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唐代山西武状元地域分布特点分析唐代山西武状元地域分布如表 2 所示。从唐代山西获得武状元的人次看,永济 3 人,闻喜 3人,太原 1 人,祁县 1 人,蒲州 1 人,临汾 1 人,雁门 1 人。通过分析可知:唐代山西武状元主要集中在河东地区,呈现南多北少的态势。
4.3 唐代山西武状元应举科目、及第时间及所授官职分析武举科目种类多样,查阅史书可知,武举人的应举科目主要是由当年国家的军事需要决定的。
例如:唐玄宗开元九年 (721) 诏举“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科、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 诏举“堪任将帅”科、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诏举“武足安边”科、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诏举“才兼文武”科、唐宪宗元和三年 (808) 诏举“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 诏举“军谋宏远、才任边将”科等。
唐代山西武状元诏举科目、及第时间及所授官职如表 3 所示。由表 3 可知:唐代山西武状元主要集中在公元 705 至 741 年,即唐中宗神龙年间、景龙年间和唐玄宗开元年间,以后武状元人数相对较为分散。及第者凭借优异的表现都被授予较为重要的军事职位,其中有运筹帷幄的军事谋略家、有气度非凡的军事指挥员、有英勇善战的部队将领、有武艺超强的边疆守卫者。
纵观唐代山西武状元的分布及其数额差异,其不均衡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其分布规律可以归纳如下:
一是就全国而言,唐代山西武状元占唐代武状元总人数的 27%,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唐代全国武状元总共 41 人,山西籍 11 人,占到总人数的 27%.
二是从地区分布而言,由晋南向晋北表现出明显的多寡悬殊的特点。唐代山西武状元主要集中在河东地区,呈现南多北少的态势。晋南地区(永济、闻喜、蒲州、临汾)武状元有 8 人,人数较多,山西中部地区(太原、祁县)有 2 人,人数适中,而晋北地区(雁门)只有 1 人,武状元人数偏少。
三是府治、州治所在地武状元人数明显较多。永济、太原、蒲州、临汾、都为府治、州治所在地,武状元人数相对较多。
四是一些地方武状元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一枝独秀、氏族显贵。这可以从史料记载中得到证明,如:樊咏的儿子樊泽、孙子樊宗师皆登“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茹义忠的三个儿子都担任朝中军职,元颢、元晃、元曜分别担任易州遂成府左果毅,左羽林大将军和雁门郡王。
5 唐代山西武状元的地域分布原因剖析
5.1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武状元籍贯分布的最根本的原因。
山西作为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带,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就山西省来说,河东地区历来经济较为发达,当时“全国18 个盐池,河东就占了 5 个,一个产盐万斛,供应京师,被柳宗元称为‘国之大宝’”[7].唐太宗李世民也称“河东殷富是京城的财源”.这些都奠定了河东地区武术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武状元人数较多,也较为集中。
5.2 武术与政治同频共振,政治因素是影响武状元分布的重要因素。
山西是李唐王朝的发祥地,太原作为盛唐北都,临近都城长安。政治、交通中心给武状元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3 深厚的武术文化氛围为武状元习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山西临接边塞,作为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地,历代多战事。刀光剑影、烽火滚滚的历史背景以及金戈铁马、纵横捭阖的民族对抗,使得游牧民族的豪情渗透至山西,激发了山西人民强悍勇武、刚毅正气的性格特质。从而形成了浓浓的尚武氛围。河东地区战略位置突出,尚武之风浓厚,再加上历史文化积淀悠久、教育发达,成为山西人才发达的地区。而晋北地区多半地瘠民贫,地区开发晚,文化欠发达,因此人才零落。
5.4 家学渊源是影响山西武状元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唐代山西籍的 11 名武状元中,一门多次及第的有很多,或父子,或兄弟或祖孙两代在武科举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受家学渊源的影响,士族凭借其雄厚的背景、世代经学传家的氛围,在科场上占据优势、探杏折桂,代有闻人,使门第与科名渐趋合流。
6 结语
唐代山西武状元是唐代山西武术发展的缩影和象征。它见证了山西武术发展的辉煌过往,记录了山西武术发展的精彩片段,承载了山西武术发展的历史荣耀,是山西武术绚丽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金榜题名的辉煌作为一种昭示和标杆,透射出山西人自强不息、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鞭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山西武术人续写辉煌,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清]《全唐文》卷439.
[2] 刘 恩 惠 . 唐 高 祖 [ M ] . 长 春 : 吉 林 文 史 出 版社,2004:5.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5.
[4]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史前960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38.
[5] 李君华,等。隋唐时期武举制度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中华武术·研究,2012(8-10):53.
[6]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武状元[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13.
[7]刘定一,宿继光。三晋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