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声一一选择"心·声"作为我音乐会的主题,是经过我征求了导师的意见后,深思熟虑而慎重决定的,这个主题不仅是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以及自己对音乐追求的初心,同时也表达了我通过研究生将近三年的学习与感悟,慢慢领悟到演唱时声音要由"心"而发,表达出来才能真实感人;"声"在这里具体指的就是歌声,合起来就是:演唱时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从自己的内心发出,才能达到"恋其声,沁于心"的境界.我想通过这个主题,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以此来汇报和展示我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取得的进步和提高.
音乐会的曲目涉及了四种风格类型,有古诗词歌曲、地方民歌、歌剧选段以及创作歌曲,尤其是在地方民歌和创作歌曲的曲目选择上,我选择了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云南花灯小调以及能展现我真声色彩的作品,同时,汲取地方戏曲剧种-云南花灯的精髓,与中国民族声乐相互学习借鉴并有机结合,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音乐会设计,云南花灯,中国民族声乐,学习借鉴
Abstract
Sound from heart -- choose "sound from heart "as the theme of myconcert,after I was consulted the mentorsthoughtful and careful decision,, thistopic is not only the voice of my own heart and the most real pursuit music beginnersmind,also expressed nearly three years of postgraduate study period I study andcomprehension,gradually realized that the singing sound must from the " heart"can express the real touching ;Sound here specifically refers to the song,togetheris : when singing each word each sentence should be issued from your own heart,inorder to achieve " love its sound,stay in the heart " realm . Through this theme,I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love and unremitting pursuit of music,so as to report andshow my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 during my postgraduate study .
Concert repertoire covers four types of style , there are ancient songs, local folksongs,opera excerpts and creation songs. especially local folk songs and creationsongs,I chose a very local flavor of Yunnan lantern and can be show my truesounds color works, at the same time,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Yunnan lantern andlearning for reference from each other,make the Chinese national music culture iswidely spread,do my best to flourish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Key words: Concert design,Yunnan lantern,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Learning for referenc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音乐会设计绪论........................................................1
第一节选题初衷和缘由..........................................................1
第二节举办用意和目的............................................................1
第三节整体思路和认证.......................................................2
第四节曲目选择和安排........................................................2
第二章云南花灯演唱与中国民族声乐之间应相互学习借鉴..............................4
第一节云南花灯在"唱"上应向中国民族声乐学习................................4
第二节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等方面应向云南花灯借鉴...............................5
第三章如何根据自己的音色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 以《在那东山顶上》和《天路》为例....7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与声明................................................................11
个人简历................................................................12
第一章音乐会设计绪论
第一节选题初衷和缘由
选择"心·声"作为我音乐会的主题,是我在征求导师意见的基础上深思熟虑而慎重决定的,这个主题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心声"合起来是一个双语词汇,指的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是自己最原本的感想和初心.小时候我内心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未来能考上一所音乐学院该有多好,没想到这个愿望在我快而立之年的时候实现了,而且这所音乐学院是全中国最顶尖的音乐学府,主要表达我对自己内心最初的梦想能变成现实最深刻的体会.
第二层含义,在以前的声乐学习中,我特别想把"声"和"情"结合起来做到"声情并茂",但由于之前的学习并未真正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发声理念导致声乐演唱技术的限制,演唱时很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只是急切的追求向外表达和倾诉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忽略了内在"心"的力量.通过研究生将近三年的学习与感悟,慢慢领悟到每一首作品都需要演唱者由"心"而发的真实情感与正确发声技能的"声"相结合,表达出来才能真实感人;"声"在这里具体指的就是歌声,合起来就是:演唱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从自己的内心发出,才能达到"恋其声,.沁干心"的境界.
第三层含义,音乐会的曲目涉及了多种类型和风格,体现了我作为一名学习中国民族声乐表演的研究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声理念、有很好的演唱技巧,还要对我们祖国的政治背景、历史地理人文以及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及意义.
第二节举办用意和目的
毕业音乐会的举办表达了我对儿时的音乐梦得以实现的深刻感悟以及我对音乐的坚持和向往,是我三年学习成果的汇报,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积累,对于中国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发声理念、演唱技巧以及音乐情感处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正确认知和进步.
