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高校体育的功能的新变化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27 共4186字
论文摘要

  1前言

  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对高校体育功能的研究涉及个体的健康、心理、娱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任何目的在于展现或促进身体素质和心理韧性,建立社会关系,或希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有组织或无组织的身体活动形式都可以定义为体育运动。因此,高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社会幸福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教学目标和社会和谐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符合教育和社会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为实现社会民主奠定基础,并且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体育”一词的词源追溯到古英语(玩耍),过去意思是娱乐、游戏、训练。高校体育的作用是通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能力,使整个教育过程得以完整,最终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培养学生优秀品质。高校教育进程与学生活力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越来越多学术研究将高校体育作为讨论的焦点。一个星期只安排一节体育课的传统的体育课程安排,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需求。学生的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体育课上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并以系统的,结果为导向的形式展现。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目的是对他们的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

  2高校体育功能的新认识

  2.1高校体育功能的界定

  本研究采用与内容分析相关的专业理论文献综述法对高校体育功能进行再认识。科学研究表明:正常的身体发育,体能和健康水平的改善,体育教育过程中运动习惯和技能掌握效率取决于学生的体育活动。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体育课作为一个综合体,暂时可以看作有两个方面活动:义务活动和自由活动。后者通常是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当今社会体育基本的社会功能在于其生物适应作用和对于心理平衡的意义。作为本研究的课题———体育教育和体育对于参与者的机体产生共同促进的作用。例如,在初等教育阶段,这种促进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实现的各种功能来体现:主要包括教育功能;健康防治功能;运动技能发展功能;社交功能;德育和美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保持学生高水平工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育阶段,创造有利于掌握职业技能的氛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并且一直要面对竞争对手,经历胜利或失败,复杂的心理活动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个性特征表现鲜明。因此,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畏强手、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具备坚持斗争、追求胜利的自信心以及相互合作和配合的意识。所以说,体育活动一直是培养和塑造学生自我控制、公正、勇敢、坚强、自信和合作等个性品质的手段和方法[3]。当前研究采用的体育功能定义表达的是其内在的特点和对个体和人际关系的客观影响,满足社会和人类个性发展的特定需求。体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特殊功能和一般功能。前者包含竞争,超越、探索以及成就(认知)功能。后者功能具有社会和公共意义,这些功能包括学习和教育功能、技能发展功能、娱乐和健康功能,情感替代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和经济功能。

  2.2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必然要体现出终生教育的思想,同时也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人体的活动规律,符合对人身体锻炼的要求[7]。体育的教育功能不能狭义的定义为体质增强和健康促进。竞赛是体育运动固有的基本特点,包含规范化比较、客观评价、竞赛过程中某些潜能的充分发挥或取得满意比赛成绩的愿望。普遍认可制定涵盖比赛记录和成绩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作为衡量个体潜能的指标。这一标准不同于技术标准和规范,在体育中的实现受历史变化的制约,随时间发生变化,同时鼓励运动员自我完善。体育鼓励遵守规范或标准的功能在追求高成绩的竞赛中最明显,这一功能在整个体育运动中也是存在的,包括竞赛组织系统中非职业目的的体育运动。体育的社会公共功能主要通过体育在教育、成长和个性发展中得以体现。运动为体质改善、道德、审美、和跨文化教育创造了巨大的有利条件。

  2.3体育的健康娱乐功能

  喜欢玩是青少年共同的爱好,通过学校体育中增加许多有趣的体育游戏,不仅激发了其学习体育的热情,对其机体健康和个体功能产生有益影响。体育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在青少年时期表现最突出。通过体育锻炼促使个体的骨骼强健,抗压能力显着增强。同时,体育活动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促进大脑皮层兴奋,提高大脑的反应力。观赏比赛可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体育比赛本身是一种人体美、运动美的展现和竞技美、攻防美的创造。欣赏比赛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人们在攻防进退的争夺中品味到竞争,在得失胜败的多变中领略奋斗的艰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8]。当今世界体育将健、力、美高度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观赏精彩的高水平体育比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享受。对于成年人来说,体育主要是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使人们在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之后通过从事体育活动缓解心理压力、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操。

