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 2001 年启动以来,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实验、修改、论证与再修改之后,在 2012 年秋季正式在全国实施。此次课程改革耗时之久,实验范围之大,已经在全国上下学校体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和青睐,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棘手问题。为全面学习与借鉴国外体育课程教学先进经验,不断吸收国外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秀成果,以期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借鉴。
一、国外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
以学生健康为目标,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健康作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深受各国教育的重视。体育课程的发展也注入了以健康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理念。纵观国外的体育课程演变与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各国均把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健康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每一个人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也在各国体育课程目标中得到了体现。美国的《全国体育标准》指出,重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通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生活方式而获得健康的自由权利与能力。加拿大的体育课程目标则提出,通过实施健康与体育课程教学,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大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则以营造快乐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运动乐趣与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德国体育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运动与户外运动的体验之中,不断锻炼学生的勇敢、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新西兰则将体育课程目标定位在形成维持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传授学生身体发展的各种知识、理解体育的态度与能力。将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目标已经成为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共识,也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课程是针对学生群体所开展的一项覆盖面广而针对性强的综合性教育实施活动,体育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动性要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国外体育课程充分结合本国教育实际,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的追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新西兰的体育课程,"课程实施目标的达成应该充分提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机会".美国加州体育课程则注重多样性与娱乐性,全国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学指导大纲,而是各个州根据自己实际开设课程与制定实施方案,这就给予地方实施特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的自由权与灵活性。日本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均安排了多样化的体育学习内容,而且教学过程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选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初步实施弹性化教学,初中阶段开始体育选择性学习,高中阶段就逐步加大了体育选修课程教学,从而形成了体育选择性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个性学习激情。
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转变体育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概念。一般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与确立对学生学习结果产生较直接的影响,而学习方式不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方法与具体策略,它是指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学习中的基本行为方式与认知取向,是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例如,日本体育课程纲要指出:体育课程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一种生活积极、轻松愉快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俄罗斯的学校体育课程大纲则指出: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增进健康,改善健康生活的能力与态度。澳大利亚体育课程标准则指出:学习要扩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处理能力的共通,学生要理解不同的价值观、信念与态度对健康、安全的生活带来影响的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影响。新西兰国家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则指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发展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核心价值理念,获得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对身体活动的正确认识与积极态度。
通过对国外体育学习方式改革的先进做法,可以发现体育课程将体育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目标这是对学校体育实施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更是将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充分理解与认识体育课程理念,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也为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增进学生健康素质提供了有效保障。
以体能和技能发展为目标,注重体育运动能力提升。
依据课程的基本含义,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教育范围内为实现教育整体目标,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体能,在教师指导下传授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技能的教育活动。国外体育课程中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身体的各项技能,发展学生体能,促进自我锻炼与身体素质提高的基本能力,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日本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理解和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运动身体中促进生长发育,不仅仅要学习体育运动基本技能,还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健康安全与体育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生活,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培养国民良好的体能,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能。加拿大安大略省体育课程目标也指出:学生要能够理解健康、安全、体能与技能的重要性与各种影响因素,积极参与到每天的身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最终获得健康的体能和各项运动技能。澳大利亚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要让学生获得参加体育活动、人际交流、增强体能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个体保健原理,做一个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英国体育课程则强调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掌握运动技能和促进体能,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进行增进体能的锻炼,获得对健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正确理解。
二、国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解读
竞技运动教育模式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是指以体育竞技运动为本位,强调在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的竞技性与对抗比赛性,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懂得运动技术、善于运用不同战术组合、遵守比赛规则和富有竞争精神的授课模式。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最早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出,然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具有较多的学校普遍实施推广,拥有较大的市场。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是一项重视参与过程,来提高学生身体体能的教育活动。虽然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上比较少,但是其整体的运动水平相对较高,这种模式向学生传授了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与战术,还教会了学生体育比赛规则,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组织比赛,尊重规则,富有竞争精神。
很长时间以来,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都是以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基本内容,竞技运动也占据着学校体育的主导。以竞技运动为主的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基本形式,在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中,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也大力加速了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快速提升,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以竞技运动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个性特色的现实需要,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体育需求。
社会责任教育模式。
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责任教育模式主要是基于课程社会化理念和体育教学自身特点提出的。美国很多城市孩子存在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对他人、对群体及对社会的正确关心和认识,而海尔森所提出的个人社会责任教育模式正是为解决城市孩子的这种问题而提出的,积极提倡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来改善孩子们的行为模式。通过在 15 个国家的实验后发现,社会责任教育模式充分结合了体育教学的实际特色,学生在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对手,尊重自己,能够善解别人。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明白自己通过艰苦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通过与队友配合共同协作去达成团队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以遵守规则为基础,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合法,通过正确的技战术应用,去完成体育动作;能够在课堂内外一体化实施体育社会化教学,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放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充分将自己的行为方式放置在社会环境之中,不断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主动思考与善于总结。
户外休闲教育模式。
国外体育课户外休闲与冒险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程的重点集中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敢于冒险的挑战精神。户外休闲运动与冒险教育模式是从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出发,注重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教育,对学生的健身安全、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德国的户外冒险体验课程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教学目标而衍生的,该课程模式强调从教学过程论向教学目的论转移,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和实际生活中应用体育能力的形成。
健康生活教育模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各国学校体育课程也均提出体育促进健康的课程改革理念,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在一起。美国学校体育为了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保持健康的体魄,将学生体育运动的一整套体系彻底进行改进,将学生在生活中玩耍的活动内容置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健康生活教育模式主要是对学生教育与生活有机衔接,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突出健康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力与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启示
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体育新课程是在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校基础教育实际所推出的课程改革,体育新课程突出了更多人性关怀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多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所以,在体育新课程教学中,要把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既是体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要重新设置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已经提供了学校和地方形成自我课程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挖掘地方体育文化特色,将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创编,纳入学校体育校本教材,这既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丰富和充实校本教材的有力尝试。应该将体育课程开发纳入学校行政规划和业绩考核之中,促进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要形成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对体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手段,它既能对体育教学进行诊断,也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提高。在新课程实施中,要不断开发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要将传统的评价手段与现代的评价技术相结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要突破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思路,注重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有效将发展性评价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做到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发展。
参考文献:
文烨。 国外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 教学与管理,(24)罗孝军。国外体育课程标准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启示。教学与管理,(7)
胡卫,唐晓杰,方建锋,等。先进国家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体育科学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