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2 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 - 4.6】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第五章】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民众边际消费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4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1.社会保障的作用机制:
4.4.1.1 社会保障对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影响
预防性储蓄是指为了预防未来会发生的突发事件,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会进行的一部分储蓄,进而会引起当期消费的减少。一方面,预防性储蓄理论重点论述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如何进行资源分配,另一方面,预防性储蓄也是居民为了应对未来的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因此,居民感受到的未来的不确定性越强,其用于未来的的预防性储蓄就会越大,居民当期的可支配收入就会减少。从总体上看,居民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未来收入多少是不确定的。二是居民未来支出多少也是不确定的。居民不能确定未来收入是多少主要是因为居民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失业,工资是否会降低。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疾病支付的医疗费,灾难,子女的学费等。而健全的社会保障能够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当未来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增强居民的抵抗力,进而降低居民当期对未来期间的恐惧感,可以增强当期消费水平。
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认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会合理的安排自己一生的消费和支出。因此,居民用于当期的消费不仅取决于当期的收入,还取决与未来的收入和支出。消费者未来的收入主要包括来自自身劳动的收入,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通过接受捐赠获得的收入等。
社会保障能够分散社会成员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如养老保险可以为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岗位后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居民生病时,由社会提供的补偿,减轻个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失业保险主要是指当居民面临未来失业时的一种补偿。因此,如果居民的生命周期中包含社会保障带来的财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居民当期的心理预期就会减少,居民就不会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准备更多的储蓄,预防性储蓄就会降低,从而居民用于当期的消费会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也会随之提高。
4.4.1.2 社会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凭借行政的力量强制建立的。一般情况下,政府从个人或者企业征收一定的税收,然后将这部分收入通过社会保障系统,合理的将这部分资金再分配给满足条件的个人。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一种收入的再分配,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的一种帮助。从而可以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效应能够降低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的预期,从而降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风险,也会影响居民当期的储蓄和支出。除此之外,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可以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在上一节中已经检验过,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对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具有促进作用。
4.4.2 我国医疗和教育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对比
4.4.2.1 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在世界的水平
我国的公共医疗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瑞典,日本的公共医疗支出比重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图 10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瑞典和日本,说明我国的公共医疗支出还比较落后。
4.4.2.2 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
教育公共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百分比,是指特定财年,教育公共支出总额(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占政府各部门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公共教育支出包括政府在教育机构(公立和私立)、教育行政管理和私人实体(学生/家庭及其他私人实体)补贴方面的开支。从表 4-9 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城镇居民家庭重视教育,农村家庭也逐渐重视教育。教育支出占据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收入,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固定性收入的农村家庭更要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储蓄。近年来,城市居民为了抢占教育资源,进入更好的学校不惜花费更高的学费,一些家长更是为了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利用假期上辅导班,这类现象越演越烈,家庭在教育上的储蓄也随之加大。而我国对于公共教育支出水平有限,大部分的费用还需要家庭独自承担。因此无疑加剧了家庭的负担,进而减少当期消费。
4.4.3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动农业机械化的高度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很高。然而,中国特殊的国情,巨大的城乡差距,在分析社会保障时还需要单独分析农村的状况。我国农村居民因病贫困,老无所养的局面一直很盛行。虽然近几年,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已经展开,但是实施的时间较短,保障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的“低保”标准低,覆盖率低,不能保证适龄人群得到合适的保障。而随着医疗,教育等市场化以来,农村居民的医疗,教育等支出快速增长,教育贫困,因病贫困等时有发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提高会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增加农村居民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有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4.4.4 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现状
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多数人都或多或少的享有社会保障。但是城市居民的医疗成本,教育成本比农村居民的更高。城镇居民的社保也远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4.5 信贷约束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指出我国从事农业和工商业的没有信贷的家庭中,有 18.89%的家庭需要银行贷款,但是有 14.8%的家庭没有提出申请,而剩下了虽然提出了申请但是被拒绝。大部分没有提出贷款的家庭将原因归结为“估计不会成功。”尤其是农村家庭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对于贷款程序步骤感到陌生和恐慌,以至于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贷款,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款。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一个人的一生划分为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消费者在青年时期时,当期消费多,收入水平有限,不过未来预期收入会增多。进入中年之后,消费比重会逐渐开始下降。如果消费信贷不够发达,将会阻碍青年人和中年人的消费,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4.6 其他因素分析
4.6.1 人口老龄化
从表 4-10 中可以看出我国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因此,未来我国将面临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我国经济还未达到发达水平之前,人口老龄化无疑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取得的工资性收入一般都会储蓄起来,而不用于消费。
4.6.2 文化因素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居民在传统上会将一大部分钱进行储蓄,进而会降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致使我国消费信贷在农村的发展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消费信贷的不发达也会阻碍我国居民的消费,进而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