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经济学论文

广东省商业性竞技体操竞赛的调查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02 共4853字
论文摘要

  1前言

  清朝末年,外国教会在广州设立学校,设置了体操课,将体操传入了广州。之后,体操运动在学堂和军队有了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广州曾举行体操比赛。建国后,广东群众性体操运动得到了较广泛的开展,竞技体操(也叫器械体操)在学校也得到了开展。1952年,在体总广州市体育分会组织了一个以学习器械体操的为主的“体操小组”,这期间广州市学校的体操活动颇为活跃,为全省开展体操运动打下了基础。1953年,广州市着手组建了学生业余体操队,1958年广州、汕头、佛山、江门、肇庆、湛江、海南等地先后成立了青少年业余体校体操班。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广东省体操队下基层作巡回汇报表演,使全省的业余体操运动更加活跃起来。“文革”期间业余体校撤销,70年代初省内一些地市逐渐恢复了训练,从80年代初起,广东体操业余训练的第一线是广州、汕头、和江门的中心体校,以及人民体育场开办的省体操集训班,至1990年,江门、汕头、业余体校分别向上输送了38名和30名体操运动员。

  近12年我国在2000—2012年期间参加了4届奥运会,10届世锦赛,举办了4届全运会,13届全国锦标赛。在这四大赛事中,广东竞技体操水平居全国之首,共获得了35枚金牌,竞技体操成为广东竞技运动的拳头项目之一。广东省还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性和省级的体操比赛。然而,广东虽然拥有辉煌的竞赛成绩,但大部分比赛仍是以争夺奖牌、为本地区的竞技体育争取荣誉为主。目前广东省纯商业性的竞技体操竞赛市场几乎没有,和其他项目相比远远滞后于其他竞赛项目,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竞技体操自身产业化的发展。如不及时探索和研究以后竞技体操的出路,广东省的竞技体操运动的路子将会越来越窄,竞技体操的发展也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竞技体操竞赛表演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全国冠军赛(佛山赛区)的现场观众、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广东省佛山李宁少儿体操运动学校的体操教练员、运动员及管理人员等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中国体操协会网等方式,收集、鉴别、整理国内外关于竞技体操、体育市场、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文献资料200余篇,并对20几部学术着作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了重点阅读,为了解国内外竞技体操和体育市场开发的发展动态及本文分析、讨论奠定了基础。

  2.2.2调查访问法

  通过实地调查广东省佛山李宁少儿体操运动学校的体操教练员、运动员及运动员的家长的感受和意见,以及在佛山冠军赛期间,收集了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2.3专家访谈法

  在进行论文的调查研究前、研究中,就有关广东省体操竞赛市场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和体操界、教育界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面谈和电话访问的方式,获取许多比较有帮助的建议和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广东省竞技体操竞赛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3.1.1竞技体操项目自身因素分析

  (1)训练周期长,成材率低

  竞技体操运动员一般从4岁左右就开始训练,训练周期长,高峰期维持时间短,而且,难新技术不断发展,新老交替更快,致使有些运动员连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影响了训练的经济性。

  (2)运动损伤多,退役后就业严峻

  随着高难技术的不断发展,竞技体操训练对场地器材、保护性设施、医务监督诸方面更高的要求,广东省现有的条件难以满足竞技体操科学化训练的要求,运动损伤日益增多,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也因此而中途退役,再加上很多运动员因伤病退役后,自身就业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也是导致许多家长不敢让孩子从事体操训练的原因。

  (3)教练员队伍建设不足

  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的成才。

  目前,广东省的体操教练队伍的年龄大都在30—45岁之间,大中专学历偏多,国家级和高级教练员偏少。

  3.1.2体操人口下降

  从2008年开始,广东省取消了体操作为高考加试的项目,另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也取消了体操项目,这些政策进一步削弱了体操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从而加剧人们对于竞技体操的认识不足,大部分认为参加竞技体操比赛就是为了争夺荣誉,拿奖牌,忽视了竞技体操具有的重要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现行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社会舆论也不利于竞技体操教学,出现伤害事故直接损害学校和教师的利益;升学、就业的压力迫使人们过分的追求升学率,出现“轻体育、重智育”的错误思想。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体操人口的下降。

  3.1.3体育教师体操教学能力的下降

  在竞技体操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保护与帮助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即使完全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也可能出现伤害事故,这使体育教师首先在心理上排斥竞技体操教学;部分体育教师由于是非体操专业,动作技术掌握不全面,导致教学中出现教师技术水平。
  
  3.1.4竞赛水平低

  目前广东省竞技体操从全省到各市(县)的比赛形式,几乎同全国和国际正规比赛一样,省运会体操比赛、各市(县)的少年体操比赛等,形式单一,而各种表演赛、对抗赛、友谊赛等灵活的形式却寥若晨星,而且这些比赛的运动员大多是二三线的运动员,明星运动员基本上没有。观众到现场观看体操比赛追求的是精彩、刺激充满欣赏与娱乐的体操比赛。只有动作水平高、竞争激烈、吸引力大的比赛才能赢得观众,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竞赛水平较低的比赛,所以观众的数量也极少,这直接影响了体操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

  3.1.5媒体宣传力度较低

  目前,广东省体操项目与电视和网络媒体合作很少,很多电视和网络频道只转播国内的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国际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亚运会等,对于国内的常规赛事很少转播。此外,报纸、广播等对一些中小型的赛事极少报导,再加上比赛组委会很少发放比赛传单、户外广告、舆论、赛场内的各种信息等,都影响了比赛的宣传力度,从而导致观众人数的减少。

  3.1.6门票收入低

  出售门票是实现竞技体操比赛观赏价值和主办单位集资的主要途径。目前广东省竞技体操比赛的无门票收入或门票收入太少。门票组织者对门票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门票开发的策划等.
  
