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十篇: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与中药临床药学知识的融合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中药复方配伍的概念、研究思路、基本原则进行文献综述。结果 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能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结论 将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与中药临床药学知识有效融合,能够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对提高中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复方; 配伍; 中药临床药学; 应用;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后,其理论体系逐步完善。中药复方根据证候差异,强调整体理念,遵循君臣佐使原则,旨在让多种中药配方发挥其最大效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等优势[1].将各味中药材进行配伍后,其复方的药性活性较单味药材显著提高,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当中,煎煮所得的汤剂是中药复方配伍的主要方式,其在中药临床药学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
1 中药复方配伍的概念
中药复方配伍的概念为: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药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将两种以上的中药材进行配伍使用[3].中药复方配伍后,药材与药材之间会出现相互作用,以此达到改变药效及毒副作用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错误的配伍用药,可能导致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因此中药复方配伍应合理选用药材,综合分析药物的增效作用与减毒机制,以确保配伍的合理性。
2 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思路
2.1 以临床疗效为目的
验证中药复方配伍应用的优势在于临床实践。传统中医药在临床应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经验总结,其具有多向性、适应性的特征。
2.2 以试验研究为方法
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其对患者各项功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通过现代化试验研究方式,全面了解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其配伍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中药复方配伍的基本原则
3.1以法类方
在中医证法方药中,中药复方配伍应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内在统一性以及较紧密的逻辑性,临床应用时,应循证辨证论治原则。对于不同年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患者而言,同一种中药复方配伍应用所发挥的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最大化发挥临床疗效,应按照"以法统方"分类法让同一种治法方剂在组方配伍上达到一定的相似性。另外,将体现出同一种治法类方处方用药进行科学的统计,能够在某种层面上反映出中药复方配伍的倾向及内容,这对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具有显著意义。
2.2 以病类方
由于病症本身固定的症状表现及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症的证候特征,因此对治疗某一病症的古今方剂组成药物进行成分分析,观察疾病治疗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成为一种可能。此类研究有益于呈现疾病治疗方剂的药物组成及配伍规律,能有效指导中药复方配伍的临床应用,提升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疑难杂病而言,其意义非凡。
2.3 配伍机制
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性已获得诸多临床实验的验证,通过药理学方式可将其科学性充分显现出来,以此了解中药复方配伍的基本原则与作用机制。相关文献报道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可清楚地观察中药复方配伍的疗效,寻找科学、合理的中药配伍组合,同时量化复方的降毒增效功能指标,实现提高疗效、降低副毒作用的目的,继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4].
2.4 配伍剂量
临床运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时,剂量的应用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另用药时,剂量的把控应合理、严谨。要求用药前,应认真研究复方量效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用药剂量。现代医者可运用现代研究方法所观察到的不同中药配伍比例在同一病症治疗中所达到的不同疗效,对配伍比例进行准确设定,以此确保复方发挥最大的功效[5].
2.5 物质基础
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物质基础是各味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中药配伍后,其治疗效果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所以,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复方的物质基础及功效的实质,并从微观层面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之间的相关性,可准确阐述中药复方配伍的内涵,这对中药复方的配伍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亓咏梅, 王小龙。中药复方配伍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 2018, 38 (03) :110-112.
[2]孟瑾, 冯芳。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现状[J].广州化工, 2017, 45 (6) :15-16.
[3]康雯霖, 颜容, 孙中莉, 等。中药大复方配伍与运用的文献整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 (95) :190-191.
[4]吕春艳, 吕邵娃, 李国玉, 等。中药复方性味与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 2018, 43 (6) :1099-1103.
[5]程剑华。浅谈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8 (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