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如何协调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来源:知识经济 作者:王威
发布于:2018-04-11 共3098字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宏观经济起到了主导作用, 而微观经济则起到了构建经济实体的基础作用, 两者在市场机制下得到了有效的衔接与融合。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来看, 微观经济不再局限于国企以及集体企业, 而是与私用企业、股份制企业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经济发展体系, 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协调下, 两者的协调发展体现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体趋势。本文在阐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如何促进宏观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 协调发展;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构成国家经济体系的两大不同体系, 两者并非对立、互不兼容的, 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 两者不但具有协调共进性, 而且已经构成调控与发展、引导与实施的崭新发展关系。政府的设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导者, 以市场经济变化为参照, 制定出更科学的经济调控措施。而企业则需要主动参与宏观调控, 从而实现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趋势。

  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 主体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以社会整体经济为出发点, 对特定时间之内国民经济收入、供需总量、消费和投资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与衡量, 平衡三大产业结果关系,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供需价值的平衡, 尤其是保持实物两层的最大平衡度。宏观经济体系的运行以金融杠杆形式出现, 政府运用金融杠杆对经济结果、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从而对微观经济产生影响, 从而保证经济环境趋于稳定, 实现均衡增长目标。

  微观经济则是以企业层面为出发点,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负盈亏, 形成独立经济实体, 与市场供需之间建立有效交流。通过生产成本、供给总量、市场价格、利润收益、存货管理等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调配。企业运行机制的变化会受到市场经济息环境变化的影响, 并根据自身经济运行特点进行及时调整, 通过市场价格优化自身产销关系, 在企业自我增殖过程中实现市场盈利价值最大化。

  (二)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虽然宏观与微观经济分属不同经济体系, 但是两者却具有鲜明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来看, 社会化大生产格局实现了不同企业主体的有机衔接。由于生产工艺和经营模式不同, 这些经济主体又都具备各自的市场发展空间。宏观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微观经济利润的提升为动力, 如果微观企业盈利能力不足, 那么宏观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限制。通过市场竞争增加微观经济的盈利价值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而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倡导市场供需之间建立有机平衡, 在经济运行体系下, 企业生产活动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商品供应, 供应规模与产品结构会手段企业经营规模的影响。市场需求涵盖了投资和消费两大因素, 消费需求是消费者所具备的消费诉求, 而投资需求则是购置生产资料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 两者都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载体。只有实现供需结构协调。才能保证宏观经济的供需总量处于均衡状态。

  (三) 微观经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基础是微观经济能够保持良性循环态势, 尤其是生产消费处于活跃状态。在微观经济发展中, 如果货币形态或者供应形态发生变化, 那么卖方市场势必会出现价格上浮, 进而导致通胀幅度增加。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得到及时控制, 就会造成微观经济投资结构发生问题, 导致部分产品无法及时向市场供应, 最终造成消费基金有所增加。如果在宏观经济结构分析中剔除微观经济, 则这样的研究是毫无异议的, 而脱离宏观经济之后分析微观经济当中的供应数量、价格以及利润价值等也是面片的, 不具备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 政府要引导构建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 其调控行为对经济发展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而在经济机制的构建和运行中, 则需要突出于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一致性, 从而建立起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还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经济法律监管体系,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管理作用规范经济运行空间, 引导各个经济主体各司其职。对于微观经济主体而言, 良好的法律保障能够使其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保护自身权益, 从而自主选择不同经营方式, 提高自身盈利价值。

  政府是国家经济运行的监管者, 同时也是经济制度的制定者, 这就需要政府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 给予企业更大的经营自由,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监督监管职能, 保证经济竞争规范有序, 避免出现恶性经济竞争, 对于违反经济竞争规范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严惩, 从而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 根据宏观经济形式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政府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要保持积极态度,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拉动内需, 进而促进公关经济的稳定发展。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式来看, 积极的财政方针更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首先深入推行分税制, 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权力进行明确界定, 调整财政收入范围, 尽快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转移机制, 此乃个人建立起适应社会供需变化的财政制度。进一步落实税制改革, 突出税收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财政补给和政府举债形式刺激社会消费, 进一步拉动内需。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则需要突出稳健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支付能力决定了社会需求程度, 因此在货币供应总量和流通体系内, 在切实关注两者的量化关系, 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宏观供需关系。从这一点来看, 货币政策对于宏观经济调控、供需机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三) 将宏观与微观经协调发展落实到经济活动中

  微观经济的发展和运作始终处于分散状态, 而这些分散的经济形式联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政府的宏观调控成效是通过微观经济活动来实现的, 因此在宏观经济发展中需要注重微观经济基础的培育。企业需要对当前宏观调控有全面认识, 对各项调控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以此调整自身经营管理目标。微观经济目标是其发展的重要指向, 同时也是企业制定综合发展战略的前提。如果目标过低则无法深挖企业潜力, 对企业长期发展造成制约作用。如果目标过高则会造成企业盲目激进, 脱离经济发展现实, 同样会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因此, 只有保证微观经济目标合理, 才能保证其发展轨迹稳定持续。

  微观经济需要以市场经济环境下变化为先导, 不断调整自身决策机制。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 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而是以宏观调控形式监督企业发展, 这就为企业释放出更大的自主运作空间。但是一些企业由于长期受政府管理, 计划经济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 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微观经济发展中需要企业管理者积极转变经营发展理念, 与市场机制挂钩, 适应新环境的同时探索微观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在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 企业经营管理方向、执行理念、管理素养, 通过管理层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领域内, 不但需要先进的理论指导, 同时更需要科学的经济政策和实施保障。通过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有利于构建起更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 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经济政策, 为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 经济理论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 打破宏观和微观经济研究的樊篱, 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作用, 从而实现国家经济由实物调控到价值调控的良好过渡, 积极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促进宏观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君.我国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微观企业绿色竞争力水平关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2]吴振球.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关系[J].兰州学刊, 2007 (09)
  [3]钟承垠.对中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4]吴庆军.探究中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悖论”[J].新疆金融, 2004 (10)

原文出处:王威.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知识经济,2018(02):21+40.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