  3.1.7竞赛市场化运作水平不高

  体育赛事运作的实质是对体育赛事的要素进行操作的过程,广东省现行的对竞技体操的市场化运作基本上是由各级职能部门全盘控制,一手包办,相当部分体操竞赛表演经营是由省事业单位负责,对体操赛事运作的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缺乏市场经验。另外,目前广东省竞技体操管理队伍中也缺乏管理专业和高层次学历人才,这些都会影响竞赛市场的运作水平,也直接接影响了竞赛表演的效益。

  3.1.8赞助企业少

  目前广东省对竞技体操竞赛的赞助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相差悬殊,企业对竞技体操竞赛的重视不够,对竞技体操赛事的投资兴趣也不够理想,能自觉运用赞助手段为企业发展服务,并与竞技体操组织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更少。另外,竞技体操组织与大型企业之间也尚未建立起稳定的、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3.1.9地理经济分布不平衡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以,广东竞技体操项目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地区,如广州、深圳、中山、佛山、东莞,由与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都比广东其他地区优越,所以应加快本地区竞技体操市场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省的竞技体操市场的发展。

  3.2培育广东省竞技体操竞赛表演市场的策略

  3.2.1扩大体操人口

  体操作为广东省的优势体育项目之一,它的普及与发展对广东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增加体操训练人口,发展竞技体操市场,加快竞技体产业化进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各大、中、小学都应积极开展体操课程,完成体操教学计划,并建立完善的体操考核制度。另外,为了加大体操在学校的普及和推广,广东省应该恢复体操专项的高考加试内容,建立和完善体操高考内容及评分标准和裁判评分监管系统。其次,大力加强体操在广东省广大农村的普及和推广,政府应扩大体操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和中小学体操场地器材资金的投入,恢复广东省体操高考加试项目,从而不断扩大体操人口。

  3.2.2加强体育教师和体操教练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体操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按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体操教学技能培训,同时也要加强体操教练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3.2.3借鉴国外及三大球的竞赛表演市场运作模式

  竞赛表演市场是体育产业重要的核心,它的日趋扩大为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迈向成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引导体操竞赛市场应该借鉴其他运动项目如三大球及美国体操竞赛表演市场的经验为突破口。首先应加大体操竞赛表演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功能。其次,应提高体操竞赛的表演性,淡化体操比赛的竞技水平,使体操竞赛的举办形式和竞赛内容更多的趋向商业演出性质,使观众除了能够欣赏体操竞赛表演能带给他们艺术美的感受外,还能让他们体会到比赛表演给他们带来激烈、激动的感觉,同时使竞赛表演还能激发观众们练习体操的欲望。另外,竞技体操竞赛规则应改变评分内容,设置动作难度类别和系数,允许配乐和服装创新,减少动作组别、器械动真格等限制,提高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与比赛的观赏性。

  3.2.4创办职业体操学校和体操俱乐部

  加快体操学校和俱乐部的创办是竞技体操市场化不可缺的环节,在创办体操学校和俱乐部的开始阶段,可采取企业和政府合资的方式进行,随着体操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人们认知程度的加深,体操学校和俱乐部效益的提升,企业可以直接投资创办体操学校和体操俱乐部,从而实施自主经营。在体操学校和俱乐部的起步阶段,为了提高企业创办的体操学校和俱乐部的影响力,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招生,企业应聘请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运动员作为招生宣传的形象大使,同时在体操教练员和教师的选择上也应以明星教练为主,在收费方式上,可采取收费、半收费或运动员取得名次后用奖金补还等方式收取,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改变单一的只培养体操人才的方案,拓宽多种人才培养渠道,从而不断扩大人才输出的范围,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广东省竞技体操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历经了120余年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广东竞技体操水平持续全国前列,成为广东竞技运动的拳头项目之一。但在市场化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市场运作落后、管理体制急需改革、赛制有待完善。

  2.影响广东省竞技体操竞赛市场发展的因素有:竞技体操项目自身、社会、市场动作管理、体育教师、体操教练、竞赛水平、媒体宣传等。

  4.2建议

  1.为适应市场经济,促使竞技体操市场化,广东省竞技体操竞赛的发展模式应为政府参与型,即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使竞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达到提高套路竞技水平,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形成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格局,走有广东省特色的体育竞赛产业发展之路。

  2.广东省有关部门在培育竞技体操市场过程中,应以“多种形式创办职业竞技体操学校和体操俱乐部”为主;借鉴李宁少儿体操学校成功办学经验,使体操学校逐渐走向市场化办学;积极引导体操消费、培养和造就竞技体操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

  3.政府扩大体操资金投入;恢复体操高考体育加试项目,定期组织中小学体育老师进行体操教学技能培训;借鉴三大球的竞赛市场运作模式,依据竞技体操自身项目特点,逐步形成竞技体操自身的竞赛表演市场;弱化竞技体操的竞技性,充分挖掘竞技体操的表演性,降低参赛队员技能要求。

  4.市场运作是启动竞赛市场的关键,应加强市场调查、建立门票网络、注重赛事赞助的开发和电视转播权的转让。

  参考文献:
  [1]张彩珍,等.中国体操运动史[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0:274-506.
  [2]陈云开.赛事经营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7.
  [3]李发林.影响我国竞技体操比赛上座率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4):111-112.
  [4]钟明宝,丰宝成.我国竞技体操产业化发展的本体性研究与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2):44-47.
  [5]陈立农.名牌工程:入世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必然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6]新奥运周期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前景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5):87-8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