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当前社会消费领域浪费现象的表现及其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0 共4312字
论文摘要

  一、学术界有关消费与浪费问题的理论研究
  
  要理解浪费行为,首先要理解消费行为,针对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一般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对“一般性消费”有比较经典的论述,而且这一概念在微观理论中也有非常充分的阐释。托尔斯坦·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对“炫耀性消费”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此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以及庇古《福利经济学》都对这一问题有所论述。在上述学者的启发下,相对收入理论、位置消费理论等,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深化。何谓“浪费”?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这是个古往今来都始终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具体形态的表现方式也极为纷繁。在经济学领域,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等对此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寻租理论、炫耀性消费理论等对浪费的经济学研究都有极强的理论深意。在国内学术界,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由黄铁苗主编的《节约经济学》一书,该书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具有先导性意义。但就整体而言,对于浪费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学界还属于相对边缘的课题。

  对于浪费的态度,在近代社会之前,无论中外,都毫无疑义的持批判态度,这种批评直接产生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历史背景,也与主流的社会伦理或道德规范一脉相承。但是,当世界历史开始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学者们对于浪费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古典阶段,学者们歌颂节欲与积累的美德,因为除了海外掠夺,这几乎是原始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所以他们的主流观点都是少消费、多积累。马克思将其理论观点概括为“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但是,到了17世纪,学者开始鼓吹奢侈,政府开始倡导奢侈,违背传统道德规范甚至宗教教义的奢侈行为在诸如马尔萨斯这样的经济学家中得到了支持:奢侈消除“过剩”(而过剩只能由“地主”来消费)从而促进财富增长。及至凯恩斯,浪费(不仅是私人消费的浪费,更包括公共消费的浪费)似乎得到了更为宏大意义上的明确支持,他甚至采用非常极端的语言表述说,哪怕再造金字塔甚至乱挖地,也有益于经济增长。这一点正是中国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努力践行并乐此不疲的真实写照,大量堪比“金字塔”的形象工程、大量因为“豆腐渣”所以反复挖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原理意外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实践。
    
  二、当前社会消费领域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浪费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如果要进行理论界定,本文认为,借鉴“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概念,浪费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其消费中产生的效用满足,并不来自于消费者对物的直接消费过程,而是来自于在消费过程中由于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而得到的效用满足,物的消费过程其本身的边际效用为零甚至为负,这是一种与消费理性假定直接相悖的行为,因此可以从经济学意义上视为浪费。

  明确了这一内涵之后,有助于我们判断究竟哪些消费行为属于浪费。例如,奢侈品消费是否属于浪费?奢侈品自身通常具有卓越的质量与独特的设计,对于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群体而言,奢侈品消费是其追求商品内在质量的体现。奢侈品也具有非常强烈的模型或代码意义,是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经济成功者的“标志”.但是,在当代中国,本应限于小众范围的奢侈品消费日益在大众领域盛行,这背后的逻辑难以用经济收入来解释,而至少体现出两种极为强烈的社会心理:第一,传统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强烈依赖;第二,西方拜金思想影响下的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追求。在这样的社会意识支配下,奢侈品由成功者“战利品”的角色转变为成为渴望成功者的“装备品”角色,少数人的消费行为蔓延成为社会性的浪费行为。类似的,在有形商品的消费行为中,当消费行为的主要目的已经脱离了对于商品自身质量属性的关注,此类消费就极有可能被视为浪费。

  另一类存在一定争议的行为是,婚嫁丧葬一类行为,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消费或者浪费?婚嫁丧葬作为社会活动仪式,其存在的基本意义只能用社会心理予以解释;但是,作为一项具有极强社会象征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又必须建立对当前社会消费领域浪费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于物质性消费基础之上。在此,或许值得讨论的是:在此类行为中,究竟哪些物质性消费属于服从于仪式的社会象征性的需要,而哪些物质性消费则与此象征性意义无关?如果某些项目的存在(例如超出宾客实际餐饮需求的酒宴、豪华车队迎娶或送殡)是为了炫耀家庭财富或者社会地位,而不是用于象征代表婚姻或者死亡的社会意义,就可以视为一种浪费。类似的,对于那些建立在社会心理需求而非生理需求基础之上的消费行为,如果此类消费行为中所引致的各类物质性支出,已经超出了该项消费行为本身代表象征的社会意义的需要,就可以视为一种浪费。

