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医学主要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本篇文章就要是向大家介绍一些普外科医学论文,希望对大家了解此临床学科有所帮助。
普外科医学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一篇:普外科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0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普外科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8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3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普外科; 小切口手术; 急性阑尾炎; 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surgery in general surgery for acute appendicitis.Methods:From May 2017 to August 2019,106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were enroll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surgery,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small incision surgery.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mall incision surgery for acute appendicit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Keyword:
General surgery; Small incision surgery; Acute appendicitis; Clinical observation;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由淋巴滤泡增生及细胞感染等引发,患者往往会有腹泻及下腹疼痛等临床表现[1].另外,由于该疾病起病较急,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容易病发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致使患者死亡。小切口手术是临床医学治疗急性阑尾炎较为常用的手段,具有愈合速度快及切口小的临床特点。本文主要探讨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8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0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3例。参照组男46例,女7例;平均年龄(43.81±6.33)岁;平均病程(12.23±2.52)h.试验组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85±6.34)岁;平均病程(12.34±2.74h)。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1)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医疗人员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对患者硬膜外进行连续麻醉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选取患者阑尾压痛处做5~7 cm手术切口,并沿切口按顺序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腱膜逐一切口;钝性分离患者腹横肌与腹内斜肌,逐一分离后切口患者腹膜;在切口腹膜中找出患者阑尾根部,并钝性分离患者阑尾附近粘连组织;将粘连组织有效分离后,结扎患者阑尾系膜,并对患者阑尾根部进行荷包式缝合处理,有效缝合后,对患者阑尾残端后翻进行消毒并缝合,随后依次缝合患者肌腱膜、皮下组织以及皮肤。(2)试验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医疗人员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对患者硬膜外进行连续麻醉和常规消毒铺巾处理;选择患者近压痛点的硬膜做1.5~2.5 cm的横皮纹切口,并逐一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随后进入患者腹腔;采用组织钳提起并外翻患者腹膜,使腹膜中盲区充分显露;由结肠起朝患者盲肠顶方向游进,并有效寻找阑尾,找到后将患者阑尾在结肠带汇合处采用卵圆钳夹住;将患者阑尾提出腹腔,采用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并包埋阑尾;有效包埋阑尾后,采用医用酒精对阑尾残端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进行有效缝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1)优:经过相关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4 h内排气;(2)良:下腹疼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并发症好转,24 h内排气;(3)中:下腹疼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4)差:下腹疼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出现加重,24 h内未排气。优良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参照组优18例(34.0%)、良24例(45.0%)、中3例(6.0%)、差8例(15.0%),优良率为85.0%;试验组优24例(45.0%)、良19例(36.0%)、中7例(13.0%)、差3例(6.0%),优良率为94.0%.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0,P=0.038)。
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诱发病因与感染、梗阻、腹泻和便秘等密切相关,可使患者出现下腹疼痛、发热、腹泻、皮肤感觉过敏及肌肉紧张等临床症状[2].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程度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该疾病常采用手术治疗,可达到显著成效。
传统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急性阑尾炎,达到有效缓解患者下腹疼痛及腹泻等临床症状目的。但传统手术切除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预后差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3].
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小切口手术方法在普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切除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愈合速度快、可降低手术创口感染率的特点。上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明显比传统切除术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优良率,全面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实施小切口手术进行相关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达到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身体健康目的,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宝。小切口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比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04.
[2]杜嘉原,汪富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2):45-48.
[3]徐雪峰,黄炳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5):93-95.
文献来源:曲波,王海静。普外科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0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08):36+38.
普外科医学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二篇:胃肠间质瘤37例普外科临床诊治观察
摘要:目的 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普外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内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37例。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以此来对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在全部37例患者之中,共有34例患者存在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共有19例患者是由于消化道出血而前来就诊的,15例患者是由于发现腹部肿块、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前来就诊。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患者CD117阳性率为100%.结论 在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早期属于较难诊断的状态,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病理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来辅助进行诊断,提升诊断准确率。在对该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同时,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是否出现了脏器转移提升重视度。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普外科; 临床诊断; 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plan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n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there were 37 patients. Throug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all patient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Results Of the 37 patients, 34 had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s, among them, 19 patients came to see a doctor becau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15 patients came to see a doctor because of abdominal mass, abdominal pain,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other symptom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CD117 was 100%. Conclusion Early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s difficult, medical staff can assist in diagnosis through histopat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surge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medical staff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 patients have organ metastasis.
