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 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 20 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 3.5 亿人为慢性 HBV 感染[1]。每年约有 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是我国多发病、常见病,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约占世界携带总量的 1/3(8%-10%),慢性 HBV 感染有 50%-70%的患者存在病毒活跃复制和炎症活动,多数发展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对于慢性 HBV 感染者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 HBV-DNA 水平,但 HBV-DNA 定量检测存在设备复杂、检验环境防污染条件要求严格[2]、费用较高等相对不利因素,寻找更有实用性、普遍性、代表性临床病毒检测指标成为研究热潮,随着 HBsAg 定量、HBeAg 定量检测技术成熟及广泛应用,HBsAg、HBeAg 及 HBV-DNA 定量之间相关性分析成为研究热潮,但国内外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分析。本研究对慢性 HBV 感染不同阶段基线水平 HBsAg 定量、HBeAg 定量与 HBV-DNA 定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HBeAg(-)慢性乙型肝炎中 HBsAg 定量与 HBV-DNA 定量存在相关性( p<0.05),提示对于 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将 HBsAg 定量检测作为评估临床疗效好的参考指标。(2)HBeAg(+)慢性乙型肝炎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阶段 HBeAg 定量与 HBV-DNA 定量明显相关(P<0.01),即处于上述阶段中的慢性 HBV 感染者,HBeAg 定量检测更有临床价值。
1988 年,Okamoto[3]等研究人员对当时有限的 HBV-DNA 全序列资料进行同源性比较后首次提出了 HBV 基因型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HBV 基因分型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患者感染单一型别 HBV 与感染多种型别 HBV 的临床过程不同,此外不同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应答亦不同,干扰素对基因型 A 的治疗效果比基因型 D 和 E 好;而 B 型和 C 型相比,基因型 C 更易发生前 C 区或 BCP 基因突变从而使其干扰素治疗敏感度降低,因此基因型 B 患者对干扰素具有更好的应答效果。总之乙肝病毒基因型与疾病活动度、抗病毒药物疗效、病毒热点突变及疾病预后均存在一定关系,并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干扰素(IFN)是临床上最早作为抗HBV的药物,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 裂解,阻止HBV复制;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 抗原表达,促进Tc 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进而增强对被感染细胞的识别能力,促进细胞溶解和病毒清除。核苷类药物通过抑制肝细胞内HBV复制过程中必需的酶而有效阻止病毒的合成和复制,适用于HBV活动性复制的慢性乙肝成年病人。目前国内应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在用药指征、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故选择正确的抗病毒药物、确定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等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
本研究分三个部分:一:慢性 HBV 感染不同阶段基线水平 HBsAg 定量、HBeAg定量及 HBV-DNA 定量相关性及其随着慢性乙肝进入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阶段,三者变化趋势;二:乙肝基因分型检测、不同基因型 HBsAg 定量、HBeAg 定量、HBV-DNA定量及生化学指标之间差异;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肝肝硬化 48 周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