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体育概论内容组织的错误与不足及重新编排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05 共13590字
论文摘要

  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具有宏观性、抽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从学科地位上看,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且具有指导性的学科,是本科体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目前被许多院校本科体育专业普遍使用的,由杨文轩、杨霆编着的《体育概论》教材却存在较多逻辑问题。本研究对教材中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美国《体育概论》教材编写的思路与框架,以期为我国借鉴。

  1 作为核心概念的“体育”模糊不清

  体育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是体育专业学习的入门知识,《体育概论》教材第一章着重阐述体育概念的重要性、近代体育概念演变的脉络,并且借助逻辑学的基本法则来介绍怎么给“体育”概念下定义。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体育概念的理解是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外学者也缺乏统一的、权威的认识。导致我们的《体育概论》在对体育概念进行界定的时候,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基于严格学术推理得出的合理的结论。概念不明确,会为我们的交流带来诸多的不便。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用大量的篇幅来界定“体育”,而只要稍微对“体育”概念、本质有自己思考的学者都撰文表达自己对“体育”的理解。这导致我国“体育”成为了一个任人拿捏、炙手可热、新观点层出不穷的研究对象。面对纷繁芜杂的解释,学生们普遍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去相信哪一家的观点,更无从通过学理分析得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如果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体育概论》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释,那么他们将带着错误的观念或者很大的困惑走出校门。面对社会上对体育的偏见、误解、质疑他们无言以对,不能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 以后即使为人师表,同样面临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体育”。错误的概念一代代传下去,定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影响。

  2 对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概括缺乏代表性

  我国对体育理解缺乏权威的解释这是事实,但是如果将苏竞存先生对体育概念的表述作为唯一典型进行介绍则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苏竞存用了两个概念: 一个是体育( PE) ,二是运动( Sport) 。体育是根据人体适应与变化的自然规律,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 运动( Sport) 是指用来体力游戏娱乐的身体运动,包括竞技性的和非竞技性的运动。
  苏竞存的观点是否具有代表性? 选择苏竞存先生的对体育的认识作为我国对体育概念的认识有点以偏概全,毕竟我国体育学者众多,认为苏先生的观点具有典型意义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苏先生于 1934 年考入北平师院读体育专业,1940 年开始任教,1942 年师承袁敦礼先生开始涉足体育原理等课程。虽然先生教授过体育原理、体育史、体育测验与统计、运动生理等多门课程,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受资料来源的限制,当时的体育理论仍然比较简单。虽然苏先生体育理论、体育史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但是其主要成就仍然是围绕学校体育,他的教育和学校体育思想是把体育视为教育手段,其目的在于育人。这与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袁敦礼先生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美国体育的主要思想内容。如果以苏先生的观点作为中国对体育的典型认识的话,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完全正确的。但是《体育概论》教材并没有严格按照苏先生对体育的认识来展开。最终将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归于文化活动,将体育的概念界定为“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将苏先生的观点视为中国的典型代表,另一方却否定了苏先生认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基本思想,最终走向了“大体育观”的立场。
  在中国,探讨体育的概念与本质问题不能忽略以林笑峰、韩丹为代表的“真义体育观”和以胡晓风、熊斗寅为代表的“大体育观”。时隔多年,对于体育概念与本质的探讨仍然在围绕着“体育与竞技是否两回事”“存不存在一个整体的体育”这样的问题展开。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成为区分两种理论流派的主要依据。教材基本上回避了我国对于体育概念大讨论这样的争议问题。对于当前仍然存在的争议只字不提。教材本应介绍学科的基础,以大家普遍接受的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可是面对国内体育概念和本质众说纷纭的局面,客观介绍两种有代表性的“体育观”还是比较公允的。
  如果以苏竞存先生的观点作为中国的典型代表,那么我们不禁会怀疑苏先生对于运动( sport) 下的定义合乎逻辑吗? 苏竞存先生将运动定义为: 运动是指用来体力游戏娱乐的身体运动,包括竞争性的和非竞争性的运动。首先给概念下定义的时候定义项不能出现被定义项。给“运动”下定义不能在定义中出现“运动”,这是基本的逻辑准则。否则就是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按照被定义项等于种差加临近的属概念的形式逻辑下定义法则,不难看出苏先生对运动的定义是错误的。错在以“身体运动”作为“运动”的临近属概念。毫无疑问身体运动的内涵比运动的内涵要多,身体运动的外延比运动的外延窄。此外将 sport 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的运动”也是错误的,竞争性是竞技的本质属性之一,缺乏了竞争性就不再是竞技了。缺乏了竞争性的身体运动顶多是身体锻炼、健身等,距离具有竞争属性的“斯泡特”越来越远。