Keywor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eneral surgery;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0 引言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通常情况下,其来源于恶性潜能的分定向分化间叶细胞。在传统诊断时,胃肠间质瘤也会被诊断为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神经肌瘤等。随着胃肠间质瘤这一概念被提出,医学研究人员对其的认识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目前,胃肠间质瘤的定义是患者胃肠道出现CD117表达的非上皮肿瘤,且该肿瘤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则可将之称为胃肠间质瘤。笔者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普外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内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3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诊断证实。其中,共有男性20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4-77岁,平均(54.2±1.4)岁。在实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在胃肠间质瘤发生部位不同、肿瘤大小不同以及肿瘤恶性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其临床表现也会出现很大的区别。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全部37例患者中共有34例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占总人数的91.9%.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胃肠间质瘤早期患者症状通常以腹部隐隐作痛以及一些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为主,不具有特异性。在患者肿瘤不断生长和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呕血以及黑便等症状。对于胃肠间质瘤的发生位置来看,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生位置最多的为胃体,共计10例,其次发生在回肠共计7例、胃窦共计6例、空肠共计5例、胃底共计4例、结肠共计3例,十二指肠和直肠各1例。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胃间质瘤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或者全胃切除术;十二指肠间质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他位置间质瘤患者也均使用对应位置的系膜切除术或者该位置切除术。
1.3 病理及免疫组化
在患者接受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手术切缘存在明显的肿瘤细胞残留,同时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查项目为c-kit基因产物CD117和CD34、肌特异性肌纤蛋白(MSA)、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SMA)、S2100蛋白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等[2].
2 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患者CD117检测阳性率高达100.0%;除此之外,患者CD34阳性率为70.3%,SMA阳性率为29.7%,S100阳性率为18.9%.以此来对患者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级,分级为极低风险的患者共计7例,分级为低度风险的患者共计16例,分级为中度风险的患者共计3例,分级为高度风险的患者共计4例,见表1.
表1 患者免疫组化检测指标
3 讨论
作为一种独特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胃肠间质瘤大多发生在胃部,在目前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很多医学研究人员会根据瘤细胞的丰富程度和异型性,以及是否存在浸润和坏死等情况来将胃肠间质瘤进行性质划分。由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会与其肿瘤位置、大小以及生长方式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对其进行前期诊断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目前对胃肠间质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变的性质以及浸润范围,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胃肠间质瘤对于放疗和化疗并不敏感,因此外科手术是对其进行治疗的最好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一旦胃肠间质瘤出现浸润性转移的问题,就会对患者预后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其起源于间质,因此其边缘相对清晰,即使患者肿瘤体积较大,也不应该轻易放弃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尽量对患者的消化道功能进行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对手术并发症进行科学的控制,以此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3,4,5,6].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内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所有患者中具有清晰临床症状的患者占比高达91.9%,患者的主要表现集中在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腹痛以及腹胀等症状。通过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患者均顺利通过了手术。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明确认识到其早期难以诊断的特性,并充分提升对间质瘤的重视程度。通过应用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免疫组化学检查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7,8,9],可以很好地避免漏诊和误诊,大幅度提升诊断的准确性。而在对胃肠间质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适合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积极的鼓励,以此来更好地通过手术治疗来保证患者的安全[10].
参考文献
[1]何苗,范晶,王子卫,等。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现状与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1):1315-1320.
[2]赵春临,李鹏辉,叶延伟,等。胃肠间质瘤95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06):769-771.
[3]刘明,叶颖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5):218-219.
[4]曾卓辉,林岗,赵振军。胃肠间质瘤CT表现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1):101-103.
[5]徐大勇,胡宪明,尹清华,等。腹腔镜微创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的近期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07):70-73.
[6]陈家驹,沈朝勇,陈卉娇,等。17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7(02):275-278,282.
[7]汤苏敏,沈朝勇,尹源,等。胃肠间质瘤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6(06):931-933.
[8]栾晓鹏,曹卫刚。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04):276-279.
[9]耿振宏,孙希印,魏超,等。24例与癌并发的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1):1368-1373.
[10]林俊快。观察胃肠间质瘤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8):1131-1132.
文献来源:周世勤。胃肠间质瘤37例普外科临床诊治观察[J].智慧健康,2020,6(07):187-188.
普外科医学论文(推荐范文10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