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外科学论文

中医分型辨证外治90例外吹乳痈患者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02 共2554字
论文摘要

  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是因乳头皲裂染毒,乳汁排挤不当;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胃热壅结,经络不通,导致气血郁滞,郁热成痈,属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炎。蔡国珍主任为全国第三批、江西省第二批中医外科名医,对乳房疾病的外治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对乳痈的外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为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研究外吹乳痈的中医外治法,本文收集90 例外吹乳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5 例采用导师的中医分型辨证外治法治疗,对照组45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90 例病例均来自本院 2011 年 1月 ~2013 年 8 月中医外科门诊,全部为哺乳期患者。治疗组 45 例,年龄 21~36 岁,平均 28.5 岁,平均病程 7.5 d;对照组 45 例,年龄 23~32 岁,平均年龄27.4 岁,平均病程 7.1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痈的诊断标准。排除内吹乳痈和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郁乳期 (气滞热壅期) 导师认为外吹乳痈郁乳期病因为乳汁淤积,乳络不畅,或是肝郁胃热,经络阻隔,气滞血凝,日久结聚成块,证属气滞热壅。此期的治疗“以消为贵、消散为主”,主张采用手法排乳,配合外敷消散的中草药清凉膏或定痛膏掺内消散。每天换药 1 次,7 d 为 1 个疗程。对照组热敷乳房结块,定时自行排挤乳汁。

  1.3.2 成脓期(热毒炽盛期) 当乳房疼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则是乳痈酿脓已成,则要选择适当的外治法予以排脓,导师主张“以通为贵、排脓拔毒”为治则。采用导师研制的火针排脓术对脓腔进行洞式引流,并根据脓液的稀稠或脓腔的深浅使用各半丹或三七丹的药捻引流,再外敷箍围拔毒清凉膏。每天换药 1~2 次,7 d 为 1 个疗程。对照组外治:回乳并行乳痈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常规换药。

  1.3.3 溃脓期 (正虚邪恋期) 导师主张“以实为贵、生肌收口”为主。采用导师家传验方生肌二龙膏(由生血余、当归、生地、汉防己、象皮,麻油等组成)掺白蜡散(由炉甘石、广丹、熟石膏、白蜡等组成)贴敷疮面,每天换药 1 次,7 d 为 1 个疗程,并使用垫棉法治疗,以防袋脓或乳漏形成。对照组使用利凡诺纱条填塞疮口换药,每天换药1 次,分泌物减少后2 d 换药 1 次。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 t 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 Ridit 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完全愈合;未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2.2 观察指标 两组均以 7 d 为 1 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费用和药物耗材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乳汁喂养情况。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3 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论文摘要
  
  2.4 各疗程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各疗程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2。【表2】
论文摘要
  
  2.5 治疗费用比较 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和药物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 3。【表3】
论文摘要
  
  2.6 乳汁保留情况比较 治疗组乳汁保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4。【表4】
论文摘要
  
  3 讨论

  3.1 郁乳期外敷药的选择
  导师对郁乳期外敷药的选择,主张辨证使用,肿块若微红,灼热而疼痛,虽没有成脓之势,仍应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清凉膏。清凉膏属于外科箍围药,是导师的家传验方,由芙蓉叶、合子草、苦瓜莲、黄芩、半边莲、黄连须等中草药研粉过筛,绿茶水调匀成膏使用。若肿块微热不红,应忌用过于寒凉的外敷药,而宜使用性温活散之药,多外敷定痛膏掺内消散(由广木香、丁香、肉桂、制乳没、血竭、冰片、樟脑末组成),该药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结、消肿止痛之功。老师认为,乳痈既有阳证痈的一般共性,同时又具有病在乳络、内有积乳的个性。乳汁为气血所化,血乳同源,根据气血的特征,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外敷也应该忌寒凉,否则引起局部炎性僵块,造成迁延性乳腺炎。

  3.2 火针排脓和切开排脓的比较
  火针治疗仪是导师运用中医传统烙法的原理研制而成,火针排脓的优点有:(1)术程极短:火针治疗仪通电后只需10s,治疗时间只需1 s,表浅脓肿甚至无需麻醉,脓随针出。

  (2)痛苦小:术程短痛苦小,术后使用药捻和外敷中药,避免了西医的换药痛苦。

  (3)出血少:火针采用电灼原理,针口无论大小均无出血,且针口在脓液未净、内肉未长之前不会愈合。

  (4)愈合快:火针口大如黄豆,小若绿豆,相比西医手术切口对乳腺组织的损伤要小得多,因此脓液排净之后,愈合起来非常迅速。
  
  (5)安全性高:由于火针口小,大大减低了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损伤,避免由于切口过大损伤乳腺导管形成乳漏的弊端。

  3.3 体会
  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多发病,虽然国家目前对育龄妇女的围产期指导检查及产后健康教育较普及,但该病的发生率仍在上升,究其原因考虑多为以下几个方面:(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进食大量辛甘厚味海鲜食物,饮食不节,阳明炽热,邪热蕴结而成肿块。(2)产妇为了增添乳汁,在产后失血、正气亏虚、运化失常的情况下,也进食大量发乳食物,脾失健运,同样导致乳房结块。(3)初产妇乳络未通,乳汁瘀阻,没有及时排出,结块致病。(4)哺乳、排乳不当致乳头皲裂,又畏痛拒哺,使乳汁淤积,结成硬块。以上多种原因常互为因果,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母乳的喂养。导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总结,运用中医辨证外治法,使用手法、药物等综合治疗,症状严重者配合内服中药或短暂西药抗炎,既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又能降低医疗费用,还能保住乳汁哺养婴儿。综上所述,导师对外吹乳痈的外治法,疗效显着,费用低廉,充分体现中医学“简、便、效、廉”的特色,颇受患者赞誉和同行好评,值得吾辈认真学习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44
  [2]蔡剑虹.火针对肛旁脓肿的治疗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5):29
  [3]蔡剑虹.二龙膏合白蜡散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23 例[C].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