  3 运用形式逻辑对体育上位概念的分析缺乏逻辑性

  《体育概论》教材承认我国存在体育定义的多样性,较有代表性的是“狭义体育”和“广义体育”。并且认为这两种传统的定义都存在偏颇之处。紧接着就给出了体育的定义: 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因为体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出现了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各种身体运动( 包括竞技运动) 、休闲、娱乐活动、舞蹈等都可以是体育的范畴。到这里我们不难推测,作者在两种“体育观”中选择了“大体育观”的立场。“真义体育观”将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归于教育,而“大体育观”将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归于“文化活动”。
  为了调和两种体育观,书中认为“体育可以是教育过程,也可以是文化活动,还可以是社会活动”。
  在我国,以曹湘君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将体育的概念定义为: “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他们倾向于认为体育是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的体育的外延包含了身体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几个方面。这种说法将身体教育理解为狭义的体育,虽然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驳,但是其合理之处就在于将广义的体育与狭义的体育区分开来。相对于广义体育、狭义体育混为一谈论述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
  《体育概论》教材为了论证“社会活动”不是体育的临近属概念,提出“社会活动”概念含糊,一般认为是“本职工作以外的集体活动是社会活动。”“照此理解,本职工作不属于社会活动,个人活动亦不属于社会活动,但体育既可以是本职工作,也可以是个人活动。
  所以,用‘社会活动’作为体育的临近属概念来给体育下定义,是不妥当的。”作者仅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社会活动的解释,就武断地认为“个人活动”和“本职工作”不属于社会活动。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以他人为对象、旨在达到预期目标的个人与群体的有意义的行为。”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的解释,“人类以群体形式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发生的行动”都可以称为社会活动。《体育概论》教材只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社会活动的最通俗的解释,不是不科学,而是太简单。
  社会活动是与社会行为在许多方面是通用的概念。社会心理学通常使用社会行为这一概念,来研究个体和小群体的社会活动,它不涉及大规模社会组织行动,以示与社会活动相区别。对于社会活动与非社会活动的界限是很难确定的,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同样难以截然分开。人的满足衣、食、住、休息、性欲等基本生理需求的活动,在某些方面表现为本能行为。
  当这种行为按照一定文化模式进行时,便带有社会活动的性质。当然并非任何社会人的任何举动都属于社会活动,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当个人的活动涉及到他人的活动时,才能称为社会活动。当问题越来越难的时候,字典的用途就越来越小。一方面,字典中的定义通常是给出些同义词,那可能跟你要解释的词语同样不明确。另外字典也可能给出多种解释,所以你不得不从中选择。而有时字典根本就是错误的。
  教材在谈及体育的基本手段时,分别对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下了定义: 把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训练的邻近属概念表述为“教育活动”; 把体育锻炼的邻近属概念表述为“文化活动”; 把体育游戏的邻近属概念表述为“娱乐活动”;把体育竞赛的邻近属概念表述为“社会活动”。既然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都是体育的下位概念,那么为何这 5 个定义中的邻近属概念出现了如此混乱的状况呢? 从“教育活动”最后变成“社会活动”,属概念一步一步被无限扩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体育下位概念属性的混乱表述,无疑是对体育概念本身的一种动摇。
  在对体育的上位概念是“人的活动”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存在论证无力的状况。一方面承认政治、经济、法律、艺术、教育、卫生、医疗、健康等都是人的活动,体育也是人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认为“人的活动”
  太宽泛,作为体育的属概念不能很好反映体育的特有属性。既然诸如“社会活动”“人的活动”作为上位概念,说明许多学者经过自己的思索,试图寻找能够具有说服力的体育的“本质”。只不过不同的学者找到的上位概念( 属概念) 的临近程度不同。很少有学者思索一下,为“体育”寻找本质的过程中,这个体育是否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科学概念”抑或是一个日常使用的“日常概念”; 如果这个体育内涵无限丰富,外延无限广阔,那么它就是难以界定的。日常语言存在的歧义性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很难使用形式逻辑对其进行分析。

