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外科学论文

肛瘘术后三黄洗剂加味便后熏洗伤口的临床效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18 共2254字
论文摘要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中医亦称肛漏。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治疗以手术为主,肛瘘手术切口一般不予缝合,由于创伤炎症刺激、创面污染、及其他各种因素制约,术后易出现肛门渗液较多,肛缘水肿等,严重者可以出现感染,导致创面愈合时间长,故术后创面多愈合缓慢,病程长。

  为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减轻痛苦,近年来我科采用术后三黄洗剂加味便后熏洗伤口,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观察对象

  1.1 病例来源 选择我院 2014 年 1 月 -2014 年 5 月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低位单纯性肛瘘诊断标准:只有一条管道,内口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均接受肛瘘切除术者;符合中医辨证湿热下注证:肛周经常流脓,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肛周有溃口,按之有条索状物通向肛内;舌红,苔黄,脉弦或滑;创面面积介于与 2cm×3cm 与6cm×2cm 之间(创面面积以手术当日创面大小为原创面面积);年龄在 18~65 周岁,男女不限。

  1.3 排除标准 伴严重心脑肝肾疾病、糖尿病、结核病、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紊乱、慢性腹泻、肛周皮肤病、肿瘤放化疗、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满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2、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 20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36.3±4.4)岁;病程 3~20 年,平均 11 年。对照组男 21 例,女 9例;平均年龄(35.2±5.2)岁,病程 1~20 年,平均 9 年。经统计学分析,2 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2 组患者行肛瘘切除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术后常规予以抗炎、止血、软化大便等对症治疗;术后第 2 天开始每日便后先熏蒸后坐浴,约10~20min,再用凡士林纱条换药。

  3.1 治疗组 采用三黄洗剂加味,便后熏洗伤口,药用:黄芩 15g,大黄 15g,黄柏 15g,苦参 15g,五倍子、芒硝各 30g,冰片 2g,每日 1 剂,水煎 2 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 2 次,每次 200mL,加温开水 2L。

  3.2 对照组 患者术后采用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2L 熏洗坐浴 2 次。

  4、 观察指标

  4.1 创面愈合时间 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之日作为创面愈合时间。

  4.2 创面渗液消失时间 明显改善:创面渗液基本消失,外用 2 块纱布无明显渗透;改善:仍有创面渗液,外用 2 块纱布稍有渗透;无改善:创面渗液无明显变化。

  4.3 创面愈合率 以公式计算伤口不同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愈合率 =(原始创面面积 - 未愈合创面面积)/ 原始创面面积,计算平均创面愈合率。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测量指标都以(x_±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疗效观察1 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渗出消失时间比较2 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渗出消失时间比较见表 1。经 t 检验,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创面渗出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论文摘要

  2 2 组术后创面愈合率比较。

  经治疗后,2 组患者术后创面均治愈,2 组患者治疗后第 7 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 14 天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摘要

  讨  论

  肛瘘的形成多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然破溃或手术切开排脓后,脓腔缩窄,变成管状,破口缩小,不能自愈,即成肛瘘。药物治疗只能减轻症状,不能除根,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瘘管切开术,术后换药治疗,因切口不缝合,靠肉芽组织生长填充切口而愈合,病程较长,一般病程 26d 左右,且术后易出现创面渗出液增多、肉芽生长不良等并发症,延缓创面愈合。祖国医学也认为,肛瘘是湿热之邪,下注魄门,气血凝滞,蕴结不散,血败肉腐,腐肉未去,新肉不生,遗留而成。虽经手术切除,但创口局部湿热未尽,湿热之邪凝滞气血,侵入组织经络,可影响创口的愈合。故肛瘘术后良好的中药熏洗、坐浴,也是手术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药熏洗疗法是利用温热的药液,先熏后洗,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使药液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及创面组织吸收,减少创面渗出液,促进创面愈合。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中药局部熏洗有良好抗感染作用,且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肉芽组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切口的愈合。三黄洗剂加味中黄芩、大黄、黄柏、苦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杀灭作用,清热有抗菌消炎作用,燥湿即达到脱水消肿减少渗出液的目的。五倍子有消肿、止血的作用,现代药理学分析五倍子的主要成分是鞣酸,有明显的收敛、抗渗出、抑菌作用,芒硝、冰片均有消肿止痛之效,且冰片还有利于药物的扩散和吸收。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生机敛疮之功,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组织供氧及营养吸收,减少渗出,促进水肿消散和切口的愈合,本方能控制创面炎性反应,保护创面,为创面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玉瑶,谷云飞 . 肛瘘术后的创面治疗研究进展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440.
  2. 李曰庆 . 中医外科学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0. 244~247.
  3. 毛细云,张利容,王建民 . 白竭散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2(12):1183.
  4. 陈媛媛 . 德湿康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 河北中医,2004,26(6):423.
  5. 曹波 .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6):1870.
  6. 宋铎,马兆哲,王永,等 . 肛泰软膏加三黄洗剂在痔术后促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 .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763.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