第三节整体思路和认知
为了能让音乐会的现场呈现不出差错,我用了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准备,音乐会的每首作品,从最开始的一字一句的练习,到与艺术指导十几次的合乐、磨合,再到最终的舞台呈现,我克服了各种困难.音乐会准备期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仔细研究每首作品的乐谱,为了使每一次的合乐都有所进步,使每一首作品都能烂熟于心,钢琴基础不好的我还努力练习了几首音乐会曲目中较简单的钢琴正谱伴奏.同时,通过选修《中国声乐作品演唱分析法》这门课程,认识到对于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曲谱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钢琴伴奏及视奏的能力,也让我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到每首作品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情绪与其速度、节奏节拍、和声、伴奏织体等之间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
音乐会的举办,由业内顶尖的硕导亲临指导,并且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不仅检验了我的学习成果,展现了我在专业上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提高了我的综合艺术素养.从选题初衷、曲目选择、作品表达以及音乐会整体构思等方面,我都一直围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线,不断汲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融入到个人的表演及舞台实践中,让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弘扬和传播.
本场音乐会在曲目选择上,我通过听取导师意见,选择了适合自己音色的歌曲、以及一些具有云南特色的花灯调子,不仅展现了自己一路走来在声乐演唱上取得的进步,同时也让更多的观众认识了家乡的地方戏曲剧种.这些曲目的选择,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声乐学习道路上的思索和感悟,也让自己能更好的驾驭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宽自己的曲目量,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该篇音乐会设计将从两方面分析自己在音乐会曲目选择上的一些感悟和思考.首先,我将结合自己之前的工作经历,分析云南花灯与中国民族声乐该如何相互学习借鉴;其次,我将通过自己声乐学习上的实践及感悟,浅谈如何根据自己的音色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作品.
第四节曲目选择和安排
声乐演唱是我倾其一生所追求的音乐梦想.之前工作时接触过地方戏曲,因此在曲目选择上,我会选择一些地方特色较为突出的、能展现自己声音优势的作品.同时,为了能更好的检释和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仔细揣摩、认真学习,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意境加入萧等伴奏乐器,演唱地方民歌时加入笛子来伴奏等.曲目如下:
1.《幽兰操》--据韩愈《幽兰操》改编赵季平曲
2、《钗头凤》--[宋]陆游词周易曲
3、《凤求凰》--[汉]司马相如词李砚曲
4、《巧梳妆》--元谋花灯
5、《十大姐》--弥渡花灯
6、《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7、《来生来世把你爱》--选自《运河谣》黄维若 词 印青曲
8、《等着我,亲爱的人》--选自民族歌剧《沂蒙山》王晓岭李文绪 词 栾凯曲
9、《等上一辈子》--选自民族歌剧《沂蒙山》 王晓岭、李文绪 词 栾凯曲
10、《在那东山顶上》--仓央嘉措 词 张千一 曲
11、《天路》--屈塬 词 印青 曲
12、《敕勒歌》--南北朝民歌 刘洲 曲
第二章云南花灯演唱与中国民族声乐之间应相互学习借鉴
第一节云南花灯在"唱"上应向中国民族声乐学习
我出生在美丽的彩云之南,从小就特别热爱音乐.2011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云南省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遗展演中心,参加工作的5年时间里,我接触到云南地方戏曲剧种一一滇剧和花灯,作为声乐演员的我也耳濡目染的对云南花灯有了解和认识.
团里的花灯演员们都"能歌善舞会演戏",在"善舞会演戏"方面确实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但是我总觉得很多花灯演员在"能歌"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也一直积极学习演唱花灯,可单位里的同事说我唱的不是花灯,没有"灯味儿",更像是在唱歌.但花灯演员们演唱花灯时,在声音技术上又有很大的欠缺.当时我经常反思,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在发声方法、呼吸以及共鸣腔体的运用上,尤其是在演唱出来的音质、音色上,花灯演员与声乐演员比起来都是相差盛远的,可是为什么团里的同事就觉得我们声乐演员演唱的花灯不好听、没有"灯味儿"呢?