  4 对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分缺乏逻辑性

  教材的一个较严重的错误是区分“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作者引用了《体育理论》中对竞技运动的解释,认为竞技运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定义都违背了最基本的逻辑原则,就是在定义项中出现了被定义项。对“竞技运动”
  下定义的过程中,多次使用了“运动”这一概念。而韩丹认为“Sport”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翻译为“竞技”“竞技运动”和“运动”。如此看来以运动来解释“竞技运动”是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在对“竞技体育”进行定义的过程中作者同样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体育概论》将竞技体育定义为: “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这里面不仅存在用“竞技”来解释“竞技体育”,而且在定义过程中还出现用“体育”来解释“竞技体育”的错误。
  《体育概论》根据体育的属性将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和“休闲体育”三类,认为这三类之间“只是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差别,其共同的特有本质属性依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但是反映其“共有本质属性”的临近属概念却出现了差异,竞技体育的临近属概念是“体育活动”,“健身体育”和“休闲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却成了“文化活动”。
  对体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的话,不是要区分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也不是介绍健身体育和休闲体育,前两者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已经不属于体育( PhysicalEducation) ,根本难以进行区分,因为它们是一回事,就是“斯泡特”。斯泡特是可以作为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的。而需要介绍的相关概念应该是玩耍( play) 、健身( exercise) 、休闲( leisure) 、娱乐( recrea-tion) 、游戏( game) 。这些构成了与体育非常相关的一些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在较多的差异,使我们更好理解体育的相关概念。

  5 对体育的分类存在逻辑错误

  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分类则是划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着特征为划分依据的划分。划分必须依据子项和母项必须对称的规则,也必须做到子项不兼容、每次划分只能依据一个标准。
  《体育概论》教材对传统的“体育( 狭义) 、竞技运动、体育锻炼”这种“三分法”进行了批驳,认为它违反了“子项不得相容”的规则; 也对“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三分法进行了批驳,认为它违反了“依据同一标准”规则。最后提出了本书的若干分类标准: 依据实施体育的场所来划分,可以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 依据参与者职业来划分,可以分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等;如果从参加者的年龄来划分,可以分为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如果按照体育发展的年代来划分,可以将体育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并且最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按照体育的属性,可以把体育划分为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
  而这里依据的属性仍然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教材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体育进行的分类明显感觉不是对体育本身的分类,而是对体育参与者的分类,对体育活动实施场地的分类,对体育参与者进行的分类,或者对人类历史进行的时代划分。这种分类都缺乏对体育“本质属性或显着特征”的把握,没有以“体育本质属性或显着特征”作为划分的依据,因此不是对体育的分类,而是一种划分而已。并且许多分类并不能做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如场地除了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类之外,在体育馆、运动场上进行的高水平比赛到底应该归于哪一类? 参与者的身份除了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之外还有许多,他们又归于哪一类? 而教材中认为最重要的一种分类: 依据体育基本属性进行分类事实上也没有把握体育的属性,而是重复了教材给体育下的定义。由于属性含糊,这个分类实际上是按照参与活动的目的进行划分的。在分类标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对其分类进行评价。
  同样是对斯泡特进行分类,国外学者 BernardSuits 介绍了一种二分法,来对竞技进行分类。他依据裁判在比赛中发挥的作用将竞技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裁判打分性质的竞技项目,一类是裁判负责维持规则性质的竞技项目。前者具有表演的性质,通常都有较多的排演和排练的成分如跳水、艺术体操,后者则需要更多的练习,如拳击、棒球、橄榄球等。因为裁判在不同类型竞技项目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在英文中裁判有两种称呼与之对应,前者我们称为“judge”,后者称为“referee”。
  西方学者对竞技的其他分类也值得我们借鉴。如将竞技项目分为: ( 1) 领地入侵类游戏。包括篮球、冰球、足球、手球、曲棍球、水球。( 2) 目标名称类游戏。
  包括高尔夫球、保龄球、门球、掷马蹄铁、冰壶。( 3) 场地对抗类游戏。包括同场对抗的如: 壁球、墙球和隔网对抗类如排球、网球。( 4) 野外游戏( field game) 。如棒球、垒球。上述分类虽然不能说非常完美,但是总是对竞技本身的分类,而不像我们的分类那样“环顾左右而言他”。

