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探究
【第一章】《标准》下八里庄学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前言
【第二章】 《标准》实施对小学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3.2】 《标准》实施对体育教学影响的现状分析
【3.3】八里庄学区小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结果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体质健康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1 前言
学生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着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然而,让国人充满希望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却令人忧心不已。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自 1985 年以来连续多年呈下降状态。尤其是 2000 年后,6 至 18 岁的学生中,学生肥胖率达 15%,一些学校的肥胖率比例甚至突破了 30%,同时农村学生的肥胖率比例也在上升[2].200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含肺活量、握力)测量结果呈下降趋势;学生身体素质的指标:1.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有所下降;2.耐力素质(小学生 50 米*8 往返跑)继续下降;3.力量素质(握力)有所下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的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接近四分之一;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学生占31.67%.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3].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表现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发展良好同时学生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是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和体能素质依然呈下降趋势,与其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呈相反态势。
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于 2007 年正式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中央 7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4].
1.1 选题依据
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及培养体育习惯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各级小学推广实施,必然会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各要素产生影响。
1.1.1 进一步完善《标准》实施的需要
2007 年《标准》正式颁布并在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是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不断完善的重要举措。《标准》实施后,对其研究的文章呈现各种观点。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标准》实施效果研究;第二,《标准》所测项目设置的合理性研究;第三,《标准》与之前各标准的比较分析研究;第四,体育教师对《标准》的认知与理解。本文将着重研究分析《标准》实施后呈现出的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学生体质变化状况,提出相关建议。
1.1.2 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标准》在小学阶段实施后,由于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是评定学生体质与健康和教师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势必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然而在各项研究中,都很少看到有关《标准》对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不能缺少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标准》实施与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关系,以期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标准》的推出,引起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然而在众多研究中以大学生体质研究和体质健康评价的研究为主,很少涉及《标准》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而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八里庄学区十三所小学体育教师的调查以及对 2011 年至2013 年八里庄学区中的十三所小学学生三年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探索分析《标准》实施对八里庄学区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的变化,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八里庄学区体育教学发展的建议对策,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任务
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解《标准》及其实施和小学体育教学相关资料研究,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借鉴。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法现场观摩《标准》测试现场和在八里庄学区小学实习体育教师观察一线体育教师上课情况,并通过访谈学区特聘的体育特级教师李凤石教师及四名从教二十年以上的高级体育教师了解当下体育教学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设计体育教师问卷分析《标准》实施后对体育教学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数理统计法分析调查研究结果和 2011 年至 2013 年学区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并根据统计结果分析目前《标准》实施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4 文献综述
1.4.1 概念的界定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体质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和阶段性,一般认为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5].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一个人具有四个方面都健全的条件下,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从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7].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具体地说,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8].
1.4.2 国内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实施现状的研究
《标准》通过总结《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在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根据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反映出来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等现状,参考国际上有关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建立以健康素质为主要指标的新评价体系。在对《标准》的相关条款分析研究中,陈良业指出:首先,大学生《标准》测试成绩与其学业相结合,测试成绩达不到 50 分者按肄业处理。其次,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标准》难度较之以前的标准有所提高,学生很难达到容易挫伤学生信心。此外,目前《标准》测试项目选择权属于高校而没有真正的掌握在学生手中,选测项目变得名存实亡[9].季钢等提出:1.合法性。《标准》中与《高等教育法》相抵触的部分规定应是无效的;2.合理性。《标准》中部分评价指标不够合理,跨度大难以真实地评价学生体质状况,不能有效区分学生体质情况;因此在有关奖励情况的实践操作中容易存有不公平性[10].在《标准》实施过程,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提出质疑,其中吕国栋提出:测试指标不够全面,过于简单不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实施过程中,《标准》具有统一性而忽略了地域性、学生基因遗传性等因素[11].李建园、吴秋林提到:《标准》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细化且更加合理、科学,但仍然存在部分选测项目评价标准制定不合理,学生选择不同的项目对成绩会有很大影响造成评价结果不同[12].庄希琛等人认为:同组选测项目测试目的不一致,并且选测同组的不同项目成绩结果不同[13];郑殷珏等人将《标准》与之前标准在实施中进行比较发现,《标准》测试内容丰富但仍存在选测项目分类不清,同组选测项目间的相关性较低的现状[14].杨华南认为,《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主要有:实施依赖于体育教研部门,而不注意系统操作;监督惩治机制不够完善,实施中出现阳奉阴违,只抓形式,不重实效的现状;高校进行《标准》测试时,为省事存在只测试新入学的大一年级新生数据,别的年级学生数据则直接根据大一年级时的测试数据进行微调上报;更有甚者,一些中小学直接不进行《标准》测试,拿别的学校所测数据进行调整而后上报[15].孙克伟在研究中分析:部分教师或者医务人员不熟悉工作程序和要求,不能告诉学生明确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造成测试结果不理想;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测试项目的指导[16].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标准》是比较认可的,只是对《标准》中部分项目的分组产生质疑,认为同组项目但是测试结果不同或者同组项目具有不同的测试目的。然而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质疑较多,主要是学校对《标准》实施认识不足,在成绩上报过程中有造假现象;其次是把测试工作全部推给学校体育教研组而不能做到多部门协调分工。
