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国内外有关自信心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19 共12025字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1 国内外有关自信心的研究综述
  
  1.1.1 自信心的定义
  
  自信,来源于英语“self-confidence”,从字面来看,即相信自己。在国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定义自信的概念。Coppersmith.S(1976)认为自信是个体积极的主观评价,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价值;Rosenberg(1979)认为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Maslow.A.H(1943)认为自信是当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Jackson.M.R(1984)认为自信是一种自我评价状态,随外界环境而改变;Dickstein(1997)认为自信是一种自我效能感;Shrauger(1990)认为自信是对自己有效应对环境的主观评价;Corey(1993)认为自信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感知方式;Branden(1998)认为自信是感受幸福能力的一种判断.在国内,张春兴(1992)认为自信个体对自己的信任;燕国材(1999)认为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确立并实现目标;杨丽珠(2000)认为自信是感受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一种积极体验;车文博(1985)认为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自我意向;车丽萍(2002)认为自信是一个知情意相结合的系统;黄希庭(1991)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过往成功经验的总结.

  综上所述,自信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研究采用 shrauger(1990)在其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PEI)中关于自信的研究。自信是对自我积极客观的认识以及悦纳的程度,体验积极的情绪感受,并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通过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

  1.1.2 自信心的结构
  
  自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系统,心理学家对自信心的构成进行探讨,提出假设,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单因素结构,以 Marsh .H.W.、Rosenberg 为代表;多因素结构,以 Wylie. R. C.、Pelham &Swann、Fleming. J. S.等人为代表。

  Marsh .H.W 等(1985)认为自信由自尊组成,通过测量自尊来测量自信[13].Rosenberg认为自信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14].Wylie .R.C.(l979) 认为自信包括自我接纳和能力两个主要维度[15].Petham &swann(1989)认为自信心包括个人情感体验的倾向性、自我概念及自我观念的组织形式三个因素[16].Fleming J.s.和 watts .w .A. (l980)使用因素分析法验证了自信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假设,认为自信心包括学业能力、社交自信、自尊三个因素[17].Lindenfield.G(2000)认为,自信心可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划分,内在的自信包含自我认识、明确的目标、自爱以及积极的思维四个方面;外在的自信也包含有四个方面,即自我表现、果断、沟通、情感控制[18].

  在国内,车丽萍(2004)认为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19].该系统由具体自信和整体自信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具体自信子系统包括社交自信、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由此建构出由学业自信、整体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等四个层面组成大学生自信系统模式。燕国材(2001)认为自信心由自信认识、体验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0].自信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人格品质或性格特征。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信心不断地出现并逐步稳定下来,最终形成认识、体验、行为三位一体的具有稳定结构的自信心。

  随着自信心理论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同自信心的结构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结构。

  1.1.3 自信心的测量
  
  自信心,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可测量的。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自信心的研究,自信心的测量主要有访谈法、自我报告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国外有关自信心的研究问卷有 Shrauger 个人评价量表、Texas 社交行为调查量表、Janis-Field 缺陷感量表、Coopersmith 自尊调查表(1967)、Helmreich 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1974)、Marsh自我描述问卷(1984)、Roid & Fitts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1988)。

  a.Shrauger 个人评价量表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简称 PEI)是自评量表,编制于 1990年。PEI 包括 6 个维度作为分量表,即学业表现、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体育运动,还包括一些用以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可能的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除体育运动分量表包括 5 个项目外,其他分量表均为 7 个项目,共 54 个项目,4 级评分,自信总分最低分 54 分,最高分 216 分,分值愈高表示愈自信。

  b.Texas 社交行为调查量表社交行为调查量表(Texas Social Behavior Inventory;Helmreich,Stapp&Ervin,1974,简称 TSBI)是根据人际交往来评价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该量表目的在于客观评定个体的社交能力或自我价值感。对其因素分析产生了一个主因素和四个理论上相关的因子项:支配欲、社交能力及社会退缩或与权威人士的关系(Helmreich & Stapp,1974)信心。测题简明易懂,描述与他人交往时的自信程度、与陌生人说话时的恐惧感及在社交情境中的安全感。受测者采用五点 Liker 式评尺作答,每个测题的计分范围 0-4,量表总分范围0-64,该量表与社交技巧和自信的测量存在正相关。

  c.Janis-Field 缺陷感量表Janis 和 Field 于 1959 年编制的缺陷感量表(The Feeling of Inadequacy Scale ,简称FIS),共 23 个项目,5 级评分,测题用以探测如社交焦虑、个人无价值感、自我意识等否定情感的强度。Fleming 和 Watts(1980)修订时,增加了项目,分为三个分量表:自尊、学习能力、社交自信,并采用 7 级评分。后来,又继续修订,项目增加 33 项,分为 5 个量表,增加了外貌和体能。