  6 体育手段存在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教材将体育手段理解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方法。为了实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些“体育目的”,采取的各种内容与方法都可以称为体育手段。体育手段可以分为核心手段———身体运动和基本手段: 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体育游戏。而教材采用大体育观的观点,体育的目的包括了传递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以重复性身体运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体育的方式休闲娱乐、使参与者竞技能力得到提高、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强烈的心理体验等多种目的。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就包括了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竞赛。这样我们难免落入了以“体育手段”来实现“体育目的”这样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如果采用“真义体育”的观点,那么体育是针对身体运动和通过身体运动来实现多种多样目的的教育活动,其手段可以是竞技、游戏、体操、舞蹈、锻炼。这里的身体运动一定是大肌肉活动,也就是说涉及到的肌肉包括躯干、上肢、下肢等,通常被称为粗大肌肉动作。
  我们对体育的理解可以是一种职业,可以是一门学科,还可以是一些活动。但是无论怎么去理解,其核心的手段应该是包含了动作技能的身体运动,例如竞技、游戏、体操、舞蹈、锻炼以及体适能活动。一旦这些身体运动与作为人类活动的驱动力的玩耍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体就成为了教育的强有力媒介。
  教材在介绍各种体育手段的过程中,将 2003 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第 99 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的电子竞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认为是“竞技体育家庭的新成员”,是“计算机技术和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教材随意使用了前面花费笔墨进行区别的“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最后将电子竞技列为了与健身类、健美类、休闲娱乐类、挑战类( 冒险类) 、竞技类并列的第六类体育运动项目。将电子竞技类作为一类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这顺应了国家体育行政机关对体育项目的管理政策,但是电子竞技能否列为体育运动项目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乏“身体性”,这使电子竞技既不符合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也不符合体育的本质属性。周爱光教授在竞技运动下了定义: 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娱乐性的身体( 身体性) 活动。而对于许多种目前存在的电子竞技项目来说都明显缺乏身体性。将电子竞技运动列为体育项目并没有准确反映体育的本质属性,纯粹是出于维持现行体制和当前体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出发。缺乏逻辑性使电子竞技运动是否归于体育始终处于争论的热点。杨芳将电子竞技的本质归于游戏,她认为电子竞技缺乏身体性,属于竞技,本质是游戏,但是不属于竞技运动,更不是体育。吴桥则对杨芳的观点提出质疑,“如果根据以上定义还不能清晰地体现电子竞技的身体性特征,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类比,电子竞技与棋类运动。棋类运动属于竞技体育这一范畴是毫无争议的,根据全息学的观点,棋类运动属于竞技体育,就应该具备任何竞技体育的共性特征,那么也必然具备体育的共性特征,也就是身体性特征。”棋类属于竞技体育这个假设前提就存在争议,而前提错误的情况下拿棋类与电子竞技类比,也同样犯了错误类比的逻辑错误。电子竞技既不具有体育的身体性和教育性,也不具有竞技的身体性。也就是说在当前电子竞技的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争议的情况下,向学生灌输这些尚无定论的知识有待商榷。