  除了私人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在中国,消费浪费现象的另外一个重灾区在公款消费领域。有关公款消费的准确数字,统计部门并无权威数据发布,但据2012年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的一份名为《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的提案指出,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另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l+l》栏目中披露,中国行政开支,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占总行政开支的30%.不仅公车消费、公款吃喝等问题一直饱受社会公众诟病,政府部门的人均耗能量、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用电量等多项指标同样极为惊人。抛开大量公款消费可能涉及到的腐败问题暂且不论,政府的日常运行都是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之上的,各种隐形浪费持续存在了多年,而且开列在预算内财政支出之中。这一类与生产过程以及价值创造过程没有任何直接关系、对政府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公众也没有任何裨益的浪费,直接形成对国民财富的侵蚀。

  三、消费浪费现象产生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发生在公款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其负面消极的社会经济影响表现非常突出,对此各界观点并无争议。但是,对于如何看待私人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却有着一定的争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必否认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二战后的美国,鼓励消费(甚至是浪费)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共识,以至于美国《时代周刊》甚至撰文提出了“节约就是反对美国”的理念。若简单类比,则建设“节约型社会”似乎成为了一种缺乏经济意义的政治动员或者道德口号。

  固然,私人消费是个体行为,其成本主要由个人承担,而其收益也主要由个人享有,但是,哪一类私人消费是脱离社会范围而存在的呢?在私人消费领域内的浪费,看似纯粹个人选择,除了进行道义谴责,似乎难以进行更为严苛的指责(否则就构成了对个人理性与自由选择的粗暴干涉)。不仅如此,由于对凯恩斯理论有意无意的错误解读,以浪费的方式进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甚至成为可取之道,因此才出现了“限制公款消费导致经济增速低迷”、“限制高端白酒消费打击了国内白酒行业的发展”等似是而非的命题。但是,内需与私人消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消费与浪费也不能直接等同,二者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绝对不能忽视凯恩斯写作《通论》的时代背景与当今时代背景中截然不同的资源约束条件,正如抛开了古代社会与当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背景、就不可能理解古今学者们对于消费问题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变一样,抛开了凯恩斯时代似乎一切生产要素都在“过剩”的背景与当今世界已经逐步陷入“可持续发展危机”的背景这二者之间的天渊之别,又怎么能将凯恩斯“再造金字塔”的构想作为蓝图实践?

  产品的完成无外乎自然资源与人类劳动力作用的共同作用,从资源的角度看,多数资源既有自然稀缺性,也有经济稀缺性,即便某些资源看似并不具有自然稀缺,例如水资源,然而,为了让这些资源能顺利的从自然形态转化到能够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所用的形态,例如海水的淡化处理,这种经济意义上的稀缺也同样无法容许人类肆意浪费。在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许多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并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无法用其它资源取代(例如天然气可以在作为动力能源方面成为石油的替代品,却无法在作为化工原料方面替代石油),还表现在某些生态方面的功能是无法替代的(例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的生态功能就很难用任何其它自然资源予以取代)。对此类资源的浪费,意味着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的双重损害。而从劳动力的角度看,作为劳动力价值物化凝结的产品被生产出来、然后被浪费,但是劳动力价值本身需要在再生产中得到补偿,这已经形成一重浪费:与此同时,如果劳动力在价值补偿过程中以浪费的方式进行消费,这种行为无助于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并不能增加劳动力价值,再次形成浪费,而所有这些劳动力的再生产行为,也都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基本条件之一。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似乎已经到了容许越来越多的个体选择“浪费”的程度,但这绝不意味着此类行为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或者经济效益。因为现实情况下,浪费并不限定于高收入群体。

  凡勃伦明确的以歧视性对待与金钱竞赛两种动机描绘了不同收入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炫耀性消费或者浪费,意味着这部分社会资源配置的边际效益为零,虽于个人无害,然而却于社会毫无益处。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能就不得不以降低储蓄、零储蓄甚至负债的方式来维持这种与其收入并不匹配的消费方式。中国社科院曾经针对国内各主要城市的家庭整体负债率做过一项调研,结论显示,北京、上海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达到122%和155%;青岛、杭州和深圳等中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同期像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在115%.导致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家庭高负债率的成因非常多,但是盛行在城市生活当中的种种炫耀性消费恐怕难辞其咎。社会储蓄率的下降将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从表面上看,似乎增加了即期内需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长期却有可能损害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因为,由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已在源头上干涸。不仅如此,高收入阶层炫耀性消费所获得的效应往往建立于中低收入者的社会存在基础之上,而中低收入者的炫耀性消费却并不能在实质上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反而严重削减了个人通过储蓄进行投资从而改善经济地位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在未来与高收入阶层之间更大的收入差距出现,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李商隐在其诗作《咏史》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国一体,浪费并不仅仅被视为只关乎个人或者家庭的生活问题,而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具有警世意义的层面上。这不是诗人的夸张之语,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其产生发展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等,都值得理论界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