2017年我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在研究生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正规、系统的训练和学习,让我对发声理念、发声技巧有了更进一步正确的认识,我曾多次与以前单位的前辈们探讨云南花灯的演唱宄竟与中国民族声乐有何不同,我也一直在思索,能不能把我们学习的正确的歌唱方法与传统的花灯演唱相结合,能让云南花灯的演唱不失"灯味儿"?前单位同事桂俊辉老师告诉我其实大部分花灯演员在"唱"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花灯演员最大的短板,很多花灯演员在学习花灯唱腔时是以老师一字一句、口传心授的方式学会的,但是对于发声、气息等方面非常欠缺.
为此,我阅读了大量关于云南花灯演唱的书籍和期刊文章了解到,花灯来自民间的山歌小调,民间艺人在演唱花灯时以口腔共鸣为主,而专业演员是以口腔共鸣为基础,有机结合头腔和胸腔共鸣演唱花灯的.但大部分花灯演员并没有对"唱"形成正确清晰的认知,更没有领悟到气息、位置、共鸣腔体的正确运用.对于一些有戏剧张力的大型花灯剧目唱段,如果不借鉴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是很难驾驭作品和表现人物的.花灯的声腔教学分为唱念、声乐、吊嗓三个部分.其中,声乐主要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自然声音逐步转变为通透明亮、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并且让学生适当演唱一些民歌,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演唱知识和演唱技巧.可见,想要补齐花灯演员在"喂"上的短板,花灯演员们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歌唱乐器",正确学习和运用歌唱的呼吸原理、共鸣腔体与位置等基本知识.在演唱方法上,保持好花灯本身所需的声音音色、风格韵味及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向中国民族声乐学习、借鉴、吸收,不断创新发展,让云南花灯既接地气,又不失"灯味儿",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例如经典花灯小调《巧梳妆》的演唱,该首小调是d小调,一共有四段,第一段总述少女在绣房中梳妆;第二、三段分别描述如何梳妆,演唱第三段时,少女一边思索一边梳妆,速度可以变为稍慢、自由再回原速;最后一段表达了少女梳妆打扮好急忙出绣房的急切心情.开头引子部分"哎"的音区正好在女高音的换声点上,我在演唱时为了寻找明亮通透的声音,并没有充分想好声音位置就出声,经常一唱就挂嗓,虽然自己的主观听觉感觉音色很亮,但听众的客观听觉会觉得这样的声音很挤、而且还有点炸,所以,我们要辩证认知我们自己的声音,要在保持充分吸开的基础上高位置上起音,用面罩把声音送出去,这样的音色才是正确、好听、圆润的音色,也是演唱花灯所需要的音色,只要在演唱中注意花灯的一些润腔、甩腔、衬词等的运用即可.
第二节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等方面应向云南花灯借鉴
花灯演员们都"能歌善舞会演戏",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我们应该学习花灯演员们都''能歌善舞会演戏"中的"会演戏",即在舞台上的表演.我在花灯团工作的大约5年时间里,作为歌唱演员的我对于戏曲身段、表演的学习一直很抵触,只是简单地学了一些花灯小调的演唱.直到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通过对《声乐表演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才真正感受到戏曲表演的魅力和重要性,后悔自己没能把握好在戏曲单位工作的良好机遇去学习一点简单的戏曲身段,原来会一点戏曲表演对于声乐的舞台表演是有极大帮助的.因为老师在课上经常说"有一点戏曲功底的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和没学过戏曲的学生差别是很大的".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是表演艺术的根基,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我们哪怕学到戏曲中简单的有一些手势、眼神、身段,都将对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产生质的飞跃.所以,在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同时,我们也要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才能在准确演绎作品的真正内涵,不断提升自己在舞台上的整体艺术修养.
大家熟知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绣荷包》《放马山歌》、《猜调》等等的歌曲,大部分都属于云南的花灯小调,而云南花灯又属于地方戏曲剧种,戏曲、戏曲,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里的"曲"不仅仅指花灯独特的旋律所展现出来的韵味特点,也是指花灯演员演唱出来的不失"灯味儿"的曲调.