  7 体育过程未能与国际接轨

  从过程的角度对体育进行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将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分开来。但是如果分析的逻辑性不强则只会增加我们的困惑。对于体育过程的本质的认识,教材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 1) 体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
  ( 2) 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3) 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 4) 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但是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丝毫看不出体育过程与教育过程之间存在任何的区别。如果我们将体育换成教育的话,上述各方面都适合。这样也使我们对“体育过程本质”的认识打了问号。
  教材对于体育过程的目标的叙述同样存在较多问题。我们不能将体育过程的目标与体育的目标区分开来,甚至很容易将教材对体育过程目标的描述理解为体育的功能。如: “( 1) 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提高运动能力。( 2) 通过体育运动使体育学习者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发展。( 3) 采取积极的运动休闲娱乐手段、内容和方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体育社会化。( 4)体育运动能增进人际了解和交往,提升人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这样的表述,可以说既是体育过程的目标,又是体育的目标,既是体育过程的目标,同样也是体育的功能,对于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体育没有任何帮助。体育作为一定时空条件下展开的社会活动,必然表现出过程性特点,这是“体育过程”部分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然而,该部分并没有深入分析体育过程的类型与特点特别是作为过程的步骤或环节问题,因而其完整性与针对性略显不足。
  对体育过程要素的分析与经典教材内容不符。首先教材将体育过程的要素分为过程要素和结构要素就让人觉得拗口。体育过程的过程要素包括体育目的、体育方法、体育内容、体育环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这种说法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与其他教材的说法是一致的。但是三个结构要素的说法值得商榷。教材将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作为了体育过程的三个结构要素,认为他们属于实体性较强的要素。那么参考美国《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对教育与体育过程的分析,他们将教育的过程理解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教育的过程。这三个环节分别是产品、过程、评价。产品决定了教育过程的目标和方向,是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内容。教育的产品就是受过教育的人,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培养满足特定社会需要的人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第二个环节是过程,也就是如何实施教育的问题。之所以被称为过程是因为这包含了许多的步骤。一旦目标已经设定,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保障环节,于是器材、管理、项目、教学、以及人才方面的安排都要到位。他们共同构成了教育的过程,成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第三个环节是评价。包括对产品的评价和对过程的评价两个方面。评价的结果又会反馈给教育的环节,成为反思教育过程、改革教育和重新设计教育的依据。
  体育过程同教育过程类似,也是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就是产品,也就是受过身体教育的人( Physi-cally Educated Person) 。那些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能够参与许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对竞技、健身、体育活动都有足够的了解,有着相关的知识,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成为一个易于被人接近的人,一个被社会接纳的人,成为了许多社会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者。体育首要和最关键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类“受过身体教育的人”。这一目标只有当学生成为终身体育参与者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而能够终身参与体育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他们是否能从参与中获得愉悦和快乐的回报,二是他们不断获得参加体育运动的知识和身体运动的技能,能够解决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过程,是实现培养“受过身体教育的人”的保证。包括活动项目、管理、有组织者、设备器材、方法、政策等。在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课程才能被学生统合,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8 体育概论内容组织的重构

  8. 1 从体育是“身体培养”的观点出发谭华教授

  也认为现行的体育概论( 或体育原理) 在理论性方面不够深刻,在实践方面又严重滞后。
  根据现在的体育概论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对体育仍然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对体育概论或体育原理的内容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更新。他建议: ( 1) 将“体育”一词定义为“身体培育”,使之更接近中国人使用这个词的本义,既可以涵盖教育、发育等意义,也可以涵盖“更高”“更快”“更强”的意义。( 2) “身体培育”中的身体,是身体、智力和精神( body mind and spirit) 或中文身、心的统一,包括对体能、认知和精神三方面的培育( 发展) 。( 3) 体能可以进一步区别为健康体能( 包括身体各个生成发育阶段的健康体能) 、应用体能( 目前暂时区别为战斗体能和工作体能两类) 和竞技体能三大类,各有其特点。身体认知则主要存在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精神培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 4) 由于目的和功能的区别,体育实践可以区别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应用体育、康复保健体育和休闲体育五类。从体能培育角度看,竞技体育以发展竞技体能为核心; 学校体育、康复保健体育和休闲体育以发展健康体能为核心; 应用体育以发展战斗体能和工作体能为核心。各类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例如学校体育中普通学校以发展健康体能为核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育则应以培育工作体能为主,兼顾健康体能。( 5) 上述各种体育实践的组织、体育内容、发展机制等也相应有所区别。( 6) 管理、体制、政策、国际交流等问题建立在对上述问题产生调控需要的基础上。( 7) 一定社会群体( 国家、民族、区域、社区……) 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历史的凝聚及对此种体育生活方式的自我认知,构成一定的体育文化。( 8) 尚未考虑成熟的是运动技术在上述体系里的位置。也许可以把运动作为身体培育的手段和途径,各类体育实践都需要通过运动实现,运动包括技术、规则和战术( 当人们用竞赛作为组织运动的方法时才有战术问题产生) 。
  谭老师对体育概论内容组织体系的反思总体来看仍然属于大体育观的范畴,不过将体育的定义由“身体教育”“文化和教育”换成了“身体培育”。仍然期望能够涵盖 sport 与 physical education,甚至包含 fitness( 体能) 、rehabilitation( 康复) 、leisure( 休闲) ,最终上升到 culture( 文化) 的高度。不过对于 sport 的态度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觉得不能避免要涉及,但是又觉得不适合作为体育概论的内容。

