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中国体育发展的“旧体制”与改革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2 共3255字
摘要

  1. 前言

  建国之后,中国体育似乎正经历着 17 世纪到 19 世纪的法国所“经历的过程”,一切都在平稳的发展着,但一切都在慢慢改变着。于法国不同的是,中国体育的变化是积极的,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实力的不断发展,当改变终于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改革”将改变一切。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现代中国发展的繁荣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早期是没有“体育”这个词的,直到 1902 年才从日本引入“体操”,之后慢慢发展为“体育”.中国有自己的传统运动项目,但是说到中国体育,确切的说是中国现代体育,其实它是西方价值观主导下的体育。中国体育的概念来自西方,体育的相关理论借鉴于西方。中国体育的项目,大多数还是来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其中也加入了中国传统的项目,但还是需要学习西方,将其规范化,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标准,使其成为一个“有规则的游戏”.

  一个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事物,拿到一个东方社会主义的土壤里养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过程? 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要做出怎样的调整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体育的发展?

  2. 中国体育发展的 “旧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集中所有权力对国家各项事务进行计划分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模式也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方式也是自上而下式的,通过命令的上传下达来管理体育,通过资源的统一配置来发展体育。20 世纪 80 年代初,计划经济下的体育管理体制得到强化,我们选择了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建国初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体育发展模式是有其可取性的,但是,社会主义不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中国体育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观,体育的发展不单单只有“国家办”,“社会办”成分也越来越多。但是,中国体育,无论是体育事业还是体育产业,都还处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中的政府集权倾向决定了中国体育不可能完全依照西方模式发展,我们学习西方的运作模式,将其很多做法嫁接在中国体育的发展上,结果发现中国的土壤常常无法使其很好的运作,提了多年的“管办分离”仍然没有分开,原因就在于政府集权的倾向使政府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并且也不知道如何将权力放出。这样的管理型政府喜欢去干预体育的发展,喜欢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大事,这样的模式的确具有其优越性的方面,但是在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中国,在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的中国,这样的模式所现露的低效、无力、腐败已经深深的刺激着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改革势在必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发展的“旧体制”的根本判定标准不在于经济制度、不在于社会制度,而在于政府的行为。社会主义的土壤有利于生长那样的管理型政府,这样的政府也愿意去聚集公权力来分配社会的公共资源。但是,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管理型政府,它也可以构建服务型政府,资源的分配也可以交给市场,社会主义下的中国也逐渐的明白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公平有效的资源竞争环境,定立一个合理的规则,而政府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利益集团按照规则来谋取自己合理的利益。所以中国体育发展的“旧体制”是建立在公权力---这一政治恩赐---的主体没有真正的和其处于同等地位的利益博弈方。

  所以,中国体育的发展,目前仍处在“旧体制”当中。由于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国家人均的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思想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中国人均的物质生活水平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思想没有经历一次较大的“启蒙运动”之前,“旧体制”将长期存在于中国体育的发展之中。

  3. 中国体育改革需要由内而外的动力

  中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到了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体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较好的时期,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的 2008 年,其正处于改革开放 30 年的这个阶段节点,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体育迎来了一个重大事件---2008 年北京奥运运会,这一诞生于西方的大型体育赛事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无疑给中国体育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国体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的历史机遇期,各种关于后奥运时代体育发展的研究随之而来。

  然而,一场奥运会真的能改变中国体育的发展吗?

  当我们认真思考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真正想明白中国社会制度下体育部门的工作,我们就不难看出“旧体制”依然笼罩着中国体育。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中国在此届奥运会的突出成绩是建立在“举国体制”和“东道主效应”的基础上,中国体育的确现出了表面上的、暂时的繁荣,但是,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中国体育的背后,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政府,中国的体育的发展不是一个循环,由内向外越来越大,而是以政府、国家为起点、以民众和社会为终点的一条线段,虽然在运作模式上不断地向西方取经,但最终的结果只是在这条线段的某些部分让其加粗,无法循环,只能靠起点由上而下的推动。

  中国整个现代体育体系基本上是西方价值观下的体育体系。无论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还是体育产业,都是从西方取种,在东方的土地上播种。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体育发展的前提是广泛的社会基础,在社会本身对其的需求增加和思想认识的不断进步中,体育经历了萌芽、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从古希腊雅典以宗教祭祀为目的的体育竞技赛会开始,那种奔放、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和思想就根植于西方体育的发展。渐渐地,体育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社会和市场的推动下,由内向外的催生了以体育竞赛为核心的庞大的体育产业,造就了西方体育成熟与繁荣。

  而中国在经历了一段屈辱、坎坷的近代史之后,社会制度终于发生了变革,现代化的进程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开启。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老百姓思想禁锢在 2000 多年封建专制牢笼下,对于现代体育的概念以及对于体育的多方面认识基本处于最原始的状态,而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如武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体育项目而出现的,其与现代体育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规则性、可比性,更多的是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来自于苏联。在没有很好的社会基础的前提下,依靠社会主义强大的政府来办竞技体育成为了社会主义打败资本主义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一做法的成果是很好的,西方土生土长的竞技体育被社会主义打败,为了一种政治目的,其也不得不学着社会主义一些方法来发展竞技体育。

  随着中国体育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政府,我国的学者都明白体育的发展必须交还给体育,必须使其进入自行运行的良性循环中,靠顶层指示的“线段”模式必需进行改变。然而,中国的官本位,中国的公共权力背后的灰色收入,中国的行政干预,都使得人们看到政府或者说公权力在不正当的使用下可以对资源进行任意分配,而从法律和制度来看,在实质上是,没有任何团体可以真正有效地监督我们的政府,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当然,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积极地全力地做出调改革,这需要一个阶段,目前的情况只是因为我们仍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的发展需要一种由内而外的推动,而不是靠党和国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单头拉动。但是由于各方面利益的考量,政府并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公权力,政府主导体育发展模式的低效率就与中国人民对体育发展不断增加的需求产生了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考虑权利的下方问题。

  4. 结语

  当思想不断深刻却无法充分表达,当物质不断丰富缺无法满足体育需求,当政府在体育领域的改革还是不能使中国体育缺少“官气”的发展,中国体育界的大改革便必定会到来,必定会催生一个可以和政府处于同等地位的集团来与政府进行利益博弈,从而为中国体育的发展进行抗辩,让体育发展的指导权回归到体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上。

  参考文献:

  [1]冯国有。 利益博弈与公共体育政策[J]. 体育文化导刊,2007( 7) .

  [2]张锡娟。 论公共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离”现象[J]. 福建体育科技,2013( 6) .

  [3]陈渝。 论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刊名缺失,[D]. 重庆: 西南大学,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