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养目标。
国家或政党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提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总体教育方针,它既概括了教育的基本政策,也确定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当教育方针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时,就会具体化为培养目标,所以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的体现,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整体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虽然培养目标已是方针的具体化,但若想成为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目标,还需进一步的具体化,成为学校自己的教育目标,因为对于每所不同的学校来说,若想要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每所学校自身的历史、现状、优势、和地域文化的特点等来充分塑造学生具体的发展目标。所以,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一上一下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上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下是各个学校的教育目标。
本文也会考虑到这点,在制定上紧贴国家方针,并给具体执行留下空间。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里面提及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10]”,并列出了五条简短要求。通过阅读这二百字的要求,可以发现国家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设定还停留在概括化阶段,内容空洞泛化,呈机械性的罗列,并不能为现实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帮助,这也为教育硕士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元。
三、研究综述。
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把教育学置于哲学和心理学之上。他提出了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哲学和心理学为两大学科基础的。前者说明了教育目的,后者说明了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纵观现在教育理论的发展,始终纠缠在教育有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困难是什么,而关于哲学性的不多,也可以说教育的目标性不清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写道:“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教育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的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是不可取的。”[11]一味的追求结果而忽视问题的本源是不行的,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也关乎教师教育活动是否成功,所以下面将对教师教育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进行整理研究。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概念研究。
学界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解,是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主要有三:
1.从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的角度定义教师专业素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基本条件[12]”.这里把教师专业素质定义为教师职业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自从 1966 年《关于教师专业地位的建议》颁布之后,教师正式成为一门专业为人所识。既然是专业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每种职业都有自己所独有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才有成为教师的资格。
同样认为是基本条件的还有柳海民在《教育学原理》定义为教师专业素质在理论上指教师具有的各种优良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教育素质是教师的从业资质标准。但需要明确的是,仅仅具有基本条件是远远不够的,一名成功的优秀教师还应该具备的更多。
2.从外界对教师的期待的角度定义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期待。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等的期待往往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良好动力。谢安邦、朱宇波:“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具有这一特定身份的人之行为的期待,而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内在心理品质的外化,因此,教师素质即是群体或社会对扮演教师这一特定角色必须具备的心理和行为品质的要求。”[13]
刘志军主编的《教育学》中认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人们期望教育具备的职业品质[14]”.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待可能会对教师造成思想上、精神上的压力,反而不利于教师在专业上的成就。
3.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品质的角度定义教师专业素质。文献中,认为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的篇数最多。林崇德、申继亮:“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着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15]
这种品质应该在教师平时教学活动的行为和作风上体现出来,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把教师专业素质意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一种品质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和进一步的阐释,唐松林、徐厚道:“所谓的教育素质,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品质,这种职业品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教学生求知的品质;二是教学生做人的品质;三是如何有效地教书育人的品质。”[16]刘荣:“教师素质是指教师依据教育目标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所必须具有的思想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知识的、身心的一系列基本品质。”[17]
以上文献的作者都把教师专业素质划分为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品质,这些职业品质贯穿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往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延也十分广泛并且在不断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根据自己不同的视角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划分是不同的。从文献的查阅上来看,众多教育家在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上的观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的产生与个人研究角度不同和侧重点不同有关。
1.从理论到理论研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
从目前所整理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很多,多数是学者根据心目中的理想教师的形象而从理论上构建教师素质结构的。由于时代与视角的不同,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国内研究可分为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另有国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