  8. 2 从“大体育”的观点出发

  黑格尔说过: 一个核心概念在各向度上的充分展开就是全部理论。当我们重新审视体育根基,我们有可能为若干体育理论研究创造可能。出于对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杨文轩、杨霆版的《体育概论》将体育视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最终找到的临近属概念是“文化活动”。按照费孝通的观点,动物通过试错获得的个别经验不能互相传递,互相学习,而人则依靠一套象征体系,不但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还积累了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积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化是一种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体现的是传承。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去透视体育,也可以将体育视为文化的一种,但是文化绝对不是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因此对于体育文化,建议是研究体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体育作为一种具体文化来研究。
  因此《体育概论》的核心就是对体育概念的确定。
  如果是将体育视为一种无所不包的大体育,那么我们可以将广义的体育细分为竞技( sport,有时翻译为竞技运动、竞技体育、体育运动) 、体适能( fitness,有时翻译为健身) 以及狭义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有时翻译为体育教育、学校体育) ,分门别类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研究。这三部分内容不仅有着足够的潜力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且对我们的共同的文化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概论”应该涵盖上述体育组成部分的历史发展、开展理念、参与人群以及上述不同组成部分当前的发展状态。同时还应当涵盖这几个领域中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为一个体育领域的从业者,或者未来可能进入这一领域的人来说,掌握竞技、健身、体育教育这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显得非常有必要。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赛登托普( DarylSiedentop) 在自己的一本着作《体育概论》中将内容分为了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对三个领域进行简单介绍,这为了解竞技、健身、体育教育当前的状况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因此这部分主要是对竞技、健身和体育教育发展历史的回顾,了解体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哲学思想,这为体育过去以及当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三、四部分则是对竞技、健身、体育教育这三个构成部分更加具体详细的介绍。每个部分都分成若干章节,分别介绍概念、当前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介绍从业的要求,最后以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结束。
  第五部分关注的是不同学科对竞技、健身、体育教育的研究,这些科学研究以及学科构成了体育的基础和支撑。这部分分别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运动机能学、动作学习与动作控制、体育运动社会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这几个章节系统介绍构成体育学基础的相关学科。不但介绍上述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而且介绍这些学科的职业要求以及准入条件。最后对这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第六部分包括两章,一章是对体育相关领域的介绍,如健康、娱乐、舞蹈。最后一章是对面向 21 世纪影响竞技、健身、体育教育今后发展的关键主题进行讨论。

  8. 3 从“真义体育”的观点出发

  如果将体育视为 physical education,那么《体育概论》的内容与组织体系将是另外一种式样。国内学者鲍冠文在所着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与竞技运动作为并列的社会现象,出于这样的界定,该书中体育目的、体育体制、体育功能等一系列章节所论述的内容都不包含竞技运动相关的内容。这种界定也使教材与其他教材内容形成明显的差别。美国维克佛瑞斯特大学教授哈罗德·巴朗( Harold M. Barrow) 编着的一本《体育概论》( 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为了向新入体育行业的人提供初步的知识积累,教材的编写基本上是按照渐进的方式进行。教材共分为 7 个部分 23 个章节: 第一部分着重强调体育的本质,以及体育作为现代教育、文化以及社会这一矩阵中环具有的意义。第一部分前两章编写的基本策略是为学生提供从事体育职业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明白体育学科的重要意义。第三章讲述了体育的一些原则,第四章讲述体育的目的和目标,第五章是体育关注的技术内容。美国学者认为体育不仅仅是针对身体运动的教育,而且还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教育,因此运动成为体育最关注的内容,也成为后面几个章节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内容。因此第五章概括地讨论人体运动,如技术的构成、技术的意义和价值。第一部分的作用是强调体育对整个社会、教育的贡献,也唯有通过身体运动才能实现上述贡献。这也为准备进入这一领域的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理解身体运动打下基础。
  接下来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从人文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动作技能以及生物力学的角度介绍体育的原理。第二部分从历史以及哲学的角度介绍体育的基础,其目的是揭示过去,理解现在,更好地预见未来。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人体解剖学、人的生长与发育、健康以及体适能方面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理解作为生物的人。第四章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对身体运动进行多角度审视。第五部分是从动作技能学习、锻炼的生理机制、运动生物力学等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身体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揭示身体运动的局限性及其潜力。上述四部分内容涵盖了从人文社会学到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基础,四部分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身心一体一个概念的基础。它们构成了一个宏大拼图的一部分,不仅仅涉及认知、心理行为,还涉及人的情感领域。
  最后一部分则是为新入体育领域的人起到向导作用。现代社会对职业化程度的要求更高,因此这部分着重讨论进入体育领域应当具备的能力要求和入职的标准。