  1.1.4 自信心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认为影响自信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包括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评价,成败经验以及归因方式、个体的生理状况;客观方面包括他人的经验、学校及家庭的影响。

  a.生理特征方面很多大学生为自己的外貌而苦恼,成为导致不自信的直接原因。在性别方面,研究表明女生常因社会适应的缺陷而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男性由于生活压力过大,竞争激烈而出现自卑倾向[21].在个体自我认知方面,自信心低的个体较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或者与在某方面优越的人相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形成强烈的自卑感[22].高自信者更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归因方式,而低自信者更多表现出消极悲观的归因方式[23].心理学家默顿(Morton, John)的“预言自动实现效应”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促使预言实现的倾向,消极的自我暗示是自卑感形成的重要原因[24].

  b.以往的经验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童年期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起着关键的的作用。成功体验是驱使幼儿积极主动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强大内部动力[25].负性或失败的经验会严重阻碍他们自信心的发展。

  c.学校影响学校是学龄期儿童自信心培养的重要场所。F1owers(l991)在对 36 名 4 一 6 年级低自信的学生进行治疗时发现,在一个自信心行为模仿的治疗情境中,24 名低自信学生,看到高自信的学生行为充满自信时,并不发生模仿。模仿只发生在低自信学生看到其他先前低自信学生的自信心有所改善时,才进行模仿。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模仿被模仿者以最初知觉模型的相似的方式传递[26].

  d.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自信心最初形成的发源地。儿童根据在家庭中获得的体验,对自身的能力作判断,家庭能够为儿童提供良好机会来发展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可能阻碍儿童自信心的发展[27],研究表明,父母的观念影响着儿童自信心的发展,尤其是母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28],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信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9].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婚姻状况也是影响儿童自信心发展的重要因素[30].

  1.1.5 自信心与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自我认识、提高自信心、人际关系沟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李献中(2004)等的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自卑心理有明显的影响;从倪士光(2008)等的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信心干预的探讨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建立自信[32];孙时进,范新河,刘伟(2000)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且团体心理咨询在发展性目标上也是有效的;张瑾的《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卑心理,提高大学生自信心水平有显着效果。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1.2 国内外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综述
  
  1.2.1 积极心理学渊源与兴起
  
  心理学自诞生起,治疗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而有意义、发掘并培养人才,是人们赋予心理学这门伟大学科的重要使命(魏艳丽,吴荣先,2007)。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Terman 对婚姻幸福感和天才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研究焦点集中于测评并治愈个人的心理疾病,出现了很多关于离婚、性虐待、死亡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主流心理学专注于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以及治愈战争创伤,而忽略了对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关注。直到五六十年代,以罗杰斯、马斯洛、罗洛梅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性的积极面,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积极面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思想根源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但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证依据和实验方法,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无法使主流的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根本的转移。在 20 世纪末的十年研究中,心理学家的研究重心由对心理疾患的治疗转向预防,1998 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心理协会年会的主要议题为心理疾患的预防。研究者发现,对预防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积极力量:希望、信仰、乐观、勇气、忠诚、坚忍等.因此,研究人类的美德和力量,探索人性的积极潜力,以及如何增强年轻人人性中的美德和力量,不断地发展自己,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战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的变革,个体的价值、自由、尊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成为新的时代精神内涵。传统的心理学因“消极”的主导模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精神而逐步陷入危机。西方哲学思潮、人本主义对科学心理学提出了挑战,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科学心理学不断吸收人文心理学的思想,试图给“自然中的心灵”以“科学关注”,在二者两者日渐融合的趋势下,给积极心理学诞生提供了契机.