1.4.3 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
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体育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差异性。体育教学的的基本目标是:1.运动参与目标: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身体健康目标: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调控1[17].李龙等研究中提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队伍正在由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战略转移;学校按照体育课程大纲开设课的比例达到 95%;在小学阶段,学生喜欢体育课的程度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18].李秋月的相关研究分析到:广州市小学体育课内容丰富,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能够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然而教学评价内容上比较单一,多为选择部分体能类项目检测,极少出现过程性多元化评价,忽略评价的发展性、全面性,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19].车志宏在对包头市小学体育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包头市城市小学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及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单调无趣;体育教师则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认知不深,对学校体育资金投入过少且场地设施匮乏[20].郝艳芬在对鄂尔多斯小学体育教学调查研究中认为当地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教学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培训,同时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采用的体育教学方法传统,不能有效发挥学生教学中的主体性,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21].王德平等人在对甘肃省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讲道:甘肃省小学按照体育课程大纲开设体育课的学校仅占调查对象的 10%,城市小学体育开课比例要远远大于乡村小学。制约体育课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为投入体育经费不足,缺乏体育教师,场地设施不足[22].于向、马跃琪在关于农村中小学体育的调查研究中提到:乡村中小学能够根据相关规定开设体育课,但是很少有学校能够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农村部分中小学领导不能正确看待体育教学,只为追求较高升学率而完全忽视学校体育,造成体育教师工资低、职称不高;农村中小学体育缺乏经费投入,学校器材严重匮乏[23].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多数地区学校能够开设体育课并且体育教学基本能够落实大纲要求,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前学校年轻体育教师越来越多,而他们缺乏教学经验,更严重的是农村小学缺乏体育教师;其次,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第三,体育课内容在发达城市相对多元,而农村小学教学内容依然比较传统,不能与当地特色有机结合;第四,体育教学方法手段呆板,缺乏灵活性机动性。
1.4.4 国外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
李兴艳关于中、美、日三国和董取胜等人对美、德、日、中四国关于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中分别提出:1.教学目标。美国学校体育目标在教育界不统一,但是都认为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改变身体变化和适应社会的目的。日本学校体育目标一是弘扬民族精神;二是增强学生健康和体质;三是培养个性和正确的体育观念。德国体育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享受体育自身的乐趣,自发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为学生去学习了解体育知识奠定基础。此外,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德国和日本是被作为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2.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美国体育教学大纲是由各州自行制定,教材选择有很强的自主性,教学内容多样化,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二是预防疾病的练习;三是发展个性方面的内容。日本的体育教学大纲、内容则以趣味性运动为主。小学教材统一,教学内容主要有:基本体操(小学低年级为基本运动);竞技运动(小学低年级为游戏);舞蹈(小学低年级为表现运动)[24].德国在对基本教材的选择上有很大自主性,允许教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此外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已经突破传统形式上的竞技体育运动结构的束缚,重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自身需求。3.教学思想。美国为使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完整的人;日本重视培养有责任感和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德国重视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自助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4)评价内容多元化。
日本评价内容为:(1)关心、意愿和态度;(2)思考和判断;(3)技能和表现;(4)知识和理解。美国评价内容主要有:1)对身体活动的态度;(2)健康概念知识;(3)健康测验;(4)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5)健康技能的应用[25].钟秉枢在关于西班牙学校体育研究中分析道:1.西班牙的体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自主性较大,但有具体严格的规定,如规定小班教学、每班学生人数、每周体育课时数。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学校自身条件、学生水平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2.学校场地设施配套现代化,没有城乡之分。3.学校体育教师能够达到一专多能,并与体育健康卫生有效结合[26].原鹏程在关于中俄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的研究中提到:现在俄国小学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参加体育锻炼习惯;教学内容上教师有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补充教材和单独的教学内容,其次重视选编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教材,以便于对学生进行全面、整体教育,如小学1-4 年级的体育教材不仅有《体育知识》相关内容还有自然界知识(生物医疗活动基础)、人的知识(教育心理活动基础)、社会知识(社会历史活动基础)等;重视民族传统体育[27].
李林等人对中国、博茨瓦纳两国小学体育教学对比研究中认为:博茨瓦纳体育教学目标是以发挥学生最大潜力去发展他们心理、身体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博茨瓦纳开设科学课(包括人体生理、解剖以及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设置健康内容[28].
综上所述,各国制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其主要区别是国家是否有统一的体育目标。在上述国家中,欧、美国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选择教材相对自由,以学生兴趣为主,日本则是有统一教材。我国体育教材选定相对自由但有国家规定的统一大纲,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