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 王国维“儿童早期体育教育观”为我国婴幼儿体育提供理论基础 对于儿童教育应从何时开始这个问题,王国维认为应从出生之日开始比较合适,而对于儿童的体育教育,则应在 7 岁以前,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脑质脂肪少而水多,孩子们需要自由玩耍和游戏而得到身体发展,同时,这段时期“尚未能就有秩序之课业”,也为更多的体育游戏提供了机会。
在我国教育系统中,7 岁之前是属于幼儿教育阶段,也即学前教育阶段。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现状来看,自教育部 2001 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虽然国家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但幼儿教育数量与质量依然不能满足超过 1 亿的庞大适龄儿童的教育需求,同时,作为幼儿教育核心的课程改革任务艰巨,虽然中国的幼儿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当代西方教育思潮同步的课程理念,但要跟上国外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其差距还是十分悬殊。[16]
在幼儿课程中,有关幼儿的体育课程是发展幼儿身体的重要课程,《纲要》中提出了幼儿发展身体的目标“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又提出了身体教育方面的要求: “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 展 幼 儿 动 作 的 协 调 性、灵 活性”. [17]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体育课程却形同虚设,既没有专职的幼儿体育教师、也没有专设的体育课程具体内容,有关发展身体的课程只存在于游戏之类的活动中,缺乏幼儿体育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效性。
王国维认为的从出生之日开始至 7 岁以前是身体发展的最好时期的观点,给了我们开展婴儿、幼儿阶段的身体教育活动的重要启示,这对于突破我国目前婴幼儿教育落后现状,真正实现较为系统化的、正规化的婴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3 王国维的“教育人体学”知识为学生身体活动的适度性原则提供科学依据 被称之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他不仅对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考古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体育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涉及。他在其教育学中多次将体育知识、生理学知识、解剖学知识、美学知识等结合在一起,并从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原理认识体育。
在王国维的认识中,教育人体学可分为解剖学及生理学。解剖学说明的是身体各部之构造,而生理学说明的是各身体机关活动之法则。同时,他还根据解剖学与生理学原理,把人体之装置划分为运动装置、营养装置、神经装置。而运动装置正是我们进行各种身体活动的基础,其中内含骨骼、韧带、关节、筋肉与运动神经等。同时,他还根据机械物理学原理,把人体比喻成蒸汽器械,要进行活动,必须有热动力,并不断补充其损失的能量,因此,身体活动之后必须要得到休息。他的以上观点与现代运动生理学原理是一致的,这也提示我们在身体运动过程中不可超负荷、不间断的耗能活动,必须要坚持劳逸结合、松紧适度,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体,而不能像运动员一样训练中小学生,否则必将伤及身体,欲速不达。
4. 4 王国维“身体、德道、知识”相辅相成观为学校体育“育人”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王国维在《教育小言十则》第八则中指出: “要之,我国人废学之病,实原于意志之薄弱。而意志薄弱之结果,于废学外,又生三种之疾病: 日运动狂,日嗜欲狂,日自杀狂。”[18]
将国人废学问题归咎于意志薄弱,并且在其所着的《教育学》一书的“教育方法学”章节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方法是“卫生”( 体育) ,提高学生人品道德的途径是“训练”,而增长学生知识的方式是“教授”,且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从这一意义上说,身体、德道、知识三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知识与培养道德的前提,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培养道德与养护身体的基础,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学习知识与养护身体的宗旨。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德道培养与身体养护,其最终汇集归结到一点: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的学校体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学校体育不仅要传承运动技术( 即王国维所指的“传授知识、增长知识”) ,发展学生身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达成“育人”目标( 即王国维倡导的“人品道德”) ,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品德优秀”全面发展的人才。
4. 5 王国维“有用无用论”有助于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价值 王国维在 1914 年《国学丛刊序》一文中,提出了着名的学习“有用之学”“无用之学”之辨,这是他有关教育哲学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凡学皆无用也,皆有用也。”
虽然此说遭到了许多人的误解与排斥,但在当时追求“教育科技”功利性的学校教育中,注入了“教育的人文性”精神,对于扭转当时这一畸形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他的“有用无用论”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种集科技和人文并重,并以人文作为积淀和基础的教育启蒙思想。
任何事物的改革与发展都基于一定的功利性目标,当今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引起了政府、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高度关注。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大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
从王国维的“有用无用论”视角来看,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校体育的人文功能与价值。即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功效,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作为学校体育之主体---“人”的存在及其人的精神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在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必须关注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所带给学生的人文精神。
5 王国维体育教育观的局限性
因时代背景的限制,王国维的体育教育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在思想和行为上忽视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导致他长期“体素赢弱,性复忧郁”.如王国维认为: “故教育当逮儿童之达成人,即二十四五为止。此后虽非无要教授、劝诫之处,然固有之教育,已不可施之。”即他认为教育发展到 24 岁左右就达到顶峰了,之后就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了。
虽然有他其中的道理,但从终身教育视角看来,他的观点缺乏教育的终身性、持久性与延续性。特别是身体教育,正如他自己所说的14 ~24 岁是身体最好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从而体育锻炼的作用不大。但是若按这个逻辑,身体发育完成之后如果不进行持续的身体锻炼,那么身体机能下降的速度就会加快,因此,14 ~24 岁之后更要加强体育,以减缓身体机能衰老的速度,以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确保人生理想与目标的实现。
6 结 语
王国维作为国际知名的国学大师,在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卓着的贡献,同样在体育教育方面,他也有独到的真知灼见。1) 他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四育并重”,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不可偏废德育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 2) 他以解剖学、生理学为科学依据,提倡从婴幼儿开展就接受身体教育活动,同时,认为 14 岁之前的体育教育最为有效; 3) 他又从机械物理学角度论证了身体活动( 耗能)与休息( 补充能量) 的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运动过度、运动应与休息相结合的原理。他的这些体育教育观为我们重新审视 20 世纪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并反思与改进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参考文献:
[1]Tu C I. CONSERVATISM IN A CONSTRUCTIVE FORM:THE CASE OF WANG KUO-WEI 王国维( 1877 - 1927)[J]. Monumenta Serica,1969: 188 -214.
[2]房鑫亮 . 王国维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J]. 历史教学问题,2008( 5) : 8 -12.
[3]王京龙 . 从《论语》看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J]. 体育科学,2012( 1) : 77 -80.
[4]李峰 . 试谈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0( 3) : 24 -28.
[5]鲁西奇 . 王国维教育思想浅析[J].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2) : 119 -123.
[6]段彩屏 . 论王国维的教育思想[J]. 河西学院学报,2005( 3) : 49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