  1.2.2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与主要观点
  
  “积极”(positive)一词源自拉丁文字“positum”,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研究的是社会或社会成员中存在的各种积极力量,并探求这些积极力量的形成因素,进而扩大和培育这些积极力量的来源。

  ①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是积极心理学的鼻祖。正如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②.鉴于上述理论背景,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996 年塞里格曼掀起了一场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心理学运动,即积极心理学运动③,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研究积极心理学,帮助人们更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并将积极心理学界定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在“艾库马尔会议”上,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确定为:“积极人格、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谢尔顿和劳拉·金( Sheldon&La wraKing)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Sheldon,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通人,主张用欣赏的眼光去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积极的情绪体验、性格优势、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价值观、幸福、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④.1998年,在“库玛尔会议”上,塞里格曼等人将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培养、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建立,确立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劳拉·金( LauraKing)和谢尔顿( Kennon M Sheldon)提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发展潜力的科学[39],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谢尔顿和金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指出了其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和目的,获得了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认可和广泛的引用。

  周利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一文中对积极心理学做出了新的定义,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获得幸福并建构美好社会的心理学学科。也有学者提出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的日常强项和美德”的科学研究,或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

  1.2.3 积极心理治疗思想及理论
  
  “与传统心理学关注消极与病态的研究主题不同,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或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 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做出新的解读, 从而帮助所有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⑤。它是一门关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与文化的科学研究,以促进社会繁荣、人类快乐为根本宗旨。在心理治疗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治疗师都是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非属某特定疗法所专有的“技巧”和“深度策略”,技巧是指:信任、关注、和睦关系、权威形象、言语技巧。深度策略主要包括塑造力量、灌注希望和叙述,其内涵均是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他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治疗的思想⑥。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很广,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个体层面--积极人格特质, 表现为人的良好品德和内在固有的积极力量,即美德、爱、乐观、宽容、感恩、智慧、自我决定、创造力、才干等,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积极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跨文化实证研究[43]提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有关积极力量的理论,主要包括 6 个方面及相应的24 种品质, 它们分别是:(1)勇气,包括正直、坚持性、勇敢等 3 种品质;(2)博爱,包括爱及被爱、慈祥等 2 种品质;(3)智慧, 包括创新性、热爱学习、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情感智力、批判性思想、大局观等 6 种品质;(4)正义,包括公正、责任心、领导和被领导等 3 种品质;(5)卓越,包括对未来乐观、信仰、宽恕、风趣、热情、对优秀或美丽的敬畏、感激、等 7 种品质(6)节制, 包括审慎、谦虚、自我控制和调节等 3种品质[44].
  
  积极心理学家们曾统计出 24 种积极人格特质,从目前学生的现实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和乐观等品质。主观幸福感是积极人格的核心特质,是主体在认知上和情感上对现在的自我生活状态及周围环境的内在认同;自我决定理念推崇发挥人的意识的自主能动性,个体能对自我的发展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不断地对自我行为进行调控;(任俊,2010)乐观人格特质(optimism)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体验。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学习课程、参加团体活动等形式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协调进行,即形成正确合理的信念、增强积极体验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能力。

  主观层面--积极情绪体验,即对过去的幸福感,对现在的愉快,以及对未来的充满希望,如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塞里格曼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并指出增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是塑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最佳方法。

  群体层面--积极组织系统,即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社会关系等。积极心理学研究如何建立枳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展现人性的积极品质。  
  
  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Positivepsychotherapy 简称 PPT)”,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提倡用欣赏的眼光,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在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关注人性积极面的影响,还受到西方心理健康运动以及社会建构主义有关积极建构思想的推动[47].加霍达构建的积极心理健康理论体系以及西方兴起的积极心理健康运动为枳极心理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自 1950 以来,多门学科的发展也为积极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意义生成的过程”的思想也一定程度上给枳极心理学带来重要的影响。以罗洛梅、罗杰斯、以及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出“无条件尊重和理解”、 “来访者中心”、“高峰体验”、等与积极心理学理论有相通之处,成为其重要的理论渊源,对积极心理学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周利华,201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从个人层面来讲,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物质幸福、精神幸福。精神幸福可以解释为“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通过科学的干预使个人、家庭和集体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因此积极心理学与中国梦不谋而合。塞利格曼解释说:“积极心理学强调幸福感,强调梦想的内容以及实现梦想的方法”.塞利格曼提出幸福五元素(简称 PERMA):积极情绪;投入;积极的关系;意义;成就。这 5 个字母分别代表幸福人生的 5 个元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A=成就(accomplishment)⑦。幸福 2.0 的 5 个元素: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A=成就(accomplishment),即 PERMA 理论。

