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2010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具体表现为:19 -22 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 2000 年 -2005 年) ,下降幅度明显减小[1]。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关注课堂教学、轻视课余体育; 课余体育目标设置模糊; 课余体育目标实施不力等问题。因此,关注高校课余体育,明确各高校课余体育目标,充分挖掘课余体育的功能,开发和合理利用课余体育的资源,是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中美两国 10 所高校( 东部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哈佛大学; 南部高校: 中山大学—塞特多大学; 西部高校:
兰州大学—斯坦福大学; 北部高校: 北京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 中部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芝加哥大学) 课余体育目标设置的各维度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依据研究需要,以中美两国课余体育、课余体育、课余体育目标、intramural sports、intramural sports target 为检索词,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Yahoo,Goole 等互联网进行检索,阅读分析相关研究文献,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1. 2. 2 专家访谈法就课余体育目标设置现状相关问题访谈了课程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潘绍伟教授,美国高校课余体育开展现状访谈了有留美经历的专家学者金玉教授。为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
1. 2. 3 比较研究法本文采用横向比较法对中美两国10 所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的各维度进行比较研究。
2 中美两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2. 1 美国各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比较分析
作为分权制的典型代表,美国的教育与体育体制在世界上形成了特色。它不仅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独领一方潮流[2]。( 表1)【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课余体育目标虽然提法各不相同,但仍有其共同特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个体发展、社会交往、课余生活质量、合作能力、终身娱乐与积极锻炼的态度等方面。在对美国各高校目标分析中,美国高校课余体育目标设置上,普遍重视将学生视为一个社会化的个体来设置相应的目标,具体体现为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课余生活幸福感的培养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2. 2 中国各高校课余体育目标
高校课余体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明确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8]。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纲要》的精神,中国各高校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讨论与思考,重新构建协调发展的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把课余体育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活动,一些高校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课余体育目标。( 表2)【2】
2. 3 比较分析【3】
2. 3. 1 共同点比较两国高校的课余体育目标,两国都从人本主义的体育教育理念出发,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身体健康的发展,两国高校课余体育都强调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的提高。( 表3)
2. 3. 2 差异性美国高校课余体育更强调把大学生个体置于社会环境中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观感受,美国高校将课余体育不仅看做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更注重于将课余体育看做是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他们既不受限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束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甚至有时也并不把课余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放在首位,而是把课余体育活动中的合作与竞争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社会化了的活动形式来使学生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国高校的课余体育目标则比较侧重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余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强调. 通过积极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3 结论
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不仅仅需要高校体育将其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生物性存在的人,更迫切要求高校体育能把学生造就成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以期为其铸就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而高校课余体育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纪律等的束缚,又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学生组织、参与、观看课余体育活动过程就是在模拟一些社会活动,如: 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如何与同伴互相协作、如何进行公平竞争等。可见高校课余体育不仅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与组成部分,而且更应该是高校体育深入挖掘其潜在育人价值的领域。人的本质并不决定于它的生物性,而是在于它的社会性。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健康幸福的生活、提高生命的质量、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课余体育的目标还停留在强身健体和保持心情舒畅等表面性、功能性目标,对课余体育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的作用上认识不足,偏离了学生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 2010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EB/OL].
[2] 曲宗湖. 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