  9 结论

  在当前我国,对体育的理解存在两种势不两立的主要观点的情况下,很难提出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体育”概念解释。作为《体育概论》的编写者也很难选择一种立场而同时使另一立场的人满意。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通过阅读符合逻辑的、严密的论证,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最终选择某种立场,而不是接受一种不符合逻辑的、调和的观点。因此作为教材的撰写者,首先要澄清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证。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杨文轩、杨霆版《体育概论》由于采用了与“真义体育观”相对立的“大体育观”的观点,所以将体育界定为一种文化活动,导致临近属概念过于宽泛,最终不能论述清楚体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在论述的过程中又不能与“真义体育观”截然分开,或者说没有认识到“大体育”是由许多诸如休闲、娱乐、锻炼、体适能等内容组成,而将它们都视为体育的手段,导致教材出现很多的逻辑错误,只能在许多名词前面加上体育来说事,陷入了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
  以“大体育观”为指导或者以“真义体育观”为指导都可以撰写出《体育概论》,不过两种不同观点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前者是一种分门别类的描述,最终还是将“大体育”划分为竞技、健身、体育教育分门别类逐一介绍,后者则围绕“真义体育”进行,将体育视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忽略体适能、竞技的详细描述。如果涉及到也是侧重点不同,将体适能、竞技视为体育的手段而已。比如将竞技的社会学解释转化为通过竞技实现人的社会化,将作为竞技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浓缩为一个章节,简单介绍学校中的竞技、竞技与个性形成、竞技与运动家风范、竞技与种族、竞技与媒介、竞技与政策、职业竞技与业余竞技、竞技与女性、青少年竞技等。这样的篇章布局既强调了真义体育,又不忽略与体育相关的竞技,内容安排比较合理。
  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是奠定今后从业的基础,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应当将就业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对这一职业的介绍、职业的准入条件、需要的特殊技能、对道德方面的要求、如何提高职业效能等。
  体育的本质、体育的概念、体育的分类、体育的功能、体育的手段仍然是体育概论内容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概念使用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概论》内容体系的建构。在课程内容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分析、选择或界定课程的核心概念,并使这些概念的含义及其使用贯穿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使核心概念发挥理论主线或构建框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文轩,杨霆. 体育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2]曹湘君. 体育的概念[J]. 学校体育,1987( 1) : 62 -64.
  [3]百度百科. 社会活动[EB/OL].
  [4]安东尼·韦斯顿. 论证是一门学问[M]. 卿松竹,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157.
  [5]王飞.《体育概论》教材问题探讨[J]. 体育文化导刊,2012( 1) : 100 -103.
  [6]Harold M. Barrow. 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M].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3rd edition.。
  [7]周爱光. 竞技运动异化论[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8.
  [8]杨芳. 电子竞技应当回归游戏的本质[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 1) .
  [9]吴桥. 对“电子竞技应当回归游戏的本质”的若干问题的质疑[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 12) : 83 -85.
  [10]孙荣会. 本科层次体育专业《体育概论》课程内容改革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 9) : 50 -54.
  [11]谭华. 对体育概论研究的一些设想[EB/OL].
  [12]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1.
  [13]Daryl Siedentop.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Fitness,and Sport[M].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4] Harold M. Barrow. 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M].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3rd edition.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