  a.P=积极情绪 (positive emotion)幸福 2.0 理论的第一个元素是积极情绪即快乐的人生或愉快的生活,这也是幸福 1.0理论中的第一个元素,它是幸福 2.0 理论的基石。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塞利格曼将积极情绪分为三类:与将来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与过去有关的幸福。与现在有关的幸福主要是 Flow;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主要是乐观、希望、自信、信任、还有信仰等。

  (1)FlowFlow 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即福乐、沉浸、心流或流畅感等多种译法。

  Csikszentimihalyi 在上世纪 60 年代把这种情绪体验命名为 Flow,它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一般是个体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回忆或想象等则不能产生这种体验(Carr,2004)。Flow 体验具有九个特征,即所感知到的活动挑战性与技能水平相平衡、行动与意识相融合、明确的活动目的、清晰的即刻反馈、对当前活动的高度投入、控制感、丧失自我意识、活动的内在奖励以及时间体验失真。从内涵来看,Flow 概念的来源实际上可以追溯至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Finneran, 2005)[48].
  
  (2)乐观直到 19 世纪 70 年代末,人们都把乐观看作是一种心理缺陷,是不成熟的标志和个性弱点,但是当人们对个体的前途做出公平评价时,则认为乐观是心理健康、成熟和强大的标志(Peterson,2000)。“当前对乐观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以及两种相应的测量方法(Peterson,2000),一种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Seligman,1998),另一种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以普遍的乐观期望为特征(Scheier&Carver,1985)”.

  (3)希望希望是一个和乐观密切相关的概念。Rick Snyder(2000)教授认为希望包括能力和动机两个因素,能力负责规划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动机则负责沿着途径推动。根据希望理论,当一个目标有价值,具有挑战性,障碍也可以克服时,希望是最强烈的;当我们确定目标是可以达到时,希望则是不必要的。当我们确定目标不可能达到时,则感觉无望。因此,积极和消极情绪是目标指向的希望和无望的副产品。

  (4)积极的情绪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 Barbara Fredrickson 教授(2002)对积极情绪的作用和功能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the broaden- 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emotions)。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积极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情绪能扩展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这种思维-行动范畴的扩展提供了建设可持续的个人资源的机会,而这又反过来通过产生积极的或称适应性的情绪-认知-行为螺旋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潜能。图 1-2 展示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不间断过程。Fredrickson 和他的同事(2001)用实验证实了这个理论,将特定的行为倾向分为两类:接近倾向和逃避倾向。接近倾向行为相伴随是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能扩大一个人在特定情境条件下瞬间思想和行为的指令系统,能在特定的情景下促使人冲破1行为倾向,是因为它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这些资源趋向于从长远的角度、用间接的方式来给个体带来各种利益。具体来说,它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产生出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把它们迁移到其他方面。与逃避倾向行为相伴随是消极情绪,它会限制一个人在当时情景下瞬间思想和行为的指令系统,使个体只产生由进化而形成的某些特定行为,如攻击、躲避、逃避等。

  此外,过去的心理学实践已经证明,如果只是一味的纠缠于消极情绪,很难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认为释放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紧张可以通过积极情绪的扩建作用得以实现。Barbara Fredrickson 和他的同事(1998)的研究提供认为:积极的情绪不仅能抵消注意力和创造力、生理的消极影响,还有助于危机应变能力。【1】

  
  b.E=投入(engagement)积极情绪和投入是幸福 2.0 理论里两个靠主观来评估的元素。Cs ikszentmihalyi(2002)用沉浸体验来表达积极投入,它是指对某一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忘我地完全投入某项活动和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当沉浸体验结束后,会觉得自己特别强大,内心无比喜悦。塞利格曼提出一个加强沉浸体验的方法:即寻找“个性优势”(Signature strengths)[53],然后发现机会,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和最高才能。

  c.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有人曾经要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__克里斯托弗。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用两个字来描述积极心理学是讲什么的,他回答说:“他人”.他人是人生低潮最好和最可靠的解药。科学家发现,测试过的所有方法中,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的可靠方法。

