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19 共461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临安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 
【第一章】县域文化创意发展问题研究引言 
【第二章】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三章】地方文化创意发展的现状、特点、成效与问题 
【第四章】临安市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第五章】区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研究相关理论回顾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912 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一词(代明,2012),他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真正起因。他将“创新”分为了 5 种情况,即开发或改良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创建新的产业组织。后来的研究将这 5 种创新类型归纳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饶扬德,2008)。而文化创意产业与这 5 种创新模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在于创造力,而创造力则来源于创新。Throsby(1999)对创意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总结,他研究指出,创意是创新的前提,是创新的起因。当创意产业的发展涵盖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在市场化阶段过程中,又涉及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并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产业的组织变革并引起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很好的借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1.2 产业集聚理论

  文化创意产业除了具有创造力,其落脚点还是一种产业集聚,只有将新的“创意”作为一种要素引入到产业生产体系中去形成集聚效应,创意产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创造力。2004 年,斯科特在《文化产业:地理分布于创意领域》中对文化产业的空间聚合倾向进行了分析,他在研究中指出,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共生性,文化产业的布局应该延续这种共生性。该研究为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此外,Galina(2004)按城市空间设计方法对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设计,为欧洲大都市文化产业集聚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建议,而哈罗德(1996)则对都市文化空间进行了整体探讨,并重点讨论了文化产业设施布局。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大发展,需要文化创意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创新合作、整合资源。巨荣良(2009)研究指出,产业的发展需要 5个要素,分别是市场、资本、技术、人才和行业规范。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种要素相互配合。钱杭园(2009)对临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中指出,临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并且还具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素,人力资源、资金配备、基础设施、组织管理等已然完善。在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已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

  2.2 文献综述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高红岩,2010)。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早源自于英国,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无形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内容密集型的产业活动,且这些内容基本上受着作权保护,形式是物质的商品或非物质的服务”.从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同时强调个人的创造力、灵感,理念、技能是创造价值的核心。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大致有两类:一是欧美型,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二是亚太型,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为代表。相关的概念如“版权产业”、“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等。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如霍金斯(2006)从专利授权角度出发,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商标、专利、着作权、设计四项子产业。凯夫斯(2004)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一门新的创意文化产业经济学。亚太学者相关研究如我国统计局 2004 年提出的“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统计主要内容为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广告装潢、表演艺术、环境艺术、视觉艺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雕塑、工艺与设计、服装设计等。杭州市对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意与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产权的形成与应用为载体,以创造财富与增加就业机会为目标的产业集群。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统计范围涉及国民经济行业二、三产业中的 11 个门类,30 个大类,81 个中类和 145 个小类行业此外,金元浦(2010)、杨江云(2012)、朱自强(2012)等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2.2.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异

  按地域类型来划分,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为省域层面、市域层面和县域层面。目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省域、市域层面的研究较多,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县域层面的研究还显不足。

  省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省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相对成熟,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早、发展较好的省市,例如,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已有研究通过归纳省市内大部分城市的文化产业现状与特点,总结发展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来实现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研究如沈晖(2001)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沈望舒(2004)对北京文化与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韩英(2006)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冯子标(2006)对山西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李蒲弥(2006)对广东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吴声怡(2007)对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分别对浙江、北京、山东、山西、广东、福建等省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的研究。

  市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县域层面的研究和省域层面的研究相似,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的分析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与省域研究不同的是,由于县域范围较小,学者更多的从事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也更具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县域层面的研究在数据和研究问题上都比省域层面更深入,更注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相关研究如张蔷(2010)探讨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指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集群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并逐步推动建立国际文化创意城市联盟,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此外,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如杭州、广州、深圳等,通过研究论文集、文化蓝皮书等对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翁旭青,2011)。

  县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县域层面是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县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相关研究如李承宗(2003)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误区进行了探讨、柏定国(2005)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蔡世勋(2005)对湖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王风民(2007)对确立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方略进行了探讨,这些文章均是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和模式的选择研究。而钱杭园(2009)则对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对策,如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以及推进机制创新和支持体系建设。

  2.2.3 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

  县域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与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研究还较少,已有研究还多停留在概念界定、现状分析等较浅显层面。关于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由于县域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县域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开始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部分地区提出了“文化创意”时代,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 Grodach(2013)也指出,文化创意经济的实用机制和产业政策正成为研究热点,Coulson(2012)对英国音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如马骏(2014)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增长增长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朱吉亮(2014)和花建(2014)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创意”概念含糊,认识不到位,导致地方政府部门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创意的产业属性,也就看不到文化创意产业蕴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而言缺乏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来推动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关学者研究如程瑞(2008),张文山(2015)。

  此外,李承宗(2003)对我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误区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 3 个误区,“民办县域文化产业无所作为”、“县域农村文化产业没有前途”、“县域文化产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他系统澄清了这些既有认识误区。研究认为县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要民办才能出特色,而且多地实践证明民办优于官办;将城市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产业没有前途硬扯到一起是不正确的,分析县域农村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并推进技术创新和供给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增大辐射半径,县域农村文化产业也将有可能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国县域文化产业具有独特性,在中国入世后,文化产业也能主动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县域文化也能走向世界。相关研究为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县域文化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中仍处于弱势,加强县域文化产业相关研究仍有必要。

  中共崇州市委党校课题组(2012)以崇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指出,县域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就崇州而言,问题在于县域文化产业与大都市相比发展还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还没有形成较为良好的尊重知识、尊重创意、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2.2.4 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县域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整理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已有研究多集中在理论探讨与初浅经验总结。相关文献中,大部分是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对实践的指导方针,除少量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外,大部分没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对应用的研究还有待开展。

  (2)研究的区域多为宏观层面的省域或市域层级的发达地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域研究多集中于省市地区,而具体到县域层级的研究较少。区县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有一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存量基础且易于归纳分析,从可持续发展来看,需要完善针对县域层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

  (3)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较为缺乏。现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多是针对城市或省份的研究,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几乎没有,有鉴于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在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对县域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有待深入开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