在演唱这些经典的花灯小调或云南名歌时,应该学习云南花灯的润腔处理以及云南方言的运用,例如:云南民歌《绣荷包》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有很多装饰音,开头第一句"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的"小"字相对应的曲谱就有波音,"荷包"的"包"字运用了甩腔,第二句"妹绣荷包有来由"中的"妹"字加上润腔;"绣荷包"的"荷"字云南方言应该唱huo,就会让观众耳目一新,我们应该学习形成花灯韵味的上波音、下波音、上滑音、下滑音、前倚音、后倚音、一字多音、衬字、虚字的处理,让云南民歌显得更有地方特色.《猜调》是一首活泼、诙谐、欢快的儿歌,釆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演唱,虽然曲谱上是有旋律的,很多人在演唱时都是按照旋律曲谱演唱的,但其实这一段用昆明方言加上带有语气的念白说出来才是最原汁原味的,比如:"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中的"给"字普通话是gei,但云南方言是ge;"什么长长上天"中的"么"字普通话是me,云南方言是mo,"长"字普通话是chang,云南方言没有后鼻音是chan;"什么长长街前卖嘛"中的"街"字普通话是jie,云南方言是gai等等的一些云南方言的运用,真实的体现了云南方言的乡土气息.很多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歌曲,但作为云南人一听就知道是不是云南本土歌唱者演绎的,所以,想要把《猜调》这首歌曲演绎的更有韵味,就要学习云南花灯的行腔、润腔方法以及云南方言,才能演绎得更地道.
很多声乐学习者在舞台上演唱时,吐字不是很清晰,如果没有字幕,观众根本不知道这位演唱者究竟在唱什么.有一次郭兰英老师来学校上大师课也讲过"现在好多学生唱歌嘴皮子没有功夫导致咬字、吐字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向传统戏曲学习,学习传统戏曲的"五音""四呼",即如何利用"唇、舌、齿、牙、喉"咬字和"开、齐、撮、合"吐字,以及"十三辙"收声归韵,掌握好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圆,演唱时语言生动、亲切活泼、声情并茂的境界.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声乐与地方戏曲一云南花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彼此学习、相互借鉴,才能在继承地方戏曲剧种的精髓的同时,又要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发扬中国民族声乐.
第三章如何根据自己的音色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以《在那东山顶上》和《天路》为例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学会了《在那东山顶上》这首歌曲.记得那时电视上CCTV-8的影视金曲节目在每天晚上6:00准时播放一遍谭晶老师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的MV,没学过声乐的我深深的爱上了这首歌曲,我就每天准时学习这首歌曲,学会之后经常用大白嗓演唱,受到了很多邻居的好评和喜爱.上高中之后,我开始学习音乐,为考艺术院校做准备,我总是大白嗓和学习声乐后的声音打架,我发现我不会用大白嗓唱歌了,就再也没有触碰过这首歌曲.
我在之前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歌唱位置低、口腔东西太多、下巴用劲儿大、声音全在嗓子里、基本没有头腔共鸣,长期错误的歌唱方法导致我一直在用"本钱"吃饭,尤其惧怕高音,更别提展示自己的声音色彩了.
