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分析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作者:袁胜杰
发布于:2020-04-20 共2175字

运动康复论文最新范文10篇之第十篇:分析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予以针灸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按不同治疗时间将其分为探究组(n=50)与参照组(n=46),分别实施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临床疗效及生活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将康复运动联合针灸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疗效可靠,同时可提升其治疗后生活质量,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康复运动; 针灸; 中风后遗症;

  中风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征,且其症状具有多样性。发病后常伴随突发性昏厥、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1].该疾病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同时易于复发,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严重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运动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予以针灸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按不同治疗时间将其分为探究组(n=50)与参照组(n=46)。探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7.20±13.80)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0例,脑血栓30例;参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7.17±13.74)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5例,脑血栓21例;比较分析两组基本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

  1.2 方法:

  探究组实施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主要方式如下:(1)康复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及及身体情况合理选择运动方式,鼓励患者运动,并作出相应指导。就部分关节活动度较差的患者应予以体位变换训练,就部分处于痉挛期的患者而言应予以翻身训练,保障其肌张力可得到降低,就处于分离运动其的患者而言应予以上下楼梯及站立训练,部分处于连带运动其的患者应积极开展各项自主运动,以确保机体健康,增强肢体运动能力[2].(2)针灸治疗。针灸部位含括百会、足三里、水沟、曲池、内关、三阴交、委中、手三里、神庭、四神聪等,30 min/次,1次/天,2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参照组实施单纯针灸治疗,其治疗方式同探究组。两组均在治疗期间记录症状缓解及改善情况,便于后续开展疗效评价。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情况。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由显效、好转、无效三项指标构成,其中治疗后患者言语清晰、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好转,治疗后患者语言能力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变化为无效;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生活质量评定标准主要含括生理功能、疼痛感、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探究组(n=50),显效27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48例,占总比96.00%;参照组(n=46),显效15伦理、好转19例、无效12例,总有效34例,占总比73.91%;(χ2=9.383,P=0.002)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

  两组经过比较显示探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3 讨论

  中风又被称为脑卒中,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其在中医中被分为外风与内风,内风病发率较高,该疾病主要由饮食不节、内伤积损、气血逆乱、劳欲过度、上冲于脑等因素诱发的脑神经疾病。且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偏身麻木、舌蹇不语、半身不遂等为临床常见症状,半身不遂为其主要后遗症[3].中风治疗时间较长,若单纯应用单一治疗方式效果定不够理想。针灸疗法一起独特的治疗方式及显著的临床疗效被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所接受。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优势明显,早期予以患者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及肢体麻木等症状,同时避免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降低致残概率[4].康复运动主要基于患者病情及机体情况对其肢体功能进行充分调节,以达到增加肢体肌力等目的,保障肢体肌力在康复训练后恢复正常状态。若将康复运动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有效结合,中风后遗症患者可在早期完成抬腿、扶物站立等基础活动,后续可在医师及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上肢抬高、上举、手臂屈曲等活动,最终恢复四肢活动能力。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应用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相较于参照组单纯应用针灸治疗优势明显,且最终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将康复运动联合针灸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疗效显著,可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故可在临床中大面积运用。

  参考文献
  [1]冯凤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5):2028-2029.
  [2]徐昌业。针灸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4):486-487.
  [3]邢健莉。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5):24-25.
  [4]姚贵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2):91-92.

点击查看>>运动康复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铁岭市西丰县中医院
原文出处:袁胜杰.探究康复运动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23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