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村民村落体育活动开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384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巴彦高勒镇村落体育发展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国内外村落体育文献综述
  【第三章】巴彦高勒镇村民体育活动研究方法
  【4.1  4.2】巴彦高勒镇居民劳动状况
  【4.3  4.4】巴彦高勒镇村民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村民村落体育活动开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巴彦高勒镇村民消耗闲暇时间的方式主要是娱乐消遣、做家务活这俩方面,在提高身心发展的体育健身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很少。在被调查农民中,多数人的想法过于偏激,认为农作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活动。

  5.1.2 巴彦高勒镇村民交往的方式主要是农活往来,体育活动方面较少。

  5.1.3 巴彦高勒镇村民采取最多的锻炼健身方式是跑步、散步,参与者多数是年龄较大的人群。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种类单一且乏味,意义性不强。

  5.1.4 巴彦高勒镇村里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设施的数量仅仅是:城关村的1 块健身器材区、北滩村的 2 块篮球场、旧地村的 4 张乒乓球桌。场地设施的不完善成为阻碍村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5.1.5 巴彦高勒镇村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是消遣闲暇时间和强身健体。

  5.1.6 巴彦高勒镇村民体育消费意识薄弱,多数村民在体育活动方面没有消费,这主要受传统文化、村民意识和村民收入情况的影响。村民的消费水平低,体育消费多数停留在物质方面。

  5.1.7 巴彦高勒镇体育活动管理、组织方面较差,没有专门的负责部门,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村民自发组织的。

  5.1.8 巴彦高勒镇体育活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场地设施、组织与管理、季节性、传统文化、村民收入等方面。

  5.2 建议

  5.2.1 完善场地、设施建设,加强组织管理以及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场地、设施、组织管理和体育专业人员配备方面,政府要积极的给予帮助。为村民们提供基本的场地设施,设立农村体育活动专职的组织管理部门,特别是村民自发组织体育社团或者协会,定期举办一些农村体育赛事活动。在体育人才配备这一块,国家首先要鼓励体育人才引进农村工作,必要的时候国家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其次,国家要去培养村里热爱体育活动的人群,去给他们做适当的培训,从而让这部分人去带动村里的人们进行体育锻炼,这不仅可以让村民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同时还可以减少一部分经济支出。

  5.2.2 加大健康、健身知识的宣传力度。

  增加对健康、健身知识在电视媒体、广播、村委会墙体报等的宣传,积极引导和提供村里体育爱好者对健康、健身知识和技术的教授,加强对体育法规政策、健康知识及健身锻炼方法等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活动,激发村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提高村民健康、健身文化素养。

  5.2.3 根据季节的变化,开展农村特色体育文化建设。

  根据季节的变化,也可以开展一些农村特有的体育文化活动。例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可以把播种作为其中的一个活动来进行计时播种比赛,播种面积大的为获胜者。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以把搓玉米和打葵花等作为比赛活动内容去进行。设立一些奖品给获胜的村民颁发,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体育的发展。通过活动人们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可以得到满足,作为农村特色体育活动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再者,就是根据当地特有的文化传承下来的体育运动方式给予扶持,让其发扬光大,让老树开新花。

  近年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备受关注,而且在村落体育的建设中也发挥着重的作用。

  广场舞作为群众自发组织的项目,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广场舞拥有着强大的生长能力和超强的生命力,所以引导鼓励这种运动方式在村落体育建设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可以从这项运动中汲取丰富的经验来移植到其他体育活动的建设中,那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5.2.4 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发展学校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习惯。

  思想是人们的行动指南,它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是思想改变的关键,改革开放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才会得到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习惯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体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建设这方面,首先要加强场地、设施器材,其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态度品德、组织管理能力、科研探索能力。在技能方面,要让学生真是的去掌握一项或者是几项技能,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健身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从体育的本质去认识和了解体育。学校体育对于体育意识形成、体育活动开展和"终身体育"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5.2.5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2].当今,农村多数人以种植业为主靠天吃饭,产业结构单一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出现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所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乡之间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的。只有改善这种局面,才能真正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改善农村体育活动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5.2.6 建立区县、镇、村三级体育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加强村级管理机制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区县、镇、村三级体育长效管理机制,让体育建设成为三级政府的日常工作项目,让体育运动成为三级行政单位的成员受益。加大对村级体育管理机制的建设,开展由村文体站、村体育协会共同构成的体育管理和协调机制。广泛建立村级体育协会,政府主管部门要对村级体育协会给予经费支持,使村级体育协会带领广大农民朋友,进行长期的体育文化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35
  [4] 何肇发,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
  [5] 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86-95
  [6] 娄方平,李国泰。澳大利亚农村体育发展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报,2008,24(5):19-22
  [7] 孙锋,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制度模式及启示[J].四川体育科学,2012,(4):1-3
  [8] 曹可强,俞琳, 国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1):11-15
  [9] 曹景川, 李冬蕾,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策略的比较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18-20
  [10] 曲小锋,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看我国全民健身运动[J].山东体育学报,1997,13(35):16-20
  [11] 虞重干、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 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7):1-5
  [12] 郭修金、虞重干,从村落看村落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1-6
  [13] 罗湘林,农村体育的结构类型与发展模式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报,2012,35(3):17-20、26
  [14] 黄嵩,谭延敏,黄银华,张铁明,刘志敏在《农村村落体育组织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2):19-24
  [15] 高静飞、周道平,吉首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6):86-89
  [16] 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以一个自然村落为个案[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5
  [17] 臧雪,农村学校体育与村落社区体育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南山村为例[D].鲁东:鲁东大学,2012.3
  [18] 孙双明,村落变迀与农村体育发展---以高桥村为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5
  [19] 邓晓东,村落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探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2):27-30
  [20] 朱勇在,原生态价值取向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681-684
  [21] 王振亮,农村宗族对村落体育的影响研究--以河南封丘县刘王村为个案[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4
  [22] 李凤新,内蒙古自治区农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27-32
  [23]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的通知
  [2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5] 虞荣娟。中美德日大众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
  [26] 杨海鹏。内蒙古农村牧区体育健身状况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5):21-25.
  [27] 傅振磊。农村体育新解[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42
  [28] 杭承刚,高希彬。论农村体育草根组织[J].体育文化导刊,2011,(9):26-29.
  [29] 张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4.
  [30] 夏成前。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其救赎[J].体育与科学,2011,32(5):60-63.
  [31] 姜封庆。胶东地区农民体育需求的实证研究--以西道、望连庄村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32] 徐成立,严珍,王丽清。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文化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2):66-69.
  [33] 孙庆彬。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体育的负面影响[J].体育学刊,2004,11(6)
  [34] 马志虎,袁国伟。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体育运动产生的影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5)
  [35] 李凤新,姚海霞。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9.
  [36] 高淑桃,赵晓霞,张禧。新农村建设中的三农问题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8 月第 1 版。
  [37]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
  [3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