直到考上研究生后,在准备我的硕士中期音乐会的曲目选择时,我本来想唱陕北民歌《信天游》,我的导师沈老师说:"你可以试一下谭晶演唱的《在那东山顶上》",于是我就用研究生期间学到的正确的方法演唱了一遍,我唱完之后觉得演唱这首歌很轻松,而且自己唱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的感觉.通过近三年的学习,我基本屡清楚了歌唱的位置、呼吸、共鸣腔体等的一些知识后,在演唱实践上也有了一些进步.在课堂上,沈老筛经常强调要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让声音通畅,更重要的是通过演唱时的声"去表达不同作品所需要的内涵和风格,来体现演唱者个性化的音色.老师说:"由于我的声音比较宽厚明亮,而且真声较多,只要真声挂在位置上演唱,音色会很好听而且具有辨识度,特别适合唱这一类型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这首歌曲的MV是在香格里拉拍摄的,为了能够准确找到演唱这首歌曲时的意境,我利用暑假时间去香格里拉采风,感受那里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每当伴奏音乐响起时,一幅幅纯洁的风景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前面中声区"在那东山顶上"这一段的演唱就用真声挂在位置上吐字就可以了,到后面进入换声点时,我总是习惯性的用嗓子的力量去喊,老师说到换声点声音就要往后走,不能往前推,经过自己的仔细揣摩,我发现在气息的支撑下高音往后唱轻松了许多,比如:在唱后面高音区"啊呀啦哩嗦"和"玛杰阿玛"的时候,老师经常说我牙关没有张开,声音进不去头腔,导致歌唱位置偏低和音准偏低,刚开始我并不理解牙关张开是什么意思,声音进了头腔是什么感觉,经过我反复思考和练习后,明白了高音区声音的走向应该是后上方,这样,高音进入头腔后,在气息的下支撑下,就会很大的共鸣空间去震动,唱出来的音色就会非常漂亮.
后来老师又让我选择了《天路》这首作品,刚开始的"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岗"因为没有找到哼唱的感觉,几乎唱不出声来,后面"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依旧会习惯性的往外喊,唱起来特别累,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当硕士中期音乐会在舞台上呈现时,我就感觉这两首歌是唱起来最轻松、最舒服的,当唱到"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时,眼前浮现的就是我采风时看到的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从巨高^的大山中穿过的景象.因为有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加上之前的实地采风,让我对作品的表达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音色上,老师根据我自身的声音特点让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并且我学会了利用不同作品的情感需要来调配自己的声音色彩,充分发挥了自己音色的独特性,使我在演唱和舞台表演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想要选择适合自己音色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声乐学习者必须要有正确的发声理念和发声方法;其次,在日常练习中多动脑思考,多想大于多练,只有脑子里的概念是清晰的,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找到自己的音色;第三,必须要向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了解作品的政治历史及人文背景;最后,演唱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表达,在正确的技术支持下,必须"心"先有,才能真正走进作品、融入作品.
总之,我们要对自己的声音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才能通过自己的音色优势把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更好的展现出来;还要结合自己内心对该作品的理解及情感表达,才能把作品呈现的更有滋有味,进一步提高自己整体的艺术修养.
结语
本篇毕业音乐会设计总结了我三年的研究生时光中在学习上的思索和疑惑,让自己能真正静下心来,将脑海中零碎的知识点与各种疑惑整合起来,从而寻找正确答案;也总结了我在声乐的求学道路上经历的曲曲折折的弯路,最后终于在恩师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最本真的声音色彩.
音乐会的举办,是对我三年学习的一次回顾和展示,回顾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展示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也让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应该不断向中国传统戏曲学习,声乐学习上走的弯路,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未来的声乐教学该怎么教、学生该怎样学.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即将结束,我的心里有太多的感慨和不舍.感慨的是三年'时光眨眼而过,刚上研一那会儿就感觉自己已经研三了,然而完成毕业音乐会设计的此刻,我的学生时光就只剩短短几个月了.不舍的是曾经工作过的我,深知自己在声乐演唱技术方面的限制和苦恼,倍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三年时光以及对知识的渴求,觉得自己的学到的还远远不够,还想在母校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虽然即将再次走进社会,但是,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止,更不能忘记自己追求音乐的初心,我也时刻把"唯有脚踏实地,方能久远长存"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只有在浮躁的社会中,坚守住自己的初心,才能走的更远.
三年的时光,我无比珍惜,把音乐会的主题取名为"心·声",不仅是自己内心无比激动的心声,也是演唱时"用心歌唱"最好的诠释.三年的沉淀和积累,让我重拾自信,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感恩命运的眷顾,让我儿时的梦想得以实现,能继续追逐自己毕生的音乐梦想,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我的亲人朋友、感恩所有的遇见,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罗家荣:《云南花灯声腔教材》云南民族出版社
[2].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