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逐渐成为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量化指标以及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制定高校发展方向的决策依据。同时,教学工作量也关系到教师的课酬计算、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是由专人进行手工计算。一般由任课教师将所担任课程手工填报给所属系教学秘书,再由教学秘书根据相关文件逐条计算,最后将统计数据报教务处审核结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发展,师生数量逐渐增多,手工计算、统计、审核工作量的方式逐渐显现诸多弊端:一是数据来源正确性无法保证;二是计算工作量大;三是计算中容易出现计算规则理解上的错误;四是上报的数据需要进行核对,重复工作。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实际情况为例,利用已经运行的第三方教务管理软件,建立相对简单、独立的教学工作量统计系统,旨在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的特点为统计教师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量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将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处理,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同时可以克服手工计算教学工作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使工作量统计工作实现自动化、精确化、公正化,并且方便相关人员对教学工作量的统计结果进行查询,从而调动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系统体系结构
B/S(Browser/Server)软件体系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体系结构的一种变化或改进。它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模式,把传统两层C/S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从而构成了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
相较于B/S而言,C/S系统结构主要局限在内网中应用,因而缺乏作为应用平台的一些特性,难以扩展到互联网环境中去,并且还要求开发者自己处理事务管理、数据同步、通信安全等系统级的问题。这给程序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开发者被迫投入很大精力来解决程序以外的问题。因此,目前B/S架构思想在我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用户通过Web界面浏览器,前端实现部分事务逻辑,服务器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
有关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的事务只需一台装有主流浏览器可以上网的电脑,即可进行统计及管理。
二、系统开发理念
教师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主要以教学工作的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作为主要基点来衡量、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多少,而教师工作的质量因素也应被包含在其中。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逐渐成为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量化指标以及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制定高校发展方向的决策依据。同时,教学工作量也关系到教师的课酬计算、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因此,建立一整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目前各高校科学合理的对教师工作量进行考核的前提条件。虽然教师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在达到一定要求之后仍会有差异,但只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行工作量考核制度就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的预期目的。
能否恰当地以数字化体现各个专业、各类课程、各种上课形式对任课教师工作计量的影响是教师工作量统计中最棘手的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它是决定教师教学工作量考核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要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一问题,就应该理清具体有哪些因素影响教学工作量。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及调研,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总结出影响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课方式因素
为了节约教学资源,有些高校课程需要两个班或三个班同时授课。合班授课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时间、教师占用、学校开支等;其缺点在于合班之后作业批改量较大,课堂讨论效果较差,教师在课堂对学生的常规辅导量也较大。
2.上课对象因素
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在校学生有健全人、聋人、盲人。为聋人上课时教师除去黑板板书以及利用多媒体授课手段以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手语动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为盲人上课时由于学生看不到板书,所以教师所有授课内容都要靠更多的讲述方式教授给学生;在课程作业和考核方面视障学生要将作业、考卷用盲文工具写在盲文纸上,教师批改作业、考卷需要翻译盲文。因此,教师面向这三类学生采用的教育教学方式及付出的辛劳也各有不同。
3.授课人数因素
由于各专业生源不均衡,也导致各专业班级人数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教师教学工作量包含了课程的课时、批改作业及考卷,因此班级学生数对教师工作强度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如何以数字量化教师的教学工作,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以课程课时为基准,附带一系列用以尽可能客观体现影响课程教学过程难易程度的系数,加权得出工作量。
三、系统功能模块和计算思路(见图1)
1.教师功能模块
教师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教学任务录入提交”、“工作量校对打印输出”、“用户密码修改”三部分。教学任务录入提交模块:教师用户登陆后,系统进入“教学任务录入提交”界面,教学任务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取并显示出来,教师只需校对教学任务信息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或因一些突发事件的变更(如当学期教师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并将已认领的教学任务变更为其他教师),可在修正信息栏内手动添加修正信息,提交系教学秘书或系统管理员进行最终修正。确认提交后,系统即进行判断并自动计算出教学工作量的数值。
2.系教学秘书
系教学秘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教师用户信息维护”、“教学工作量校对”、“教学工作量查询汇总打印”三部分。
(1)教师用户信息模块。该模块包含“添加教师用户”、“修改、删除教师用户”、“重置密码”。对于每年新引进的教师可手工添加相关信息,然后提交。
(2)教学工作量校对模块。该模块可以通过查询功能从教学单位层面对本系内教师提交的教学工作量进行初步审核校对,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3)工作量查询汇总打印模块。该模块可以将本系教师工作量统计结果汇总,系统可以将每位教师的工作量计算结果汇总并打印输出,同时可以导出Execl表格文件。
3.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拥有的权限在整个系统中是最高的,包括对所有教学单位教师工作量的审核、教学工作量各类参数的修改、教学单位信息的管理等。
(1)系统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包括教学单位的添加、删除;不同身份用户权限的设置。
(2)系统数据导入导出模块。此模块功能是将当学期教学任务信息由第三方教务管理软件导入教学工作量统计系统,使教师录入教学任务时只需进行核对,减少了大量数据的录入工作。该模块还包括教学任务录入开关,在教师完成录入教学任务后关闭,避免在审核计算过程中数据的变动。
(3)教学工作量参数设置模块。此模块是应对不同时间段与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的相关政策文件发生改变时导致的相关参数变化进行重新设定,这样可以实现系统的动态计算,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4)教学工作量审核模块。该模块在教师录入教学任务信息之后,只需审核由教师或系教学秘书录入的“工作量修正数值”(参阅修正原因说明)是否符合事实,在进行最终修正后,即可由计算机计算出每位教师当学期的工作量数值。
四、结束语
本系统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充分考虑了残疾学生教学的特殊性需求,系统的设计也是针对这一特殊性进行的。本文开发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系统属于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程序中无需使用到特殊的开发技术和复杂的算法。利用系统自动化的优点,大大节省了工作量统计时间,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第三方教务管理软件提供的数据,导入到本系统中,大大减少了教师录入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对于极特殊的情况提供了修正数值,使系统具有灵活化、人性化管理的特点。系统的使用为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上的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魏星, 吴江 . 基于B/S 结构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2]郝振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J].信息技术,2009,(17):26-27.
[3]张永宾,谭旭红,肖昆.基于 Web 的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1).
[4] 郭晓红 , 闻观 .准确界定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11).
[5] 杜建彬 , 吴立伟 . 基于 C/S 和 B/S 结构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2).
[6] 霍天强,樊桂清.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研究 [J].高校教育管理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