新媒体这个环境之中通过对视频网站大众文化的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生产主体出现的新特点的进行分析。我国新媒体产业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产业化成果突出,但仍然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视频网站作为新媒体之一其发展虽见成效但技术经验落后、网络侵权问题、内容创意水平较低等,依旧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视频网站自身尚有诸多问题的当下,如何把握大众文化生产过程中的转变,讨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文化与其以往有不同的特点,是具有挑战的。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鲜有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创新点。
二是大众文化的理论基石既重又厚,如何将其理论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大众文化生产结合起来,分析大众文化生产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视角,探讨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需要对文化工业理论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才能理性的思考和审视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如何用"亦破亦立"的视角对传统的文化工业理论进行思考和考察,使其更显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我国大众文化的生产发展做出指导和启示。
1.5 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了新媒体和大众文化生产的理论渊源、意义及局限性,并对大众文化生产理论的运用语境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为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进行新探索夯实了理论根基。本文在新传媒环境下的大众文化生产进行分析,在已有的大众文化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等思维方式,结合大众文化的基本研究方法来探讨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方式和现实意义,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本文中所运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文学院阅览室及网上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
第二,案例研究法。本文选取视频网站作为案例,梳理了视频网站的品牌栏目,着重对其大众文化生产的转变进行分析,有助于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