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5.1 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指标构建
对于政府债务的考察,不仅要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支出,还要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的收入。
首先,考虑财政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性:财政收入弹性。财政收入弹性说明财政收入增长与 GDP 增长呈比例关系,主要衡量的是每增长一个 GDP 的百分点,所能带动财政收入的增长比率。是衡量财政经济的重要指标。
其次,债务指标的选择;债务余额占 GDP 比重、借债率、债务依存程度、直接债务比率。债务余额占 GDP 的比重主要是衡量债务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一个标准,比重越高说明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越大。借债率是指当年债务增加与 GDP 的比值,反映债务的增加量与经济总量的协调性。借债比率越高,新增债务有效使用率就越底,债务使用结构不合理。债务依存程度指的是政府负债新增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比例越高债务,债务风险越大。直接债务比率是指直接债务与债务余额的比率,一般指的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考察直接债务比率有助于更为了解隐性债务。区分之后了解政府偿还债务的法律强制性和必然性。
然后,财政收支的指标选择:本级财政总收入、税收收入、本级财政总收入增长率、本级可支配财力。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本级可支配财力占总收入的比重。
财政总收入是指本级政府的各类收入,还包括上级政府的补助收入。财政总收入是财政收支规模的主要指标,衡量地方政府获得财政资源能力的标准,财政总收入的大小,可以表明政府占有资源的大小。一般预算是财政预算的核心部分,是政府依法获得收入,履行支出的重要部分。
最后,债务与财政的关系,选择的指标:偿债率,是衡量当年全部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当年应偿债务的保证程度。
建立债务风险的评估与预警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债务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主要是通过确定一系列预算指标来判别标准实现对债务的风险预警,实时监控功能,即通过对各类债务规模与结构实行实时监控,对负债的变动趋势做出分析评价,依据每一项计算出来的指标来确定未来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确定政府是否可能存在违约的风险。
5.2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指标测算
5.3 债务评估结果分析
从上述指标中可以看到,虽然在地方政府自能能力系数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般认为低于 25%,都属于高风险债务,这是说明政府的财政有很大的缺口,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建设其他项目。甘肃省的政府自给能力系数较 12 年有所增强,地方政府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但高债务风险依然值得我们注意。政府在 13 年间各级财政部门综合运用预算安排、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支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大气污染治理,支持生态保护和功能区建设,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支持兰州新区加快发展,政府在各个方面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突出性的成就,生产总值再创新高。努力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甘肃省的债务率一直控制在 45%左右,远高于 10%的界限,处于一个高危险的债务区间。甘肃省近两年为了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取消或免征了 40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对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进行技术支持,进行部分照顾。支持新型产业的发展,减免税费,短期内这些投入都不会得到较大的回报,但从长远考虑,必然会带给政府巨大的财政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率会得到有效的化解。
在今年中央政府对甘肃省的债务补助增加了 141 亿元,已经达到 1646 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达到了 92 亿元,其中主要是直接债务增长规模的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大部分主要用于民生支出,政府主要加强对高校等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保障教育支出,促进就业的增长,中央政府致力于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甘肃省岷县发生的大地震,政府要着力于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甘肃省地方直接债务的增加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按照国家的指示,清理融资平台,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清晰的摸排,降低我省的隐性债务风险。我省的债务依存度这两年处于 25%的临界点一下,处于一个相对低风险的区域。
对甘肃省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得出以下结论,财政收入总量小,增长速度放缓,各类刚性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收支矛盾突出,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分散,效益不高,引导放大作用发挥不够,预算管理不够规范透明,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和化解机制急需加强。但随着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甘肃省的地方债务主要集中在直接债务,或有负债水平较低,能有效的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低。甘肃省目前增长的大部分债务都是投资于长期的惠民工程建设,回报率低,偿还期限长,但能帮助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外商投资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会形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