  2.4体育的间接情感体验功能

  根据人们对情感的理解,可以把情感体验概括为个体对外界某种事物引起的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11],体育的间接情感体验功能源于表现在身心和谐的体育美学方面。许多方面类似于艺术。比如韵律体操、体操、花样滑冰、跳水等。人体美、艺术美及技术动作的难度相结合,使学生在表演时获得美的享受,很多学生在表演漂亮动作后,回味无穷。反过来形体美、运动技术复杂性和动作准确性、快乐气氛又会吸引更多的体育迷投入体育中。同时,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更多地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体育新颖趣味的游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快乐,而且能够使学生提高运动的参与性。另外,体育之所以受欢迎还归因于体育语言的通用性。如果没有球迷,体育运动在世界上的社会维度将严重削弱。

  2.5体育的社会整合和个体社会化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贵和”的民族,由“贵和”的传统道德思想引申出来的爱好和平追求平等的民族精神,是名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思想源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就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体育就是这样一个集热情、公平、正义、宽容、自信、认同、尊重、骄傲、快乐和健康于一身的人类活动[10],是促进社会和谐和形成社会关系的强有力手段。在从事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特定关系(个体关系、团队关系)有助于人们建立新的社会关系[4]。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现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利益共享,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将人们联系到一起,形成团体、联盟或俱乐部。在体育竞赛中获得胜利还会对国家的声誉和民族荣誉感产生影响。为取得胜利、赢得荣誉,国民的思想和情绪,尤其是爱国主义感情高度和谐统一。

  2.6体育的交流和经济功能

  现阶段社会人性化发展使体育成为国际交流、国家间相互理解、文化合作的媒介。各种大型赛事的举行如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促进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增强了国家之间,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很长时间以来体育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为止,国际奥林匹克成员已达到205个成员国。

  20世纪世界体坛最显着的发展特征就是风起云涌的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浪潮。现代体育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内涵,形成了一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动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9]。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体育用品产业、体育旅游业、广播电视等传媒业方面的发展,体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功能,这表现在投入到体育发展中的财力;投入到高校体育中的经费对学生身心健康、工作学习能力提高及其寿命延长产生积极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先进的体育设施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的经济作用无法估量。

  2.7体育的文化规范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备受争议。体育作为“和平使者”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作用。为国与国之间,公民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合作意识的培养搭建桥梁。实现文化潜在的国际运动,它的价值取决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体育具有特定的规范和标准。体育文化规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含的规范不是孤立存在的,本质上具有关联性,并且形成体系,调节和约束体育参与者的行为。例如:体育竞赛规则———竞赛展现大量体育活动的特征,体育在利益冲突的背景下完成,如政治、经济、科学等。

  然而体育作为一个社会领域,竞赛的产生不是社会关系的缘故,而是利益冲突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要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参赛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竞争对手,参赛者的状态在对立体系中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竞赛领域的社会关系。

  3结论

  高校体育的功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

  体育的社会整合功能、社交功能、健康娱乐功能是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固有的。公平竞争原则与体育道德规范相统一,同时这些行为规范是合情合理的,与竞赛中追求胜利想法并不矛盾。如今高校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师资力量、体育设施条件来组织体育教育活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完善学生体格以及实现社会和谐,青年人的才能得以充分施展。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体育功能的实现,体格的增强、身体发育以及个性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l999,8.
  [2]王锡群.加入WTO高等教育本体功能的嬗变及高校体育功能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669-670.
  [3]储龙霞等.论体育活动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6):93-95.
  [4]刘波.体育与社会化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2,(11):90-97.
  [5]张立平.“以人为本”核心下高校体育功能的理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12):67-68.
  [6]梁春.“走向完整的人———论高校体育功能的提升”[D].湖南师范大学.
  [7]孟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高校体育功能的扩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18.
  [8]张伟东.现代社会体育功能的重新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10,(5):54.
  [9]薛峰.论体育功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554.
  [10]谢弥清.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11.
  [11]宋振韶,金盛华.情感体验:教育价值及其促进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9,(1):6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