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消费主义角度下大众旅游研析
【第一章】大众旅游消费主义文化蔓延研究绪论
【第二章】关于消费主义理论
【3.1 3.2】大众旅游的炫耀性与符号化特征
【3.3 3.4】大众旅游的强制性与体验性特征
【第四章】我国大众旅游中消费主义形成成因
【第五章】大众旅游消费主义倾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消费主义在大众旅游中的滋生与影响参考文献
结语
文化与经济像两个齿轮,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相咬合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促使消费主义以其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纳入了意识形态体系,开始影响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消费的不断升级又反过来给予了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力。然而,当两个齿轮的配合和速度发生不协调时,社会发展的链条就面临着停滞甚至断裂的危险。
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更需要正确的意识形态的跟进和引导。不可否认消费对我国旅游市场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大繁荣。
然而当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经济规划没有及时跟进时,就会导致消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遏制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引导可持续旅游消费体系,为旅游经济和旅游消费的发展指出正确的方向。
首先,政府在发展旅游经济时,要把握好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严厉打击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旅游企业。加强对自然景区和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管理,规范旅游广告市场,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全民的旅游素质,倡导高尚、健康的旅游消费。
其次,旅游企业的开发应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不跟风、不盲从,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开发具有文化底蕴、精神激励作用的旅游产品。在为游客带来轻松愉悦的同时,能够使游客收获心灵震撼和思想启迪。
最后,游客自身要建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个性爱好进行合理、健康、科学的消费。杜绝攀比、盲从心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勤俭节约为美。在旅游观光过程中,要文明游览、保护环境。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文化水平,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陈学明,吴松,远东。痛苦中的安乐--马尔库塞、弗洛姆论消费主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8]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2009.
[9]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2003.
[10]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三联书店,2013.
[11]弗洛姆。逃避自由[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2]王小波。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变迁[M].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8)。
[13]熊辉,杨莉。《浅议意向形态》[J].文教资料,2007(11)。
[14]苏北春。快乐哲学与休闲体验:消费时代的旅游审美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5]崔美玲,朱斌。浅谈中国自驾游的开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
[16]石艳。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2.
[17]王素洁,齐善鸿。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J].旅游学刊,2005(6)。
[18]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
[19]吴建华,陶丹艳。论"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20]陈天然。消费主义视角下大众旅游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以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旅游者为例[D].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2011.
[21]李隆华。关于旅游本义的思考--从海洋看人类旅游[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
[22]王镜,马耀峰。消费主义与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J].生态经济,2007(2)。
[23]陈春。"80 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4]胡远哲。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消费文化景观--以跳水类节目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文艺学,2014.
[25]李拉扬。旅游者时尚消费研究一一符号的视角[D].东北财经大学,2007.
[26]王飞。消费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7]郑军。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8]余志远。成己之路:背包旅游者旅游体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9]陈才。意向·凝视·认同--对旅游博客中有关大连旅游体验的质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30]耿奖研。休闲价值与"成为人" [D].山西大学,2010.
[31]江琴。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当议[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
[32]李萍、许春哓。旅游体验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
[33]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J].天津社会科学,2006.
[3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35]温旭琼。红色旅游---"消费时代"的一种审美文化解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6]冯淑华。红色旅游文化软实力及其符号化研究[J].旅游研究,2012.
[37]杨振之,邹积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J].旅游学刊,2006.
[38]马晓京。旅游商品消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39]周思芬,谢春山,柊静。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美学解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40]Harrison J.Being a Tourist: Finding Meaning in Pleasure Travel,UBC Press,2003.
[41]Segal,Jerome.Alternatives to Mass Consumption.In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985.
[42]Edward L.Grubb,Harrison L.Grathwohl. ConsumerSelf-ConcePt, Sylllbolism and Market Behavior[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67(31:4)。
[43]James S.Duesenberry.Income,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4]Pasi Falk.The Consuming Body[M].London:Sage,1994.
[45]Steven Miles.Consumerism:As a Way of Life[M].London:Sag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