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对外援助机制综述(4)
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作者:俞大伟;袁雷;郑元男
发布于:2017-04-01 共11982字
4. 6体育志愿者服务 中华民族素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优良传统,正因如此,人道主义援助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与志愿者组织“国际化”的理念结合起来,中国开始尝试海外志愿服务。2004年,印度洋突然爆发了较高级别的海啸,泰国受到的破坏程度比较严重。中国援助泰国教练白建平和任春生身临其境,大义凛然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之中,被紧急安排到军用机场搬运救灾物资。援外教练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泰国民众,在救灾现场的广播中反复播放:“我们受灾了,有中国朋友来帮助我们,中国和泰国是兄弟。”[25]中央电视台驻泰国记者对此事进行了专访,并在焦点访谈节目做了详细报道。中国政府捐钱捐物,中国体育援外教练主动组成志愿者,各方援助力量快速奔赴受灾地区,以及时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彰显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2004年12月2日,商务部颁布了《援外青年志愿者选派和管理暂行办法》,就援外青年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将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正式纳入援外工作范畴,成为体育对外援助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中国连续举办援外管理规章培训班,对援外项目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指导,切实把好援外任务的质量关。截至2007年9月,中国已向老挝、缅甸、泰国、埃塞俄比亚等7国援派了204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体育教学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体育青年志愿者深入受援国学校和社区,热情为当地民众服务,展现了中国青年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4. 7体育人力资源培训 在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专业留学生,是体育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之一。1950年代末期,在教育部统筹安排下,北京体育学院开始招收留学生,为体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友好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留学生按照国家的接待标准统一分派,既有运动技术专项的训练与教学,也有体育基础理论的普及和实践。1958年10月,北京体育学院第一次接收了10名越南留学生,进行体操专项的学习。1960年3月1日,第二批越南留学生16人来北京体育学院,进行了为期5年的学习。1960年7月17日,柬埔寨篮球队的7名队员,到北京体育学院做短期技术训练[26].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家成立的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在1961年接受了国家体委的援外任务,为柬埔寨皇家足球队一行19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短期指导,学员在培训班期满后返回本国[27].1961年12月14日,北京体育学院专门成立了留学生办公室,以加强管理人数不断增多的留学生工作。1994年,外国留学生在校数量突破了100人,并在以后的年份中,长期保持在200余人左右。如今,北京体育大学培养的留学生纷纷活跃在世界各地,加蓬留学生本扎现为国际武术联合会委员,越南留学生黎德章担任了越南体育大学外事处处长,他们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结束语
体育对外援助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事工作贡献了无法替代的力量。从国家体委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行政部门作为主要行为体,承担着我国体育对外援助事业的发展,始终发挥着管理、协调和监督的主导作用。现阶段,在不同的体育援助领域,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分工负责,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加以实现,形成了相对独立、相互协调并彼此配合的特色运行体系。在未来,“小政府、大社会”的节奏不断加快,运行主体的非政府化及多元化要大力发展,运行渠道的多样化及多边化需逐步扩展,运行形式的灵活化及多态化应深入拓展。可以预见,中国体育对外援助将会继续保持独具特色的、别具一格的运行活力。
参考文献:
[1]魏琨。媒介环境视野下体育广告的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5:14.
[2]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M].刘德斌,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
[3]何强。转变体育发展方式进程中的项目协会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 :15 - 24.
[4]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新时期体育改革发展之研究[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2.
[5]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年鉴2004[M].北京: 中国体育年鉴社,2004:42.
[6]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年鉴2006[M].北京: 中国体育年鉴社,2006:315 - 318.
[7]刘京。我国体育对外援助教练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3:36.
[8]夏天。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体育外交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5:76.
[9]侯桂明。我国体育援外教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 :16 - 19.
[10]赵海波。我国团体操援外工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4) :28 - 31.
[11]***。促进共同发展 共创美好未来[N].光明日报,2013 - 06 - 07(02)。
[12]吕博。改革援外医疗队工作 促进互利合作深入开展[J].国际经济合作,1997(12) :1 - 3.
[13]吕庆华,龚诗婕。中国体育用品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研究: 基于2009-2013年数据的分析[J].体育科学,2016,36(1) :49 - 58.
[14]曹纯菲。纪念体育援外工作46周年庆典12月31日在京举行[EB/OL].(2012 -01 - 01) [2016 - 03 - 15].
[15]周弘。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
[16]袁伟民。中国体育年鉴2010[M].北京: 中国体育年鉴社,2002:338.
[17]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4[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816.
[18]中国体育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体育年鉴1980[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17.
[19]国家体委。中国体育年鉴1982[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0 - 11.
[20]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年鉴1997[M].北京: 中国体育年鉴社,2000:16.
[21]俞大伟。中国体育对外援助主导方式转变探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2) :112 - 118.
[22]谷雨。黄中同志回忆: 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新运会二、三事[J].体育文史,1986(1) :5.
[23]石林。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19.
[24]郭体元。我国援外体育场馆建筑[J].体育文化导刊,1983(1) :13.
[25]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28.
[26]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 [M].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469.
[27]俞大伟。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体育对外援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1) :53 - 58.
原文出处:俞大伟,袁雷,郑元男. 中国体育对外援助运行体系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1:28-34.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