  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幸福带来的深刻正面影响,以及这种关系欠缺时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无可否认的。社会大脑、蜂巢情感和群体选择说明了积极关系是幸福 2.0 理论的 5 个元素之一。正因为积极关系对人类的重要性,进化才让他其他 4 个元素也参与积极关系,以确保我们一定会追求积极关系。

  d.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意义是幸福 2.0 的第三个元素,指归属于和致力于某样你认为超越自我的东西。

  Seligman 的第三个幸福生活理论是追求生活的意义。Seligman(2006)认为在积极心理治疗中,建立生活的意义可以缓解抑郁的情绪,缺乏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人们产生抑郁的一个原因。家庭,政府,宗教等积极的组织,都是为了产生生活的满意感和良好的信念,建立生活的意义。

  e.A=成就(accomplishment)成就是一项终极追求,是幸福 2.0 理论第 4 个元素,其短暂的形式是成就,长期的形式是“成就人生”,即成就作为终极追求的人生。塞利格曼认为,当人们在生活从事某项工作、完成某件事后感受到成就感,类似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会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增强自信心。追求成就人生的人们,经常会完全投入到他们的生活工作中,也常如饥似渴地追求快乐,并在胜利时感受到积极情绪,还有可能是为了更大的目标而赢。这个元素绝不等于是推荐成就人生,或是建议你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路径而去追求成就,而是为了更好地描述人类在无强迫的自由状态下会选择追求什么。

  1.2.4 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处于起步阶段,专门的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内外较少。积极心理学兴起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医疗、教育、咨询等,其中以教育领域为主。

  据统计调查,在中国期刊网上含“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共 1400 多篇,其中至少 600 篇都与教育领域有关,此外还有十余部积极心理学着作主要论述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

  在中国知网上用“积极心理”和“团体心理辅导”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五篇,从这五篇论文来看,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有轻度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震后中学生、高职学生;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自杀意念、心理健康、积极的主观体验等方面。胡婧指出积极心理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

  乾润梅在《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一文中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儿童的潜能开发与教育、青少年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教育实践运用中的指导意义。

  罗艳红、蔡太生探讨了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实用的角度讨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具体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

  孟万金、官群和 John Keller 基于已有研究,开发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经统计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56].随后孟万金和官群又在此基础上,大规模测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形成了《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这两项量表的成功编制,是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及实践应用方面的里程碑式成果。

  1.2.5 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可行性
  
  积极心理学与团体心理辅导有相通之处,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体现在二者思想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基础的相似性。

  a.二者思想的相近性首先,二者的研究理念都倡导人本主义的思想。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观,将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寻找到一种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使命。团体心理辅导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成员的成熟和发展作为自己的任务。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相通性。

  其次,二者都重视预防和发展。与传统心理学关注消极与病态的研究主题不同,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组织与文化的科学研究,以促进社会繁荣、人类快乐为根本宗旨。团体心理辅导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心理健康的人群,焦点是指向对象的未来,重点是预防,根本目标是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而提供知识性服务,促进成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社会心理预防[57].

  再次,二者都强调群体系统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认为外界群体系统不仅是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最直接来源,也是构建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团体心理辅导强调整体的重要性,团体是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个体。b.实际应用的可行性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科学”[58].Seligman 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与此同时能够改善个体的生活满意度[59],对非临床被试的研究发现,积极干预能显着提高被试的幸福水平并降低抑郁症状[60],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塞里格曼曾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发现可以缓解个体的抑郁情绪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从国内研究来看,除了对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的整合研究外,研究者们近来开始探索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来自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由赵海霞在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探讨积极人格特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机制,探寻促进人际关系的积极力量[62];韦敏在关于《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中轻度自杀意念的干预实验》[63]的研究中表明,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在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促进大学生人格成长和幸福体验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姜金花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中,从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两个角度证明,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了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心境状态,缓解了大学新生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由叶红萍、陆伟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的应用研究》[64]中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高职新生团体心理辅导,让新生通过团体活动、人际互动、感受分享等发现个人独特优势、培养积极情感,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结合团体辅导对于高职新生也能起到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证实,积极心理学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并且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形式的应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在“积极心理教育理念”指导下,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对自信心不足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认知以及积极的人格,让成员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